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中轴转换原理”与当代社会向“智力社会”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付竞萱[1](2020)在《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后人类认知形态》文中认为赛博朋克电影自诞生以来,以其前卫的、异质的母题与引人入胜的故事元素吸引了大量拥趸,进入二十世纪以后,更是以不容忽视的姿态进入了主流文化视野。与之相应地,伴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出现的“后人类”概念标志着赛博文化对具有自主理性之主体的分解乃至终结,进一步扩充着人们讨论技术伦理与主体性认识的理论空间。本研究从赛博朋克电影的主要故事元素与叙述模型入手,以后人类主体性的裂解与非中心化的认知形态为线索,从赛博空间、赛博格以及元叙述化的故事模型三个角度入手,对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后人类认知形态做出图解式的综合描绘。首先,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赛博空间隐喻着后人类对自我存在方式的整体性理解。作为影像的赛博空间重新表达了个体与世界、不同个体之间的共存关系,同时意味着后人类试图以整体性的方式重新理解自己的存在方式、以及这种整体性理解所带来的局限。其次,在控制论及其文化研究理论视域下,赛博格作为后人类的自我镜像意味着边界的彻底消失与个体身份的解构与重构。赛博朋克电影中“人类成为赛博格”与“赛博格成为人类(人格)”的故事类型瓦解了个体意识的边界与身体—意识边界。从而赛博格推翻了传统意义上的、精神分析意义上的起源,成为了后人类用以探索意识之起源的当代神话。后人类倾向于将个体身份理解为一种正在不停重构的,正在生成中的自我状态。最后,从叙述学角度,赛博朋克电影通过互动媒介与文本本身的分层结构,实现了文本的跨层叙述,并且在此基础上体展现出后人类话语的一种元叙述化倾向。后人类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认知模型体现出其对世界与自我的元认知的追求,以及其解构的、去中心的文化逻辑与思维方式。赛博朋克电影是后人类基于时代环境的自我反思,研究赛博朋克电影与时代认知之间的密切联系,对于国内外同类型、甚至其他类型的电影工作者如何创作出符合时代语境的电影作品,具有观念上的指导意义。
吴丹琪[2](2019)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作为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关键”、地理课程标准“重心”的地理核心素养,近年来受到教育界的密切关注。其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其中包含了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自然观、发展观和人口观等,我们在分析和解决各种人地关系问题时一定要围绕这些观点展开,这也为解决一系列地理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我国,与地理核心素养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现阶段的理论研究情况来看,大多是对人地协调观的概念及内涵界定,其分析较少涉及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故本文将人地协调观与地理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教学中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进行研究。首先,对地理核心素养和人地协调观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关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进行总结分类。其次,以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形式,对郑州市省重点中学、市重点中学和普通高中三所不同层次的高中生的人地关系认知现状展开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高中生对人地关系的认知还不全面,没有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并且目前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意识整体也不强。第三,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并结合对高中地理一些优质课的分析,提出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第四,由于本论文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培养,所以在此基础上,以必修三中的一节能够较全面地体现人地协调观内涵的课时“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设计了一个教学案例。第五,在此教学案例实施的基础上,对实习所在班级的一次六校联考试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将试题中有关人地协调观的内容摘出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在人地协调观中“人对地的影响”的方面掌握不够,接着,将其中荒漠化的试题知识与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认知水平现状。最后将二者结合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教学案例进行了一些优化和改进,以期在实际地理教学中能够给出一些切实有用的“人地协调观”培养方案。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要素维度和外延观念两个方面解读了“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内涵。第二,现状调查结合了多种研究手段,如,填写问卷、面对面沟通、分析试卷等,意在把握住当前培养高中生“人地协调观”方面切实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提升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策略。第三,根据课标的学业水平要求,结合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针对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案例。
向鹏[3](2018)在《“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科技文化是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普遍性与适应性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文化不仅是生产实践与科技活动沟通的桥梁,也是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的内在引擎。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加速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科技文化的价值、功能与内生作用,助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的推进,值得研究。根据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理论,本文在辨析科技文化的实践源头与社会学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文化演变与发展的机理;阐释了科技文化体系结构与层次特征;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作用;论证了新时期科技文化对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探究了现代科技文化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理、机制与路径。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现代科技文化对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的价值体现与独特功能,以此促进现代科技文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科技文化历史久远,内容丰富。从古代的农耕文化、青铜器文化到延续至今的中医文化、丝绸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再到呈现中国现代化特征的互联网文化、高铁文化,共享经济文化,科技文化持续不断发展与丰富。特别是与传承忠义爱国、大公无私、敢为人先、勤勉奋进的人文精神相融合,中国科技文化孕就了具有求真务实、拼搏奉献、创新求变、勇于探索的特色科技文化体系。其中,以独具中国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银河—天河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中国工匠精神”为代表的精神内涵突显了中国科技文化独特的软实力价值,对我国在新时代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发挥特殊作用。科技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在经济建设中,科技文化为生产实践提供文化指导,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为流通方式变革提供强大动力。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的价值关联体现在科技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提供支撑,其支撑作用主要为:科技文化丰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涵,营造深化政治改革的文化环境;而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脉络为:通过科技文化理念推进政治生态公正和谐与民主决策,运用科学理性思维方式加快社会法制的建设步伐。同时现代科技文化推动政治制度变革,改变人们政治参与方式,推动政治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的实现,并为合理的政治文明与体制创新提供与之适应的社会环境。