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免疫耐受论文-谭梅傲,康锦花,杨淑慧

中枢免疫耐受论文-谭梅傲,康锦花,杨淑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枢免疫耐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枢免疫耐受,胸腺髓质上皮细胞,组织限制性抗原,Aire

中枢免疫耐受论文文献综述

谭梅傲,康锦花,杨淑慧[1](2018)在《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在中枢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胸腺是重要的中枢免疫耐受器官,也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而胸腺髓质上皮(Medullary thymic epithelial cells,m TECs)在T细胞的阴性选择中占有重要作用,它通过表达组织限制性抗原(tissue-specific antigens,TSAs)消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而Aire在调控TSAs的表达,因此了解Aire调控TSAs的机制,以及m TECs在中枢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能更有助于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20期)

刘洋[2](2018)在《外周免疫耐受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量缺失。这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D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晰,但是,积累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在PD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而小胶质细胞又在中枢炎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释放各种炎症介质等,促进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虽然外周与中枢之间存在着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但机体仍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状态将受到外周免疫状态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外周炎症能够引起中枢的炎症,并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外周大剂量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会造成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近来的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流感过后PD的发病率显着增加;另一方面,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对外周免疫造成抑制,使PD的发病率降低了约50%。这些证据都强有力地说明了外周炎症对中枢的深刻影响。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作为中枢的固有免疫细胞,在调节脑内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静止状态下,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平相处。一旦激活后,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改变其形态、增殖并上调表面抗原、分泌促炎因子和神经介质,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活性氧等来启动炎症反应,并与其他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等产生相互作用。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由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引发的中枢炎症可能会破坏脑内的微环境,继而威胁到神经元的存活,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PBM)作为整个免疫系统的启动者和组织者,在机体的外周免疫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我们团队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是在外周炎症之前耗竭单核细胞,这使得本应该发生的炎症得以削弱。这一研究说明单核细胞在外周炎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单核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同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相似的起源、功能及受体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认为单核细胞在外周的行为能够反应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状态。另一方面,已有的证据表明单核细胞能够进入脑内演变为小胶质细胞,或者形成一群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巨噬细胞群。这些都表明单核细胞是外周免疫影响中枢免疫的重要媒介,其在外周的免疫状态对脑内炎症的转归意义非凡。炎症反应最初目的是保护机体,但凡事过犹不及。因此及时限制、下调免疫反应极为重要。实际上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限制和下调免疫反应的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是免疫耐受的形成。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在受到首次刺激激活后,继续受到刺激将出现不应期,表现为促炎因子分泌下降,抗炎因子分泌上升,T细胞激活受到抑制等。免疫耐受是机体面对持续抗原威胁或连续打击的一种保护机制,它避免了不必要损伤的发生。单核细胞的内毒素耐受是由低剂量LPS诱导产生的,它被认为是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成分。Rosenzweig等人的实验发现外周低剂量LPS预处理对缺血脑组织起到了显着的保护作用,使梗塞面积下降了40%,此外低剂量LPS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还被证实于脑创伤、低温循环阻滞脑损伤等神经损伤中。外周炎症会导致并加剧脑内炎症,随后,脑内炎症诱发的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会对多巴胺能神经元造成损伤,导致PD的发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及时下调外周免疫反应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现有研究对这方面涉猎的很少。考虑到低剂量LPS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建立免疫耐受,而单核细胞是外周与中枢免疫连接的重要媒介,据此我们推测:低剂量LPS诱导了外周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耐受,使其免疫活动下调,继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脑内炎症,使更多的神经元免于无辜的炎症损伤,从而对神经元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为了探讨低剂量LPS重复腹腔注射是否可以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我们给予大鼠0.3mg/kg LPS连续4天腹腔注射,在第5天时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及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PBM,并给予100ng/ml LPS再刺激。随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PBM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培养PBM细胞表面抗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的表达;同时,为了验证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是否会在脑内黑质区产生炎症及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我们分别于外周处理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采用WB检测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抗原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为了探讨纹状体内注射LPS是否可以模拟由神经炎症介导的PD模型,我们给予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分别于颅内注射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采用安非他明诱导的旋转实验评估大鼠的行为学损伤状况。为了探讨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是否会对后续的神经系统炎症起到缓解作用,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预先给予大鼠0.3mg/kg LPS连续4天腹腔注射诱导其形成免疫耐受,随后给予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以模拟PD模型。分别于颅内注射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含量,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脑内黑质区炎症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小胶质细胞抗原Iba-1、ED-1的表达,并采用qRT-PCR测定ED-1的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采用安非他明诱导的旋转实验评估大鼠的行为学损伤状况。结果:1.低剂量LPS重复腹腔注射可以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2.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不会引起脑黑质内的炎症。3.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不会引起脑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4.LPS纹状体内注射可以诱导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5.LPS纹状体内注射可以导致大鼠行为学发生变化。6.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抑制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促炎因子的分泌。7.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不影响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抑炎因子的分泌。8.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抑制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9.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削弱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10.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改善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大鼠行为学损害。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低剂量LPS腹腔注射可以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纹状体内LPS立体定向注射可以很好地模拟中枢炎症诱导PD发生的大鼠模型建立。外周免疫耐受是调节PBM免疫活性的重要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亦强烈地表明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能够缓解后续的神经系统炎症,并在神经系统炎症介导的神经毒性中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这将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02-01)

