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语言,象似性,任意性,本质。
1.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对立
关于所指(signified)和能指(signifier)之间的关系,自古希腊以来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在回答“感观所感受到的现象(phenomena)和指代这些现象的词汇(words)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的时候,柏拉图(Plato)认为:词(words)很自然也很必要的与其所指代的物体(objects)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受制于宇宙的结构;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则认为语言与其所指现象间的联系是任意的,不受任何社会习惯的影响。语言符号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对立由此而来(Bell,1991:84)。
索绪尔奠定了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1916)一书中,他以“Tree”为例,明确指出语言符号(linguisticsign)的二重性:语言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arbitrary),不存在任何逻辑证明,人为的(man-made),规约性的(conventional)。(Saussure,2001:67)通俗的说,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索绪尔思想的影响下,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从音、词、句等层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是在抽象的语言层(langue)展开的,因为索绪尔认为具体的言语(parole)涉及到太多的变数,显得杂乱无章,无法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查。所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注重对语言形式结构(formalstructures)研究的思想归根结底是受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论断的影响。可以说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对亚里斯多德语言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另一方面,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并证实:语言形式与其意义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语言是现实世界经由人类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结果,语言结构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说,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结构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语言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同时,语言的存在总是为了满足人类与客观世界、思维交往的需求,所以语言总是能够反映出客观世界的某些特征,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着相当的联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的象似性。这跟柏拉图自然主义语言观一脉相承。
形式主义语言观与功能主义语言观的对立、形式和认知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对立。形式主义语言学家们从语言任意性的立场出发,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独立自足的体系,所研究的抽象的语言内部结构和形式,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否认语言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映射关系,随着语言学的发展,这一封闭的任意的语言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质疑。本文秉承语言象似性的观点,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媒介,是人类认知的工具,也是人类思维、文化的载体,语言在音、词、句、篇等层面上与其所指代的物体都有着很大的象似性,当然,这种象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主观认知的心理事实上的象似,是人类对事物本身的一种状态的认知。
2.声音层面的象似性
在具体讨论语言在声音层面的象似性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译例。
原文:Inpidualhumanexistenceshouldbelikeariver——(1)smallatfirst,narrowlycontainedwithinitsbanks,andrushingpassionatelypastbouldersandoverwaterfalls.(2)Graduallytherivergrowswider,thebanksrecede,thewatersflowmorequietly,andintheend,withoutanyvisiblebreak,theybecomemergedinthesea,andpainlesslylosetheirinpidualbeings.(编号及斜体为笔者所加)
罗素的这段以河流喻人生的文字被很多人奉为经典,大多数读者都能欣赏其中蕴涵的哲理。如果细加分析,我们还能发现蕴藏其中的独特音效。我们都知道,河流在发源处或者上游地带,水势凶猛,呼啸向前,遇到阻碍只能使其奔腾的更有力;而到了中下游至将入海的地方,落差减小,水势趋稳,少了开始时的气势和喧闹,代之以娴静和平稳。文中不仅文字优美,而且从用词的音效方面也完全传达了河流的两个阶段特征。在(1)中,元音以前舌单元音为主,大多比较短暂,急促,并且声效清脆,响亮,利索,完美的传达出了河流在水势较急时的声响效果;而辅音则以爆破音和丝擦音、破擦音为主,并且这些辅音多出现在词首,短促有力,使河流在上游奔腾向前、所向无阻的气势以及由此产生的紧迫感得以完美展现。而在(2)中,元音中双元音和长元音占了绝大多数,并且其发音部位靠近舌的中后部,读起来平缓;辅音中多辅音叠加,并且大多数辅音在其发声的过程中气流所受到的阻力较小,口形也比较放松,没有了(1)的那种紧迫感,再辅以平缓的双元音和长元音,整个词、句读起来从容悠长,跟河流在中下游乃至入海处平静悠闲之感完全一致。吕俊(2001:98)在谈论这段文字时说:“当我们不考虑意义而只着眼于声音时,就已经感觉到前面不仅节奏急促,而且语音上诸多的短元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给人以急促、受局限的感觉;而后来节拍缓慢下来,一系列长元音也让人感到轻松舒缓。”
