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晓燕[1]2007年在《动结式重动句研究》文中指出重动句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它在结构上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谓语动词重复出现两次。前人和时贤对重动句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标记形式的重动句,而对无标记形式的重动句却很少涉及。本文以补语为结果补语的无标记形式的重动句——动结式重动句作为研究对象,以结果补语的意义为切入点,从语义特点、句式比较、产生动因等多个角度对动结式重动句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试图揭示其特点,以弥补前人研究中的不足。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动结式重动句的语义特点:本章以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作为标准,对动结式重动句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动结式重动句补语的特点及两个动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动结式重动句与“把/被”字句的比较:本章运用结构主义句式变换的研究方法对各类动结式重动句与“把/被”字句能否变换及如何变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变换条件及变换方式,然后从是否需要变换的角度,从语用上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功能差异。第叁章两类特殊的动结式重动句:本章讨论了两类特殊的动结式重动句,即名词短语作结果补语的动结式重动句和结果补语后另带宾语的动结式重动句。通过分析补语的特点、宾语O2的特点、补语的语义指向及与“把/被”字句的句式变换等来探讨这两类特殊动结式重动句的特点。第四章动结式重动句的产生动因:本章运用叁个平面的理论对动结式重动句的产生动因进行了考察。
杨玉玲[2]2004年在《重动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重动句研究情况作了一下综述 ,包括重动句结构上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 ,重动句与其他相关句式的关系 ,重动句的语法化等方面的研究 ,指出重动句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附属于其他结构到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从描写到解释这样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本文对重动句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鲁彬楠[3]2007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重动句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句式,它产生于宋金时代,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但因古代汉语中VOC句式(C即本文的R)的存在,重动句的使用并不多见,直至明清时代VOC句式衰落并逐渐消失之后,重动句才开始较多地出现于白话作品中。重动句由VO、VR两个结构项构成。其中的动词位置具有开放性,任何能够带宾语和补语的动词都能出现在重动句中。但亦具有倾向性,一些种类的动词更容易进入重动句中。其中V_1为非限定性动词,不能表达时间信息,因而不能带任何体标记。而V_2则为一个限定性动词,可以带体标记以表示相关的时间概念。两者在带修饰性成分的能力上也有显着的区别:V_1很少带其独立的状语,而V_2则能十分自由地被状语修饰限定。出现在重动句的宾语位置上的成分,则更为自由。可以是各种性质的成分。但仍以名词性成分为主,可以是单个的名词,也可为名词性词组。重动句的补语我们按其形式上的不同可分为粘合式补语和组合式补语两大类。对重动句进行语义的分析,我们主要从VP_1和VP_2的语义关系及重动句补语的语义指向两方面进行考察。重动句的VP_1一般是说明VP_2的方式、原因和事件,而VP_2则是用来说明VP_1的状态、结果及动作持续的时间、到达的地点、重复的次数及程度。重动句的语义重心一般在VP_2,但在特殊的语用要求下,VP_1也可以成为全句的语义重心。我们根据VP_1和VP_2的语义关系可将重动句分为致使性重动句和非致使性重动句两类。重动句的补语语义有四个指向,分别指向S、V、O_1和O_2,此时的补语分别与S、V、O_1和O_2构成隐性的表述关系。现代汉语能在句中同时引入动词、宾语和补语的句式并非一种,包括重动句与“把”字句等多种句式。在本文中,我们主要考察重动句与“把”字句在使用上各自出现的条件与语境。我们发现当表达同一种意义时,是使用重动句或是“把”字句主要是由补语的语义指向而决定的,两者的使用在某些情况下互相排斥,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呈现出交叉状态。重动句的语用功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句式自身的语用功能,它具有评议性和超常性的特点;另一类是重动句在语篇中的语用功能,它可以在文中需交待相关背景而又限于篇幅无法展开时,简要地将背景引入。那么重动句的功能到底为何?前辈学者已有论述,认为是为了解决“动宾争补”的矛盾。我们以格位理论为依据,认为使用重动句的原因是:凡是句中具有语音形态的名词都需被指派格位。在现代汉语中补语不能与动词分开,需直接接在动词之后,那么动词后的位置即为补语所占据,而主格又为主语所占据,充当宾语的名词就无法被指派格位,所以将动词重复之后带上名词,从而给名词指派了宾格的格位,这样就产生了重动句。
刘雪芹[4]1998年在《重动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重动句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重动句是指谓语动词后带有宾语,再重复动词后带上补语的一种单句。它起初被作为动宾或动补结构中的一部分来研究,后来被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来研究,从而逐渐突显出重动句的语法地位,其研究方法也经历了一个从描写到解释的逐渐深化的过程。本文还对重动句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肖奚强, 张静[5]2004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研讨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重动句研究的历史过程及其阶段特点,并从重动句的类别、功能及与相关句式的比较等方面概括了以往重动句研究的成果,同时也对目前重动句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盛蕾, 张艳华[6]2018年在《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984~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研究成果颇丰。目前,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主要有4个:讨论拷贝结构的定性问题;分类讨论不同拷贝结构的具体特征;从"拷贝"的格式特征出发,关注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从拷贝形成的认知心理出发,探讨有关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但就当前研究成果来看,拷贝结构研究范围划定仍不够明确,不同结构的研究成果不够均衡,结构与结构之间关系的互通性发掘较少,已有研究成果有时无法形成统一认识。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拷贝结构研究中引入"话题"视角,将拷贝结构看作一个连续统,考察其共时与历时交错的痕迹,探寻修辞与语法之间互补与共生的可能。
