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浓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血小板,超滤,滤膜,卤水,酸洗,梯度,白细胞。
浓缩分离论文文献综述
王富英,廖群艳[1](2019)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的方法进行优化,以提高该方法分离单个核细胞的收率。方法: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40份,每份10mL,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每组20份。常规组,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与NS 1∶1混合稀释后,直接通过Ficoll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优化组,先将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洗涤一次,加入等量NS充分吹打混匀,保持细胞悬液和Ficoll分离液1∶1的体积比进行分离操作。结果:常规组,分离后的白膜层有11份界面不清晰;优化组,分离后的白膜层有1份界面不清晰。两组比较优化组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过对密度梯度离心法的步骤进行优化,可提高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的收率。(本文来源于《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伟,向瀚,陈春霞,纪涛,张曙光[2](2019)在《酸洗处理对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分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高温熔融处理过程中布袋除尘系统产生的浓缩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的浓缩效果,考察了液固比和Ca(OH)2添加量对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酸洗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灰中可溶盐Na、K、Cl及重金属Cd、Pb、Zn、Cu含量分别是原灰的5.89、5.03、3.50、30.50、26.17、15.57、14.05倍。原灰和浓缩灰的平均粒径分别为44.55、13.96μm,比表面积分别为0.611、1.990 m2/g;对浓缩灰进行酸洗,分离可溶盐Na、K、Cl及重金属Cd、Pb、Zn、Cu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为4条件下,液固比为3:1,Ca(OH)2添加量为30%。(本文来源于《环境卫生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张雅莉,张良子,景媛媛,苏晓敏[3](2019)在《分离机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改良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血离心后用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白膜,经不同方式冲洗白膜导管对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容量、血细胞计数及血小板回收率的影响。方法对192份400 mL采集及运储均符合规范要求的全血,随机选取其中96份为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制备;剩余96份为实验组,用改良法:在分离白膜过程中改变冲洗导管的方法,即将用血浆冲管法改为用富血小板血浆冲管。2组全血均在8 h内分离出白膜,在20-24℃静置过夜,次日6袋同血型白膜汇集,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结果改良法与传统方法比较,汇集白膜重量分别为552±139 g、539±32.9 g(P>0.05),混合血小板的容量明显减少(315±15 mL、365±30.1 mL,P<0.05)。其他检测指标无差异(P>0.05),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改良法制备的混合血小板在临床输注方面更有优势。结论改良法的优点是混合浓缩血小板容量低,与单采血小板相当,且血小板计数能达到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的数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输血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唐向阳,唐蓉,杨斌[4](2019)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分离浓缩新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有能耗高、再造烟叶产品杂气重、口感差等缺陷,作者针对以上问题对新型分离浓缩工艺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烟梗、碎烟末为原料,按照拟定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的实验研究,通过取样检测分析和专家评吸相结合,得出膜分离、膜浓缩技术能显着降低提取液中的蛋白质、果胶等大分子物质,明显提升产品品质的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9年04期)
于文圣,李淑梅,姜超[5](2019)在《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铜萃余液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含钴铜萃余液,考察了纳滤浓缩过程中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铜萃余液中Co~(2+)质量浓度等对浓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钴离子的截留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运行时间及钴离子质量浓度增大而减小;硫酸回收率随操作压力、原液流量增大及运行时间延长而提高。采用浓缩液全循环运行工艺处理钴质量浓度1.196 g/L、游离硫酸质量浓度16.5 g/L的铜萃余液,在操作压力1.8 MPa、原液流量1.4 m~3/h、运行时间2 h条件下,钴离子截留率和硫酸回收率分别达96.72%和67.48%,实现了铜萃余液中有用资源的回收。(本文来源于《湿法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徐浩,缪宏,林正龙,孔海峰[6](2019)在《工业有机废气变压多膜分离浓缩自还原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工业废气还原装置自动化水平低、装置的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设计一种工业有机废气变压多膜分离浓缩自还原装置,属于有机废气分离浓缩技术领域。分析导流筒结构和尺寸与反应器的气含量和液体流速之间的影响规律,使其达到优良的流体力学特性,形成多级环流的流动状态。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风量需要调节控制阀,且简便易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利用微波解析气体可以延长浓缩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方晓敏[7](2019)在《超滤浓缩EPS及其正渗透膜分离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污泥法乃目前常规污水处理技术,其问题是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难以处理/处置的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占其干重比例达10~40%,所含特殊官能团对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况且EPS还会影响到污泥的脱水性能。如果能将EPS回收利用,则在获得重金属吸附剂的同时也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亦可实现污泥减量作用。传统分离EPS方法不仅含水率高、能耗大,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相形之下,膜分离则无后顾之忧。