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建植论文-郑建宗

植被建植论文-郑建宗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建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畜踩修复法,退化草地,高寒地带,青海

植被建植论文文献综述

郑建宗[1](2018)在《高寒山地草场植被恢复畜蹄踩踏建植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寒山地退化草地修复困难问题,寻求简易、科学、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现代草地为突破点,生态保护优先,生产建设为主,统筹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据此构建了畜蹄踩踏修复模式:人工草地传统方法+畜蹄踢扬踩踏–翻耕镇压。依据牧草种植技术要求规范,利用畜蹄踢扬踩踏表土原理,组织畜群反复踏踩播种地表,完成牧草种植中覆土镇压关键环节,避免造成次生水土流失。与此同时,正确把握建植时节,配置人工草地群落,完善保护措施。模式中省略了传统种植的轻耙后撒种和相继镇压环节,不仅方便植被恢复建设,而且降低了恢复费用;核心技术在于畜蹄踢扬踩踏表土程度,踩踏率需要≥95%。(本文来源于《草学》期刊2018年05期)

朱兆华,赖庆旺,徐国钢,陈晓蓉,张安[2](2017)在《造纸废液木质素用于边坡植被建植的探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谱学分析以及作为植生基材添加剂用于边坡困难立地植被建植的机理、方法、功能、特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后,用作植生基材添加剂功效多,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植生基材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适合水热条件特别恶劣,施工养护极为不便的高陡岩石边坡的植被建植,为解决植生基材易滑落、植被易退化等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技术,亦为造纸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7年05期)

薛海龙,许文年,刘大翔[3](2017)在《含碎石土壤酶活性对植被建植模式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含碎石土壤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建植模式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叁大类14种建植模式中,除了单植草本A2模式外,其余13种建植模式的土壤容重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其中单植灌木模式下容重增大幅度最为明显;土壤含水率变化均明显;总孔隙度在叁大类14种建植模式中出现降低现象,其中单植灌木模式下降低幅度明显且最大,草灌混植模式次之,单植草本模式没有明显变化;p H值没有明显变化。不同建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不同建植模式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蔗糖酶活性差异最为显着,在B1模式(多花木兰栽植密度20%)下酶活性最高,A6模式(狗牙根栽植密度为100%)下最低,C模式(狗牙根多花木兰混植)下较为稳定;磷酸酶活性在C3模式(狗牙根栽植密度60%+多花木兰栽植密度40%)下最高;脲酶活性变化范围较小,且在整个土壤剖面中受建植模式影响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叁大类建植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间也存在着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7期)

朱兆华,赖庆旺,徐国钢,陈晓蓉,张安[4](2017)在《造纸废液木质素用于边坡植被建植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谱学分析以及作为植生基材添加剂用于边坡困难立地植被建植的机理、方法、功能、特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后,用作植生基材添加剂功效多,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植生基材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适合水热条件特别恶劣,施工养护极为不便的高陡岩石边坡的植被建植,为解决植生基材易滑落、植被易退化等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技术,亦为造纸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李松,王志泰[5](2016)在《基于群落演替原理的石质边坡植被建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实际边坡生态防护工程,采用定位动态研究法,对黔中3个不同坡向、坡度的石质边坡在人工植被建植后3年内物种组成每月进行跟踪调查,以期揭示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植被建植后,人工植物群落演替初期基本特征,为工程石质边坡植被重建及后期养护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在观察期内,样地中共出现了51种植物,分属13科43属,主要为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2)建植后第1年内物种主要以初播物种为主,群落为黑麦草群落;第2、3年内,随着当地植物的入侵,物种数大量增加,群落优势种发生变化,1号坡群落逐渐发展为黑麦草+野菊+马棘群落,2号坡逐渐发展为黑麦草+马棘+刺槐群落,3号坡发展为黑麦草+千里光+刺槐群落。群落3大功能类群分布有所变化,禾本科植物比例下降,豆科植物比例上升;(3)边坡人工植被建植后3年内,植被群落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直线上升。(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6年11期)