贺忠华[7]2012年在《重动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认为重动句是现代汉语中独具特色的一种句式,它通过紧凑、简洁的形式负载较大的信息量,充分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特点,在日常口语及口语色彩较浓的作品里具有很高的使用频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以交际为主要目的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能忽视重动句的教学。本文在叁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指导下,从留学生实际使用重动句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出发,详细地考察了重动句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并对其教学发表了一些看法。论文绪论部分界定了重动句的内涵,综述了重动句的研究现状,肯定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从中指出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继而提出了本题的研究意义,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论文正文第一部分首先从标记的角度出发划分了重动句的形式类别,并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其次根据重动句两个动核结构的语义关系分析了重动句的语义特征,将其总结为两大类六小类;再次从动词性成分的类别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考察了构成重动句的动词性成分的句法和语义限制。论文正文第二部分从重动句自身及其在语境中的使用特点出发,全面地分析了重动句的语用功能,指出重动句自身具有陈述说明性的语用特点,倾向于出现在具有因果关系的语段中。同时文章还对重动句与“把”字句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自身以及在具体语境当中所具有的语用功能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说明重动句的使用条件和语用规律。论文正文第叁部分对重动句在部分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考察,指出应将重动句作为一个专门的语法知识点列入对外汉语教学中。文章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留学生掌握重动句的情况,概括出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使用重动句的特点及偏误特点,并对所出现的偏误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重动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主张应对重动句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相结合的分阶段教学,并说明了具体的教学顺序与课堂教学方法。论文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了文章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丁婵婵[8]2015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重动句是一类特殊句式,一直都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综观前人对重动句的研究,国内学者的关注焦点在于重动句的称说问题、重动句的研究范围、重动句的分类研究、重动句的产生动因、重动句与相关句式的比较和变换等等;国外学者则关注重动句的信息表达研究。我们发现,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对重动句进行专门全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包括图形——背景理论、象似性理论、意象图式理论、“有界——无界”理论、构式理论、主观性理论等理论尝试对现代汉语重动句做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全文共为八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了现代汉语重动句的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理论取向和具体研究框架。第二章是研究综述。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梳理了重动句的研究成果,对重动句的研究从叁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别是重动句的称说和研究范围、重动句的分类问题、重动句其他角度的研究等等,通过综述研究,我们发现目前从认知角度对重动句进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方向。第叁章是重动句的整体认知分析。我们认为重动句整体上表现出了背景——图形的认知关系,并结合象似性理论,分析了重动句句法上的象似特点。总的来看,重动句是一个动程——结果意象图式,采用渐次扫描的认知方式进行表述。第四章是重动句的界性特征。我们运用“有界——无界”理论对重动句加以重新分析,认为重动句的VP1部分是无界成分,VP2是有界成分,重动句的“无界——有界”的界性分布也对应于上一章分析的背景——图形关系,重动句的VPl部分由于其无界特征,在句中做背景信息,而VP2由于其有界特征,在句中做图形信息,是句子的重点。第五章是重动句的构式网络分析。我们运用构式理论,把重动句看成一个构式进行研究,我们认为重动构式虽然在表层形式上有所差别,但是其核心意义是致使义,描写动作发出者通过动作行为致使行为对象发生状态改变的致使关系。