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位移论文_周政,张飞,高玉峰,舒爽

导读:本文包含了永久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位移,断层,极限,地表,危险性,粘弹性,挡墙。

永久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周政,张飞,高玉峰,舒爽[1](2019)在《基于NNM模型考虑土体拉伸截断的边坡地震永久位移计算方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套式Newmark模型(NNM)是一种考虑土体剪切运动特性的地震边坡变形计算模型,该模型无法考虑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土体出现拉应力屈服特性。本文将土体拉伸截断特性考虑到了NNM模型中,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边坡地震永久位移计算方法。通过对拉伸截断参数与地震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发现忽略土体的拉伸截断会低估边坡地震永久位移。随着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增大,拉伸截断对边坡变形的影响将更加显着;随着抗拉强度的减小,地震边坡的最大变形位置逐步向坡顶靠近。(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7期)

荆旭[2](2019)在《走滑型断层地表永久位移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断层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指出了断层地表破裂预测模型研究的意义。根据我国最近的活动断层地表破裂震后调查结果,基于走滑型断层地表破裂数据,拟合了地表破裂预测模型。采用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表破裂预测模型,计算了则木河断裂地表迹线上的永久位移危险性曲线,对预测模型在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刘彪[3](2019)在《边坡地震动力放大与永久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发生时,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振幅和频谱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场地效应可放大或衰减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其中不规则地形的存在可能大大加剧强震运动的灾难性后果。边坡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作为最典型的场地条件之一,对其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可以在设计、开挖和维护边坡时提高边坡的抗震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编程对边坡地震动斜输入、地震沿边坡的放大效应等方面内容开展研究,并借助SLUDE软件基于Newmark滑块法对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进行抗震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基于时域波动分析法的边坡地震输入模型,包括考虑无限地基辐射阻尼的粘弹性边界和地震波输入方法,可进行地震波斜入射边坡的动力放大响应分析。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实现了对地震波斜入射边坡的数值模拟,算例验证了计算程序具有较高的精度。(2)当P波入射时,坡面和坡顶纵向PGA放大系数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沿高程方向呈现出线性增长的趋势,整体PGA放大系数在0.9~1.4之间。(3)当SV波入射时,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坡面和坡顶纵向点PGA放大系数均逐渐增大,且增长速率加快,整体PGA放大系数在0.75~1.6之间。(4)当坡面点高度h小于0.5H时,坡度的改变对坡面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不明显,当坡面点高度h大于0.5H时随着坡度的增加坡面PGA放大系数逐渐加大。P波入射时PGA放大系数大致集中在0.95~1.5之间;SV波入射时PGA放大系数大致集中在0.8~1.7之间。(5)采用Newmark滑块分析方法计算了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在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永久位移,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动作用下该边坡是稳定的,随着地震波幅值的增加该边坡产生的总滑移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虽然输入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相同,但地震动参数的差异会影响边坡产生的永久位移。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以往的研究通常采用地震波垂直入射的方法进行边坡动力响应分析,而且目前在商用计算机程序中还没有实现考虑斜入射的地震输入方法,不能合理地反映输入地震波的相位特征。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时域波动分析法的边坡地震输入模型,开展了地震波斜入射对边坡动力放大响应分析。(2)本文推导了平面P波和SV波斜入射时边界节点等效荷载,将其施加于粘弹性边界可实现地震波的外源斜输入,用于精确模拟任意角度的地震波输入。并自主编制计算程序开展了地震波斜入射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其中模型材料参数和地震波参数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适用于一般平面问题的有限元动力计算。(3)总结出了斜入射条件下地震沿边坡的放大效应。即当P波斜入射时地震沿坡面的PGA放大系数介于0.95~1.5之间,SV波斜入射时地震沿坡面的PGA放大系数介于0.8~1.7之间。研究发现若采用不计边坡地震动力放大效应的分析方法计算的结果偏于不安全,研究成果可为边坡极限平衡拟静力法中,合理确定地震作用系数提供一定的依据。(4)采用SLIDE软件基于Newmark滑块法对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进行永久位移分析,将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两个指标(永久位移和安全系数)相联系,可为有关工程单位根据相应的工程等级指标对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刘彪,张伯艳[4](2019)在《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藏某水电站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藏中地震带交汇处,岸坡陡峭,坝址区某高边坡对枢纽工程的安全影响最大。