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话论文_叶琴

遂昌话论文_叶琴

导读:本文包含了遂昌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遂昌,吴语,成分,语气词,话音,论文。

遂昌话论文文献综述

叶琴[1](2017)在《遂昌话语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语的内部差异很大,是方言研究的一个宝藏。本世纪初,对南部吴语的调查日趋深入,陆续有一些研究成果出版。本文主要运用田野调查法、描写法和比较法对南部吴语范围内的遂昌话语音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遂昌县的地理位置、人口概况、历时沿革、语言分布,遂昌话的研究综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写作说明。第二章:遂昌话音系。主要介绍了遂昌话的音系。归纳出遂昌话共24个声母(包括零声母),50个韵母,8个声调。并总结了声韵配合表。第叁章:遂昌话音系与《广韵》音系的比较。通过历时比较可以发现遂昌话语音的特点。在声母方面:保留大部分全浊声母;部分知组字读如端组;部分章书见母脱落成零声母等等。韵母方面:保留了入声韵;鱼虞两韵基本合并;部分合口字今读开口等等。声调方面根据声母清浊分为八个声调。第四章:遂昌话音系与周边方言音系的比较。通过与婺城、龙游、浦城、松阳、龙泉、宣平六个地区音系的比较,得出共同特征,揭示遂昌话语音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中国语言地图集》将遂昌归并到吴语处衢片龙衢小片是合理的。第五章:遂昌话的异读。本章考察了遂昌话中的异读现象,列举了30组前人未曾列出的异读字,并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第六章:结语。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对遂昌话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穷尽性地考察了《方言调查字表》中所有例字,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展示并分析了遂昌话中特殊的语音现象,为方言研究提供了不少鲜活的用例。对南部吴语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财经大学》期刊2017-12-01)

王文胜[2](2012)在《浙江遂昌话的“着_(3c)”》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遂昌话有叁个不同读音的"着":着1[dei13]、着2[tε?5]、着3[dε?23]。按意义和用法的不同,"着3"又可分为"着3a、着3b、着3c"。"着3c"是只能用于否定句的句末语气词,在语义及句法上与肯定句的句末语气词"了2"形成互补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王文胜[3](2003)在《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险”》一文中研究指出吴语遂昌话后置成分“险”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并对这一后置成分的本字进行了确定(本文来源于《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王文胜[4](2002)在《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集中讨论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 本文所说的后置成分,是指“普通话只能出现在谓词之前而遂昌话只能出现在谓词之后的,能够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成分”,功能上相当于普通话谓词的状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主要有“险[(?)i(?)~(52)](阴上)”、“添[t~hi(?)~(45)](阴平)”、“过[Ku~(334)](阴去)”、“起[ts~h1~(52)](阴上)”。 “险”位于谓词后表示程度加深;“添”有两种,“添_1”表示“追加”,“添_2”表示“剩余”;“过”用在动词后,表示“重新”前一次的动作行为;“起”表示在时间次序上只有领先性。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描写分析了上述四个后置成分及其不同类型的语义特征,分析了被修饰的谓词性成分在语义和句法功能上的特征,并从语法及语用角度考察了语音(主要是声凋)变化对它们的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所产生的影响。 文章描述了这些后置成分的地理分布情况,并从实词虚化和底层结构两个角度推测了它们的可能来源。(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期刊2002-05-31)

遂昌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浙江遂昌话有叁个不同读音的"着":着1[dei13]、着2[tε?5]、着3[dε?23]。按意义和用法的不同,"着3"又可分为"着3a、着3b、着3c"。"着3c"是只能用于否定句的句末语气词,在语义及句法上与肯定句的句末语气词"了2"形成互补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遂昌话论文参考文献

[1].叶琴.遂昌话语音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7

[2].王文胜.浙江遂昌话的“着_(3c)”[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3].王文胜.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险”[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

[4].王文胜.吴语遂昌话的后置成分[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遂昌话论文_叶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