高岩[3](2016)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缺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降低为主要特点。ITP最突出的病理特征是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形成。这些抗体通过促进血小板破坏和抑制血小板产生两个方面造成患者的血小板异常。然而,这些抗体产生机制尚不明确。自身抗体的清除受到中枢与外周免疫耐受的调控。既往多方面的研究证明ITP患者的B细胞外周免疫耐受有所损害,比如细胞因子谱异常、BAFF水平升高、调节T细胞受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功能障碍、感染等,然而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情况未知。本研究提出并试图证明ITP患者中枢免疫耐受缺陷的理论,对于完善ITP患者中自身免疫形成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分析ITP患者初始B细胞中免疫球蛋白基因序列及其与血小板膜抗原的反应性,探索ITP患者B细胞中枢免疫失耐受的情况及其具体机制。方法:收集ITP患者和正常人的外周血,采用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运用免疫磁珠法进一步分选初始B细胞。通过单细胞克隆技术把初始B细胞中BCR以单克隆抗体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ELISA检测这些抗体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反应性。并利用IMGT数据库、IgBLAST数据库、以及VHReplacement Footprint Analyzer-1 (VHRFA-1)软件等对这些抗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运用ELISA测定抗体与血小板表面抗原反应性结果显示:ITP来源的单克隆抗体中的抗血小板抗体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对抗体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ITP患者的Ig轻链序列倾向于运用下游的VΚ和上游的Jκ, Ig重链序列包含更多的VH替换产物,并且其互补决定区(CDR3)中含有更多的正电荷。结论:1.ITP患者体内初始B细胞中已有较高比例的抗血小板抗体基因,提示B细胞早期免疫耐受机制缺陷。2.ITP患者初始B细胞的Ig轻链倾向于运用较下游的Vκ基因及上游的Jκ基因,提示ITP患者早期B细胞的受体编辑机制存在缺陷。3.ITP患者初始B细胞的IgH的VH替换产物增多,提示ITP骨髓中VH替换增多,而VH替换产物具有更多的正电荷氨基酸,促进其与带负电荷的血小板膜糖蛋白反应。4.综上,ITP患者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存在缺陷,这可能对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6-05-10)

秦俊文,谢琪璇,秋山泰身,井上纯一郎,黄卉卉[4](2012)在《人工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中枢免疫耐受对于免疫系统识别自身和非自身,从而清除外来异物,维持对自身成分的不反应性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表明,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对于胸腺髓质微细构造的形成和维持特别是诱导胸腺髓质上皮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进而控制机体的中枢免疫耐受是必须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NF-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是该信号通路中必不可少的信号传导分子,发挥着中心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诱导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 RE)以及外周组织特异性抗原(tissue-specific antigens,TSA)的表达实现的。中枢免疫耐受的异常或者缺乏导致多种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此外,近来的研究也提示中枢免疫耐受与妊娠等生理过程以及癌症等病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发展和建立一个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对于开展中枢免疫耐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构建基于shRNA介导的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方法:分离妊娠后13.5天的胎鼠胸腺,除去淋巴细胞,获得原代胸腺基质细胞,利用慢病毒将小鼠TRAF6基因特异性shRNA慢病毒质粒(LV-T6-shRNA)导入原代胸腺基质细胞中,重新聚集这些胸腺基质细胞得到LV-T6-shRNA重塑胸腺,将此重塑胸腺移植入无胸腺的雌性小鼠肾脏荚膜下,饲养8周。结果:慢病毒可有效转导LV-T6-shRNA慢病毒质粒入原代胸腺髓质上皮细胞中;移植LV-T6-shRNA重塑胸腺的小鼠饲养8周后,胸腺明显较小,成熟的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减少,脾脏肿大,脾脏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多,肺脏中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等现象,这些表现型与TRAF6-/-小鼠的表现型相似。结论: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构建成功。(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2-10-18)

