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_齐宝权,赵佐安,贺洪举,黄宏,曹蓁

导读:本文包含了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酸盐,潜山,栖霞,综合评价,岩溶,表皮,盆地。

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文献综述

齐宝权,赵佐安,贺洪举,黄宏,曹蓁[1](2018)在《应用测井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来判别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迭系栖霞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迭系栖霞组颗粒白云岩储层目前已成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热点。由于栖霞组具有溶蚀孔洞和裂缝均较发育、基质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孔隙度评价方法来评价储层的有效性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对气井产能的预测值与实际测试结果偏差较大。为此,从分析该区栖霞组的储层特征入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对特殊测井资料的精细处理,建立了川西地区栖霞组储层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特殊处理计算基质孔、次生溶蚀孔洞面洞率,可用于评价储层的储集性;(2)深浅双侧向测井+电成像测井+斯通利波能量资料,可用于评价储层的渗滤能力;(3)所建立的栖霞组有效储层标准为:储能系数大于等于0.6、深侧向电阻率小于5 000Ω·m、面洞率大于0.6%、斯通利波衰减大于等于10%、储层综合评价指数大于等于0.25,该评价标准能较好地表征储层的品质和气井产能。该套评价方法及标准在现场应用的效果表明:储层有效性符合率由70%提升到90%以上,基本解决了该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技术难题,为试油选层、完井工程和开发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降低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工业》期刊2018年02期)

邱隆伟,刘镠,师政,张红臣[2](2016)在《基于残余岩溶指数的表生岩溶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以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顶面以下100 m范围内为表生岩溶储层发育区,钻井已证实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首次引入残余岩溶指数作为评价研究区表生岩溶储层储集空间有效性的定量参数,结合成岩作用类型及程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类型多项参数,更加全面、客观地将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分为Ⅰ,Ⅱ和Ⅲ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与残余岩溶指数相关性好,但彼此地震属性之间相关性差的平均波峰振幅、平均瞬时频率和振幅扭曲度3种地震属性,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残余岩溶指数平面成图,并与验证井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准确率大于70%。最终实现对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有利区带预测,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指明方向。(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6年06期)

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3](2011)在《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钻井完井液漏失是最严重的储层损害方式。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渗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其中溶洞是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是主要的渗流通道,钻井完井过程中易发生放空、漏失等事件。采用常规矿场评价指标一表皮系数,即使漏失数百方钻井完井液,表皮系数仍为负值,显然仅依靠表皮系数不能客观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漏失损害。因此,针对塔河油田复杂地质情况,统计了45井/层完钻井、测试及增产改造数据,考虑表皮系数、漏失量、渗透率、产油量,建立储层分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无量纲指标-综合损害指数(I_d),以此来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程度。应用表明,综合损害指数不仅适用于漏失严重的缝洞型储层损害评价,也适合于其他类型的储层,从而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储层损害矿场评价尺度。(本文来源于《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1-04-28)

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堡凹陷碳酸盐岩潜山顶面以下100 m范围内为表生岩溶储层发育区,钻井已证实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地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测井、录井及试油等资料,首次引入残余岩溶指数作为评价研究区表生岩溶储层储集空间有效性的定量参数,结合成岩作用类型及程度、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类型多项参数,更加全面、客观地将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分为Ⅰ,Ⅱ和Ⅲ类,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选取与残余岩溶指数相关性好,但彼此地震属性之间相关性差的平均波峰振幅、平均瞬时频率和振幅扭曲度3种地震属性,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将残余岩溶指数平面成图,并与验证井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准确率大于70%。最终实现对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表生岩溶储层有利区带预测,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指明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参考文献

[1].齐宝权,赵佐安,贺洪举,黄宏,曹蓁.应用测井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来判别储层的有效性——以四川盆地西部地区二迭系栖霞组为例[J].天然气工业.2018

[2].邱隆伟,刘镠,师政,张红臣.基于残余岩溶指数的表生岩溶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以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6

[3].李一岚,康毅力,李大奇,杜春朝,李冬梅.综合损害指数——评价缝洞型储层损害的一个新指标[C].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1

论文知识图

雾一、二段储层综合评价指数等...图7-2、图7-3、图7-4可以看到,平均...流动带指数平面分布图切6区E1+2产能综合评价指数Jo顺物源...一42长6段各目的层流动层带指数平面分布...流动带指数平面分布图

标签:;  ;  ;  ;  ;  ;  ;  

储层综合评价指数论文_齐宝权,赵佐安,贺洪举,黄宏,曹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