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固体强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温,氧化还原,固体强碱,催化
固体强碱论文文献综述
刘韦,朱丽,刘晓勤,孙林兵[1](2017)在《基于介孔氧化硅低温生成固体强碱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绿色可持续化学的发展,环境友好型催化剂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固体强碱催化剂因具有产物易于分离、反应条件温和、可循环使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备受青睐[1]。众所周知,碱性位的数量及其分散度对碱催化反应的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碱性位的分散性直接影响着催化反应的产率,高度分散的碱性位可以使催化效果达到最(本文来源于《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A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新原理及新技术》期刊2017-10-24)
孙林兵,刘晓勤[2](2015)在《新型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强碱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多种类型的反应,有望在多种反应中代替传统的液体碱催化剂,减少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成为碱催化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介孔分子筛的出现为固体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纳米尺度的孔道不仅为反应物/产物分子的扩散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而且有利于实现碱性位的高度分散~([1,2])。诸如有机碱嫁接和氮掺杂等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将碱性位引入到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然而所产生的碱性较弱。通过深入的剖析,本课题组发现在介孔分子筛产生强碱性存在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弱和主体耐碱性能差等弱点,这些弱点导致在介孔分之筛上产生强碱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介孔分子筛的特性和碱性位的产生原理,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系列制备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新方法。通过分子前驱体嫁接~([3,4])、调变主客体相互作用~([5,6])以及氧化还原等~([7-9])多种策略,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介孔固体强碱乃至超强碱新材料,这些材料在酯交换等反应中表现出出色的催化性能~([1,7-9])。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有关制备策略也为其他介孔功能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期刊2015-10-25)
朱丽,陆峰,刘晓勤,孙林兵[3](2015)在《嫁接分子前驱体制备固体强碱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绿色化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友好的催化新工艺过程。固体碱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于分离等优点备受关注。一般而言,在碱催化反应过程中,催化效果主要受碱性位的数量及其分散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碱性位的分散性,直接影响了催化反应的时间和产率[1]。若没有较好的分散性,足量的碱(本文来源于《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下)》期刊2015-10-25)
陆峰,刘晓艳,刘晓勤,孙林兵[4](2013)在《通过氧化还原策略制备介孔固体强碱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孔固体强碱能够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催化不同的反应,催化活性高,对环境污染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环保绿色催化剂[1]。介孔硅基材料SBA-15具有易合成、比表面积大、可调的孔径、稳定性强等优点,因此成为各种催化剂、吸附剂等的理想载体。在介孔氧化硅上产生碱性位一般有如下方法:氮掺杂、有机碱嫁接、原位合成发和无机碱性物种功能化。我们发现,传统的方法很难在介孔氧化硅上制得固体强碱材料,因为一般在产生强碱性位的同时会对主体结构造成腐蚀。(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9-23)
刘卓,吴功德,孙楠楠,李军平,赵宁[5](2008)在《固体强碱绿色催化环氧丙烷水解合成1,2-丙二醇》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制备了不同碱强度的固体碱催化剂,并应用于环氧丙烷(PO)水解合成1,2-丙二醇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碱强度的增加,环氧丙烷的转化率不断升高;说明强碱催化剂有利于环氧丙烷水解反应。在此基础上,作者系统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原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CaO-ZrO2质量为反应原料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原料配比为:n(H2O)∶n(PO)=5∶1,反应时间2h时,其催化效果较优,环氧丙烷转化率最高为92.3%,1,2-丙二醇选择性可达89.4%。(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08年11期)
孙瑞琴,周徐,孙林兵,吴昊,淳远[6](2007)在《以松木为模板研制高比表面积MgO固体强碱》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木为模板,乙酸镁为前驱物,通过外模板法制备了一系列的MgO固体碱材料,并用XRD、SEM、正己烷吸附、低温液氮吸附、Hammett指示剂法、ICP、IR和TG-DSC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MgO样品具有松木的生物形态,由横截面积比较均一的棒状纳米颗粒构成,不同于乙酸镁直接焙烧得到的MgO样品.松木模板的使用有助于降低形成MgO样品的晶粒直径并明显提高了其比表面积,与此同时,这些具有生物形态的MgO样品仍保持了较高的碱强度,可望用作优良的碱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7年12期)
周秀芹[7](2005)在《新型固体强碱催化合成γ-壬内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以庚醛与丙二酸为原料合成γ-壬内酯的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多乙烯多氨基乙基膦酸钡载体,载体用5%KOH处理后,用金属钾处理得固体强碱。首次将有机膦酸钡负载的固体强碱用于γ-壬内酯的合成。对催化剂用量、反应物的量比、反应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n(庚醛):n(丙二酸)=1.0:1.2,催化剂用量为庚醛质量的5%,反应近终点时在(170±2℃)再保温反应2.5h,γ-壬内酯收率可达82%以上。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易于再生,可重复使用五次以上,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05年05期)