谢琪璇,叶绍恩,蒋启荣,秋山泰身,井上纯一郎[5](2012)在《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基于shRNA介导的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方法分离妊娠后13.5 d的胎鼠胸腺,除去淋巴细胞,获得原代胸腺基质细胞,利用慢病毒将小鼠TRAF6基因特异性shRNA慢病毒质粒(LV-T6-shRNA)导入原代胸腺基质细胞中,重新聚集这些胸腺基质细胞得到LV-T6-shRNA重塑胸腺,将此重塑胸腺移植入无胸腺的雌性小鼠肾脏荚膜下,饲养8周。结果慢病毒可有效转导LV-T6-shRNA慢病毒质粒入原代胸腺髓质上皮细胞中;移植LV-T6-shRNA重塑胸腺的小鼠饲养8周后,胸腺明显较小,成熟的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减少,脾脏肿大,脾脏中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多,肺脏中出现淋巴细胞浸润等现象,这些表现型与TRAF6-/-小鼠的表现型相似。结论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构建成功。(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2年02期)

林雪晶[6](2010)在《中枢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基因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中枢耐受机制的研究有重要发现,人们对于中枢耐受的一种重要机制——克隆删除机制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分子水平上,对中枢耐受起调节作用的AIRE蛋白被发现,编码AIRE的基因被定位,这使人们对中枢免疫耐受机制的理解深入到基因层面,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董永利[7](2010)在《Mst1调控胸腺细胞迁出和在中枢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细胞水平,丝氨酸/苏氨酸激酶Mst1被证明在调控细胞凋亡、淋巴细胞极化和吸附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至今还不清楚Mst1在哺乳动物中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我们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建立了Mst1基因剔除小鼠来研究Mstl在胸腺细胞发育和迁徙中的作用。我们发现Mst1基因剔除会导致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累积、外周淋巴细胞减少以及淋巴细胞归巢缺陷。Mstl-/-胸腺细胞对多个趋化因子,比如CCL19等,趋化性减弱,但对S1P(sphingosine-1-phosphate)趋化性没有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Mst1-/-小鼠的胸腺细胞由于从胸腺迁出缺陷而导致胸腺细胞累积和外周淋巴细胞减少。T细胞特异性剔除Mst1小鼠也出现胸腺细胞迁出问题。我们还发现Mstl-/-小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进性的出现自身免疫病症状,包括外泪腺和颌下腺具有淋巴细胞浸润区、血清中出现自身免疫性的ANA抗体。T细胞特异性剔除Mstl的小鼠也出现免疫病症状,说明T细胞在Mstl-/-小鼠免疫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Mst1-/-小鼠胸腺中负选择缺陷,表明中枢免疫耐受缺陷可能是Mst1-/-小鼠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研究证实Mstl在调控淋巴细胞趋化和胸腺细胞迁出中起重要作用。此外,我们的研究首次建立了Mstl与复杂性自身免疫病之间的联系。这为进一步研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制创建了一个良好的动物模型,并可能为以后的新药开发、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0-04-10)

陈瑜,于姝,滕飞,董洁,金容[8](2010)在《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中枢免疫耐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是一种转录调控分子,主要表达于髓质胸腺上皮细胞(medullary thymic epithelial cell,mTEC),介导了多种外周组织特异性抗原(tissue-specifi(本文来源于《现代免疫学》期刊2010年01期)

