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现代化——一个教育立法的视角(论文文献综述)
李斌,石华虎[1](2021)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的重心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提出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教育管理史上占重要地位。在"教育救国论"的驱使下,雷沛鸿利用政治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广西为试点,聚焦于教育行政管理和教育管理学术研究展开其教育管理活动。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在从教育改革全局出发,与国家、社会需要匹配及注重学术研究三大方面为当下教育管理研究提供了启示。
刘红英[2](2021)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无锡的互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石磊[3](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王敏捷[4](2019)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以及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分子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投身到革命斗争之中。党的民族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党的百年民族教育思想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思想的历史根源进行研究,探索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理论层面上分析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思想的特色,在实践层面上总结出民族教育的成功经验。党的民族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理论根源根植于中国的国情,又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观点。一是产生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的发展,以及文化习俗的特点都会在发展民族教育当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理论来源。党的民族教育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的民族政策,党的民族教育思想产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民族政策为理论基础。本文分四个阶段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发展,并对每个阶段民族教育思想聚焦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思想主要是为了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离不开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平等,因此在这个时期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是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民族教育思想的关注点集中建立新中国民族教育的体系和制度;第三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召开期间(1978-2012年)。这一时期的民族教育思想的关注点在于拨乱反,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局面;第四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自2012年十八大召开以来,民族教育发展的速度加快,相应的民族教育思想的重点就集中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稳健的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这一时期民族教育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发展上。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教育思想,为党的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方向;反过来,民族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验证了党的民族教育思想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坚持经济与教育紧密结合;坚持民族政策和民族自主奋斗精神相结合等。党的民族教育是中华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因此民族教育思想有区别与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特征,具体的表现为:第一,民族性;第二,实事求是;第三,传承与创新。民族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民族教育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
肖全民[5](2015)在《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雷沛鸿是中国近现代着名教育家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在我国教育史上的独到贡献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今天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这一重大命题的时代背景下,反观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典范,根据人才学理论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在对教育家办学理论厘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雷沛鸿办学实践的成就、典范性特征、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及其启示,探寻教育家办学规律,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育家作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有其特定的标准。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实践、教育成就及影响等因素是判定教育家的基本标准。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是一个共生、同构的关系。“教育家办学”命题是针对现实中不按教育规律办学而导致教育被扭曲、被异化的“非教育家办学”倾向而提出的时代要求,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家办学的必然性。