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缘论文_郭春涛,董顺利,李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西北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准格尔,震旦,金沙江,阿克苏,砾岩。

西北缘论文文献综述

郭春涛,董顺利,李忠[1](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早古生代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发生急剧突变的地球动力学来源一直是一个争议的焦点。本文针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寒武系—志留系剖面的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以此厘定研究区物源体系并刻画该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碎屑锆石样品记录了~500Ma、~800Ma、~1000Ma、~1800Ma、~2500Ma共5期构造热事件。对比潜在物源区,上寒武统物源主要为盆地内碎屑物的再循环沉积,直接来源于柯坪或邻近地区的局部隆起,最终来源于盆地内更古老岩石的风化剥蚀。至早志留世,物源区则可能增加了昆仑造山带,同时也说明早志留世西昆仑洋已经俯冲闭合,甚至隆升形成高山。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晚奥陶世塔里木盆地构造背景突变、台地消亡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于盆地南侧的洋盆的俯冲闭合造山,而是否有来自北侧洋盆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但即使有来自北侧洋盆活动的影响,其力度和范围也远小于南边。(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少华,秦明宽,许强,何中波,郭强[2](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山窑组烃类流体作用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山窑组烃类流体的性质、类型、作用特征及机理还未开展过系统研究,从而导致砂岩绿色化成因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仍不是十分清楚.对西山窑组原生灰色砂岩和绿色蚀变砂岩进行了野外岩心观察、光薄片镜下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化学全分析、流体包裹体以及C、O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绿色蚀变砂岩普遍发育较强的粘土化(主要为蒙脱石化和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其高岭石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还原容量增高;碳酸盐胶结物δ~(13)C_(V-PDB)明显偏负,为-12.8‰~-8.6‰,δ~(18)O_(V-PDB)为-11.7‰~-7.7‰;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以CH_4为主,含少量CO_2.绿色蚀变砂岩遭受了偏碱性还原态烃类流体改造,进而掩盖保护了早期形成的古氧化带及古铀矿体,增加了找矿难度;且与近现代含氧含铀水相互作用形成了目前发现的铀矿体.(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志伟,向才富,丁振华,于庆森,董宏[3](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_6区齐古组沉积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厘定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断裂带九6区侏罗系齐古组砂砾岩储层的古水流方向和沉积相类型,通过母岩性质分析、成熟度特征分析、粒度特征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九6区齐古组的古水流方向和沉积相类型。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古水流方向为北西方向,次要古水流方向为正北方向;沉积相类型为强水动力条件下的中-细粒辫状河沉积。(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天然气》期刊2019年03期)

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4](2019)在《川滇菱块西北缘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川滇菱形块体是青藏高原东缘侧向挤出最强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块体,地震频繁,长期以来引起了诸多地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是活动构造和地震监测预报重点关注的地区之一。相较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小江断裂,西北边界结构样式复杂,地震也相对较少,目前研(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郭祥伟,郭建华,焦鹏[5](2019)在《准格尔盆地西北缘上侏罗统齐古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露头、岩心、钻(测)井等资料,对准格尔盆地西北缘上侏罗统齐古组沉积相及其沉积演化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齐古组中可分为q1、q2、q3叁个砂层组,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叁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包括7种亚相和10种微相。q3砂层组时期,西部受克拉玛依断裂的影响,以发育冲积扇沉积为主,中东部区域地形相对较缓,以发育辫状河沉积为主;q2砂层组时期,填平补齐作用使得西部区域地形逐渐变缓,整个研究区不再发育冲积扇沉积,辫状河沉积覆盖在整个研究区域。q1砂层组时期,研究区大部分地区淹没于湖平面之下,主要发育叁角洲平原和叁角洲前缘沉积。(本文来源于《南方金属》期刊2019年04期)