因此,本研究采用超滤以及正渗透(死端与扫流模式)膜过滤方式,以藻酸盐和实际EPS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膜污染机理,以及EPS膜分离回收过程与重金属离子吸附去除相耦合作用。不同提取方法获得EPS产量及组分有所不同,本研究以CER法获得的EPS作为研究对象。金属离子可与EPS中羧酸基团结合,可减轻超滤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现象,金属离子减轻程度为Al~(3+)>Fe~(3+)>Ca~(2+)>Mg~(2+),且叁价金属离子较二价离子来说效果要好。EPS对Pb~(2+)理论最大吸附量高达645.2 mg/g,EPS滤饼层对Pb~(2+)、Cu~(2+)与Cd~(2+)去除率均可达80%以上。EPS超滤膜回收与重金属离子去除耦合实验显示,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受超滤膜对EPS回收率与EPS滤饼吸附过程过滤压力影响。Ca~(2+)与硅藻土能减轻EPS膜浓缩回收的过滤阻抗,但不影响重金属离子去除率。Ca~(2+)减轻膜污染只在低过滤压力下(p_1=20 kPa)方有效果。正渗透膜朝向会影响正渗透过程中的水通量,且活性层朝向驱动液侧时通量下降速要高于朝向料液侧。因Ca~(2+)与SA发生交联反应,减轻了扫流以及死端无隔板正渗透过程中的膜污染现象。死端过滤时污垢层较为致密,因而水通量下降速率高于扫流模式,且因驱动液被稀释而引起的通量下降部分很少。正渗透隔板会使单位膜面积上积累的污垢增多,导致通量急剧下降;通过添加Ca~(2+)之方式并不能有效减轻膜污染。(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连晓征,陈玉燕,陈惠民[8](2019)在《不同血小板含量血液在不同静置时间对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血小板含量献血者所献血液在不同静置时间用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法:选择我站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所献全血且血小板计数在(150~250)×10~9/L和(251~350)×10~9/L的300ml血液各40袋,随机分成A、B、C、D四组,将这四组白膜层与血浆混合液在(22±2)℃分别静置0、1、2、4h后再离心制备成浓缩血小板,计算这四组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均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考虑不同静置时间因素影响情况下,血小板计数(150~250)×10~9/L和(251~350)×10~9/L血液所得到的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均值分别为0.77和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9,P>0.05)。在不考虑不同血小板含量因素的影响下,静置时间为0、1、2、4h后再进行第2次轻离心,所得到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分别为0.67、0.77、0.8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5,P<0.05),静置到2h其回收率最高。献血者不同血小板含量与不同静置时间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011,P>0.05)。结论:不同血小板含量献血者所献血液对制备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不产生影响,但不同静置时间对制备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会产生影响,静置2h离回收率达到高值,不必进一步延长静置时间,以免影响血小板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张永兴,马亚梦,张利珍,张秀峰,谭秀民[9](2019)在《从浓缩盐湖卤水中萃取分离锂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溶剂萃取法,对中国青海某盐湖浓缩后的高镁锂比老卤中的锂进行分离提取,系统考察了萃取剂浓度、萃取相比、卤水酸度等因素对锂萃取率的影响。对富锂有机相进行反萃取,考察了反萃取相比、反萃剂盐酸浓度等条件对锂负载有机相反萃取的影响。萃取工艺对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分离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无机盐工业》期刊2019年03期)
勾明雷,牛青山[10](2019)在《用TBP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萃取分离Mo、Re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BP为萃取剂,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分离回收Mo、Re,分别考察了浓缩液pH、相比(O/A)、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对Mo、Re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2、相比O/A=1∶2时,Mo的萃取率可达99. 5%,Mo对Re的分离系数高达181左右;萃取Mo结束后,将萃余液pH调至-0. 5左右,在25℃、相比O/A=1∶1条件下,Re的萃取率可达99. 6%,Re对Mo的分离系数高达500左右。(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03期)
浓缩分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高温熔融处理过程中布袋除尘系统产生的浓缩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的浓缩效果,考察了液固比和Ca(OH)2添加量对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酸洗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缩灰中可溶盐Na、K、Cl及重金属Cd、Pb、Zn、Cu含量分别是原灰的5.89、5.03、3.50、30.50、26.17、15.57、14.05倍。原灰和浓缩灰的平均粒径分别为44.55、13.96μm,比表面积分别为0.611、1.990 m2/g;对浓缩灰进行酸洗,分离可溶盐Na、K、Cl及重金属Cd、Pb、Zn、Cu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为4条件下,液固比为3:1,Ca(OH)2添加量为3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浓缩分离论文参考文献
[1].王富英,廖群艳.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中单个核细胞方法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
[2].王建伟,向瀚,陈春霞,纪涛,张曙光.酸洗处理对浓缩灰中可溶盐及重金属分离效果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9
[3].张雅莉,张良子,景媛媛,苏晓敏.分离机制备混合浓缩血小板改良方法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9
[4].唐向阳,唐蓉,杨斌.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分离浓缩新工艺研究[J].纸和造纸.2019
[5].于文圣,李淑梅,姜超.用纳滤膜浓缩分离技术处理铜萃余液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9
[6].徐浩,缪宏,林正龙,孔海峰.工业有机废气变压多膜分离浓缩自还原装置设计[J].农业装备技术.2019
[7].方晓敏.超滤浓缩EPS及其正渗透膜分离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8].连晓征,陈玉燕,陈惠民.不同血小板含量血液在不同静置时间对浓缩血小板第2次分离回收率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9].张永兴,马亚梦,张利珍,张秀峰,谭秀民.从浓缩盐湖卤水中萃取分离锂的实验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9
[10].勾明雷,牛青山.用TBP从POX工艺酸沉浓缩液中萃取分离Mo、Re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