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成与演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群落,盆景,细菌,次生林,微结构,植物群落,灌丛。
形成与演替论文文献综述
范秀华,徐程扬[1](2019)在《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群落分类结构是群落内物种组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形式,群落分类结构指标与零假设模型的差异能够反映出局域生态学过程(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等)对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基于长白山地区3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长白山典型群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类结构特征,并利用群落随机零模型计算标准化差异值(SES)判断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随着尺度的增大,属种比和科种比呈现下降趋势。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3块样地的属-种关系和科-种关系。通过比较实际群落与随机群落分类结构的差异,我们发现在局域尺度上,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属种比和科种比均显着低于随机群落(SES为负值),次生杨桦林群落属种比的SES值则在绝大多数尺度上为正值。【结论】环境过滤和扩散的限制作用对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要强于种间竞争,而在次生杨桦林中,竞争作用始终占据主导作用。群落的分类结构受到多种生态学过程的综合影响,它们的相对作用强度会随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春生,王悦齐,李来好,陈胜军,吴燕燕[2](2018)在《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传统鱼露发酵过程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结果显示,鱼露细菌种类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发酵时间6个月达到最大(312种),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至12个月,菌群多样性有所下降但菌群间差异性变小。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鱼露整个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门。盐厌氧菌属(Haloanaerobium)是鱼露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属,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相对丰度先上升而后下降。与发酵初期(0个月)相比,发酵中后期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微生物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最为显着;发酵末期(12个月),Halomonas成为优势菌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出醛、醇、酮、酯、烃、酸、含氮化合物7大类共54种挥发性化合物,并根据气味活性值(≥1)筛选到9种主体呈香风味化合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lanaerobium和Halomonas与多种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对鱼露特殊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24期)
杨建刚,苏畅,窦晓,郭家秀,张琦[3](2018)在《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传统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不同时期酒醅中酵母菌进行分离,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对分离的酵母进行分析,确定不同类型酵母菌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130株酵母菌的26S r RNA D1/D2区序列进行分析比对鉴定,它们分属于9个属,15个种,分别为Pichia fermentans、Naumovozyma castellii、Torulaspora delbruecki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membranifaciens、Candida humilis、Kazachstania exigua、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Millerozyma farinosa、C.cabralensis、P.kudriavzevii、C.ethanolica、P.occidentalis和Zygosaccharomyces bailii和C.rugopelliculosa,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研究传统中国白酒功能微生物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18期)
刘淑娟,袁宏波,刘世增,马剑平[4](2017)在《青土湖水面形成过程的荒漠植物群落演替》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输水来恢复已干涸50多年的青土湖,对阻隔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联合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过人工输水后3年的定位观测,分析青土湖的人工水域区群落组成、结构变化和环境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植物群落空间分布依水源呈现草甸-盐化草甸-荒漠叁个梯度层,近水区为白刺群丛和芦苇群丛,向外是戟叶鹅绒藤群丛,再向外是沙蒿和一年生植物群丛。植物群落结构表现为密度增加和不同空间区的植物生活型变化。在距水面0-50m的地下芽植物芦苇数量激增,而距水面250-300 m之间,则是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较大。青土湖输水引起植物群落演替不仅决定于原生群落类型,而且受地下水位和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化影响,在短期内形成依水的空间隐域植被梯度,是植物适应环境变化配置的多向演替。植物群落的时间演替序列为荒漠→草甸,而空间演替序列为荒漠→盐化草甸→草甸。(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7年04期)
刘任涛[5](2014)在《沙地灌丛的“肥岛”和“虫岛”形成过程、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演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均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草地灌丛化和流动沙地固定化均可促使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的形成,并且灌丛"肥岛"与放牧管理间存在密切相关,而灌丛"虫岛"与灌丛林龄密切相关。沙地灌丛"肥岛"和"虫岛"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而且作为反馈,灌丛"虫岛"可以进一步促成"肥岛"的形成,加速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今后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1)灌丛"虫岛"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灌丛的反馈作用。(2)基于灌丛种与林龄的灌丛"虫岛"与放牧管理的关系。(3)灌丛"土-草-肥-虫-节肢动物-微环境-微生物"为一体的微宇宙实验的控制研究。(4)利用灌丛"虫岛"的形成、指示类群的辨识以及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长期观察与分析,来确定草地中可能存在的最佳人工灌丛林管理方式。(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张先觉[6](2013)在《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替的内在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盆景的主要元素是来自于大自然中有生命的植物,因此,盆景风格必然具有内在的地域特征、多元的演替规律。弄清楚之间的关联性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树种观,走地域树种的优势路线。尤其对初涉盆景艺术殿堂的朋友来说,如何不走或少走弯路,如何提高盆景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为了探讨这个"现实意义",我们有必要先捋顺地域盆景艺术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与其诠(本文来源于《花木盆景(盆景赏石)》期刊2013年12期)