在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中,科技文化不断丰富先进文化的内容与内涵,提高先进文化的社会服务效能,提升社会主体科学文化素养。而增强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需要以“和谐”为理念,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以文化融合作为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科技文化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与支撑,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相一致,其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文明需求相一致,其构成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相一致。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广泛弘扬,更加普及以及更为社会化,同时也需要人类社会发展更加科学化。科技文化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文化基石,融入到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中的科技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要素之一。科技文化引导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亲和关怀的人本原则、天人合一的生态原则和互动互惠的公正原则,同时可消除科技成果应用的“异化”,牢固夯实和谐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并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方向,解决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汪子涵[4](2017)在《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服务化经济逐步占据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实现城市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吸引力提升的重要驱动力,并深刻影响着当代城市建设。城市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之一,肩负着功能集聚、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任。然而,当前中国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体现在:首先,新区战略规划不够清晰,未能彻底厘清新区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其次,新区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不够明确,未能充分利用产城融合发展要素;其三,新区与旧城发展不够协调,未能从全局把握新区与旧区协同发展思路。由此,中国城市新区发展建设是否已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新区”标准,不禁引人深思。论文认为,相对于旧城而言,城市新区的发展理念不应停留于表观层面的“新”,而应注重在深层内涵上的突破,通过运用新思维、新模式来突破原有发展路径的桎梏,避免重蹈旧城建设的老路覆辙,通过逐步引导城市工业化向服务化转型,推动产城融合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城市新区的建设综合成效往往与其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相关,现代服务业通过发挥产业功能融合、结构形态跃变和区域资源集聚等作用,引导城市新区逐步走向协同发展之路。因此,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来研究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过程,可以为今后中国城市新区发展战略谋划,发展动力机制与路径,以及产城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有益思考与借鉴,对加快中国城市发展转型和提高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论文立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宏观背景,以城市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现代服务业为视角,重点关注城市新区在现代服务业引导下如何实现协同发展。首先,论文对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跨学科角度分析了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同互促作用,同时借鉴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说明通过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为反映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论文以生态竞合模型为基础展开了相关研究。通过引入一维逻辑斯谛方程,来刻画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曲线,针对城市新区演化各阶段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将其逐步产生的导向作用如产业融合、独立功能和关联效应等,体现为递次加成系数的形式;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引导城市新区提升其发展潜力上限,从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市新区与旧城关联协同演化分析中,引入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根据新区与旧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差异,将二者分为六种不同类型的竞合组合,模拟各组合中新区与旧城之间的竞合博弈过程,将其归纳为分离竞争、竞争合作和互惠共生三种表现结果,并探求造成上述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引导新区与旧城步入更佳的协同演化局面。结合以上基础,为探明现代服务业导向下的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论文运用了系统分析说明随着现代服务业发展,其逐步发挥的黏合、跃变和集聚作用可以消弭新区成长各阶段中的约束机制,从而能够持续引导城市新区的协同发展。据此,论文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建立了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并通过子系统关联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兼具运作和激励两大子系统功能,能够引导城市新区其他子系统协同发展。然后,论文运用系统基模方法,分析说明了现代服务业如何在城市新区成长各阶段中消弭其约束机制产生的负效应、引导新区各子系统实现协同发展。承前所述,为进一步发掘现代服务业引导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规律性,论文根据前述研究初步构建了城市新区系统动力学模型。其中,在系统因果图中包含有现代服务业引导下的4条正反馈回路,说明现代服务业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因果关联影响显着;在流量存量图中,结合浦东新区年鉴历史数据进行了初步模拟与预测,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引导下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趋势。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现代服务业视角出发,对中国不同阶段的城市新区案例展开了实证分析,并从战略谋划、建设模式和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陈云龙[5](2016)在《核时代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的出现,作为人类技术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本身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一方面是积极的生产性的——核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但更为深刻和醒目的却并不是核能量“善”的一面,而是核能量“恶”的一面:那毁灭性的“核爆炸”、那攸关生死的“核泄漏”“核污染”、那惊心动魄的“核扩散”“核恐惧”。作为人类技术理性的终极性标的物,核似乎并没有为人类带来福音,相反带来的却是噩耗。在这个时代,艺术、教育、哲学甚至政治等等似乎都笼罩在“核之恶”的阴影之下。显然,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时代,这是一种新的文明范式生成的时代——核时代。而核时代的到来,逼迫人们不停地进行反思:反思这个时代、反思这个时代的人、反思这个时代的哲学与宗教、反思这个时代的历史与政治、反思这个时代值得反思的方方面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哲学家芝田进午对核时代做了初步的哲学审视,创造性地提出了“核时代新哲学”概念,并从和平学、历史哲学与反核大众运动哲学三个层次构想了核时代新哲学。同时,他认为核时代新哲学应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应作为“核时代新哲学”来展开自身。因为在他看来,核时代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时代——也许是最后一个时代——对人的存在、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形态、历史甚至所有实践活动方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好契合核时代的这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好在实践、历史与社会这三个层面很好地回应了核时代的所有这些要求,因此马克思主义正是“核时代精神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在核时代依然具有在场性。