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点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方式,氢化,激光器,电火花,光谱,固态。
激光点火论文文献综述
李冬军,易美玲,胡筱勇[1](2019)在《熔断式点火量热仪和激光点火量热仪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氧弹量热仪熔断式点火需要人工缠绕点火丝导致操作繁琐、点火丝残留导致实际点火热与实验设定点火热不一致以及点火偶尔失败等问题,分析氧弹内部结构和点火丝点火工作原理,结合现有的激光技术,将激光发生源发射的平行光经过聚焦镜聚焦后,照射在坩埚内煤样表面,引燃煤样,确保点火成功率满足要求,然后对氧弹量热仪的主机和氧弹进行改造,采用激光头在氧弹内内置和外置2种激光点火方案,将氧弹内原有的熔断式点火方式改为激光聚焦方式,并进行量热仪热容量标定以及煤样弹筒发热量测试。经大量广泛实验证明,熔断式点火方式与此2种激光点火方式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激光点火方式可重复点火,降低了劳动强度,提供了设备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本文来源于《能源研究与管理》期刊2019年04期)
李冬军,易美玲,胡筱勇[2](2019)在《激光点火技术在氧弹量热仪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氧弹量热仪熔断式点火需要人工缠绕点火丝导致操作繁琐、点火丝残留导致实际点火热与实验设定点火热不一致以及点火偶尔失败等问题,分析氧弹内部结构和点火丝点火工作原理,结合现有的激光技术,将激光发生源发射的平行光经过聚焦镜聚焦后,照射在坩埚内煤样表面,引燃煤样,确保点火成功率满足要求,然后对氧弹量热仪的主机和氧弹进行改造,采用激光头在氧弹内内置和外置的两种激光点火方案,将氧弹内原有的熔断式点火方式改为激光聚焦方式,并进行量热仪热容量标定以及煤样弹筒发热量测试,经大量广泛实验证明,熔断式点火方式与此两种激光点火方式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激光点火方式可重复点火,降低了劳动强度,提供了设备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本文来源于《2019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2-06)
王洪涛[3](2019)在《乙醇-空气混合气激光点火火焰形成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研究了乙醇/空气混合气(初始压力为0.1 MPa,温度为358 K)在等容积燃烧室内通过激光点火燃烧过程中火核演化进程和燃烧特性。研究发现激光触发后,激光点火火核经过等离子体形成过程、冲击波形成及火核发展过程最后形成燃烧火焰。激光点火火核的形状最初是圆形,在气体动力学作用下转换为椭圆结构直至形成激光点火特有的第叁瓣。(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4期)
叶志鹏,贾睿,吴强,郭闻昊,高雅[4](2019)在《一种单光路激光点火系统通路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激光点火系统通路分析方法,首先给出了单光路激光点火系统光路传输模型,接下来提出了一种光通路分析方法,分别分析了光路连接器数目对光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的影响,并给出了不同光路连接器对应的光通路判据和激光火工品正常工作判据,提高了分析方法的适应性和准确性.试验证明,所提出的单光路激光点火系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为箭载控制计算机软件提供设计依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金磊磊,刘建忠,李和平,蔚明辉,唐根[5](2019)在《不同氧含量气氛下AlH_3激光点火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氢化铝(AlH_3)作为一种新型含能材料,可显着提升固体推进剂的比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填补国内对AlH_3基础研究的空白,利用激光点火实验台对不同氧含量气氛下的AlH_3进行点火燃烧实验,采用光纤光谱仪、高速相机、双色高温计监测样品点火燃烧过程中的火焰形貌、温度变化、光谱数据等,并对燃烧残留物进行理化特性分析。结果显示,AlH_3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火焰脱离样品的现象。且随着气氛中氧含量的提高,燃烧强度增大,最高温度呈现增大的趋势,由1025.5℃增加到1350.0℃,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由22ms下降至4ms,燃烧时间呈现先延长后缩短的趋势。高氧含量气氛下与低氧含量气氛下的燃烧残留物形态和成分有很大不同。反应气氛中氧含量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AlH_3的点火燃烧性能。