蔡琳琳,朱广伟,朱梦圆,杨桂军,赵林林[7](2012)在《太湖梅梁湾湖岸带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水华形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9~2010年周年观测数据,结合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5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梅梁湾湖岸带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蓝藻水华形成的关系。50次周监测结果表明: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60%、16%和22%。冬春季绿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种,夏秋季蓝藻门的微囊藻占绝对优势。4月下旬~6月初,平均温度低于20°C,蓝藻没有大规模生长,硅藻门、绿藻门生物量急剧降低,总生物量小于1mg.L-1;随后温度超过25°C,蓝藻迅速增长并很快成为绝对优势,蓝藻增加滞后于绿藻、硅藻的减少。在营养盐充足、物理因素合适的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自然演替是蓝藻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生态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张元明,王雪芹[8](2010)在《荒漠地表生物土壤结皮形成与演替特征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表面结皮是世界范围内干旱沙漠地区土壤表面广泛存在的自然现象,包括物理结皮和生物土壤结皮两大类型。其中,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干旱沙漠地区特殊环境的产物,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的形成使土壤表面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均明显不同于松散沙土,具有较强的抗风蚀功能和重要的生态效应,成为干旱沙漠地区植被演替的重要基础。随着形成生物土壤结皮的物种更替,维持结皮结构的主要胶结方式亦随之发生变化,即由胞外多糖的粘结作用逐渐转变为蓝藻和荒漠藻的藻丝体、地衣菌丝体以及苔藓植物假根的缠绕和捆绑作用,物种更替是结皮微结构和胶结方式转化的生物基础。生物土壤结皮的形成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的早期阶段(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藻结皮阶段、地衣结皮阶段和苔藓结皮阶段。即随着土壤微生物在沙土表面的生长,随后出现丝状蓝藻和荒漠藻类植物,形成以藻类植物为主体的荒漠藻结皮;当土壤表面得到一定固定后,便开始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形成以地衣和苔藓植物为优势的生物结皮类型。其中,前一阶段的完成又为后一阶段的开始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生物土壤结皮也可以不经历其中某个阶段而直接发育到更高级的阶段。(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0年16期)
常兆丰,刘虎俊,赵明,韩福贵,仲生年[9](2007)在《民勤荒漠植被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肃省民勤县是我国的典型荒漠化地区,自西汉以来生态环境逐渐退化,植被经历了一个从沼泽植被到盐生草甸植被再到荒漠植被的退化过程。水资源的变化是决定当地植被退化的主导因子,在大面积湖泊、河流背景上是沼泽植被,在干涸湖泊、河床背景上的是盐生草甸植被,在沙质荒漠背景上的是荒漠植被。目前,荒漠植被正处于进一步退化过程中。退化演替的同一阶段存在多种演替过程,现阶段存在着荒漠植被退化演替和盐生草甸植被向荒漠植被演替2种退化过程。20世纪中叶,在当地是从盐生草甸植被向荒漠植被演替的过渡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荒漠植被逐渐占据了优势。目前的天然种子植物共有22个科,72个属,127个种,其中以典型荒漠为主,共有3个植被型,7个群系组,17个群系。植物种类少,群落结构简单,群落随生境的分异性较大。目前的植被正处在进一步退化过程中,植物种类和面积减少,大面积枯梢、死亡,优势种的优势度增大。现阶段决定荒漠植被生长状况的主要是大气降水,植被盖度和密度随年际降水量变化较大,尤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影响植被退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上游来水量减少,地下水严重超采、草场严重超载和造林密度过大等。在干旱内陆盆地,一旦水资源供给减少,湖盆、河道干涸,泥沙出露,形成沙漠和沙漠化则是必然结果。(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07年07期)
邓龙,张文达,廖洪伟[10](2007)在《次生低产林的形成演替规律与改造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黑龙江省林区次生低产林的形成原因与演替的分析表明,在次生低产林形成过程中,人为因子的作用是主要的,各种次生低产林类型,与人为生产活动对森林的破坏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并划分了次生低产林改造的对象,将为黑龙江省林区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形成与演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传统鱼露发酵过程细菌群落演替规律。结果显示,鱼露细菌种类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在发酵时间6个月达到最大(312种),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至12个月,菌群多样性有所下降但菌群间差异性变小。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鱼露整个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门。盐厌氧菌属(Haloanaerobium)是鱼露发酵过程中最主要的属,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其相对丰度先上升而后下降。与发酵初期(0个月)相比,发酵中后期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四联球菌属(Tetragenococcus)和盐单胞菌属(Halomonas)等微生物菌群的相对丰度增加最为显着;发酵末期(12个月),Halomonas成为优势菌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鱼露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检测出醛、醇、酮、酯、烃、酸、含氮化合物7大类共54种挥发性化合物,并根据气味活性值(≥1)筛选到9种主体呈香风味化合物。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lanaerobium和Halomonas与多种主体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结构对鱼露特殊的风味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成与演替论文参考文献
[1].范秀华,徐程扬.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机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李春生,王悦齐,李来好,陈胜军,吴燕燕.传统鱼露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演替及对其挥发性风味形成的影响分析[J].食品科学.2018
[3].杨建刚,苏畅,窦晓,郭家秀,张琦.泸型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演替规律及其对部分风味分子形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8
[4].刘淑娟,袁宏波,刘世增,马剑平.青土湖水面形成过程的荒漠植物群落演替[J].生态科学.2017
[5].刘任涛.沙地灌丛的“肥岛”和“虫岛”形成过程、特征及其与生态系统演替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14
[6].张先觉.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替的内在规律[J].花木盆景(盆景赏石).2013
[7].蔡琳琳,朱广伟,朱梦圆,杨桂军,赵林林.太湖梅梁湾湖岸带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水华形成的关系[J].生态科学.2012
[8].张元明,王雪芹.荒漠地表生物土壤结皮形成与演替特征概述[J].生态学报.2010
[9].常兆丰,刘虎俊,赵明,韩福贵,仲生年.民勤荒漠植被的形成与演替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
[10].邓龙,张文达,廖洪伟.次生低产林的形成演替规律与改造对象[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