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程和谐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谐美,课程,课堂,新课程,美学,和谐,魅力。
课程和谐美论文文献综述
王倩[1](2012)在《浅谈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的和谐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性是数学美的特征之一,和谐即雅致,亦即严谨或形式结构的无矛盾性.在数学中常表现为各种数学形式在不同层次上互相协调和统一或数学系统的完整性.数学的和谐美也具有普遍性.美学家高尔泰曾经指出,"所谓数学的和谐不仅是宇宙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数学是一门相当严谨的科学,其概念、公式等都流露出它的和谐的要求,为了追求其中的和谐,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消除其中不和谐的东西,从而促使数学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2年17期)
徐静[2](2011)在《情境美·和谐美·愉悦美——音乐新课程教学课堂魅力建构策略例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好的音乐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让人感觉不出教学过程设计的痕迹。从教学实践视角看,笔者以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情境(本文来源于《中学教学参考》期刊2011年09期)
高伟红[3](2003)在《当代课程的和谐美新探:生命美学的观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生命美学的观点出发,结合我国课程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对课程审美化的本质内涵,课程审美化的特性以及一种课程审美形态——课程和谐美的本质及其建构问题加以了探讨。生命美学是社会发展和美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走向,它以人的生命为本体视域,认为生命是美得以发生的规定性内涵,美发生在人的生命活力得以激发和实现的过程之中。课程所表征和实现的是人的学习生命,所以在生命美学看来,课程之美根源于人的学习生命,课程审美化的实质就是学习生命活力得以激发和对象化实现并产生愉悦之情的过程。具有审美取向的课程基本特性有生命的整体性、体验性、理想性、个体性、学习性及愉悦性。和谐美是课程审美化的一种最终走向,实质上就是通过美化课程各要素以及优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学习生命活力的顺畅激发和无障碍实现,以实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文化的交融同一而建构起的一种课程审美形态。课程和谐美需要从教师、学生、课程内容和环境四个共时态课程要素的审美化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美、教师与内容的和谐美、教师与环境的和谐美、学生与内容的和谐美、学生与环境的和谐美和内容与环境的和谐美等六种共时态课程要素之间关系的审美化来进行建构。(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3-06-01)
课程和谐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好的音乐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让人感觉不出教学过程设计的痕迹。从教学实践视角看,笔者以为,音乐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用"情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程和谐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倩.浅谈数学课程中的“数学的和谐美”[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
[2].徐静.情境美·和谐美·愉悦美——音乐新课程教学课堂魅力建构策略例谈[J].中学教学参考.2011
[3].高伟红.当代课程的和谐美新探:生命美学的观点[D].华南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