汉语重动构式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为SVOVC(了)、SVOV得C、SVOV到C及SVOV了C。通过分析,我们认定SVOV得C是原型构式,其他叁种形式是衍生构式,它们在语义上有细微的差别,但是核心意义都是致使义,由此也构成了重动构式的语义网络。第六章是重动句的主观性特征研究。重动句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从重动句形式特征、可插入成分、预期性、预期量的角度揭示了重动句的主观性。非预期性是重动句一个重要特征,重动句具有传递超预期信息量和负预期量的表达功能。第七章是重动句的语用功能研究。我们从重动句的语篇角度出发,着重分析重动句的语篇表现,重动句是广义因果语篇中的一个环节,常出现在包含有“原因——手段——结果”的叙述过程中,在语篇中用来解释原因或者表达结果。我们还对重动句和其他一些相关句式进行了比较,总结了重动句独特的语用功能:重动句重在陈述动作行为的全过程并强调说明其结果状态。第八章是结语,总结全文,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孙红玲, 赵金铭[9]2006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重动句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功能语法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成果,结合结构主义的分布、变换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再研究。论文着重探讨了重动句的分类、语义、功能、使用动因以及与相关句式的功能差异等问题。全文正文五章,外加结语共
孙红玲[10]2005年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借鉴功能认知语法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成果,结合结构主义的分布、变换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重动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着重探讨了重动句的语义、功能、使用动因以及与相关句式的功能差异等问题。全文正文五章,外加结语共六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对本文的题旨及选题缘由、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语料的来源及使用等基本问题进行了介绍和说明,然后重点对重动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着重对重动句研究的历史阶段及以往研究中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分别进行了概括总结。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重动句的内涵及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重动”的名称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命名,而“重动句”的真正内涵却并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因此对“重动句”必须从意义和形式上同时进行界定。本文所说的“重动句”主要是指谓语动词(或动词性语素)后带有宾语性成分,再重复动词(或动词性语素)而后带上补语性成分的一种单句或者分句形式。用符号表示就是“S+VO+VC”。其中S代表句子的主语,两个V代表同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语素:O代表宾语性成分,C代表补语性成分:V与O构成动宾结构VP_1,与C构成动补结构VP_2。 第二章 重动句的分类 本章首先对重动句以往的分类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分类的特点及不足,遵循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对重动句“致使/非致使”的意义类型进行了重新划分。划分的意义标准主要是看VO与C之间是否存在致使关系,而形式标准则是在意义划分的前提下总结出来的,即:致使性重动句在形式上一般都能变换为“(S)C是VOV得”或“C是(S)VOV得”的格式,而非致使性重动句不可以。 第叁章 重动句的量变图式 本章在实际语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重动句在整体上表现的是一种量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语义类的重动句凸显的是不同的量变阶段。非致使性重动句突显的是这一过程的前段,致使性重动句突显的是这一过程的后段。这样,从非致使性重动句到致使性重动句,动作行为达到的量从“常量”到“非质变性超常量”,再到“质变性超常量”,直到引起“质变”,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量变的图式。即:初始参照量→常量→非质变性超常量→质变性超常量→质变
参考文献:
[1]. 动结式重动句研究[D]. 裴晓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07
[2]. 重动句研究综述[J]. 杨玉玲. 汉语学习. 2004
[3].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 鲁彬楠. 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 重动句研究综述[J]. 刘雪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8
[5].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综述[J]. 肖奚强, 张静.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6]. 现代汉语拷贝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984~2018)[J]. 盛蕾, 张艳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8
[7]. 重动句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贺忠华. 辽宁大学. 2012
[8]. 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认知研究[D]. 丁婵婵. 华东师范大学. 2015
[9].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J]. 孙红玲, 赵金铭. 语言文字应用. 2006
[10]. 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 孙红玲. 北京语言大学.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