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王庆贵[1]2004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周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编号 39899370)”的一部分。通过常规的生态学手段,从谷地云冷杉林本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谷地云冷杉林的生境条件、病虫害对其的影响、全球变化对云冷杉林的影响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机理,得出结论如下: 1、云杉生长的近40年内均表现了生长下降的趋势,使其生长下降的影响因子唯一可能的是气候因子。塔河、乌伊岭、汤旺河、红星的云杉林为进展种群,而五营和带岭的云杉林为衰退种群。云杉死亡株的年龄结构范围较宽,排除了过熟死亡的可能性,进一步论证了死亡是由于外力的干扰而导致的。 2、土壤PH与云杉死亡没有明显关系。另外,从PH值也可看出,该地区土壤未呈现酸化趋势;但是土壤阳离子代换量低可能是云杉死亡的一个因子。死亡木、濒死木、健康木叁种不同生长状态的云杉各器官营养元素平均值含量无明显差异,各元素含量与云杉生长状态没有明显关系,这进一步说明云杉的死亡与营养元素的吸收无关。各样地微生物都极为丰富,特别是细菌数量远远多于其它非云冷杉林分,细菌数量在云杉林死亡区略高于生长正常区;放线菌数量变化与云杉死亡没有明显相关性。 3、云杉死亡与线虫危害无关,病害也不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直接原因,云杉菌根呈现衰退趋势,菌根衰退可能是导致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一个因素,但是菌根衰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原因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4、黑龙江省近百年来气温升高明显,大约+0.25℃/10a。降水呈规律性的波动性变化,周期大约为11a。凉水自然保护区:在近30年的时间里年平均温度上升十分明显;近30年来的降水没有十分显着的差异,总体上保持平稳的水平。丰林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无论是年均温、平均最高温度、平均最低温度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升高趋势;降水变化十分明显,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近30年来平均下降了50mm以上,说明该地区有明显的干旱趋势。塔河林业局的年均温升温十分明显;降水总体上比较平稳,略有升高的趋势。 5、黑龙江省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最直接的原因即诱发因素是全球变化当中的温度变化,温度的明显升高导致了大小兴安岭的多年冻土南界的北移,而原来的南界地区——伊春市带岭区的多年冻土已基本上完全消融,从而导致了谷地云冷杉林的水分失调——春季过于干旱,而夏、秋两季湿度又过大。春、夏、秋季的土壤水分变化均导致了谷地云冷杉林的生长衰退,而且这一因素又长期在起作用,因此气候变化是最直接的原因,是诱因。 随着谷地云冷杉林生长势的明显下降,进而导致了病虫害的侵入,进一步加剧了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过程。因此,病虫害的侵害是刺激因素,它是第二阶段起作用的因素,可促使诱发因素的作用明显表现出来。 随着谷地云冷杉林的更进一步的衰退和靠近死亡线,云冷杉林的根系活力明显下降,进而导致了根部菌根的明显衰退,加之土壤湿度的进一步加大,导致了云冷杉林的根部腐朽,促进了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和死亡,因此,菌根数量的降低和根部的腐烂是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促进因素,是第叁阶段起作用的因素。

