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缓倾斜中厚矿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体,矿房,岩层,方法,地压,矿石,干式。
缓倾斜中厚矿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安,徐征军,李雪松[1](2019)在《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从缓倾斜中厚矿体的概述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在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时常见的各类问题,进而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深入探析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对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加以详细介绍,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可靠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17期)
关守安,李爽,金长宇,刘冬[2](2019)在《缓倾斜中厚矿体充填开采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下行充填开采过程中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规律展开了研究.通过FLAC3D叁维数值计算确定典型勘探线剖面,以河砂为骨料,重晶石粉为胶结剂进行大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利用3DEC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开采能有效抑制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使地表沉降范围集中在矿体顶部且沉降中心随下行开采过程中向矿体中心移动;深埋矿体的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范围的影响较浅埋矿体的采动影响小;岩层移动塌落的角度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最终沉降以筒型陷落为主.(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陈何,黄丹,于世波,秦秀山,王昌[3](2019)在《缓倾斜薄—中厚矿体连续开采地压规律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矿岩工程地质条件、岩石力学性质及采矿方案建立二维相似模型试验。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采矿区域周边的近域与远域尤其是顶板覆岩的受力、变形和塑性破坏特性,分析该种方法开采的竖直方向影响高度,确定覆岩移动变形规律及铝土矿开采的影响程度。试验表明,放顶与切顶方法可有效控制采场压力、控制上部岩层的均匀沉降。(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期刊2019年05期)
王征,李闯[4](2019)在《大白阳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白阳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为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回采,进行了采矿方法优选,最终选择了沿倾斜预控顶下向平行中深孔卸压回采采矿法进行试验研究。在回采过程中采用控制爆破技术,达到控制切顶爆破矿石的抛掷方向,防止对已维护好的采场顶板产生破坏,以及减少由于中深孔爆破而对采场矿柱留存和稳定性的影响。针对采场"细高"矿柱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了"连体矿柱"的结构形式,并采用加固、补强技术对矿柱进行支护,进一步增强了矿柱自身的稳定性。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用该采矿方法开采缓倾斜中厚矿体,能够达到安全、高效、经济的目的,最终采场综合生产能力达150 t/d,采矿损失率17. 50%,矿石贫化率13. 51%。(本文来源于《黄金》期刊2019年08期)
潘庆军[5](2019)在《某磷矿缓倾斜中厚矿体无轨机械化采矿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保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安全高效开采,根据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提出一种能配套使用大型无轨设备的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对该方法的采切工程、回采工艺及工作组织等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效率低、溜矿难等问题,可安全高效回收矿石。采矿成本为13.57元/t,矿石损失率为8.9%,贫化率为2.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矿体开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7期)
黄明建[6](2019)在《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实际情况中会遇到的进行缓倾斜中厚矿体工程的地形地貌,选择了3种开采矿石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技巧。对这3种方案运行中的各种利弊因素进行对比,再使用模糊的整体评价的方式开展量化计算,明确找出最优秀的开采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3期)
夏建波,林友,林吉飞,赵明亮[7](2019)在《梁花阱铜矿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花阱铜矿V号矿体属急倾斜中厚矿体,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开采,上盘围岩局部不稳固发生坍塌,废石混入造成出矿品位达不到入选要求。针对原采矿方案存在问题,设计了切顶锚杆护顶中深孔留矿法采矿方案,将矿体沿厚度方向分为2层同时自下而上推进开采,靠上盘分层超前靠下盘分层一定距离,在靠上盘分层开采面下方的工作面中完成凿岩、爆破、护顶等作业。该采矿方案在矿山进行了采矿实验并取得成功,同原采矿方案比较,其千吨采切比减少了0.84 m/kt,综合回收率提高了3.2%,采矿工效提高了3.3 t/(工·班),生产能力提升了80 t/d,大块率下降了4.9%,采矿直接成本下降了1.8元/t。该采矿方案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9年06期)
闫陶章[8](2019)在《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缓倾斜中厚到厚矿体赋存矿产条件,为了能够保障采矿效益,对多个采矿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传统采矿方法存在的弊端,对现有方法进行优化,确保的切割、回采、充填整个流程达到标准,提升采矿效益。(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9年04期)
张天航,赵兴东,李怀宾,赵一凡,张姝婧[9](2019)在《急倾斜中厚矿体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依据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稳固程度,结合矿山现有采矿装备与充填条件,在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落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方法。依据矿体形态划分阶段,在首采阶段最下分层开掘凿岩巷道,上一分层预控顶为下一分层开采提供凿岩巷道;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对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该采矿方法简化了矿块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通过采用连续开采减少矿柱留设,提高矿石回采量;采用干式充填体控制采场地压。在青龙沟采区北矿段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对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实现了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降低了矿产资源损失量。(本文来源于《黄金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耿旺[10](2019)在《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需要矿业企业能应用现代化机械采矿技术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以便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国矿产资源开采期间,地质地貌条件恶劣所致的开采难题较多,尤其缓倾斜中厚矿体作业中开采难度非常大。针对此种矿体的基本情况,研究了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分析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要点,以此为更多缓倾斜中厚矿体的有效开采提供参考经验。(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03期)
缓倾斜中厚矿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下行充填开采过程中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规律展开了研究.通过FLAC3D叁维数值计算确定典型勘探线剖面,以河砂为骨料,重晶石粉为胶结剂进行大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利用3DEC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开采能有效抑制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使地表沉降范围集中在矿体顶部且沉降中心随下行开采过程中向矿体中心移动;深埋矿体的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范围的影响较浅埋矿体的采动影响小;岩层移动塌落的角度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最终沉降以筒型陷落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缓倾斜中厚矿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安,徐征军,李雪松.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9
[2].关守安,李爽,金长宇,刘冬.缓倾斜中厚矿体充填开采上覆岩层运移规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何,黄丹,于世波,秦秀山,王昌.缓倾斜薄—中厚矿体连续开采地压规律与控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9
[4].王征,李闯.大白阳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及应用[J].黄金.2019
[5].潘庆军.某磷矿缓倾斜中厚矿体无轨机械化采矿技术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6].黄明建.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
[7].夏建波,林友,林吉飞,赵明亮.梁花阱铜矿急倾斜中厚矿体开采工艺研究[J].金属矿山.2019
[8].闫陶章.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选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
[9].张天航,赵兴东,李怀宾,赵一凡,张姝婧.急倾斜中厚矿体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J].黄金科学技术.2019
[10].耿旺.缓倾斜中厚矿体机械化采矿理论与技术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