无疑,这对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思考中国与西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历史与未来等重大时代命题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敏[6](201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时代,弘扬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思潮。在这种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解决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为己任,承担起建构人类精神家园的重任,使受教育者的人性不断趋于完善,达到涵养身心、塑造人格、陶冶性情,从而实现精神成人。本研究针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中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现状,力图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思考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旨在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即“从思想上把握人,实现人的精神塑造与建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维度来探讨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从工具化向人本化的根本转变。论文以厘清相关为前提,整合并借鉴中外优秀文化价值资源,辨析了精神成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在调查研究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论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界定了相关概念,重点是把握本文所探讨的精神成人中“精神”一词的含义。“精神”含义的界定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精神成人的内涵与目标。“真正的人-思维着的精神。”①人的精神性存在是人的一种根本性存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人格心理学、人的现代化理论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为本文的探讨提供了理论基础。精神成人的核心是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即“人格成人”。自由既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本质”,又是理想人格追求的目标。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实现自由,不断超越,是通达理想人格的根本路径。人格、自由、积极、超越构成精神成人的核心要素,目标在于树立自觉的主体精神,构建理性的批判精神,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第二章着力于从中外文化传统中找寻经验,在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体系、文化层面中进行细致的历史考察与研究,力求探寻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思想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整体性的教育思维,“三位一体”的体系构建,为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践提供了深厚的内源性发展动力。①西方世界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以及情理交融与德智结合教育模式、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实践指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外源性”借鉴。引导学生精神成人应立足整体教育的视野,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内在和谐统一。第三章重点阐述精神成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有工具性和目的性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它的终极意义在于对人的培养,促进人性的不断提升,实现对人的精神与价值引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成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成人的奠基性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成人”实质上是辩证统一的。第四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的透析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的反思,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方面的现实困境及其历史根源。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过于理想化、工具化,缺乏针对性、感染力,从而脱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这一本质性目的,结果陷入实效性不佳的困境。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的历史反思中,本文试图解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的原因,以“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为视野,明确本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第五章在前四章的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践路径。在多元文化和信息革命的严峻挑战下,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精神成人应确立主体教育、实践教育、和谐教育的理念,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精神追求教育、精神信仰教育、精神淬炼教育、道德发展教育来引导学生精神成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学生精神世界,在“化理论为德性”的实践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重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汪杨子[7](2007)在《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初探》文中提出基于后现代社会人类价值取向的转换以及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本论文提出了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Post Organic Architecture,简称POA)的概念,初步确立了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的基本框架。通过运用案例分析、系统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建筑案例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其源于自然真实的内在形式规律,总结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一是有机建筑观发展脉络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哲学层面的研究;二是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研究;三是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案例分析。哲学的发展,人类思维方式的整体性转变以及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世界转向一个多元的时代,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一个更加复杂紧密的起点,同时对建筑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多种建筑风格层叠交错编织成了网络,论文从各种流行术语——可持续、生态、绿色、地域等的背后捕捉一条有意义的线索,来重新提倡有机建筑思想,从不同层面来阐述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的历史背景。在自然层面上,探讨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深层次和谐关系;在文化层面上,探讨建筑与人文环境的转换与协调;在技术层面上,探讨建筑与营建技术、地方材料的有机构成方法。强调人与自然、整体与局部、地方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引入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理论,探讨其形式的转换构成规律,建构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的基本框架。论文针对后工业时代的特点,以发现和总结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的形式特征为目标,从建筑环境、建筑功能、外部形体、空间形态、结构形式和建筑技术六个方面着手,通过对西方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分别提取了地貌融合性特征、建筑覆土性特征、建筑原生态性特征;基本功能、环境功能征、文化功能统一性特征;建筑形体的生物形态化特征、表皮曲面、不规则化特征、四维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空间的仿生性、流动性、人性化特征;结构的仿生性特征、结构的非线性特征和材料生态性、有机性特征。以形式特征研究为切入点,对现代、后现代建筑的再度审视,探索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的特征。摒弃当今中国拿来主义的建筑现状,抓住设计的本质,重新探讨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对于“人”的关注,从而倡导新的结合自然场景和人文地脉的有机主义建筑,为找到符合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的发展起到铺垫性的作用。