魏长江[9](2009)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中枢联合预处理诱导异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豚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大鼠外周静脉注射并结合胸腺修饰的方法预处理受体。在豚鼠到大鼠腹腔心脏移植模型中,研究豚鼠MSCs对受体自身免疫调节以及对异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探索其诱导受体大鼠产生免疫耐受的可能,进而揭示其机理。方法:取豚鼠MSCs进行分离纯化体外扩增至第叁代,然后对大鼠行胸腺修饰并在术前通过受体大鼠颈静脉行外周移植。供体豚鼠和受体SD大鼠各35只随机分成七组,A组(空白组):仅行豚鼠到大鼠腹腔心脏移植;B组(CVF组):移植前受体24小时腹腔注射中华眼镜蛇毒因子(CVF) 40u/kg(即0.4mg/kg),手术前下腔静脉注射CVF 60u/kg;C组(CVF + IT组):MSCs在受体大鼠胸腺修饰后二周行豚鼠到大鼠异位异种腹腔心脏移植,其他处理同B组; D组(CVF + IV组):MSCs经受体大鼠颈内静脉移植一周后行心脏移植,其他处理同B组;E组(CVF + IT + IV组):受体大鼠行胸腺修饰和MSCs外周移植后行心脏移植, MSCs外周移植于术前一周进行,其他处理同B组;F组(CVF + IT + IV + CsA组):受体大鼠在心脏移植术前一周开始每日由腹腔内注射CsA 10mg/Kg,连续7天,其他处理同E组;G组(CVF +条件培养液移植组):豚鼠MSCs条件培养液经受体大鼠颈内静脉移植叁天后行心脏移植,其他处理同B组。观测指标: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病理改变,受体大鼠CCR5变化、ICAM-1的变化、供受体淋巴细胞毒性试验等。结果:①病理:供心停跳时A组心脏病理表现均呈典型HAR表现,其他各组表现为DXR。②供心平均存活时间(MST):A组26.8±4.4分钟,B组41±1.25分钟,C组89.4±8.8分钟,D组73.6±12.2分钟,E组100.2±6.8分钟,F组103.4±10.3分钟,G组44.8±4.9分钟。C组和D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较A、B明显延长P<0.05,E组和F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也较C、D明显延长P<0.05,但E组和F组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③受体外周血CCR5检测结果(pg/ml):A组(空白组):6.76±0.22; B组(CVF组):4.82±0.25; C组(CVF+IT组):2.34±0.84;D组(CVF+IV组):2.88±0.57; E组(CVF+IT+IV组):1.1±0.32; F组(CVF+IT+IV+CsA组):1.14±0.23; G组(CVF+条件培养液移植组):4.08±0.78。C、D两组CCR5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E、F两组CCR5检测结果也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与C组检测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E组与D组检测结果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MSCs外周中枢联合预处理受体SD大鼠的方法,能够升高SD大鼠体内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调节受体自身T细胞,从而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2、MSCs外周中枢联合预处理的受体SD大鼠,体内CCR5、ICAM-1水平降低,IL-2、IFN-γ等因子分泌受抑制,Th1的激活减少,Th1/Th2比例降低,有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3、在豚鼠到大鼠心脏移植模型中,采用MSCs外周中枢联合预处理对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具有协同增强效应,但不能完全克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的发生。(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9-05-01)

李劲频,孙圣刚[10](2008)在《EAMG模型小鼠中枢免疫耐受异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EAMG模型鼠中枢免疫耐受机制异常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成模组小鼠胸腺内Treg水平,胸腺细胞增殖能力,胸腺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胸腺内乙酰胆碱受体α1亚基基因表达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08-08-01)