杨柏森[2]2010年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王庆贵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机理”(30970487)的一部分,本文采用常规的生态学野外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条件下的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从病原菌分离的结果分析可见,其规律性不强,白腐菌和褐腐菌有可能单独发生,也有可能混合发生;从症状上看,死亡株的心材腐朽很重,对该树的最后致死会起到较大的作用。此外,对死亡株数据分析可见,尽管有部分腐朽菌的发生,但症状不很严重,树木虽已死亡,但木材材质保存尚好,这也说明红皮云杉的死亡虽与腐朽菌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直接的主导因素。(2)松十二齿小蠹(Ips sexdentatus)、云杉大黑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 Fisch)、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es L)、云杉小黑天牛(Monochamus sutor)等是导致红皮云杉衰退的主要害虫,虫口密度较大,危害严重。但这几种害虫属次袭性害虫,不是红皮云杉的直接致死原因,因为这些次袭性害虫很少侵袭健康林木,也很难在健康林木上大量繁殖。只有林木极度衰弱以后才逐渐被侵袭和干扰,并得以大量繁殖,加速了林木的衰退速率。(3)红皮云杉生长状态与菌根类型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健康云杉菌根类型非常多(17种),而生长衰弱和死亡的红皮云杉菌根类型明显减少(分别为7种和6种),不同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菌根类型也不完全相同,各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都具有其特有菌根类型。此外,不同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优势菌根类型也不相同。健康红皮云杉的优势菌根大多为分支复杂、菌根系统较大、通常具有菌索的类型;而濒死红皮云杉和死亡红皮云杉优势菌根类型通常为分支简单(甚至不分支)、菌根系统较小、通常不具有菌索。菌根所呈现出的衰退趋势与红皮云杉衰退趋势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断定菌根衰退可能是红皮云杉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与王庆贵和高兴喜(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4)本研究首次将ISSR这一新技术引入到红皮云杉遗传变异的研究当中,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技术环节。通过RAPD技术和ISSR技术的初步研究,得出红皮云杉10个不同地理种源只发生了种内变异,属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的范畴,还没有产生新的变种。由此可见,红皮云杉衰退还没有引起其不同分布区的地理种源发生种内变异。因此,红皮云杉衰退木只限于外在的表现——出现明显的生长减弱,而物种本身并未发生内在的变异。(5)红皮云杉生长状态与菌根类型呈现显着的相关性,健康云杉菌根类型非常多(17种),而生长衰弱和死亡的红皮云杉菌根类型明显减少(分别为7种和6种),不同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菌根类型也不完全相同,各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都具有其特有菌根类型。此外,不同生长状态的红皮云杉优势菌根类型也不相同。健康红皮云杉的优势菌根大多为分支复杂、菌根系统较大、通常具有菌索的类型;而濒死红皮云杉和死亡红皮云杉优势菌根类型通常为分支简单(甚至不分支)、菌根系统较小、通常不具有菌索。菌根所呈现出的衰退趋势与红皮云杉衰退趋势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断定菌根衰退可能是红皮云杉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邢亚娟, 王庆贵, 高兴喜[3]2007年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的相关性》文中提出对黑龙江省伊春林区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谷地云冷杉林内的线虫、云杉树体各个部位的受害症状、病原菌及菌根真菌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的原因。结果表明:线虫的数量和种类与云杉死亡无明显关系;云杉林内的虫害是次期性的,不是直接的致死因子;云杉本身的病害不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直接原因;云杉菌根呈现出的衰退局势可能是导致云杉林衰退的一个因素。

赵丽玲[4]2011年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红皮云杉种群更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背景下黑龙江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机理(30970487)”和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变化背景下谷地云冷杉林的衰退机理(C200919)”资助。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等12个红皮云杉种源分布区内,分别选取调查样方,进行红皮云杉种群更新研究,同时以种源调查样方附近的144个样木为对象,采集新鲜的云杉针叶,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在种群更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最终为谷地红皮云杉衰退机制研究提供种群水平及分子水平的相关证据。研究主要结果如下:利用12个引物对12个种源的144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共检测到83条谱带,多态位点百分比为98.81%。各种源间多态位点百分比变化范围为64.29%—85.71%,其中多态位点百分比最高的是双丰种源,最低的是友好种源。说明红皮云杉在DNA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红皮云杉种源总的Nei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3632,Shannon指数(I)为0.5405;种源间和种源内遗传分化分别为27.72%和72.28%,12个红皮云杉种源间的基因分化指数Gst=0.2772,基因流系数Nm为1.3040,红皮云杉种源内的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72.28%,种源间遗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27.72%,各种源间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7511-0.9481。遗传距离聚类分析表明,12个种源可聚为3大类:新青、乌伊岭、红星种源为第1类;五营、友好、美溪、乌马河、带岭、南岔、双丰种源为第2类;蒙克山、塔林为第3类。种群更新数据表明:小兴安岭新青、乌伊岭、红星种源为进展种群;小兴安岭五营、友好、美溪、乌马河、带岭、南岔、双丰种源为衰退种群;大兴安岭蒙克山、塔林为进展性种群。遗传距离聚类研究结果与种群更新研究结果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进一步证明了红皮云杉在各个分布区的种群更新状况。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寻找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制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也可为红皮云杉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种群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薛庆喜[5]2012年在《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研究苜蓿、玉米和大豆3种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2003—2005年在黑龙江龙镇农场采用两因素有重复完全随机试验,3年的连作大豆虫食率结果表明,茬口主效应和施肥主效应的互作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不显着,并且二者互作的各组合虫食率变化也没有明显的规律;施肥主效应对连作大豆虫食率有显着和极显着的影响,但施肥类型和施肥量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规律性;2003年和2004年茬口主效应对连作大豆虫食率影响不显着,但2005年茬口主效应对连作大豆虫食率有极显着影响,从3年分析结果看,大豆茬上连作大豆的虫食率都相应高于同年苜蓿茬和玉米茬上连作大豆的虫食率,说明连作大豆年分越长,虫食率有加重的趋势。