雷鸣[8](2005)在《能力建设论 ——一种新的发展框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类能力不断发展的历史,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力资源也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战略资源。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发人力资源和建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框架,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使我国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寻求新的发展思路,拓宽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从理论上阐明能力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为指导,综合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相联结的方法、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就构建能力建设理论的背景、能力建设的历史、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能力建设的哲学意蕴,以及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框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共包括以下五章内容: 第一章是从历史、时代、实践、理论四个方面阐述了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论文认为加强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是中西方社会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启示,是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也是深化哲学、人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需要。 第二章考察了能力建设的历史。论文首先探讨了能力建设的起源,认为能力建设活动和人类社会同时产生,并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在能力建设活动起源中,生产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简述了能力建设实践的历史。论文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中的能力建设的状况和特征;再次是梳理了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能力建设思想,从而为建构能力建设理论确立了逻辑起点。 第三章论述了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论文从哲学和人学的角度定义能力,认为它指的是具有一定素质的社会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及实际本领,是主体的综合素质或内在本质力量的外化活动和水平体现;能力建设就是为了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开发人的潜能,增强人的能力和充分发挥人的能力的教育、培养、配置、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活动和过程。基于能力和能力建设的概念,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能力的性质和属性,能力与主体性以及能力与能力场的关系,能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能力建设的内涵、特征、
徐书业[9](2003)在《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的学校教育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整体性变革,其实质是学校文化的转型,是学校文化生态范型的转换,是师生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 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和思想领域的文化反思,以哲学、文化学、生态学及相关的横断科学为方法论基础,理论思辩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人类学田野考察法等,对社会转型时期学校文化生态的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从生态理念的普适性和学校文化的生态本性两个方面阐述了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结合的方式,从教育范式、教育理想、组织规范、活动形态、学校文化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学校文化生态的系统结构,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上提出深入研究学校文化生态的重大意义,为新的学校文化生态的建构作了前提性、合理性的理论辩护。以此为基础,对学校文化危机、学校文化生态的主要问题等学校文化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 论文提出,转型期的学校变革,需要学校自身的文化自觉,在建构良性的学校文化生态的过程中,需要凝结“生命——创造——审美”的学校文化精神。
刘峰松[10](1999)在《科学与社会互动——浅谈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加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强,科学与社会的互动、科学与文化的冲突、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中存在许多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按照科学系统论的观点,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的角度,探讨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中轴转换原理”与当代社会向“智力社会”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中轴转换原理”与当代社会向“智力社会”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后人类认知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概念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赛博空间的隐喻——后人类的存在方式 |
第一节 现实世界的生成结构:“世界图像” |
一 世界的整体性 |
二 主体的消解与“共在”的诞生 |
第二节 精神世界的永恒困境:“在世界之中” |
第二章 赛博格的反讽——后人类的身份重构 |
第一节 当人类成为赛博格:边界的瓦解 |
一 精神/人格作为信息与无效的自我意识 |
二 身体作为信息与无效的身体边界 |
第二节 当赛博格成为人类:杀死“俄狄浦斯” |
第三章 跨层叙述的解码——后人类的认知模型 |
第一节 媒介的解码:赛博文本的进路与局限 |
一 赛博文本的互动进路 |
二 赛博文本的本体性局限 |
第二节 文本的解码:赛博朋克电影的跨层叙述 |
第三节 文化的解码:中心的陨落 |
一 再中心化 |
二 自我指涉倾向以及真实-虚拟框架的解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2)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
(二)党和国家的需要 |
(三)培养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地理核心素养 |
(二)人地协调观的内涵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三)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 |
(三)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教师访谈设计与分析 |
(一)访谈内容设计 |
(二)访谈结果及分析 |
三、高中生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分析 |
(一)调查结果分析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优质课分析的人地关系教学启示 |
一、优质课转录 |
二、优质课分析 |
(一)教学设计理念较为先进 |
(二)教学环节设计丰富且合理 |
(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得当 |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转变了传统教材观 |
三、人地关系认知教学启示 |
(一) 在地理课堂中注重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
(二)使学生在地理实践中感知人地关系 |
(三)在教材中挖掘人地协调素材 |
第五章 人地协调观培养策略 |
一、培养教师自身的“人地协调观” |
(一)对教师进行“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与培训 |
(二)加强教师对人地关系协调重要性的认识 |
(三)帮助学生明确人地协调观 |
二、增强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意识 |
(一)引导教师认识到“人地协调观”的教育价值 |
(二)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考试观 |