(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牛嘉伟,范育新,缪俊杰,吕浩杰[6](2018)在《电火花点火和激光点火性能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比较激光点火和电火花点火的点火性能,在一带稳定器方形直管试验段上,利用电火花调能调频点火器和激光器分别进行点火试验,比较相同来流条件下的初始火核发展、点火极限和火焰传播。结果表明:两者的初始火核形状不同,电火花点火的初始火核呈圆弧形,而激光点火下呈瓣型。相同点火能量下,激光点火比电火花点火的贫油点火极限更宽;相同来流条件下,点火位置下游激光点火的火焰传播速度更快,并且在化学恰当比附近和来流速度为2.14m/s的情况下,两种点火模式的火焰传播速度相差更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帆,郑雄飞,黄雪峰,李盛姬,郭艳辉[7](2018)在《单颗氢化铝的激光点火及燃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揭示单颗氢化铝的着火和燃烧特性,采用近红外激光进行点火,利用高速摄像仪和红外热像仪获取颗粒表面温度、着火以及燃烧火焰演变过程,并结合热解特性对激光点火和燃烧机理进行分析。以20℃/min加热升温时,氢化铝经历两个主体失重阶段(80~175℃,363~565℃)和两个增重阶段(175~363℃,565~800℃)。在常温常压自然对流空气中,单颗粒径约1mm的氢化铝受功率密度为107W/m2量级的激光加热时,以104℃/s量级的速率快速升温后分解为氢气和金属铝。随后氢气被点燃,点火延迟时间约1ms,随着激光点火功率密度的提高,其点火延迟时间缩短。氢气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金属铝被激光和气相火焰加热融化,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而后铝升温气化被点燃,分散在氢气火焰中燃烧,火焰呈棕红色。(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周禹男,王健儒,许团委,李和平,梁导伦[8](2017)在《基于激光点火的铝颗粒点火燃烧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搭建了激光点火试验系统,对样品的点火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样品燃烧强度越大,自维持燃烧时间越长,燃烧效率越高,但点火延迟时间也越长。纳米级样品的点火燃烧特性要远优于微米级的样品。气氛中的氧含量增加,点火延迟时间缩短,燃烧强度增大,自维持燃烧时间延长,燃烧效率增高。(本文来源于《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10-21)
林长津[9](2017)在《Mg/PTFE基烟火药激光点火及燃烧辐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火药的燃烧属于多组分非均相离散颗粒群的耦合燃烧,且点火燃烧过程是许多吸热、放热化学过程及传热传质物理过程的综合,燃烧特性又最终影响它的输出特性,而烟火药燃烧理论研究的不足将是制约烟火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围绕金属-碳氟化物烟火药复杂燃烧理论研究问题,以Mg/PTFE基烟火药为对象,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Mg/PTFE基烟火药的点火机理和燃烧辐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烟火药固相反应机理及点火规律变化,并基于燃烧数值仿真,验证了辐射机理特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Mg/PTFE基烟火药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提供一定实验和理论依据,且对金属-碳氟化物烟火药的研发设计具有指导意义。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如下:(1)采用热分析方法设计并开展了 Mg/PTFE基烟火药的热分解实验研究,揭示了不同环境气氛中的固相反应机理及影响规律,验证了中间反应理论的结果,通过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获得了烟火药在空气环境中的固相反应活化能为194kJ/mol,并将实验结果及参数运用于后续章节的数值计算;(2)利用CO2激光器对Mg/PTFE烟火药的点火过程进行了测试,观察了点火瞬态过程,并用红外测温仪对药柱表面温度进行采集,研究了点火过程温度变化及点火延迟影响。依据药柱表面测温变化,可将烟火药燃烧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点火阶段、过渡段和稳定燃烧段。其中,点火温度约为688℃,点火过渡段中,激光功率密度对表面测温的影响与材料粒径有关,而点火延迟则随激光功率密度的高低,显示不同影响规律。