中枢免疫耐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大量缺失。这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PD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甚清晰,但是,积累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在PD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均起着关键作用。而小胶质细胞又在中枢炎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释放各种炎症介质等,促进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虽然外周与中枢之间存在着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但机体仍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状态将受到外周免疫状态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外周炎症能够引起中枢的炎症,并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发病和进展密切相关。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外周大剂量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后会造成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近来的几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流感过后PD的发病率显着增加;另一方面,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对外周免疫造成抑制,使PD的发病率降低了约50%。这些证据都强有力地说明了外周炎症对中枢的深刻影响。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作为中枢的固有免疫细胞,在调节脑内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静止状态下,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和平相处。一旦激活后,小胶质细胞可以通过改变其形态、增殖并上调表面抗原、分泌促炎因子和神经介质,如一氧化氮、前列腺素E2、活性氧等来启动炎症反应,并与其他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等产生相互作用。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由过度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引发的中枢炎症可能会破坏脑内的微环境,继而威胁到神经元的存活,这其中也必然包括多巴胺能神经元。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PBM)作为整个免疫系统的启动者和组织者,在机体的外周免疫活动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我们团队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是在外周炎症之前耗竭单核细胞,这使得本应该发生的炎症得以削弱。这一研究说明单核细胞在外周炎症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着眼于单核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同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相似的起源、功能及受体表达。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认为单核细胞在外周的行为能够反应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免疫状态。另一方面,已有的证据表明单核细胞能够进入脑内演变为小胶质细胞,或者形成一群特殊的中枢神经系统巨噬细胞群。这些都表明单核细胞是外周免疫影响中枢免疫的重要媒介,其在外周的免疫状态对脑内炎症的转归意义非凡。炎症反应最初目的是保护机体,但凡事过犹不及。因此及时限制、下调免疫反应极为重要。实际上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严格限制和下调免疫反应的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是免疫耐受的形成。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在受到首次刺激激活后,继续受到刺激将出现不应期,表现为促炎因子分泌下降,抗炎因子分泌上升,T细胞激活受到抑制等。免疫耐受是机体面对持续抗原威胁或连续打击的一种保护机制,它避免了不必要损伤的发生。单核细胞的内毒素耐受是由低剂量LPS诱导产生的,它被认为是免疫耐受的重要组成成分。Rosenzweig等人的实验发现外周低剂量LPS预处理对缺血脑组织起到了显着的保护作用,使梗塞面积下降了40%,此外低剂量LPS预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还被证实于脑创伤、低温循环阻滞脑损伤等神经损伤中。外周炎症会导致并加剧脑内炎症,随后,脑内炎症诱发的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会对多巴胺能神经元造成损伤,导致PD的发生。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及时下调外周免疫反应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现有研究对这方面涉猎的很少。考虑到低剂量LPS能够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建立免疫耐受,而单核细胞是外周与中枢免疫连接的重要媒介,据此我们推测:低剂量LPS诱导了外周单核巨噬细胞免疫耐受,使其免疫活动下调,继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下调脑内炎症,使更多的神经元免于无辜的炎症损伤,从而对神经元起到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方法:为了探讨低剂量LPS重复腹腔注射是否可以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我们给予大鼠0.3mg/kg LPS连续4天腹腔注射,在第5天时以淋巴细胞分离液及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外周血PBM,并给予100ng/ml LPS再刺激。随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培养PBM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含量,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培养PBM细胞表面抗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的表达;同时,为了验证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是否会在脑内黑质区产生炎症及造成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我们分别于外周处理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采用WB检测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标志抗原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特异性蛋白抗体-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为了探讨纹状体内注射LPS是否可以模拟由神经炎症介导的PD模型,我们给予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分别于颅内注射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采用安非他明诱导的旋转实验评估大鼠的行为学损伤状况。为了探讨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是否会对后续的神经系统炎症起到缓解作用,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神经保护作用,我们预先给予大鼠0.3mg/kg LPS连续4天腹腔注射诱导其形成免疫耐受,随后给予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向注射15μg LPS以模拟PD模型。分别于颅内注射后的第1d、7d、14d、28d,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含量,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TNF-α、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脑内黑质区炎症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小胶质细胞抗原Iba-1、ED-1的表达,并采用qRT-PCR测定ED-1的mRNA表达水平,以评价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细胞计数检测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采用安非他明诱导的旋转实验评估大鼠的行为学损伤状况。结果:1.低剂量LPS重复腹腔注射可以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2.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不会引起脑黑质内的炎症。3.诱导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形成的LPS剂量不会引起脑黑质内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4.LPS纹状体内注射可以诱导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5.LPS纹状体内注射可以导致大鼠行为学发生变化。6.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抑制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促炎因子的分泌。7.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不影响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抑炎因子的分泌。8.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抑制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9.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削弱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脑内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10.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改善纹状体内注射LPS介导的大鼠行为学损害。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低剂量LPS腹腔注射可以诱导外周血单核细胞免疫耐受的建立。纹状体内LPS立体定向注射可以很好地模拟中枢炎症诱导PD发生的大鼠模型建立。外周免疫耐受是调节PBM免疫活性的重要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亦强烈地表明外周免疫耐受预处理能够缓解后续的神经系统炎症,并在神经系统炎症介导的神经毒性中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这将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枢免疫耐受论文参考文献

[1].谭梅傲,康锦花,杨淑慧.胸腺髓质上皮细胞在中枢免疫耐受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2].刘洋.外周免疫耐受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

[3].高岩.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B细胞中枢免疫耐受缺陷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秦俊文,谢琪璇,秋山泰身,井上纯一郎,黄卉卉.人工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的构建[C].第八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

[5].谢琪璇,叶绍恩,蒋启荣,秋山泰身,井上纯一郎.中枢免疫耐受缺损模型的构建[J].免疫学杂志.2012

[6].林雪晶.中枢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7].董永利.Mst1调控胸腺细胞迁出和在中枢免疫耐受中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

[8].陈瑜,于姝,滕飞,董洁,金容.自身免疫调节因子与中枢免疫耐受[J].现代免疫学.2010

[9].魏长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周中枢联合预处理诱导异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0].李劲频,孙圣刚.EAMG模型小鼠中枢免疫耐受异常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

标签:;  ;  ;  ;  

中枢免疫耐受论文-谭梅傲,康锦花,杨淑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