三、提高教师“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能力 |
(一)遵循观念的形成过程来帮助教师扭转教学理念 |
(二)正确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
(三)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运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案例教学法 |
四、建设“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客观条件 |
(一)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
(二)完善教材的相关内容 |
(三)改革学业的评价机制 |
第六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案例设计分析与优化 |
一、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
(一)教学案例设计——“荒漠化的防治” |
(二)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
二、基于试题分析的教学案例应用结果分析 |
(一)试题整体分析 |
(二)荒漠化试题分析 |
三、教学案例设计优化 |
(一)围绕自然原因,构建人地协调观念平台 |
(二)分析人为原因,强调“人对地的影响” |
(三)理解荒漠化的危害,突出“地对人的影响” |
(四)探讨防治措施,提升“人地协调观”水平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之处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人地关系认知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荒漠化的防治》部分试题 |
致谢 |
(3)“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科技文化及其属性研究 |
1.2.2 科技文化的价值研究 |
1.2.3 科技文化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文化的内涵、体系结构与价值体现 |
2.1 科技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
2.1.1 科技文化的概念 |
2.1.2 科技文化的特性 |
2.1.3 科技文化的七大要素 |
2.1.4 科技文化体系的三层结构 |
2.2 科技文化价值体系的构架基石 |
2.2.1 本质与核心:求真唯实 |
2.2.2 根本使命:批判创新 |
2.2.3 价值观基础:理性宽容 |
2.2.4 重要特质:学术民主与自由探索 |
2.2.5 功能要求:管理效率 |
2.3 科技文化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辩证唯物主义的精神物质关系论 |
2.3.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 |
2.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2.3.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4 科技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体现 |
2.4.1 新时代中国加速发展的文化力量 |
2.4.2 新时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2.4.3 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
第3章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
3.1 科技文化作为“第一生产力文化”的价值属性 |
3.1.1 加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转变 |
3.1.2 促进生产力要素协同发展 |
3.2 经济建设发展不断充实科技文化内涵 |
3.2.1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科技文化进步 |
3.2.2 劳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科技文化 |
3.2.3 市场经济推动科技文化的新发展 |
3.3 科技文化促进经济建设的三条路径 |
3.3.1 为生产提供文化指导 |
3.3.2 为消费注入科学理性 |
3.3.3 促使交往和流通方式发生变革 |
第4章 科技文化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
4.1 科技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关联 |
4.1.1 科技文化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
4.1.2 政治文明保障科技文化的功能不断提升 |
4.2 科技文化为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支撑 |
4.2.1 丰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内涵 |
4.2.2 深化改革成功的环境要素 |
4.3 科技文化助推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 |
4.3.1 科技文化理念强化政治生态民主与和谐 |
4.3.2 科学理性思维加快社会法制建设发展步伐 |
第5章 科技文化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提供保障 |
5.1 科技文化在新时代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
5.1.1 新时代社会建设需要科技文化精神牵引支撑 |
5.1.2 新时代社会建设呼唤科技文化广泛弘扬 |
5.2 科技文化与新时代社会建设互动的一致性 |
5.2.1 科技文化建设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目标一致 |
5.2.2 科技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社会建设精神需求一致 |
5.2.3 科技文化内容与新时代社会建设内容的一致 |
5.3 科技文化助推社会建设的实施路径 |
5.3.1 强化科技文化普及 |
5.3.2 加速科技的社会化 |
5.3.3 提质科技文化建设 |
第6章 科技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耦合 |
6.1 现代科技文化与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价值关联 |
6.1.1 科技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
6.1.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互促并行 |
6.2 科技文化拓展新时代先进文化建设空间 |
6.2.1 不断优化先进文化建设的新格局 |
6.2.2 着力提升社会主体的科学文化素养 |
6.2.3 有利强化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的效能 |
6.2.4 提供先进文化永葆生机的新源头 |
6.3 新时代中国科技文化软实力建设新路径 |
6.3.1 以“科学民主”理念丰富先进文化内涵 |
6.3.2 以创新思维构建现代科技文化新体系 |
6.3.3 以“文化融合”实施科技文化发展战略 |
第7章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
7.1 科技文化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 |
7.1.1 亲和友善的人文关怀 |
7.1.2 天人合一的生态平衡 |
7.1.3 良性互动的公平正义 |
7.2 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技文化价值指引 |
7.2.1 从逻辑起点上消除科学技术的异化 |
7.2.2 从路径方法上践行和谐发展理念 |
7.2.3 从价值追求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
7.3 科技文化引导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
7.3.1 科学认识论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基础 |
7.3.2 正确发展观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
7.3.3 运用方法论解决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图表 |
致谢 |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现实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难点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查阅情况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协同学相关理论 |
2.2.2 集聚经济理论 |
2.2.3 增长极理论 |
2.2.4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3 城市新区发展建设相关研究 |
2.3.1 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定位 |
2.3.2 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发展 |
2.3.3 城市新区战略发展模式 |
2.3.4 城市新区与旧城联动发展 |
2.4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发展互动研究 |
2.4.1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功能升级 |
2.4.2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空间优化 |
2.4.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及其协同互促作用 |
3.1 城市新区相关概述 |
3.1.1 城市新区的概念界定 |
3.1.2 城市新区的特征 |
3.1.3 城市新区的分类 |
3.1.4 城市新区的发展路径 |
3.2 现代服务业相关概述 |
3.2.1 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和分类 |
3.2.2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