曾仁权,傅相锴,龚成斌,隋岩,杨新斌[8](2004)在《有机膦酸钡负载的新型固体强碱和超强碱》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以多乙烯多氨乙基膦酸为原料合成了多乙烯多氨乙基膦酸钡载体(Ⅰ).载体用5%NaOH处理后,用金属钠(钾)处理制得固体强碱(Ⅲ),用苯基钠处理制得固体超强碱(Ⅳ).用IR、碱强度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指示剂法测得固体强碱强度H-为15 0~18 4,超强碱强度H-为27 0~33 0.讨论了金属负载量对固体强碱量的影响,固体强碱催化苯甲醛和丙酮的羟醛缩合及醇与丙烯腈的氰乙基化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选择性,固体强碱催化剂可重复使用4~5次,且易于再生,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3期)
王红明[9](2003)在《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和固体强碱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第一部分,在固体超强酸SO_4~(2-)/Fe_2O_3的基础上,引入Mo、Ni和Zn的金属氧化物,并应用凝胶-溶胶法制备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_4~(2_-)/Fe_2O_(3~-) MoO_3、SO_4~(2_-)/Fe_2O_(3~-) NiO和SO_4~(2_-)/Fe_2O_(3~-) ZnO,用TEM、IR、B.E.T等为表征手段,研究了固体超强酸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同时以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性能。所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为20~30nm,这大大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同时适量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引入能很好的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应用该催化剂于苯甲醛甘油缩醛合成反应,发现该催化剂是苯甲醛甘油缩醛合成中的优良的催化剂。再应用该催化剂于巴豆醛与丁醇的缩醛反应中,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改性的SO_4~(2_-)/Fe_2O_3催化剂能较好地催化该反应而生成1,1,3-叁丁氧基-3-甲基丙烷。当Fe和Mo的摩尔比6时,该反应达到最佳转化率,为76%;选择性为79%。优化后硫酸铵的浸泡浓度为1.0mol/L,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500℃。 本文的第二部分,应用微波辐射法制备负载型固体强碱,并应用这些催化剂于某些有机反应中。在催化苯甲醛与乙醛合成肉桂醛的反应中,考察了负载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催化剂中以KF/γ-Al_2O_3的活性最好;与浸渍法和焙烧法相比,微波法制备的KF/γ-Al_2O_3催化性能要好得多。微波法制备的固体氧化物碱催化剂应用于丁醛的自缩合反应,其中K_2O/γ-Al_2O_3和KF/γ-Al_2O_3的活性较好,1h产率分别为52.5%和47.5%。同时考察了水的含量及溶剂对反应的影响。用负载型固体强碱K_2O/γ-Al_2O_3和用微波法制备的KF/γ-Al_2O_3、MgO/γ-Al_2O_3、MgO/NaY作为催化剂催化几种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K_2O/γ-Al_2O_3对反应的催化产率最高。用微波法制备的KF/γ-Al_2O_3,MgO/γ-Al_2O_3和MgO/NaY催化剂催化乙酰乙酸乙酯与巴豆醛Michael加成反应时产率都可达到80%以上,其中后两者的产率达90%。同时,对不同负载比的MgO/γ-Al_2O_3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负载比在20%~25%时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朱建华,王英,吴振,淳远,须沁华[10](2000)在《环境友好新材料的开发:微波法研制固体强碱及其在油品脱硫醇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微波辐射能将MgO等氧化物负载在NaY等分子筛及SiO_2的表面上,形成具有强碱性和高比表面的复合新材料,并实现了制备过程中的“零排放”而成为环境友好新工艺。本文探讨了沸石孔结构、表面含水量以及客体性质对于微波法制备样品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型固体强碱在汽油脱硫酸工艺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固体强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固体强碱催化剂能够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多种类型的反应,有望在多种反应中代替传统的液体碱催化剂,减少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成为碱催化剂发展的重要方向。介孔分子筛的出现为固体碱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纳米尺度的孔道不仅为反应物/产物分子的扩散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而且有利于实现碱性位的高度分散~([1,2])。诸如有机碱嫁接和氮掺杂等传统方法虽然能够将碱性位引入到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然而所产生的碱性较弱。通过深入的剖析,本课题组发现在介孔分子筛产生强碱性存在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弱和主体耐碱性能差等弱点,这些弱点导致在介孔分之筛上产生强碱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介孔分子筛的特性和碱性位的产生原理,本课题组设计了一系列制备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新方法。通过分子前驱体嫁接~([3,4])、调变主客体相互作用~([5,6])以及氧化还原等~([7-9])多种策略,成功研制出了一系列介孔固体强碱乃至超强碱新材料,这些材料在酯交换等反应中表现出出色的催化性能~([1,7-9])。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有关制备策略也为其他介孔功能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固体强碱论文参考文献
[1].刘韦,朱丽,刘晓勤,孙林兵.基于介孔氧化硅低温生成固体强碱催化剂[C].第19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A会场: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新原理及新技术.2017
[2].孙林兵,刘晓勤.新型介孔固体强碱催化剂的研制[C].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上).2015
[3].朱丽,陆峰,刘晓勤,孙林兵.嫁接分子前驱体制备固体强碱催化剂[C].第18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下).2015
[4].陆峰,刘晓艳,刘晓勤,孙林兵.通过氧化还原策略制备介孔固体强碱材料[C].2013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
[5].刘卓,吴功德,孙楠楠,李军平,赵宁.固体强碱绿色催化环氧丙烷水解合成1,2-丙二醇[J].精细化工.2008
[6].孙瑞琴,周徐,孙林兵,吴昊,淳远.以松木为模板研制高比表面积MgO固体强碱[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
[7].周秀芹.新型固体强碱催化合成γ-壬内酯的研究[J].广州化工.2005
[8].曾仁权,傅相锴,龚成斌,隋岩,杨新斌.有机膦酸钡负载的新型固体强碱和超强碱[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王红明.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和固体强碱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10].朱建华,王英,吴振,淳远,须沁华.环境友好新材料的开发:微波法研制固体强碱及其在油品脱硫醇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