倡导教育家办学,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教育者同行发展、教育学科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发展,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雷沛鸿在广西这么一个偏远落后的省份,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雷沛鸿成长为教育家的递进性发展历程及其办学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雷沛鸿办学实践的主要活动及成就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33年是雷沛鸿在教育领域的初探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构设广西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初整广西教育。1933-1940年是雷沛鸿办学实践中的开拓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创建国民中学制度、实施特种部族教育、推行成人教育、创办广西医学院。1940-1952年是雷沛鸿完善其办学实践体系的跃升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执掌国立广西大学、创建南宁农专、创办西江学院、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雷沛鸿的办学实践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办学特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的典范之一,具有鲜明的典范性特征:他有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有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有高尚的教育品格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雷沛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践家。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从客观因素看,当时的地域情势特别是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我国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时代背景营造了“教育家办学”的共生环境,特别是同时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办学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社”、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俞庆棠等开展的民众教育实验对雷沛鸿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主观因素看,雷沛鸿有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根基和个人修养,他的办学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作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他的教育为公、教育为民、政教合一、以法治教、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学术服务教育行政等办学思想。雷沛鸿的办学思想与其办学实践相互促进。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国”、“民”至上的时代使命感和事业责任心,“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情”、“义”至深的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也是他能够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内因。从雷沛鸿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成长过程及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和展现的典范性特征和养成要素看,教育家办学需要有内外兼备的条件。社会发展变革促动教育变革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动力,政治力量的支持、办学自主权的归位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保障。优良的知识智力、特定的教育职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公认的教育贡献力是教育家办学的内部因素。教育管理专业化是实现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以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培养地方建设人才。
乔金霞[6](2015)在《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发展史,教育与技术一直如影随形。历次教育变革均为新技术在教育中运用的结果,反过来,教育改革又推动了教育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这种教育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与发展。时至近代,西方数百种新技术的发明与创新,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其中,一些媒体技术如幻灯、电影、广播等在改变人们休闲文明的同时,也悄然进入教育领域,改变着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凝聚着西方近代科技文明与智慧的幻灯、电影,跟随传教士播撒基督教义的征途一路东进到中国,由最初传扬基督教义的工具转变为辅助教育发展的物件,并逐渐被国人接受和运用。由于其独有的科技特质与便捷的教育优势,被时人称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利器,特称为“电化教育”,广泛运用于中国社会及学校教育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促发了中国电化教育学科的诞生。正是电化教育的引入,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平民化与普及化,在成为中国传统教学手段的有益补充、引起中国教育方式变革以及促发中国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同时,还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进力量。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教育界追求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奋斗求索史。由是可见,研究电化教育的传入对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作用、电化教育学科的建构以及电化教育理论中国化过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无疑对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媒体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发展中国教育、促进信息化教育良性发展以及实现教育强国梦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总结意义与现实借鉴价值。那么,新兴的媒介技术如何传入中国,又如何与中国的教育耦合在一起,如何被中国教育界接纳与吸收,电化教育学科又是如何创建的?在这一系列事件背后,充当传播者角色的是哪类群体,传播的载体又是什么?这些传播者与传播载体在不同时段内传播了什么,对中国教育有何影响?