3.2.3 现代服务业的功能作用 |
3.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关联分析 |
3.3.1 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新区的作用机理 |
3.3.2 城市新区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响应 |
3.3.3 国外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城市转型的案例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4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演化进程及其机理 |
4.1 中国城市新区发展的历史逻辑 |
4.1.1 城市新区兴起的背景和意义 |
4.1.2 城市新区形成的原因 |
4.1.3 城市新区发展的条件 |
4.1.4 中国城市新区总体发展的沿革历程 |
4.2 城市新区发展演化的阶段性特征 |
4.2.1 初创起步阶段:工业园区 |
4.2.2 起飞成长阶段:综合开发区 |
4.2.3 成熟发展阶段:功能核心区 |
4.2.4 跨越升级阶段:新城中心区 |
4.3 基于生态竞合模型的城市新区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4.3.1 城市(新区)与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分析 |
4.3.2 城市新区本体协同演化的一维逻辑斯谛方程增长模型 |
4.3.3 城市新区-旧城关联协同演化的二维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 |
5.1 城市新区系统的动力因素及作用机理 |
5.1.1 城市新区的系统特征 |
5.1.2 城市新区的动力环境 |
5.1.3 城市新区动力作用机理 |
5.2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 |
5.2.1 基于系统反馈环结构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 |
5.2.2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各子系统分析 |
5.2.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框架子系统关联分析 |
5.3 城市新区协同动力机制的基模推演 |
5.3.1 系统基模的概念和类型 |
5.3.2 基于系统基模的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分析 |
5.3.3 城市新区动力机制演化的启示与思考 |
5.4 本章小结 |
6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系统建模 |
6.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理论 |
6.1.1 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
6.1.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的原则和步骤 |
6.1.3 系统动力学对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的适应性分析 |
6.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构建 |
6.2.1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仿真模型的基本构架与组成结构 |
6.2.2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
6.2.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动力学流图 |
6.3 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数值模拟 |
6.3.1 模型检验:上海浦东新区历史数据与仿真数值比对 |
6.3.2 上海浦东新区协同发展的仿真模型预测数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现代服务业导向下城市新区协同发展实证分析 |
7.1 生产型新区案例研究 |
7.1.1 广州开发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2 郑州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3 西安高新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4 苏州工业园区协同发展历程 |
7.1.5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发展问题及对策 |
7.2 综合型新区案例对比研究——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7.2.1 三个新区建设背景对比分析 |
7.2.2 三个新区功能定位对比分析 |
7.2.3 三个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 |
7.2.4 三个新区协同发展对比结论 |
7.3 区域协同型新区案例研究——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构想为例 |
7.3.1 雄安新区的建设基础与高点定位 |
7.3.2 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新思路 |
7.3.3 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发展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策略建议 |
8.1 探求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中国特色实践 |
8.1.1 中国特色背景下城市新区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考 |
8.1.2 加强城市新区的行政制度与市场作用支撑 |
8.1.3 扩大城市新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 |
8.2 促进中国城市新区现代服务业演化升级的具体措施 |
8.2.1 立足新区产业多样化发展、提升国际化水平 |
8.2.2 从规模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促进新区产业组织创新 |
8.2.3 加强新区制度与环境建设、培育现代服务业主体 |
8.3 推动中国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的现实途径 |
8.3.1 战略思维:以企业家城市主义谋划城市新区 |
8.3.2 建设模式:以产—城—人融合驱导城市新区 |
8.3.3 发展机制:以多维度视角协调统筹城市新区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本文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
(5)核时代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起源和选题价值 |
二、前沿综述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场域再生——核时代的降临 |
一、核技术及其运用 |
1.核技术的发明 |
2.核技术的运用 |
二、核时代的降临 |
1.核时代的早期预言与降临 |
2.一种文明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场域之思——核时代新哲学构想 |
一、“核时代”的反思之维 |
1.生态学反思之维 |
2.伦理学反思之维 |
3.社会学反思之维 |
4.哲学反思之维 |
二、芝田进午核时代新哲学构想 |
1.核时代的和平学构想 |
2.核时代的历史哲学构想 |
3.反核大众运动哲学构想 |
三、核时代新哲学的基本内涵 |
1.核时代新哲学的基本性质:大众哲学 |
2.核时代新哲学的价值取向:生命哲学 |
3.核时代新哲学的理论指归:行动哲学 |
第三章 幽灵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核时代新哲学” |
一、核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
1.核时代人的存在 |
2.核时代历史观的变革 |
3.核武器废绝——现代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核时代 |
1.核时代的人: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 |
2.核时代的历史: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
3.核时代哲学的任务:从“解释世界”到“改造世界” |
三、核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 |
1.“核时代精神的精髓” |
2.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革 |
第四章 共产主义——核时代人类的必然选择 |
一、核时代:历史终结还是历史开始? |
1.拒绝历史终结论 |
2.世界史的真正开始 |
二、走向共产主义——核时代人类的必然选择 |
1.作为一种观念的“共产主义” |
2.作为一种社会运动的“共产主义” |
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共产主义” |
结语 核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1章 精神成人 |
1.1 何谓"精神" |
1.1.1 "精神"的一般理解 |
1.1.2 作为人之存在的"精神" |
1.1.3 人的精神世界之构成 |
1.2 精神成人:背景及内涵 |
1.2.1 从当代教育看"精神成人" |
1.2.2 何谓"精神成人" |
1.3 精神成人的理论基础 |
1.3.1 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学 |
1.3.2 荣格(Carl G.Jung):人格心理学 |
1.3.3 英格尔斯(A.Inkeles):人的现代化理论 |
1.3.4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
1.4 精神成人的核心要素 |
1.4.1 人格(Personality) |
1.4.2 自由(Liberty) |
1.4.3 积极(Active) |
1.4.4 超越(Exceed) |
1.5 精神成人的目标 |
1.5.1 树立自觉的主体精神 |
1.5.2 构建理性的批判精神 |