为尽快消除该边坡的安全隐患,本文基于Slide软件选用了3条不同类型的地震波,采用Newmark滑块分析方法计算了该边坡在不同地震峰值加速度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永久位移,并采用拟静力法对该边坡在设计地震动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动作用下该边坡是稳定的,随着地震波幅值的增加该边坡产生的总滑移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于不同类型的地震波,虽然输入的地震峰值加速度相同,但地震动参数的差异会影响边坡产生的永久位移。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单位进行类似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钱海涛,肖锐铧[5](2018)在《充分考虑振动台实验滑移特征的地震滑坡基本单元体永久位移估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考虑振动台实验揭示出来的基本地震滑坡单元体震动滑移特征,总结得到其永久位移的估算方法:(1)考虑地震动惯性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计算相应向上和向下滑移的屈服加速度,以反应其可能向上和向下滑移的行为;(2)在适度简化斜坡岩土体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斜坡岩土体自振特性和滑体所在高度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得到滑体附近的局部地震加速度;(3)考虑滑体附近局部加速度和滑移屈服加速度的控制作用,计算每一地震波的周期内滑体相对滑床所能达到的最大滑移速度(向上和向下),进而得到相对动能;(4)考虑到滑体的动能基本耗散在滑带上,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将相对动能除以滑带上的摩擦力,即可估算出每一周期内的永久位移;(5)将每一地震波周期内产生的永久位移相累加,即可得到总体的滑动位移。经与实验结果对比,本估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可靠性,虽只考虑了水平向地震动作用的影响,但对于存在竖向地震动的情况,其思路同样适用,只是需要计入竖向地震动惯性作用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炎,张迎宾,何毅,夏逍,王新宇[6](2018)在《考虑土体抗拉强度的边坡永久位移极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观测与室内试验发现,边坡后缘往往存在拉应力区。拉应力区的存在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而地震荷载的存在会放大这种影响。分析拉应力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当前主要采用的方式为:对强度准则中抗拉强度进行折减(即张拉截断)。文章通过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和拟静力法,推导出边坡临界加速度计算方程。以边坡在不同参数组合下的位移系数为基础,输入实测地震波,采用改进的Newmark法对边坡进行位移分析。文章算例的结果表明:拉应力区的存在会大大降低边坡临界加速度,土体在完全张拉截断下的临界加速度对边坡可能会产生超过50%的折减。拉应力区的存在也可以使永久位移达到传统的摩尔库伦理论计算值的2倍之多。文中所有的结果皆以图表形式展示,非常便于理解以及读取数据。(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董士杰,刘伟民[7](2018)在《土工格栅加筋边坡地震平均永久位移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现有的工程实例和实验数据较少,本文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加筋边坡各参数对平均永久位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的加筋边坡工程中,对平均永久位移有较明显影响的参数主要有填土内摩擦角,填土粘聚力,水平地震荷载和土工格栅轴向刚度;土工格栅层数越多,越有利于减小加筋边坡的平均永久位移;边坡靠近底部的土工格栅比中部和顶部位置的土工格栅对减小边坡在地震作用下平均永久位移更有效;水平方向的地震荷载对地震作用下加筋边坡的平均永久位移的影响比竖直地震荷载更明显.因此,在土工格栅加筋边坡的设计中,为了能有效减小地震引起的平均永久位移,需要选取粘聚力和内摩擦角较大的填土材料和轴向刚度较大的土工格栅材料,同时适当增加土工格栅的层数并着重考虑边坡底部土工格栅的设置.(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曾程[8](2018)在《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的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提出并积极促进实施经济走廊建设及“一带一路”等重大决议。其中,“一带一路”优先需要开展的方向则是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并使其实现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而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交接区域正是我国西南地区,因此,随之而来的是该地区基础设施逐年递增的需求。然而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伴随有大规模的活动断层,使得地震活动性强烈,其面临着大地震频发的危险。地震发生会引起断层附近的地表形变,严重时会对基础设施项目产生一定的破坏,尤其像南水北调长距离工程、铁路、桥梁、穿山隧道等大型项目,有时无法规避地要途径或穿过高烈度地区。如若发生较大震级地震,势必对该区域的基础建设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采用适当的策略对地表永久位移风险性进行合理预估,是有重要工程意义的。本文以川西某高烈度区域为例,借助Okada位错理论,对研究区域进行了位移场模拟,并建立了区域位移衰减关系,结合跨断层地表变形概率危险性评价方法,最终得到了工程途径米林断裂时遭受地表破裂的风险曲线。首先,将弹性位错理论引入到地震概率危险性分析中,并阐述了基于地表永久位移模拟的概率危险性估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流程。以熊本地震(2016)为例,采用Okada位错理论计算地表位移场,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随后,以川西某高烈度区(位于松潘-甘孜地块)为例,阐述了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位移模拟所需参数的选取方式。