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有一种暴力现象为恐怖主义,它在人类社会由来已久。而当真正让我们感觉到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制衡因素,无论是美国的“9.11”事件,或是我国的“3.14”、“7.15”事件,都印证了这个事实。深入思考反恐问题,这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安宁稳定。
关键词:恐怖主义反恐维稳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进步,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已成为包含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面对的重点课题。
一、恐怖事件的形式上有“三个变化”
在目标上,从针对特定的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执法人员,发展到了我们身边的普通群众。昆明的“3.1”恐怖事件,造成普通群众的伤亡人数高达143人。在时间上,从以前较多采取夜晚袭击,发展成现在白天大开杀戒。发生在中午12时的北京天安门“10.28”金水桥汽车冲撞事件就是旅客参观的高峰时段。在空间上,从以前的政府机关部门,发展到如今的人员密集、安检和安保程度都比较高的一些地区。北京天安门“10.28”金水桥汽车冲撞事件就把中国的标志性且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建筑作为目标点,昆明“3.1”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在人口密集地。
二、恐怖事件的特点上总结为“三个更加”
一是行动方向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当今恐怖主义对行动目标的消灭和摧毁已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是要制造出恐慌的社会氛围,从而影响公众的心理,造成特定的恐慌气氛以及政治压力。二是行动方式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一些具有特殊政治背景的团体或个人,想方设法从事相应的恐怖活动,手段高明,行动隐蔽,且袭击让人出其不意,在不合常理的时间、地点,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或者手段进行袭击活动。三是作案手段更加残忍和随意。恐怖分子一般精神癫狂,思想固执,行动极端,不思法律,不受伦理、道德、舆论和传统行为的约束,所以在行动时手段残忍,攻击范围大,造成众多无辜人群的伤亡。
面对当前恐怖主义的形式和特点,结合当前反恐维稳工作的需求,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做到快速反应、快速布置、快速处理,加强反恐维稳体系的建设,将恐怖活动的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是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和共享
当今恐怖行动诡异且突发性很强,因此对情报信息的收集掌握对执行反恐维稳行动命令的下达和保证任务的顺利圆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注重情报预警。要进一步区分获取情报信息的任务分工,健全情报机制,提高情报收集效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情报收集中的作用,拓宽情报信息获取渠道。其次,加强战场信息侦察。针对执行任务区域,可派出侦察人员或侦察设备,多种侦察方式并举,第一时间掌握事态的发展、地区特征以及敌情特点,在信息资源以及情报互通上建立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第三是优化情报处理。要正确快捷的为指挥员提供情报,依据深入的分析、研究,做出准确的判断。要结合敌情、我情、社情、民情等多要素综合权衡行动利弊,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二、灵活反应,快速部署
一是命令传递畅通无阻,迅速行动,争取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恐怖活动要造成巨大的影响,就要有很强的突发性,且时间短、幅度大、动作快,我方如果行动迟缓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损失惨重。二是快速下定决心,立即行动,避免情况失控。古代兵家强调“用兵之害,犹豫为大”,恐怖行动情况复杂,处置不当战机就会丧失,犹豫不决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控制范围、稳定局面是应对反恐行动的重要要求。三是快速出动应急力量,避免发生连锁效应。在组织应急力量出动的同时,力求临近单位增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事态稳定住;同时,向其他单位下达通报,迅速集结后续力量,加强防范力度,避免发生连锁效应。
三、灵活应对,果断处置
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和恐怖暴乱事件手段残忍,形式多样,情况复杂,在应对突发情况时要头脑清醒、随机应变,时机成熟要果断处置。在反恐维稳行动中,要处理好人民群众之间和对立双方之间的各种矛盾,这对一次行动的成败有着重要意义。通常恐怖袭击以恐怖分子直接袭击和依靠群众制造骚乱两种形式。对于一般群众,应以疏导、规劝、隔离、驱散等方式,对于恐怖分子,必须坚持为民除害的原则,采取任何有效方式迅速、果断、坚决、彻底地予以打击。
要认识敌对势力的各种假面具,掌握恐怖事件在新形势下的方式和特征,积极处置突发情况,并予以强烈打击,不给恐怖势力任何机会,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共同建设我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汪勇梅建明当前反恐斗争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策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2]徐仲成范万栋新形势下我国反恐战略的几点思考[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03。
[3]杨晓杰当前形势下做好反恐维稳工作的对策思考[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
[4]张顺中国国家反恐战略研究(2011-2011)[D].复旦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王雅蒙火箭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
陈小龙火箭军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