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巴氯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西平,水疗,神经痛,原发性,脊髓,损伤,导尿管。
巴氯芬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雪[1](2019)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46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取卡马西平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实施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15%和8.2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97%和28.7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药物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王俊君,胡晓华,邓荣荣[2](2019)在《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初始剂量5 mg/次,3次/d;而后每隔3 d增加5 mg/次,直至维持剂量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伸筋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手肿胀程度、手背侧皮肤温差、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6%、9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疼痛VAS评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而U-FMA评分、MBI评分均显着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M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而U-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中各领域评分及总体生存质量、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着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肢体疼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耿蕾,樊亚昆[3](2019)在《针刺加口服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加巴氯芬片口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呃逆超过48 h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巴氯芬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巴氯芬口服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起效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停止治疗3 d后治疗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针刺联合巴氯芬口服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起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09期)
张伟涛,林岳卿,黄伟艺[4](2019)在《巴氯芬联合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巴氯芬联合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方法 60例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巴氯芬治疗。比较两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MAS评分(5.11±0.53)分与对照组的(5.17±0.7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为(2.20±0.68)分,对照组患者MAS评分为(3.15±0.44)分,两组患者M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情况,结合巴氯芬药物治疗后解痉效果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15期)
郭艳萍,周学梅,王岩松[5](2019)在《水疗联合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中重度肌痉挛早期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水疗联合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SCI)后中重度肌痉挛(MS)的早期疗效。方法选取苏州瑞盛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科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SCI后中重度MS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水疗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观察组、水疗组和药物组分别给予水疗联合巴氯芬治疗、单一水疗和巴氯芬治疗,3组同时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MS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水疗组和药物组,Ashworth评分优于单一的药物组及水疗组。观察组巴氯芬用量小于药物组,不良反应少于药物组。结论水疗联合巴氯芬治疗SCI后中重度MS有一定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且可以减少巴氯芬用量,减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舒俊超[6](2019)在《升膝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巴氯芬治疗尿潴留导尿管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升膝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巴氯芬治疗尿潴留导尿管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尿潴留导尿管依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升膝汤治疗,试验组采用升膝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巴氯芬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膝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巴氯芬治疗尿潴留导尿管依赖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蓝海燕,陈鹏,胡佛生[7](2019)在《水疗联合巴氯芬改善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在脑损伤肌痉挛的治疗中联合运用水疗与巴氯芬的临床改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脑损伤肌痉挛患者的预后、改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肌痉挛症状,均给予为期3个月的水疗并联合巴氯芬口服治疗,观察患者肌痉挛改善效果。结果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显效13例(65.00%),有效4例(20.00%),好转2例(10.00%),无效1例(5.00%);治疗前患者MBI平均为(29.87±7.58),治疗后为(58.24±8.43),治疗前后患者M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将水疗与巴氯芬联合应用于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肌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黎黎,谢瑞涛,高江飞,刘燕妮[8](2019)在《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联合肌松药物巴氯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使用卡马西平联合肌松药物巴氯芬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PSQI、SAS、SDS和QOL评分明显降低,并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嗜睡、恶心、便秘、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对照组为18.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效果较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具有一定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周俊英,牛智领[9](2019)在《奥卡西平联合小剂量巴氯芬治疗叁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小剂量巴氯芬治疗叁叉神经痛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叁叉神经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叁叉神经痛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奥卡西平单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巴氯芬(单次剂量5 mg)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检测治疗前后两组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5羟色胺(5-HT)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和VAS评分显着降低,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和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P和5-HT水平显着下降,β-内啡肽水平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CRP、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水平显着下调,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小剂量巴氯芬治疗叁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奥卡西平治疗,其机制可能与SP和5-HT表达下调,β-内啡肽表达上调及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吕忠孝[10](2019)在《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12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联合组(30例,巴氯芬+卡马西平治疗)和对照组(30例,单用卡马西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对原发性叁叉神经痛患者给予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7期)
巴氯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上海市宝山区张庙街道泗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巴氯芬片,初始剂量5 mg/次,3次/d;而后每隔3 d增加5 mg/次,直至维持剂量2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伸筋丹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手肿胀程度、手背侧皮肤温差、上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评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5.6%、92.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手肿胀程度和手背侧皮肤温差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疼痛VAS评分、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而U-FMA评分、MBI评分均显着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M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而U-FMA评分、MBI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BREF中各领域评分及总体生存质量、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显着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减轻肢体疼痛,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氯芬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雪.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
[2].王俊君,胡晓华,邓荣荣.伸筋丹胶囊联合巴氯芬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3].耿蕾,樊亚昆.针刺加口服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4].张伟涛,林岳卿,黄伟艺.巴氯芬联合温泉水疗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肌肉痉挛的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5].郭艳萍,周学梅,王岩松.水疗联合巴氯芬治疗脊髓损伤后中重度肌痉挛早期疗效观察[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
[6].舒俊超.升膝汤联合α-受体阻滞剂/巴氯芬治疗尿潴留导尿管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
[7].蓝海燕,陈鹏,胡佛生.水疗联合巴氯芬改善脑损伤患者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9
[8].李黎黎,谢瑞涛,高江飞,刘燕妮.卡马西平联合巴氯芬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9].周俊英,牛智领.奥卡西平联合小剂量巴氯芬治疗叁叉神经痛的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10].吕忠孝.巴氯芬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叁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