杨小林[6]2007年在《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是西藏东南部地区高山林线森林群落的主要建群树种,并成为阴坡高山林线的优势树种。本文通过对西藏色季拉山海拔3600m~5300m的林线研究区域环境梯度的定位调查,系统地分析了急尖长苞冷杉的生态学特性,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森林群落结构数量特征、林线稳定性,并开展了林线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林线研究区域共记录种子植物168种,隶属于44科、117属,其中濒危植物统计有20种,林线指示物种为薄毛海绵杜鹃(Rhododendron aganniphum var.vellerum)。色季拉山林线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极地—高山成分占有主要地位。色季拉山海拔4320m处为森林郁闭上限,该区域存在两种类型的高山林线,阳坡为渐变型林线,阴坡为急变型林线。阳坡与阴坡林线分布海拔上限分别为4570m和4390m,阳坡高于阴坡180m;阳坡与阴坡林线群落交错区垂直宽度分别为250m和70m,阳坡比阴坡宽180m。调查表明,藏东南高山林线水平结构的变化规律,从西向东随经度的增加,区域类型出现从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再到湿润区的过渡规律。随水热条件的增加,林线出现的海拔高度逐渐升高,林线宽度基本保持不变,阴坡的宽度在70m~100m之间,阳坡的宽度保持在250m左右。林线建群种急尖长苞冷杉空间分布格局在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表现为聚集分布,而且聚块性指数呈:幼苗>幼树>立木的趋势。海拔3800m左右属急尖长苞冷杉分布的最适范围,种群径级结构表现为典型的反“J”型,种群密度约380株/hm~2;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金字塔”型,属于扩展型种群。急尖长苞冷杉种群更新主要表现为林窗更新。冷杉种群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气温升高、林窗的形成等)有一种整体向上迁移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在阴坡林线。静态生命表和种群存活曲线反映了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形成初期的20a和生长发育的60~160a分别经历了强烈的环境筛选和竞争自疏,以及后期与环境变化相关的死亡波动。200a左右为急尖长苞冷杉的生理寿命,400a左右为极限寿命。急尖长苞冷杉种群的生存曲线总体上属于Deevey—Ⅲ型,早期死亡率极高,环境筛的选择强度大。急尖长苞冷杉种群在生殖上投入比较高,但种群处于相对平衡中,增长比较缓慢。Leslie矩阵预测模型表明,在未来的100a内,其种群的数量和年龄结构总的来看是稳定的,即处于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在林线研究区域,阳坡的物种α多样性高于阴坡。无论乔木种的各发育阶段,还是乔、灌、草各生活型类群,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受草本植物的影响。急变型林线相对于林线交错区两侧的植物群落具有较低的α多样性,较高的物种替代率;渐变型林线相对于林线交错区两侧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较低的物种替代率。物种共有度阳坡高于阴坡,群落间的共有度随群落间海拔差的增大而减小,说明每一群落均有自己独特的“家族成员”组成成分。双向指示种分析方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排序结果显示,色季拉山林线研究区域存在明显的分带,林线研究区域可分为7个植被类型(群丛)。不同植被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阳坡林线森林群落各层次多样性指数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而阴坡则表现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的规律。物种替代率阴坡高于阳坡。群落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林线群落为地带性群落类型,属于稳定的顶极群落。本论文首次对西藏高山林线结构开展了系统研究,研究的系统性、代表性、理论和方法等方面具有新颖性,所获得的数据和成果,填补了藏东南这一典型高山林线研究的一项空白。为该地区林线的研究提供了前提工作基础。

刘博奇, 牟长城, 邢亚娟, 王庆贵[7]2012年在《模拟氮沉降对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云冷杉红松林内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使用便携式土壤CO2通量观测仪LI-8100测定不同氮沉降浓度CK(0)、TL(50 kg.hm-2.a-1)、TM(100 kg.hm-2.a-1)和TH(150 kg.hm-2.a-1)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未显着改变土壤呼吸的日变化和季节性变化规律;对比CK,TL、TM和TH处理,分别使土壤日呼吸速率提高了13.72%、23.22%和5.12%,年呼吸速率提高了13.98%、18.26%和1.12%;土壤呼吸与温度呈极显着的指数相关(P<0.001),与土壤湿度无显着相关;CK,TL、TM和TH处理下,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4.77、5.71、6.62和5.49,氮沉降处理提高了小兴安岭云冷杉红松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和温度敏感性。