中国电化教育学科是如何构建的,电化教育的传入与学科构建有何关联?基于对此类问题的思考,本题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中的拉斯韦尔模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电化教育整个传入过程中的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效应也即实践表征、中国教育界的接纳与吸收以及由此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历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同时,在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电化教育传入中国植根并得到生发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时中国社会之动荡起伏与时代的变迁更迭,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引入过程中,其引介主体与传播载体在传播内涵上均随之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时代面貌与阶段特征。缘此,结合传播学5w传播模式与电化教育传入中国的实情,将研究内容做出如下章节安排:首先为导论部分,主要陈述了选择本论题的学术缘由、现实原因以及研究意义;对电化教育、传播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交代了选题的范围;对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进行梳理,阐明了学者们的主要研究观点,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介绍了与选题比较契合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分析了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与发展;近代中西教育与科技发展上的势差;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入的早期宗教基础、文化背景及时代要求。第二章梳理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即传播者。包括分析电化教育传入的中西群体如传教士及其外围组织——基督教青年会、早期出洋的国人、教育考察者、留学生以及外国来华的教育人士等对电化教育的介绍与传引,阐明电化教育传入过程中不同传播主体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即传播渠道。包括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报纸——《申报》,教育类杂志的主要代表——《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以及综合类杂志《东方杂志》等纸质媒体,分析这些纸媒载体对电化教育的宣传,以期勾画此期丰富、多维的电化教育传入渠道。第四章解析了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包括新式学校的试办及拓展、社会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化教育运动的兴起,从而呈现国人在不同教育领域运用电化手段及其发挥教育功能的实况,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介绍了电化教育在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情况。主要分析中国社会对电化教育认识的心理转化过程,中国学者对国外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一些教育家如陶行知、舒新城、雷沛鸿、陈友松等人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揭示电化教育手段被接受与被应用,电化教育理论被吸纳与中国化的历程,借此论证电化教育学科创建的思想基础。第六章阐释了近代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的历程与内涵。从学科建构的基本要素出发,论述了电化教育系科创建与人才培养问题、论文与着作的发表情况与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专业学会与期刊的创办历程等中国电化教育学科建构中的基本问题。文章结语部分主要是对电化教育在中国传入及学科构建中的主要特点加以总结,并对近代电化教育的引介及学科建构明示作者的认识与看法: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是教育手段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电化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的接受与吸纳,既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化,也需要强有力的政府领导;电化教育的传入催生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创建。
谢文庆[7](2013)在《论本土化的教育家办学管理——以雷沛鸿和卢作孚办学为例》文中提出作为近代着名的教育家,雷沛鸿和卢作孚在办学中积极探索本土化的教育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方式,彰显了国际视野、时代精神和本土意识三个要素。他们的管理特色包括体现人格魅力、建章立制、重视人才、注重调研,推动了区域教育现代化和社会进步。他们的管理创新是教育家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本土化办学的核心内涵,为当前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谢文庆[8](2013)在《本土化视域中的西部地区两种办学取向比较 ——以雷沛鸿和卢作孚为例》文中认为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艰难转型,追随西方发展模式的现代化路径成为中国无奈而唯一的选择。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教育在中国水土不服、“南橘北枳”问题日益凸显,教育本土化成为百年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追求。虽然概念用词、理论构想和实践路径并不一致,但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教育却成为教育家们的共同夙愿。雷沛鸿的“融入式办学”和卢作孚的“互摄式办学”是民国时期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颇具特色的经典案例。雷沛鸿自幼聪颖好学,曾考中秀才,后留学欧美,致力于研究政治学、教育学。他潜心研究西方教育,深知中国落后的现实,秉承教育救国的志向,决心报效桑梓。他曾五次执掌广西省教育行政,尤其是1933年开始创立了以国民基础教育为核心的民族教育体系,包括国民基础教育、国民中学和国民大学三个层次,形成了“融入式”办学取向。他注重教育的社会基础作用,将教育事业融入社会事业,以教育改造促进社会改造。他强调教育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业的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推动区域现代化,展现出教育事业的恒久魅力和基础作用。他依靠教育行政权力,将民众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融合为一体,统称为国民教育,成为一种新型学校体系。教育行政、教育科研、教育出版等机构都为国民教育服务。他以“土化”思想为指导,将西方教育融入广西本土,创立了体系化的国民教育,注重西方教育在中国的“本土生长”。