其中,如震源深度,滑动角,观测点位置等关键参数,需在模拟中考虑其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变量来表征参数的变异性。在每次模拟中,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确定的均值和方差,随机生成的参数值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特性。在此基础上,完成不同场点、不同震级档的地表永久位移模拟,并回归得到了研究区域的位移衰减关系。以米林断裂带为例,将回归得到的位移衰减关系代入到概率危险性评估流程,计算了未来50年内,工程途径米林断裂带时遭遇地表变形的危险性概率,并得到了位移叁个方向的风险曲线。最后对比了本文结果与基于实震数据统计的位移关系式给出的传统风险曲线。结果表明:本文与传统风险曲线均表现出近乎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在10m≥位移值≥1m时,传统风险曲线得到的概率水平要略微高于基于位移场模拟得到的结果,也就是说,传统风险曲线的结果更为保守。(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肖莉[9](2018)在《考虑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的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久位移是地震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指标。为了进行区域地震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人们建立了各种基于边坡强度(如临界加速度)和地震动参数的永久位移预测模型。用于建立已有位移预测模型的大多数地震记录是远场记录,而远场记录与近断层脉冲地震记录具有显着的区别。鉴于地震滑坡的近断层分布特征,本文主要探讨近断层脉冲地震动特性对边坡永久位移的影响和建立近断层脉冲地震动引发边坡永久位移的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了NGA-West2地震动数据库中数以万计的地震动记录,利用最新的脉冲地震动识别方法对地震动记录的脉冲特性进行量化识别,建立了包含594组叁向记录(13组记录缺失竖向分量)的近断层脉冲地震动数据库。(2)基于地震滑坡的近断层分布特征,采用可考虑边坡坡向、地震动作用方式的改进动力滑块分析法,探讨了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效应、方向差异性及竖向分量对边坡永久位移的影响,提出了计算近断层地震边坡永久位移的建议:充分考虑脉冲特性(方向差异性)及竖向分量的影响。(3)采用近断层地震边坡永久位移计算方法,对不同强度边坡(临界加速度a_c=0.01~0.4g)在断层距小于80km的555组近断层脉冲地震动作用下产生的永久位移进行计算,获得13248个大于0.1cm的边坡永久位移计算值,通过统计回归,建立了考虑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的地震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该模型简单实用,可应用于近断层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陈志杰,王娟,张鹏,罗渝[10](2018)在《基于拟静力法的加筋土挡墙地震永久位移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加筋土挡墙的抗震设计常采用拟静力学法结合极限平衡理论的计算方法,而极限平衡理论建立在诸多假设条件之上,没有考虑屈服准则及流动法则,因此采用极限平衡法研究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结合Newmark理论,计算加筋土挡墙的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率,构建地震荷载作用下加筋土挡墙加固边坡达到稳定对应的地震屈服加速度计算公式,运用数学优化的方法进行求解,进而得出地震作用下加筋土挡墙的永久位移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进行本研究方法的验证和展示,研究结果揭示了加筋土挡墙边坡稳定性与土体内摩擦角、粘聚力、水平加速度系数的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防灾减灾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永久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论述了断层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指出了断层地表破裂预测模型研究的意义。根据我国最近的活动断层地表破裂震后调查结果,基于走滑型断层地表破裂数据,拟合了地表破裂预测模型。采用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表破裂预测模型,计算了则木河断裂地表迹线上的永久位移危险性曲线,对预测模型在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永久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周政,张飞,高玉峰,舒爽.基于NNM模型考虑土体拉伸截断的边坡地震永久位移计算方法(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2].荆旭.走滑型断层地表永久位移预测模型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3].刘彪.边坡地震动力放大与永久位移分析[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4].刘彪,张伯艳.西藏某水电站高边坡地震永久位移分析[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9

[5].钱海涛,肖锐铧.充分考虑振动台实验滑移特征的地震滑坡基本单元体永久位移估算方法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8

[6].刘炎,张迎宾,何毅,夏逍,王新宇.考虑土体抗拉强度的边坡永久位移极限分析[J].地质力学学报.2018

[7].董士杰,刘伟民.土工格栅加筋边坡地震平均永久位移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8

[8].曾程.基于弹性半空间位错理论的地表永久位移概率危险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8

[9].肖莉.考虑近断层地震动脉冲特性的边坡永久位移预测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10].陈志杰,王娟,张鹏,罗渝.基于拟静力法的加筋土挡墙地震永久位移计算[J].防灾减灾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区域Ms≥4.7历史地震震中分布图潜在震源区和主要断裂分布图永久位移沿断层的叁种假定分布模型中的4条断裂上的地表永久位汶川地震主断裂的地表永久位移...集集地震某教学楼的破坏

标签:;  ;  ;  ;  ;  ;  ;  

永久位移论文_周政,张飞,高玉峰,舒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