宋立宁, 朱教君, 闫巧玲[8]2009年在《防护林衰退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衰退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环境发展的难题之一,而占中国森林总面积31%的防护林出现部分严重衰退,形势严峻。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防护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生理机能下降,因生产力、地力衰退、林分结构不合理等导致防护效能下降的状态即为防护林衰退。总结了引起防护林衰退的主要原因,包括:没有适地适树、林分结构不合理、缺乏合理的经营管理、人为干扰和频发的自然干扰等。本文从防护林衰退机理、防护林结构、经营管理、人为干扰、林种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防护林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今后应加强对防护林衰退形成过程和机制、衰退的早期诊断与评价、防护林衰退防治以及防护林宏观布局和应对干扰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侯本栋[9]2007年在《黄河叁角洲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河叁角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是实现该地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黄河叁角洲地区生态系统出现了退化现象,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黄河叁角洲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主要研究了黄河叁角洲面积较大的刺槐林的退化问题。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了处于不同退化阶段各种湿地类型的土壤、植被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刺槐林直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中度和重度退化的刺槐林。土壤容重增加,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土壤变得紧实,保水性能降低,影响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也呈现降低的趋势。与未退化林地相比,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的土壤有机质(全层)含量下降了27.1%,48.7%,56.6%,全氮下降了9.9%,17.9%,32.1%,碱解N下降了29.3%,36.7%,43.6%。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刺槐林地土壤表层和下层的土壤容重、空隙度差异变小,表层与下层土壤有趋向均化的趋势。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的刺槐林40-60cm土层的主要土壤养分的依次降低的幅度大于0-20cm土层养分的降低幅度。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也都随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细菌数量和微生物总量在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的林地中逐渐降低。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土壤酶、土壤微生物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总空隙、毛管空隙度、土壤含盐量、pH值是影响退化刺槐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刺槐与白蜡、臭椿的比较研究表明,土壤主要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总量白蜡林地>刺槐林地>臭椿林地。白蜡、刺槐、臭椿垂直根系的研究表明:白蜡表现为浅根性,大部分的根系分布在0-30cm以上的土层,臭椿为深根性树种,大部分的根系分布在30cm以下的土层,刺槐虽然为浅根性树种,在所调查的区域30cm以下的土层也有较多分布。逆向演替的湿地群落,一般由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向光板地方向进行,但如果生境地势低洼,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较多,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由于不能忍受经常性的积水危害,会逐渐被芦苇群落取代。从白茅群落到光板地,植物的种类发生了较大变化,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升高,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逐渐降低,群落中伴生种的数量逐渐降低,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指数减少,群落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湿地群落的土壤在逆行演替中表现出这样的特征:土壤容重增加,总空隙度、毛管空隙度、非毛管空隙度逐渐减小。从白茅群落到光板地,土壤主要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均有明显下降。在湿地演替过程中,光板地、翅碱蓬群落、柽柳群落有机质含量与白茅群落相比,降低了81.0%、67.4%、59.5%,全氮含量降低了61.1%,59.6%,41.2%。碱解氮含量光板地、翅碱蓬群落、柽柳群落与白茅群落相比较,分别降低了69.2%,60.1%、46.8%,速效P含量分别降低了19.5%,7.9%,4.7%。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湿地的逆向演替逐渐降低,土壤微生物总量和细菌、真菌的数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放线菌的数量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白茅群落>光板地。土壤线虫总数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光板地,寄生线虫、食细菌线虫、扑食-杂食线虫的数量最大值都出现在白茅群落,最小值出现在光板地,食真菌线虫在湿地中个体数量很低,线虫的多样性也表现为白茅群落>柽柳群落>翅碱蓬群落>光板地。不同生境中芦苇群落的生物量表现为:生长在黄河河道的大于生长在防洪坝以内大于生长在滩涂上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主要养分的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未表现出规律性。