卢作孚家境贫寒,年少时虽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但小学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走上自学成才之路。他主要间接地了解西方教育,但更加深知本土实际,能够自发而灵活地进行本土化办学,形成了“互摄式”办学取向。他的办学经历非常复杂,包括在泸州和成都的早期办学、北碚的乡村教育、民生公司的职工教育等,尤其是后两处办学最见成效。他早期主张教育救国,后来转向实业救国,但仍然注重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而着力办学。他具有教师、校长、政府官员、企业经理等多种身份,注重办学与社会事业的互相推动。他将教育现代化置于区域现代化之中,认定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来统摄办学事业,协调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他既创办了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又创办了民众教育、学校教育和教研机构,也创办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各类教育互不统属,也未融合成一种学校体系,但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支持,形成了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他对西方教育的了解明显弱于雷沛鸿,但他善于间接摄取西方教育理念,强调结合本土实际办学,注重教育“本土创生”,形成中西方教育的互摄关系。在西部地区推进教育本土化是他们办学的核心精神。虽然在教育、行政、实业等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将教育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基础,大力普及教育,注意民族精神与公民道德的培养。他们借鉴了中西方教育管理的精华,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管理体制,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制度化,甚至向全国推广。他们合理地把握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张力,正确地将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运用到办学中,既促进了民众个人成长又推动了社会进步。他们办学中都重视本土化的三个基本要素——国际视野、时代精神、本土意识,并能使它们均衡地得以体现。办学中相对宽松的环境、志同道合的办学团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经历、关心国家民众、热心教育事业等,使他们逐渐成长为近代着名的教育家。作为教育家,他们具有锲而不舍、个性鲜明、思维敏捷、高瞻远瞩、品格高尚的精神品质,具有知识渊博、精研教育、握发吐哺、尊重人才、善于管理的基本素养。虽然办学中遇到了各种困境、矛盾与误解,但他们都能够以严谨的态度追求教育的本质,以辩证的思想对待古今中外的教育经验,以高昂的热情创办各种类型学校和教育机构,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推动本土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他们将国际视野、时代精神、本土意识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实现了新式教育的本土化成长,在落后的西部地区推动了教育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可以说,这两种殊途同归的办学取向不仅是民国时期本土化办学的典范,而且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谢文庆[9](2012)在《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教育家雷沛鸿大力推行国民教育,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民国时期,学者大多通过实地考查感受到他的教育成就,给予热情的赞誉,但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改革开放以后,成立了相应的研究组织,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着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的热潮。今后应在理论方法、研究视角、史料运用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
刘杰[10](2011)在《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国民基础教育实验是雷沛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广西所开展的一场教育革新活动。雷沛鸿在近二十年的教育实验中,让广西这样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省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更好的再现雷沛鸿当年所开展的这场教育实验,以期在实践上为我国当前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对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分四个部分做了研究: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本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做一个整体的概述。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整体上梳理了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情况。主要包括了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历史环境和国民基础教育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实施过程。主要从国民基础教育的实验对象、国民基础教育的教师培养和国民基础教育的经费及法律保障机制。在国民基础教育的实验对象上,全面分析了如何通过受教育者教育程度的提高,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如何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扩大受教育者的规模。本部分主要是从雷沛鸿教育立法的做法为我国当前教育立法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第四部分是分析了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国民基础教育从整体上看,对广西教育、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的许多做法,对当前农村地区教育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公平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城市农民工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
二、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现代化——一个教育立法的视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现代化——一个教育立法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的重心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的总体概貌 |