此外,点火延迟随药剂质量比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存在最佳Mg/PTFE配比55/45,使点火延迟达到最小值;(3)基于激光点火试验与热点火理论,建立了 Mg/PTFE烟火药的一维和二维固相点火模型,并利用实验获取的点火参数,对Mg/PTFE烟火药的激光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物性参量对点火延迟的影响,并预测了点火过程温度特性,进而为深入理解烟火药点火机理及规律奠定实验与理论基础;(4)利用光谱分析方法对Mg/PTFE基烟火药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测试,计算了燃烧火焰温度和红外辐射强度,探讨了烟火药燃烧、辐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依据实验发现,细粒径以及氟橡胶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燃速与燃烧火焰温度,而辐射强度I3-5μm的上升则源于较高燃速的贡献,其中最大辐射强度出现在质量比约为60/40;(5)通过采用燃烧机理分析、流体燃烧计算的方法,对Mg/PTFE烟火药的气相稳态燃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考虑了质量配比、进口气流速率对烟火药燃烧温度场、速度、组分分布特性的影响,总结了燃烧规律与辐射机理。依据模型计算结果可知,无氧核心区中,Mg的消耗主要通过与CF2的氟化反应,同时生成的产物C迅速转化为C2,从而导致核心区内C的实际含量十分有限;随着空气中的O2逐渐扩散进入核心区表面,并参与C的氧化反应,大量C2开始逆转化为C,使C的生成量迅速提高。燃烧计算面中,C的实际摩尔数相对较少,且随质量比处于下降趋势,而MgO急剧上升,因此,在富燃配比中考虑辐射组分时,其主要输出则是MgO;(6)基于气相燃烧仿真结果与相关理论模型,建立了考虑辐射区域面积、燃烧火焰温度以及发射率等因素的烟火药辐射强度计算方法,其结果验证了实验规律变化,分析了辐射影响因素。(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0-01)
周东辉,黄雪峰,李盛姬,徐江荣[10](2016)在《微燃烧室内纳米铝粉的激光点火及燃烧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纳米铝粉在微尺度下的点火、燃烧现象,结合纳米铝氧化理论、颗粒间烧结模型,提出纳米铝粉在微尺度下的点火、燃烧模式。在微燃烧室内常温常压静止空气流中,纳米铝粉的最低激光点火功率低于13.0 m W(功率密度为1.49×10~9W/m~2),点火延迟时间在μs量级。当点火功率密度相同时,点火延迟时间受圆形度、等效粒径和堆积密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纳米铝粉在微尺度下的典型燃烧过程包括燃烧启动、扩散燃烧、弱火焰和淬熄。纳米铝粉被激光预热、铝核升温熔化导致核壳破裂引起异相着火,破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微爆炸。着火后,在自然对流作用下,纳米铝粉发生扩散燃烧,燃烧火焰的锋面、亮度出现振荡,燃烧处于不稳定状态。微尺度下纳米铝粉燃烧存在弱火焰形式,最终发生淬熄。(本文来源于《固体火箭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激光点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氧弹量热仪熔断式点火需要人工缠绕点火丝导致操作繁琐、点火丝残留导致实际点火热与实验设定点火热不一致以及点火偶尔失败等问题,分析氧弹内部结构和点火丝点火工作原理,结合现有的激光技术,将激光发生源发射的平行光经过聚焦镜聚焦后,照射在坩埚内煤样表面,引燃煤样,确保点火成功率满足要求,然后对氧弹量热仪的主机和氧弹进行改造,采用激光头在氧弹内内置和外置的两种激光点火方案,将氧弹内原有的熔断式点火方式改为激光聚焦方式,并进行量热仪热容量标定以及煤样弹筒发热量测试,经大量广泛实验证明,熔断式点火方式与此两种激光点火方式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可以相互替代使用,激光点火方式可重复点火,降低了劳动强度,提供了设备自动化水平,也提高了设备使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点火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冬军,易美玲,胡筱勇.熔断式点火量热仪和激光点火量热仪对比分析[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9
[2].李冬军,易美玲,胡筱勇.激光点火技术在氧弹量热仪中的运用[C].2019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9
[3].王洪涛.乙醇-空气混合气激光点火火焰形成过程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4].叶志鹏,贾睿,吴强,郭闻昊,高雅.一种单光路激光点火系统通路分析方法[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金磊磊,刘建忠,李和平,蔚明辉,唐根.不同氧含量气氛下AlH_3激光点火燃烧特性研究[J].推进技术.2019
[6].牛嘉伟,范育新,缪俊杰,吕浩杰.电火花点火和激光点火性能对比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8
[7].张帆,郑雄飞,黄雪峰,李盛姬,郭艳辉.单颗氢化铝的激光点火及燃烧特性[J].推进技术.2018
[8].周禹男,王健儒,许团委,李和平,梁导伦.基于激光点火的铝颗粒点火燃烧特性研究[C].OSEC首届兵器工程大会论文集.2017
[9].林长津.Mg/PTFE基烟火药激光点火及燃烧辐射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周东辉,黄雪峰,李盛姬,徐江荣.微燃烧室内纳米铝粉的激光点火及燃烧特性[J].固体火箭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