陈士超[6](2016)在《土壤复配在采砂迹地植被建植中的调控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风沙区降水不足,风积沙产业化利用采砂后形成的采砂迹地土壤质地性状极其不良,易漏水漏肥,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含量极其贫乏,这决定了土壤水分和贫乏的土壤养分是采砂迹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本文以毛乌素沙地风积沙采砂迹地为试验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降水、土壤特征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室内模拟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尝试将采砂迹地下覆黄土与迹地风沙土以不同比例复配,研究二者在质地性状和持水保肥性能方面的成土可能性以及新形成复配土的质地性状和持水保肥性能特征,并将配土与施加氮肥(CO (NH2) 2)、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降水等因素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因素及其组合对羊柴光合和抗逆生理的影响,进而提出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水肥有效性发挥的最优复配土配比、最佳因素水平处理组合。(1)采砂迹地0-100cm深度风沙土土壤颗粒有89.69%以上是砂粒,质地为砂土,迹地下覆黄土粉粒和粘粒含量为74.46%,质地为粉壤土,两者在颗粒组成和质地性状上存在互补性。采砂迹地风沙土及迹地下覆黄土pH值均呈碱性反应,有机质、全量氮磷和有效氮磷养分含量水平均极其低下,而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比较丰富。(2)采砂迹地风沙土与迹地下覆黄土复配后,随黄土配比增加,复配土质地类型呈砂土一壤质砂土一砂质壤土一壤土一粉壤土转变,颗粒级配良性化,容重逐渐减小,毛管孔隙度逐渐增大,持水保肥性能逐渐增强;复配土容重、毛管孔隙度、持水性能、保肥性能的空间变异几乎完全受黄土比例控制。(3)配土与控水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PSⅡ,POD、SOD、CAT活性以及Chla、Chlb、Chlt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Pro、REC、Chla/Chlb以及MDA含量呈先降后升变化。随灌水水平递增Pn、Tr、Ci、WUE、qP、ETR、Fv/Fm.(?)PSⅡ,POD、SOD、CAT活性以及Chla、Chlt含量呈先升后降变化;Pro、MDA含量与REC呈先降后升变化;qN、Chla/Chlb呈持续升高变化;Chlb呈持续下降变化。配土25%、模拟降水水平为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50%-75%(155-233mm)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水分有效性发挥。(4)配土与施加氮肥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以及施加氮肥水平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OPSⅡ、POD、SOD、CAT、Chla、Chlb. Chlt均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Pro、MDA、REC、Chla/Chlb均呈先降后升变化。复配土中黄土比例25%-50%、施加氮肥水平为120kg/hm2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氮肥有效性发挥。(5)配土与PP333交互作用下,随复配土中黄土配比提高以及PP333处理浓度提高,羊柴Pn、Tr、Gs、Ci、qP、ETR、Fv/Fm、φDPSⅡ、POD、SOD、CAT、Chla、 Chlb、Chit均呈先升后降变化,WUE、qN、Chla/Chlb均呈先降后升变化,Pro、MDA、REC呈持续升高变化。配土25%、PP333溶液蘸根处理浓度为50-100mg/L时,是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处理组合,可显着提高羊柴的光合作用并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最有利于PP333有效性发挥。(6)在配土、施加氮肥、降水、PP333共同作用下,羊柴光合及抗逆各项生理指标对不同因素的响应变化有较大差异,但以配土和施加氮肥对各项指标产生的作用更为明显;在四因素交互作用下,对羊柴光合及抗逆生理综合作用最有利的因素水平组合分别为:①配土25%、PP333蘸根浓度50mg/L、不施氮肥、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125%(387.5mm);②配土25%、PP333蘸根浓度100mg/L、施加氮肥360kg/hm2、近30年4-9月平均降雨量的50%(155mm)。(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陈学平,简丽,李宏钧,张彦丰,王冀[7](2016)在《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叁种材质纤维毯及无纺布与植被组合耦合建植早期群落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广泛应用的纤维毯边坡水土保持措施中不同植物纤维毯材质与早期植被群落的建成耦合效应尚不明确的现状,在河北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边坡开展了3种材质的植物纤维毯及传统无纺布(CK)覆盖与草本、草灌(乔)混播的植被建植效果的对比试验,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覆盖类型与植被组合类型耦合的建坪性能表现。结果表明,混合毯的草乔组合、草灌组合,秸秆型纤维毯的草乔组合、草本组合的前期生长性能表现较好,椰丝毯的草乔组合、草本组合中等,各种覆盖下的灌木组合较差;椰丝毯的灌木组合、草本组合、草灌组合,秸秆型的灌木组合等的抗逆性较佳,混合毯的各种组合表现中等,无纺布的各种植物组合最差;混合毯后期生长势总体较好,与前期相比较为稳定,椰丝毯各种组合较前期表现上升最大,稻草毯由两极向偏中等方向发展,无纺布各处理后期生长排序出现较大下滑;3种植物纤维毯之间综合评价值相对优势不大,而相对无纺布均有明显优势,且其与灌木组合、草灌(乔)耦合下相对草本组合的优势明显优于无纺布与相关植被组合的耦合效应。采用植物纤维毯辅助建坪能改变草本组合、草灌(乔)组合、灌木组合在早期的竞争态势,促进灌木建成。