(一)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开展的背景与动因 |
(二)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开展概貌 |
二、以行政立法谋划教育管理基本格局 |
(一)教育事业的改革谋划具有整体性 |
(二)教育法规政策文本呈现出体系性 |
(三)教育法规实施过程具有完整性 |
三、以学术研究推进具体教育管理事务 |
(一)因地制宜筹措办学经费 |
(二)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案进行师资管理 |
(三)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的课程管理 |
(四)利用“三位一体制”优化组织管理 |
四、对当下教育管理的启示 |
(一)教育改革要从全局出发进行综合性改革 |
(二)人才教育要与国家和时代需求相匹配 |
(三)运用学术研究推进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有关该课题的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党的民族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现状 |
1.2.2 关于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现状 |
1.2.3 关于党的民族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民族与中华民族 |
1.3.2 民族教育 |
1.3.3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2.2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脉络 |
2.2.2 党的民族教育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 |
3.1 革命根据地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919-1949年) |
3.1.1 关于培养少数民族革命干部的思想 |
3.1.2 关于注重民族教育特点和形式的思想 |
3.1.3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水平提高的思想 |
3.2 新中国民族教育体制的创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949-1978年) |
3.2.1 关于民族教育发展方针确立的思想 |
3.2.2 关于建设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思想 |
3.2.3 关于实行双语教育的思想 |
3.3 改变民族地区落后的局面——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召开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978-2012年) |
3.3.1 关于发展民族教育战略意义的思想 |
3.3.2 关于举办民族教育自主权的思想 |
3.3.3 关于对民族教育事业支援的思想 |
3.4 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2012-至今) |
3.4.1 关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 |
3.4.2 关于完善民族教师队伍的思想 |
3.4.3 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思想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的特色和成功经验 |
4.1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的特色 |
4.1.1 民族性: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
4.1.2 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的立身之本 |
4.1.3 传承与创新: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思想的可持续性发展 |
4.2 中国共产党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由与意义 |
1.1.1 研究缘由 |
1.1.2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学术综述与评析 |
1.2.1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研究述评 |
1.2.2 关于雷沛鸿教育的研究述评 |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视角 |
1.3.2 主要理论基础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结构 |
2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理论思考 |
2.1 教育家办学命题的提出 |
2.1.1 “非教育家办学”的倾向 |
2.1.2 “教育家办学”成为时代命题 |
2.2 教育家的标准和类型 |
2.2.1 教育家的标准 |
2.2.2 教育家的类型 |
2.3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和价值 |
2.3.1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 |
2.3.2 教育家办学的价值 |
3 雷沛鸿办学实践概述 |
3.1 初探性实践阶段(1912-1933年) |
3.1.1 雷沛鸿办学生涯的开端 |
3.1.2 构设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
3.1.3 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 |
3.1.4 初整广西教育 |
3.1.5 苏沪“充电”,韬光养晦 |
3.2 开拓性实践阶段(1933-1940年) |
3.2.1 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 |
3.2.2 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 |
3.2.3 创建国民中学制度 |
3.2.4 实施特种部族教育 |
3.2.5 推行成人教育 |
3.2.6 创办广西医学院 |
3.3 跃升性实践阶段(1940-1952年) |
3.3.1 执掌国立广西大学 |
3.3.2 创建南宁农专 |
3.3.3 创办西江学院 |
3.3.4 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 |
3.4 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
3.4.1 雷沛鸿对广西教育发展的贡献 |
3.4.2 时人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
3.4.3 历史对雷沛鸿的“误会” |
3.4.4 “教育家”地位的复归 |
4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典范性特征 |
4.1 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 |
4.1.1 雷沛鸿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
4.1.2 雷沛鸿对教育的社会基础的认识 |
4.1.3 雷沛鸿的教育理想 |
4.2 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
4.2.1 雷沛鸿对旧教育时弊的批判 |
4.2.2 雷沛鸿对教育的基本认识 |
4.2.3 雷沛鸿的教育信念 |
4.3 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
