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野外和室内实验室两方面研究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尺寸和成分对光学后向散射测量的影响

从野外和室内实验室两方面研究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尺寸和成分对光学后向散射测量的影响

论文摘要

我们描述了一种适用于颗粒物浓度通常小于0.1mg/L左右的深海水域、廉价但高灵敏度的光学后向散射传感器(LBSS)的性能。使用硅铝酸盐颗粒和乳胶球的实验室校准表明,对于直径接近发射光的波长(0.88μm),LBSS浓度归一化后的后向散射量Kbs最大,而对于小于0.1μm或大于10μm的颗粒物,后向散射量则下降超过5倍。现场研究表明,在以细粒金属沉淀物为主的热液羽状流中,用LBSS预测物质浓度,在95%的置信区间里,浓度为0.03mg/L的悬浮液,其测量偏差值为±0.004mg/L;浓度为0.12mg/L的悬浮液,其测量偏差值为±0.008mg/L。在仪器可变性达到70%的一组19个LBSS之间进行比较,使用实验室校准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将最大变化降低到8%。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方法
  • 2 仪器描述和相互校准
  • 3 实验室粒度校准
  • 4 现场数据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E.T.Baker,D.A.Tennant,R.A.Feely,G.T.Lebon,S.L.Walker,陈升

    关键词: 光学仪器,光散射,热液活动,颗粒尺寸,悬浮微粒物质,胡安德富卡洋脊

    来源: 世界地震译丛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9D060008)资助

    分类号: P716

    DOI: 10.16738/j.cnki.issn.1003-3238.201902005

    页码: 190-200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1782K

    下载量: 36

    相关论文文献

    • [1].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6°48′N附近热液羽状流水化学参数异常和颗粒物成分特征[J]. 海洋学研究 2017(04)
    • [2].洋中脊热液羽状流的分布特征及其在多金属硫化物找矿中的指示作用[J]. 海洋学报 2019(08)
    • [3].东北太平洋Explorer Ridge热液羽状流位温浊度异常和物质能量通量估算[J]. 海洋学报 2017(12)
    • [4].深海热液活动环境场参数及模型分析[J]. 地学前缘 2009(06)
    • [5].西南印度洋龙(方斤)热液区羽流信号的检测与通量估算[J]. 海洋学研究 2015(04)
    • [6].劳盆地热液羽状流颗粒物微区特征及指示意义[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2)
    • [7].海底羽状流探测方法分析[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8(05)
    • [8].集成深拖与AUV对洋中脊热液喷口的联合探测[J]. 热带海洋学报 2011(05)
    • [9].热液羽状流模型的建立与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15(09)
    • [10].基于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海底热液探测方法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2)
    • [11].东南印度洋中脊第K段热液羽流分布研究:中国大洋航次(DY115-19)第一航段调查[J]. 科学通报 2011(31)

    标签:;  ;  ;  ;  ;  ;  

    从野外和室内实验室两方面研究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尺寸和成分对光学后向散射测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