姚宗全,于兴河,德勒恰提·加纳塔依,黄丁杰,谭程鹏[6](2019)在《基于颗粒结构的砾岩粒度分级探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地质学研究中,"Udden-Wentworth"的碎屑沉积粒度方案在砂岩分级中取得较好的应用.然而,对于粗碎屑砾岩因粒径跨度较大和缺乏地质成因的结构成因特征,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此,本文从碎屑颗粒支撑结构出发,结合颗粒空间排列方式(最紧密和最松散两种极端排列方式),建立骨架颗粒与孔隙间填充颗粒的立体模型,计算出不同排列方式下填充颗粒的最大粒径,得到砾岩不同支撑类型的粒径临界值:5 mm、47 mm、87 mm及188 mm.由此,在"Udden-Wentworth"碎屑沉积物粒度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砾岩和粗砾岩进行划分.将本方案应用于具体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高媛,王国芝,李娜[7](2019)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风城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风城组内的云质岩、硅质岩是致密油藏重要的储集岩,目前对云质岩和与之伴生的硅质岩成因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岩心观察和对硅质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及硅同位素的综合研究,以期揭示硅质岩的成因。研究表明,风城组中的硅质岩SiO_2含量变化范围为55. 15%~85. 61%,为不纯的云质硅质岩,其内含有较多热水沉积矿物和碱湖沉积成因的盐类矿物。云质硅质岩主要围绕热液喷口分布,它们常与白云岩呈纹层状、条带状互层。云质硅质岩中硼异常富集,硼含量介于90×10~(-6)~10 000×10~(-6)之间,平均680×10~(-6),与盐类矿物硅硼钠石有关,反映了碱湖沉积成因; Sr/Ba值均大于1,Th/U值多在0. 62~2. 06之间,Sm/Nd值多在0. 20~0. 24之间。云质硅质岩的稀土配分显示出Eu负异常、Ce负异常或弱正异常及轻稀土相对重稀土富集的特征。δ~(30)Si值介于0. 39‰~1. 88‰之间,其δ~(30)Si和微量元素特征不反映典型热水成因。云质硅质岩的地质产状和地球化学特征共同表明,风二段和风叁段云质硅质岩主要为热水和碱湖的混合沉积成因。硅质岩形成受喷口的位置、热水喷流期和各喷口喷流热水的温度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硅质岩形成时存在多个喷口,在相对封闭的高盐度—碱性还原环境下的热水喷流期,热水与碱湖湖水混合,混合水沉积形成硅质、盐类矿物及白云石,最终形成含盐的云质硅质岩;热水喷流间歇期形成碱湖成因的含盐云质岩。(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8](2019)在《粗粒沉积次生孔隙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夏子街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源扇叁角洲粗粒砂砾岩体往往沉积规律复杂,具有块状构造、砾石大小混杂、粒径变化大、泥质杂基含量高、物性整体偏差且横向变化快等特征,导致对该类致密砂砾岩油气富集规律的区带评价及勘探目标的落实难度大。基于井-震一体化研究方法,通过叁维地震、铸体薄片、岩石物性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沉积相划分、岩石学特征、物性规律、孔隙类型及成岩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夏子街组砂砾岩储层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均低,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溶蚀孔,保留少量残余粒间孔,物性整体较差。利用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粗粒沉积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夏子街组孔隙的演化先后经历了快速压实、早期胶结、有机酸溶蚀及晚期碳酸盐胶结等4个成岩阶段。在快速压实阶段,强烈的机械压实导致原始孔隙急剧减少,孔隙度由29.8%下降至15.1%;成岩早期形成的黏土、杂基及沸石类胶结物对储集空间造成破坏,孔隙度平均减小6.5%;有机酸溶蚀是对储层物性起关键改善的成岩作用,主要是对沸石类胶结物形成溶蚀,孔隙度由早期胶结后的8.6%增至12.1%,同时溶蚀作用与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相吻合,有利于油气的有效充注;成岩晚期随埋深加大,压溶作用增强,硅质及碳酸盐胶结物相继沉淀,使颗粒支撑方式由点—线接触演变为线接触为主,储层物性再次变差,孔隙度损失约3.4%,一系列复杂的成岩作用下演变为现今的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度约8.7%。该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夏子街组储层预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性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马文艳[9](2019)在《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AA区块逆冲推覆泥岩体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AA区块位于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为复杂断陷盆地水下扇体沉积,具有物源近、沉积快、规模小的特点,经过多年不断的滚动开发,开发潜力越来越差,在油藏认识和识别上存在很大困难,通过油层精细对比,井震结合,精细构造解释,逆冲推覆泥岩体的存在,明确下步潜力。(本文来源于《石油知识》期刊2019年04期)