4.3.1 雷沛鸿的办学实践体系 |
4.3.2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特色 |
4.4 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 |
4.4.1 雷沛鸿的爱国之情 |
4.4.2 雷沛鸿的爱民之情 |
4.4.3 雷沛鸿的爱教之情 |
4.5 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
4.5.1 雷沛鸿高尚的人格品质 |
4.5.2 雷沛鸿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
5 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 |
5.1 雷沛鸿办学的地域情势 |
5.1.1 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 |
5.1.2 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 |
5.2 雷沛鸿办学的共生环境 |
5.2.1 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影响 |
5.2.2 同时代教育家对雷沛鸿的影响 |
5.3 雷沛鸿办学的思想根基 |
5.3.1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
5.3.2 雷沛鸿的办学思想 |
5.3.3 雷沛鸿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的互动 |
5.4 雷沛鸿办学的个人修养 |
5.4.1 丰富的人生历练与高尚的人格风范 |
5.4.2 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 |
6 雷沛鸿作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启示 |
6.1 教育家办学需要内外兼备的条件 |
6.1.1 教育家办学的外部条件 |
6.1.2 教育家办学的内部条件 |
6.2 教育管理专业化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 |
6.2.1 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家办学的关系 |
6.2.2 以校长专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教育家办学 |
6.2.3 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趋势显现 |
6.3 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 |
6.3.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6.3.2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
6.3.3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6.3.4 以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
7.2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
致谢 |
(6)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三、既有成果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近代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萌生发展 |
一、近代西方电化媒介的问世 |
二、西方各国电化教育的初起 |
第二节 近代中西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时代势差 |
一、近代中西科技发展的悬殊 |
二、近代中西教育水平的差异 |
第三节 电化教育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历史基础 |
一、早期基础:宗教传播借用的科技手段 |
二、西学东渐:电化教育传入的文化载体 |
三、时代转折:电化教育传入的内外动因 |
第二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社会主体 |
第一节 传入电化教育的“海外来客” |
一、传入电化教育的先行者——传教士 |
二、传入电化教育的群体组织——基督教青年会 |
第二节 引介电化教育的出国考察者 |
一、早期出洋国人的记叙 |
二、清末民初“游历”者的介绍 |
三、民国后期教育考察者的宣传 |
第三节 宣导电化教育的留学群体 |
一、晚清少数留学生的电化教育活动 |
二、民国时期留学生的电化教育宣传 |
三、民国后期电化教育留学生的派遣 |
第四节 助推电教发展的外国来华教育人士 |
一、民国前期欧美来华教育界人物的推进 |
二、中国电教不可或忘的“洋人”:国联教育考察团成员萨尔迪 |
第三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纸媒载体及内容 |
第一节 百科全书式纸媒的引介 |
一、晚清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宣介 |
二、民国时期《申报》对电化教育的导引 |
第二节 教育专业类刊物的宣导 |
一、《教育杂志》对电化教育的积极引介 |
二、《中华教育界》对电化教育的密集介说 |
三、《新教育》对电化教育的深度介释 |
第三节 其他报刊的传引 |
一、《东方杂志》的持久宣传 |
二、《进步》的短暂介绍 |
第四章 近代电化教育传入的实践表征 |
第一节 新式教育机构的施为 |
一、教会学校的展示 |
二、国人自办学校的拓展 |
第二节 社会教育领域的应用 |
一、通俗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试办 |
二、平民教育运动:电化教育运用的小高潮 |
第三节 电化教育运动的表现 |
一、高等学府的电化教育 |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的电化教育 |
三、国民政府教育部的电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对电化教育的接纳 |
第一节 观念的转变:由“奇技淫巧”而“教育利器” |
一、清末国人眼中的奇技淫巧与洋玩意儿 |
二、民国时期教育进步与变革的利器 |
第二节 先进的引领:教育家的电化教育实践与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电化教育实践 |
二、雷沛鸿的电化教育实践 |
三、舒新城的电化教育思想 |
四、陈友松的电化教育思想 |
第三节 “真经”的译传:电化教育着作的翻译 |
一、播音教育的第一本译着:《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 |
二、视听教育的第一本译着:《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
第六章 电化教育在中国的学科建构 |
第一节 课程与学科:学校教育中电化教育人才的培养 |
一、大夏大学的电化教育课程 |
二、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 |
三、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 |
四、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业 |
第二节 论文与专着:近代学者构建电化教育学科的学术努力 |
一、电影教育研究 |
二、播音教育与幻灯教学研究 |
三、电化教育的综合研究 |
第三节 学会与期刊:电化教育学科创建与发展的交流平台 |
一、专业学会 |
二、专业期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论本土化的教育家办学管理——以雷沛鸿和卢作孚办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化教育管理的形成 |
(一) 西方管理思想的影响 |