1.5.3 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
第2章 精神成人:中外思想文化传统的理论借鉴 |
2.1 中国传统文化对精神成人的理论借鉴 |
2.1.1 天人合一的教育理念 |
2.1.2 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
2.1.3 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
2.1.4 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理想人格教育 |
2.2 外来优秀文化资源的借鉴 |
2.2.1 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
2.2.2 人本主义的个体发展价值取向 |
2.2.3 情理交融与德智结合教育模式 |
2.2.4 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实践指向 |
2.3 对中外文化价值资源的有效整合 |
2.3.1 立足"整体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视野 |
2.3.2 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的内在和谐统一 |
第3章 精神成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关系辨析 |
3.1 精神成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性目的 |
3.2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成人的奠基性工程 |
3.3 对可能出现的诘问的回答 |
3.3.1 精神成人是否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性的消解 |
3.3.2 精神成人是否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走入宗教立信误区 |
第4章 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
4.1 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状透析 |
4.1.1 从调查数据看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 |
4.1.2 从具体事件看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问题 |
4.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与反思 |
4.2.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的历史演进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设置的理性反思 |
4.3 回归本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 |
4.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新维度 |
4.3.2 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 |
4.3.3 寻求当代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现路径 |
第5章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精神成人的实践探索 |
5.1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理念 |
5.1.1 确立主体教育理念 |
5.1.2 坚持实践教育理念 |
5.1.3 发展和谐教育理念 |
5.2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内容 |
5.2.1 精神追求教育 |
5.2.2 精神信仰教育 |
5.2.3 精神淬炼教育 |
5.2.4 道德发展教育 |
5.3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方法实施 |
5.3.1 关注精神需要 |
5.3.2 注重知行激励 |
5.3.3 善用隐性课程 |
5.3.4 吸收美学方法 |
5.3.5 体现终级关怀 |
5.4 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精神成人的路径探索 |
5.4.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 |
5.4.2 在"化理论为德性"实践中引导学生道德实践 |
5.4.3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Part One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及目标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 |
1.2.1 铺垫性理论研究 |
1.2.2 形式特征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3.1 研究对象的确立 |
1.3.2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有机建筑思想的发展/Part Two |
第一节 有机建筑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形式特征总结 |
2.1.1 朴素的有机建筑观(一九○○年之前) |
2.1.2 现代主义时期的有机建筑观(一九○○年—一九六○年) |
2.1.3 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有机建筑观(一九六○年至今) |
第二节 有机建筑的哲学思想 |
2.2.1 西方有机哲学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有机哲学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后有机建筑(POA)相关背景/Part Three |
第一节 自然层面因素的影响 |
3.1.1 生态批评的建构 |
3.1.2 建筑向自然本体的回归 |
第二节 文化层面因素的影响 |
3.2.1 社会价值观的转型 |
3.2.2 哲学思潮的演变 |
3.2.3 当代西方美学观的嬗变 |
第三节 技术层面因素的影响 |
3.3.1 材料技术 |
3.3.2 建造技术 |
3.3.3 数字化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后有机建筑(POA)理论/Part Four |
第一节 后有机建筑的概念 |
4.1.1 后工业时代的有机建筑 |
第二节 后有机建筑的相关理论 |
4.2.1 形态上的有机 |
4.2.2 与自然、人文环境融合的有机 |
4.2.3 地域性有机 |
4.2.4 生态性有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有机建筑(POA)形式特征研究/Part Five |
第一节 后有机建筑的环境特征 |
5.1.1 地貌融合性特征 |
5.1.2 建筑覆土性特征 |
5.1.3 建筑原生态性特征 |
第二节 后有机建筑的功能性特征 |
5.2.1 基本功能统一性特征 |
5.2.2 环境功能统一性特征 |
5.2.3 文化功能统一性特征 |
第三节 后有机建筑的外部形体特征 |
5.3.1 建筑形体的生物形态化特征 |
5.3.2 表皮曲面、不规则化特征 |
5.3.3 四维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 |
第四节 后有机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 |
5.4.1 空间的仿生性特征 |
5.4.2 空间的流动性特征 |
5.4.3 空间的人性化特征 |
第五节 后有机建筑的结构形式特征 |
5.5.1 结构的仿生性特征 |
5.5.2 结构的非线性特征 |
第六节 后有机建筑的材料设计特征 |
5.6.1 材料生态性特征 |
5.6.2 材料有机性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有机建筑的未来发展动向/Part Six |
第一节 发展动向 |
6.1.1 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
6.1.2 价值在于多元性 |
6.1.3 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
第二节 后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对当代的启示 |
6.2.1 中国有机建筑的发展现状 |
6.2.2 建筑形态的有机性对我国当代建筑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
附录二 人物列表/The List of characters |
附录三 图片来源/The List of pictures |
后记/Postscr |
(8)能力建设论 ——一种新的发展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时代将能力建设问题推向历史前台 |
一、能力建设是历史的启示 |
(一) 社会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人的能力不断发展的历史 |
(二) 注重能力建设是总结中西方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启示 |
(三) 能力建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关键 |
二、能力建设是时代和实践的要求 |
(一) 当代经济发展由投资推动走向创新推动需要加强能力建设 |
(二) 知识经济实质是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经济 |
(三) 注重人的能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四) 变人口大国为人才资源强国需要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三、建构能力建设理论是相关学科发展的需要 |
(一) 深化哲学研究的需要 |
(二) 人才学兴起的需要 |
(三) 经济学转型的需要 |
(四) 管理学发展的需要 |
四、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 主要问题 |
(二) 主要方法 |
(三) 主要内容 |
(四) 学术创新 |
第二章 能力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能力建设的历史起源 |
(一) 考察能力建设起源的几种视角 |
(二) 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建设起源论 |