通过上面的例子及其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语言在语音层面上的确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象似性,语言在语音上的确能够反映出客观世界的某些特征,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或意义上,但在文学作品中许多文学家都很注重用语音反映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一句脍炙人口,但就像朱光潜先生(1997)说的一样,如果将其说成“当年我离开的时候,杨柳在风中摇曳”,诗味顿消,究其原因,无外乎在于“依依”二字的声音效果上:从声音层面将人内心的缠绵之情、不舍离去之意和盘托出,在这里音效以及语音所指之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如下:语言在声音层面有着很大程度的象似性,这一点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3.词汇层面的象似性
词汇和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在词汇层上的象似性也大多是通过一定的语音表现出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模拟外部世界的形状表现语言的象似性。
词汇的语音象似性体现在语音直接象似和象征象似两个方面。
(1)语音直接象似:这类词主要包括拟声词(onomatopoeia)——即模拟自然声音而构成的词。索绪尔在谈论语言任意性特征时也不得不承认:拟声词具有相当的象似性。拟声词和其意义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具有直接象似性。它们或者直接模仿声音,如猫叫声是moo,miao、murmur,susurrous等;或者是声音所代表的事物,如cuckoo(杜鹃)、hum(活跃状态)、knock(敲门动作)、butubutu(摩托车)。在各自语音系统的规约下,拟声词常因语言不同而异,所以鸡叫声英语是cockadoodledo,法语是cocorico,德语是kikeriki.波兰语是kukuryku.日语是kokekokkoo.不少人以拟声词在数量上有限、并且因语言的不同而各异为由,认为就算是具有一定象似性的拟声词在本质上也是任意的。不过如果我们稍做对比分析便能发现:虽然对同一种事物的拟声会因语言的不同而相异,但它们在发声上还是非常接近的。
(2)象征象似:以英语为例,英语中有些词汇的某些字母组合在发音上与所指之间存在着近似的模仿或这些音素的联合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特定含义的联想。因此有些学者称之为联觉(phonaesthesia),即某个语音或一组语音与某个意义相连。这种联系方式有多种,可以从音到音,也可以是从音到体积、光线、运动和距离等的联系。如下面几组例子:
“gr-”:常表示“沉闷而令人不决的声音”,如groan,growl,grumble,grunt、grouse.
“-ump”:常表示“沉重地碰击”,如dump、thump、bump、clump、stump.
“sk-”:常指与表面的接触,如skate,skin,skid,scrape,scratch,scour
“fl-”:往往与闪耀的或移动的光线有关,如flare,flicker,flame,flash,flick
“gl-”:与fl-类似,如glare,gleam,glisten,glint,glow,glitter
“-are”:暗示强烈的光线,如flare、blare、glare、stare
“sl-”:常与滑、滑动有关,如slide、slick、sleek、slip、slope、slither
4.句法象似性
我们这里所指的象似性在很多场合下并不是绝对的与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更多的是语言表达形式与人类的认知心理状态的一致性,这在句子层面表现的非常突出。
在表达同一个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meaning)的时候人们通常有多种句式选择,因此我们在关注语言所传达的命题意义的同时,更要注意语言所附带的联想意义,于是一定的句式究与人类一定的认知心理及情感原型便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语言在句式上的象似性。比如文体分析:一定的句式结构总是跟一定的文体,或者说跟相关的领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反映出一定的话语范围。而且在文学文体中,一定的句式不仅通过其文字传达相应的信息,很多时候句式本身也传达着丰富的内容。王东风(2007)在谈论被动语态及其变译的问题时指出:文学语篇中所出现的被动句式在表述一定命题意义的同时,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语篇功能、诗学功能,也就是说句式本身跟一定的意义或功能具有象似性。《简爱》第五章讲述的是主人公小简爱离开了她舅妈的住所,一大清早孤零零的被送往了遥远陌生的异地去上学。文中在描述小简爱离开的那一段文字中,句式多被动,如:
Mytrunkwashoistedup.
IwastakenfromBessie’sneck.
ThusIwasseveredfromBessie.
连续的被动句式将小简爱的舅妈冷酷、在舅妈家所受的虐待以及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悲惨遭遇完美的映射在了读者的心里。
5.结语
我们从功能和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语言具有相当程度的象似性,这并不是要完全推翻或者否定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观点,我们不能在肯定一方语言任意性的同时全盘否认语言的象似性,同样本文虽然在谈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但并不意味着否认语言符号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英语词汇的音、形、义之间虽有“任意性”的一面,但更多是存在着高度的语音、词形、词义和词源的“象似性”的一面,象似性应该被视为语言的本质属性。当前,从语言的象似性入手,从语言反映客观世界、满足人类认知和交际需求为着眼点所开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语言本体的认识,对语言、翻译等众多与语言有关的领域都会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对语言象似性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强化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Bell,TranslationandTranslating:TheoryandPractice.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1
[2]Halliday,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1994
[3]Leech,StyleinFiction:ALinguisticIntroductiontoEnglishFictionalProse.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4]Saussure,CourseinGeneralLinguistic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5]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东风,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外国语,2007
[7]张保红,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