(二) 本土管理经验 |
(三) 面临的时代难题 |
二、本土化教育管理的特色 |
(一) 高尚的人格魅力 |
(二) 整体规划, 建章立制 |
(三) 重视人才 |
(四) 深入基层, 重视调研, 适时调整政策 |
(8)本土化视域中的西部地区两种办学取向比较 ——以雷沛鸿和卢作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雷沛鸿研究综述 |
(二) 卢作孚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教育人物比较研究 |
(四) “教育本土化”研究 |
(五) 反思与超越:今后研究的基点 |
三、指导理论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指导理论 |
(二) 主要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视角、方法创新 |
(三) 研究思路创新 |
(四) 研究资料丰富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教育本土化的时代呼唤 |
第一节 教育本土化变革的世纪回眸 |
一、本土化:教育变革的世纪求索 |
二、教育本土化的世纪反思 |
三、两位教育家办学的历史定位 |
第二节 教育本土化的国际背景 |
一、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潮与趋向 |
二、文化教育“西学东渐”的途径 |
三、“西学东渐”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西部区域发展概况 |
一、社会发展滞后 |
二、军阀割据,政局混乱 |
三、文化教育落后 |
四、近代教育发展 |
第四节 坎坷的经历 执着的追求 |
一、雷沛鸿:“为劳苦大众教育事业而奋斗” |
二、卢作孚:“办实业实际上就是办教育” |
第二章 融入式办学:雷沛鸿在广西创立“民族教育体系” |
第一节 民族教育体系的本土化构想 |
一、教育目的 |
二、计划依据 |
三、整体策划 |
四、普及方式 |
第二节 普及国民基础教育 |
一、教育改造与融合 |
二、适应区域发展需要 |
三、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的成就 |
第三节 创办国民中学与大学教育 |
一、国民中学 |
二、国民大学 |
第四节 融入式办学的“本土生长” |
一、均衡本土化三要素 |
二、行政推进教育变革 |
三、整体构想,体系推进 |
四、人本主义教育理念 |
五、局限性与教训 |
第三章 互摄式办学:卢作孚在四川境内的办学创新 |
第一节 办学思想和早期办学实践 |
一、本土化办学思想 |
二、早期教育实践 |
第二节 北碚地区的乡村教育 |
一、乡村教育的办学成就 |
二、本土化办学思路 |
第三节 民生公司的职业教育 |
一、实业为主导的办学 |
二、公司办学的本土化特点 |
第四节 互摄式办学的“本土创生” |
一、本土化的办学思路 |
二、“本土创生”的办学特色 |
第四章 教育本土化:两种殊途同归的办学取向 |
第一节 异曲同工的救国策略 |
一、早年教育救国的理想 |
二、两种救国理想的共同教育追求 |
三、不同救国路向的教育理念 |
第二节 教育管理的本土特色 |
一、教育管理思想的形成 |
二、区域办学的教育管理特色 |
第三节 寻求教育与社会之间适当的张力 |
一、民国时期教育独立之争 |
二、雷、卢在教育独立与依存之间的决择 |
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张力 |
第四节 本土情结下的办学理念 |
一、人文主义与实用主义传统 |
二、本土办学:个性成长与社会功用 |
三、人文精神与实用主义的拿捏 |
第五章 两种办学取向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本土化办学的文化思考 |
一、适切:时代的选择 |
二、超越:本土化办学的意韵 |
三、张力:办学中各种关系的处理 |
第二节 教育家办学的文化特质 |
一、教育家的成长条件 |
二、教育家的精神品格 |
三、教育家的基本素养 |
四、教育家办学的特点 |
第三节 本土化办学的区域推进 |
一、办学范围的合理选择 |
二、区域办学的策略 |
三、区域推进的意义 |
第四节 本土化办学的困境与局限 |
一、造成之原因 |
二、办学中的困境与局限 |
三、困境与矛盾中的反思 |
结语 |
一、教育家办学:历史回眸与现实追求 |
二、教育本土化:合理性与自觉性 |
三、教育家办学的不同选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赞誉与争议:民国时期研究概况 |
(一) 热情赞誉 |
(二) 争议不断 |
二、热潮与偏重:改革开放后研究概况 |
(一) 社会背景与人生经历研究 |
(二) 雷沛鸿教育哲学体系研究 |
(三)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横向研究 |
(四)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纵向研究 |
(五) 雷沛鸿教育实践研究 |
(六) 雷沛鸿与其他教育家比较研究 |
三、反思与展望:深化研究的基点 |
(一) 反思不足 |
(二) 研究展望 |
(10)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背景 |
第一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思想的形成 |
第二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历史环境 |
第三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理论渊源 |
第三章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实施 |
第一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施对象的范围 |
第二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教师培养措施 |
第三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经费和法律保障措施 |
第四章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历史评价及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历史评价 |
第二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民基础教育实验对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雷沛鸿与广西教育现代化——一个教育立法的视角(论文参考文献)
- [1]雷沛鸿教育管理活动的重心及其当代启示[J]. 李斌,石华虎.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与无锡的互动研究[D]. 刘红英. 江南大学, 2021
- [3]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教育思想发展研究[D]. 王敏捷.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5]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D]. 肖全民. 武汉大学, 2015(07)
- [6]电化教育在中国的传入及其学科建构[D]. 乔金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7]论本土化的教育家办学管理——以雷沛鸿和卢作孚办学为例[J]. 谢文庆. 基础教育, 2013(05)
- [8]本土化视域中的西部地区两种办学取向比较 ——以雷沛鸿和卢作孚为例[D]. 谢文庆.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9]雷沛鸿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 谢文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0]雷沛鸿国民基础教育实验研究[D]. 刘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