邓浩博,田景春,张翔,孟万斌,苏炳睿[10](2019)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震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磷矿沟和什艾日克野外剖面资料观测及薄片分析,结合沉积学理论研究震旦系沉积环境,分析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震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震旦系可识别无障壁海岸、碎屑有障壁海岸、混积滨岸和碳酸盐缓坡4类沉积相,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相(前滨、碎屑岩潮坪、碳酸盐岩潮坪及浅滩)和11个微相(泥坪、砂坪、云坪、混合坪、潮道、风暴潮道、砂屑滩、藻屑滩、颗粒滩、潮间藻席、潮间藻席及迭层石)。纵向上具有碎屑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特征,符合震旦纪由裂谷盆地向坳陷盆地的构造演化规律。在研究区震旦系建立碎屑岩潮坪—混积滨岸—碳酸盐岩缓坡的沉积模式。该结果为研究区古地理重建与震旦系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西北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山窑组烃类流体的性质、类型、作用特征及机理还未开展过系统研究,从而导致砂岩绿色化成因及其与铀矿化的关系仍不是十分清楚.对西山窑组原生灰色砂岩和绿色蚀变砂岩进行了野外岩心观察、光薄片镜下鉴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化学全分析、流体包裹体以及C、O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绿色蚀变砂岩普遍发育较强的粘土化(主要为蒙脱石化和绿泥石化)、黄铁矿化和碳酸盐化;其高岭石相对含量明显减少,还原容量增高;碳酸盐胶结物δ~(13)C_(V-PDB)明显偏负,为-12.8‰~-8.6‰,δ~(18)O_(V-PDB)为-11.7‰~-7.7‰;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以CH_4为主,含少量CO_2.绿色蚀变砂岩遭受了偏碱性还原态烃类流体改造,进而掩盖保护了早期形成的古氧化带及古铀矿体,增加了找矿难度;且与近现代含氧含铀水相互作用形成了目前发现的铀矿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西北缘论文参考文献

[1].郭春涛,董顺利,李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地区上寒武统—下志留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对物源体系和构造演化的指示[J].地质学报.2019

[2].黄少华,秦明宽,许强,何中波,郭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西山窑组烃类流体作用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J].地球科学.2019

[3].刘志伟,向才富,丁振华,于庆森,董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九_6区齐古组沉积特征分析[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9

[4].李其林,王云,周艺颖,赵慈平.川滇菱块西北缘温泉地球化学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关系研究[J].国际地震动态.2019

[5].郭祥伟,郭建华,焦鹏.准格尔盆地西北缘上侏罗统齐古组沉积相与沉积演化[J].南方金属.2019

[6].姚宗全,于兴河,德勒恰提·加纳塔依,黄丁杰,谭程鹏.基于颗粒结构的砾岩粒度分级探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高媛,王国芝,李娜.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风城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古地理学报.2019

[8].马永平,王国栋,张献文,潘树新,黄林军.粗粒沉积次生孔隙发育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迭系夏子街组为例[J].岩性油气藏.2019

[9].马文艳.伊通盆地莫里青断陷西北缘AA区块逆冲推覆泥岩体再认识[J].石油知识.2019

[10].邓浩博,田景春,张翔,孟万斌,苏炳睿.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震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峨眉地幔柱引起扬子古板块和塔里木古...川西地区中二迭统栖霞组岩相古地理图...扬子西北缘晚震旦世灯影期岩相...更新统顶面侵蚀DEMFig.4-8Pleistocen...寒武纪全球大陆位置及板块构造复原(...巴楚-麦盖提地区石炭系生屑灰岩段沉...

标签:;  ;  ;  ;  ;  ;  ;  

西北缘论文_郭春涛,董顺利,李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