二、能力建设实践的历史演进 |
(一) 原始社会的“能力建设” |
(二) 奴隶社会的“能力建设” |
(三) 封建社会的“能力建设” |
(四) 资本主义社会的“能力建设” |
(五) 社会主义社会的能力建设 |
三、能力建设思想的历史演变 |
(一) 中国思想史上的能力建设观点 |
1、中国教育思想史:智力发展和智力培养 |
2、中国人才思想史:选贤任能 |
3、中国哲学史:关于能力建设的人性基础 |
4、中国当代学术界:关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二) 西方思想史上的能力建设观点 |
1、西方教育思想史:能力和谐发展及教育适应自然 |
2、西方心理学史:智力和智力结构 |
3、西方经济学史:人力资本投资 |
4、西方管理学:企业能力 |
5、西方功能主义社会学及发展社会学:以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分层和能力建设 |
6、西方哲学:对人类理性能力的高扬与反思 |
(三) 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能力建设观点 |
1、马克思、恩格斯:每个人能力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 |
2、马克思主义主要继承者: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四、几点启示 |
第三章 能力建设的基本理论 |
一、能力概念的一般界定 |
(一) 界定能力概念的多重视角 |
(二) 哲学和人学意义上的能力概念 |
1、能力的内涵 |
2、能力的性质 |
3、能力的属性 |
4、能力与主体性 |
5、能力与能力场 |
(三) 能力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 |
1、能力发展的动力 |
2、能力发展的机制 |
3、能力发展的规律 |
二、能力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
(一) 能力建设的内涵 |
1、能力建设的概念 |
2、能力建设的核心 |
(二) 能力建设的特征 |
1、能力建设的实践性 |
2、能力建设的系统性 |
3、能力建设的人文性 |
(三) 能力建设的规律 |
1、能力建设符合人性发展要求的规律 |
2、能力建设符合人的潜能生成和发展特点的规律 |
3、个体能力建设与集体能力建设相结合的规律 |
(四) 能力建设的方式 |
1、制度创新:确立以人的能力为本的制度体系 |
2、体制创新: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
3、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能力的开发、使用和激励机制 |
4、组织创新:建立能力型组织 |
5、管理创新:实行能本管理 |
6、交往创新:促进社会合理流动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7、学习创新:建立学习型社会 |
8、培训创新:注重人力资本投资 |
9、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 |
第四章 能力建设的哲学阐释与提升 |
一、能力建设的本体意蕴 |
(一) 本体论的承诺:一种永恒的意义追寻 |
(二) 能力建设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三) 能力建设是人的自主存在和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 |
二、能力建设的思维品格 |
(一) 思维方式及其演化 |
(二) 能力建设体现了全新的思维特质 |
1、生存性思维 |
2、生成性思维 |
3、实效性思维 |
4、事功性思维 |
三、能力建设的价值取向 |
(一) 价值及价值观 |
(二) 能力建设价值观的内容 |
1、能力价值观 |
2、公正价值观 |
3、人的价值观 |
第五章 建构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新的发展框架 |
一、社会发展观的历史演变 |
(一) 社会发展与发展观 |
(二) 社会发展观的演进 |
1、单纯经济增长发展观 |
2、满足基本需求的发展观 |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 |
(三) 社会发展观演变的实质 |
二、现代化语境中的当代中国发展新框架 |
(一)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与根据 |
(二) 当代中国发展新框架的内涵和核心 |
三、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建构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框架 |
(一) 能力建设揭示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理念 |
1、发展理念确立的内在根据 |
2、“能力本位”的发展理念 |
(二) 能力建设推进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战略 |
1、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两次转变 |
2、能力建设是落实当代中国发展新战略的关键 |
(三)能力建设提出了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 |
1、人类社会的三种类型生产力 |
2、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
(四)能力建设展现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途径 |
1、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
2、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 |
(五)能力建设拓宽了当代中国开发人和解放人的新空间 |
1、人的解放及其历史发展 |
2、以能力人塑造为核心推进人的解放 |
(六)能力建设开辟了当代中国构建市民社会的新方向 |
1、市民社会概念的发展和界定 |
2、建构以能力为纽带的新型市民社会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9)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文化生态视阈中的学校变革 |
一、 世纪之交学校变革的多重主题 |
二、 聚焦文化:学校变革的特征与定位 |
(一) 文化与人 |
(二) 学校何为 |
三、 文化生态:转型期学校的文化自觉 |
(一) 文化生态 |
(二) 学校文化生态 |
四、 研究路径与方法 |
第一章 社会转型--学校文化生态建构的背景分析 |
一、 多维视野中社会转型 |
(一) 社会之型 |
(二) 社会转型的不同理论框架 |
二、 学校文化生态的外部构成 |
(一) 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其特征 |
(二) 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章 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 |
一、 从自然生态到人类生态:生态理念的普适性 |
二、 学校文化的生态本性 |
(一) 学校文化生态的结构性功能原理 |
(二) 学校文化的生命特性 |
第三章 学校文化生态的系统结构 |
一、 学校组织气候和组织文化 |
(一) 学校组织气候 |
(二) 学校组织文化 |
二、 学校文化生态的系统结构 |
(一) 教育范式 |
(二) 教育理想 |
(三) 组织规范 |
(四) 活动形态 |
第四章 学校文化生态现状 |
一、 学校文化危机 |
(一) 学校文化危机的含义 |
(二) 学校文化危机的表现 |
二、 当前学校文化生态的主要问题 |
(一) 理性化教育理想深入人心 |
(二) 封闭僵化的组织规范 |
(三) 单向、线性、静态的活动方式 |
(四) 被动、服从、自在的生存方式 |
三、 变革中希望 |
第五章 新世纪学校文化精神的重建 |
一、 教育的生命意识 |
(一) 教育何以需要生命意识 |
(二) 教育需要何种生命意识 |
二、 创造: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 |
(一) 什么是创造 |
(二) 创造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
(三) 创造对于教育的意义 |
三、 审美:学校文化精神的根本维度 |
(一) 真善美关系的再认识 |
(二) 学校文化的审美自觉 |
结束语 21世纪的学校:走向新的范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科学与社会互动——浅谈科学和文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科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历史演进 |
2 科学进步促进人类文化健康发展 |
3 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科学发展进程 |
四、“社会中轴转换原理”与当代社会向“智力社会”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后人类认知形态[D]. 付竞萱.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2]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培养研究 ——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D]. 吴丹琪. 河南大学, 2019(01)
- [3]“五位一体”建设中科技文化价值研究[D]. 向鹏. 湖南大学, 2018(06)
- [4]基于现代服务业导向的城市新区协同发展研究[D]. 汪子涵. 重庆大学, 2017(06)
- [5]核时代新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研究[D]. 陈云龙. 兰州大学, 2016(11)
- [6]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 张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7]后工业时代有机建筑形式特征初探[D]. 汪杨子.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8]能力建设论 ——一种新的发展框架[D]. 雷鸣.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9]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 徐书业. 西南师范大学, 2003(03)
- [10]科学与社会互动——浅谈科学和文化的关系[J]. 刘峰松. 科学学研究, 19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