(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付帮奎[8](2016)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建植与退化植被恢复技术推广示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石漠化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贵州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虽然目前对于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但对于植被恢复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却相当匮乏,导致技术与实际相脱节,所以,在喀斯特石漠化区研究植被恢复技术的推广与示范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段玉婷,王志泰,徐小明[9](2015)在《石质边坡植被建植后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特征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于2009年6月-2013年12月,以贵阳市花溪区环城高速经人工植被恢复的3个石灰岩石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群落调查法及室内实验对其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定点定期动态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1)AN、AK、AP、OM含量成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AN、AK、AP、OM平均含量分别为中下、极高、较高、中上水平;2)随着恢复年限延长,边坡总物种数大幅增加且波动幅度渐缓,存在季节性变化,物种组成及比例发生较大改变,优势种也发生转变,群落出现向当地自然植被方向演替的变化规律;3)2009年7月-2012年6月,植物草本层盖度及高度呈上升趋势,到2013年均有所降低,各边坡有一定数量灌木定植,边坡恢复效果良好;4)边坡群落总物种数、植物高度及盖度、土壤速效养分N、P、K和OM之间存在18对显着相关的指标对,但在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特征关系方面只有AN、AP与植物总物种数、灌木层植物高度具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李琴[10](2015)在《3种禾草不同混播比例建植植被的护坡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在半干旱地区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哈素海环湖路边坡对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Leys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Gaertn.)和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不同比例混播的护坡性能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北方干旱和半干旱水土流失地区进行生物工程护坡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了7个处理,包括3个草种的单播处理及3个草种以1:1:1、2:1:1、1:2:1和1:1:2为比例的混播处理。试验对各个处理生态适应性、防止水土流失性和景观效益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各个处理的出苗时间、出苗率、耐旱性、越冬率、成坪速度和时间、草层高度、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茎叶截留效应、地下生物量、抗雨水冲刷、均匀性、杂草状况、青绿度和绿色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1:1:2混播处理的生态适应性、防止水土流失性和景观效益性的综合评定得分最高,该处理优于其他处理,该处理草种之间契合度高,适宜北方干旱少雨、气候寒冷生态环境,建植速度快,分蘖能力强,覆盖度高,水土保持效益显着,视觉效果好,是优良的护坡混播配比组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植被建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谱学分析以及作为植生基材添加剂用于边坡困难立地植被建植的机理、方法、功能、特点、应用效果等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果表明,造纸废液木质素化学改性后,用作植生基材添加剂功效多,性能好,能有效提高植生基材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及植物的抗逆能力,尤其适合水热条件特别恶劣,施工养护极为不便的高陡岩石边坡的植被建植,为解决植生基材易滑落、植被易退化等行业共性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撑技术,亦为造纸废液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建植论文参考文献

[1].郑建宗.高寒山地草场植被恢复畜蹄踩踏建植法研究[J].草学.2018

[2].朱兆华,赖庆旺,徐国钢,陈晓蓉,张安.造纸废液木质素用于边坡植被建植的探索(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7

[3].薛海龙,许文年,刘大翔.含碎石土壤酶活性对植被建植模式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17

[4].朱兆华,赖庆旺,徐国钢,陈晓蓉,张安.造纸废液木质素用于边坡植被建植的探索[J].湖北农业科学.2017

[5].李松,王志泰.基于群落演替原理的石质边坡植被建植技术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

[6].陈士超.土壤复配在采砂迹地植被建植中的调控作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

[7].陈学平,简丽,李宏钧,张彦丰,王冀.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叁种材质纤维毯及无纺布与植被组合耦合建植早期群落质量评价[J].交通运输研究.2016

[8].付帮奎.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建植与退化植被恢复技术推广示范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

[9].段玉婷,王志泰,徐小明.石质边坡植被建植后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特征动态研究[J].草业学报.2015

[10].李琴.3种禾草不同混播比例建植植被的护坡性能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

标签:;  ;  ;  ;  

植被建植论文-郑建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