秦永建[10]2009年在《滨海盐碱地刺槐林生长衰退机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23a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纯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刺槐生长规律,分析树木生长与降水、温度的关系。刺槐树体进行不同高度盐分(Na~+、K~+、Mg~(2+)和Ca~(2+))测定。通过跟踪采集一年纯林中4个层次(0-20、20-40、40-60、60-80cm)的土壤并进行含水量和含盐量的测定,研究了纯林中水盐的年动态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衰退程度刺槐土壤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了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差异及其相关性。对不同衰退程度刺槐在野外林分环境下活立单木的测定,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分析了叶片蒸腾作用及光合作用;利用全自动微型气象站全天候检测林分气象和土壤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过程,利用TDP (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树干径流测定系统连续测定分析了单木树干边材木质部液流的时空变化规律,对不同衰退程度功能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氧化物同功酶酶谱测定,分析其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从而系统地研究了滨海盐碱地刺槐林衰退的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刺槐近7年内表现出生长下降的趋势。通过对滨海盐碱地23年实生刺槐生长研究,进行树干解析,对刺槐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回归模拟生长规律。最优模拟方程为:H=-0.372+3.318* lnt; DH=exp(-5.518+0.977/t); V=exp(-13.771-0.938/t)。同一林龄存在不同衰退程度个体,排除过熟死亡可能性,可以推断刺槐的衰退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而气候因子是可能致使刺槐生长衰退的因素。滨海盐碱地1985a以来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年际变化明显。月份平均降水变化显着,季节间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温度变化呈波浪趋势,但总体向升温发展。2土壤环境对大气因子的响应是刺槐林衰退的促进因素。刺槐纯林水盐运动的总体规律是:伴随着雨季的来临,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表现出两个高峰阶段,即3-5月份和7-8月份水分含量较大,相应的此时土壤盐分含量也达到低峰阶段。土壤盐分含量具有“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特点,土壤含水量与含盐量受降水量影响,0-60cm土壤含水量及含盐量与降水呈显着相关。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转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土层深度的逐渐加深而逐渐减弱,减弱程度因土壤酶不同而略有差异,季节变化以10月份酶活性最高,其他月份较低且差异不显着;蛋白、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是0-20cm林地土>根际土>20-40cm林地土。各种酶活性随衰退程度增加而降低,其中根际土酶活性下降幅度大。3刺槐个体衰退引起树木生理的变化。衰退个体光合作用减小,体内水分液流速率变小。不同衰退程度表现特征差异明显。正常功能叶片光合能力随衰退程度增加而降低。衰退树木同方位同高度液流速率降低,高度愈大下降愈快,树木衰退与液流速率呈显着相关。健康树体液流速率日变化呈宽峰曲线,随着衰退程度的增加逐渐变为窄峰,树体液流启动时间晚,开始迅速下降时间早。北侧液流速率显着高于南侧,随着衰退程度增加,南北侧液流速率相差减小。健康木不同高度液流速率6m>4m>1.3m,随着衰退程度增加,6m和4m液流速率减小,不同高度速率差异变小。南北方位液流速率相差显着,北面显着大于南面。树干液流速率与大气相关因子成显着相关,外界因素影响树体内部水分液流。刺槐个体体内盐分离子(Na~+,K~+,Ca~(2+),Mg~(2+))随高度积累变化表现出各自特征曲线。4近年来刺槐叶瘿蚊的大面积发生,使得刺槐叶片光合作用面积和光合时间减少,也是促使刺槐衰退的一个因素。5通过过氧化物同功酶酶谱分析,不同衰退个体之间遗传差异不明显,排除刺槐个体衰退是由遗传差异引起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D]. 王庆贵. 东北林业大学. 2004

[2]. 气候变化背景下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相关性研究[D]. 杨柏森. 黑龙江大学. 2010

[3].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与病虫害的相关性[J]. 邢亚娟, 王庆贵, 高兴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4]. 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红皮云杉种群更新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赵丽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11

[5]. 作物茬口与施肥对连作大豆虫食率的影响[J]. 薛庆喜.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6]. 西藏色季拉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研究[D]. 杨小林.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7]. 模拟氮沉降对云冷杉红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刘博奇, 牟长城, 邢亚娟, 王庆贵. 林业科学研究. 2012

[8]. 防护林衰退研究进展[J]. 宋立宁, 朱教君, 闫巧玲. 生态学杂志. 2009

[9]. 黄河叁角洲典型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研究[D]. 侯本栋. 山东农业大学. 2007

[10]. 滨海盐碱地刺槐林生长衰退机理研究[D]. 秦永建.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谷地云冷杉林衰退机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