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_苏华,刘伟,李永庚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生物量,柏木,分配,地球化学,经济林,黑土。

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文献综述

苏华,刘伟,李永庚[1](2014)在《水分再分配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的生态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再分配(hydraulic redistribution,HR)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物物理过程,在缓解植物干旱胁迫、调节植物种间关系和群落组成、影响生态系统水碳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来,同位素标记示踪技术的应用促进了HR的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HR对土壤-植被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HR能改善干燥土层的水分状况,防止根系栓塞,促进细根存活与生长,提高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植物对表层土壤养分(尤其是氮)的吸收;HR还通过水分下传作用促进植物对深层土壤中磷和金属离子的吸收。HR促进土壤养分库的上下交换与流动,调节植物与土壤的氮磷比,因此其影响可能具有全球意义。在全球变化(如氮沉降)背景下,有必要深入探索HR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并将其纳入生态系统模型中。(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高成杰[2](2012)在《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规律与养分循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楝因其耐旱和多功能性,在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广泛种植,而大叶相思具根瘤,是良好的辅佐、护土改土的速生树种,作为干热河谷地区适宜造林树种,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的营造对该地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生态防护、区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印楝和大叶相思在不同营林模式下的生长能力、营养利用机制、养分分配及养分循环特征,并评价两树种在干热河谷的混交效益,于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标准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地区10a生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其分配与分布特征、凋落物及其分解、养分转移、养分分配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生物量较印楝纯林提高了47.9%,较大叶相思纯林下降了30.8%。混交林内,大叶相思改变了印楝枝和叶在空间上的配置,这对于混交林冠层在干热河谷雨季有效截留降水,防止雨水对林地土壤的直接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混交林中大叶相思平均单株根系生物量较纯林提高,印楝单株根系生物量则下降;不过,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则以纯林内大叶相思高于混交林,纯林内印楝低于混交林;且混交林内两个树种的各级侧根总生物量比例高于任一树种纯林。所营造的人工林树种根系大部分(65.8%~74.8%)都生长和分布于林地土壤表层(0~0.2m),这对于人工林发挥固土、保土等生态防护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土层是人工植被水肥管理和经营的关键部分。(2)大叶相思纯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年凋落量最大,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各林分旱季(11-5月)凋落量较雨季(6-10月)高。将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促进了印楝凋落叶的分解,但并未促进大叶相思凋落叶的分解,印楝和大叶相思混合分解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作用。且不同林分下凋落叶内N、P和K元素均发生了明显的转移现象,大叶相思N转移率较小,凋落叶中N含量高。混交林内印楝N和P的转移率要高于纯林,对这两种元素需求强烈。各林分下Ca和Mg随叶片衰老不断积累,主要通过凋落物的形式归还到林地中。(3)印楝纯林内土壤全N、全P、全K及其速效养分含量均显着低于混交林。而大叶相思纯林内除速效K显着低于混交林外,两种林分下其它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差异不显着。印楝与具有固氮能力的大叶相思混交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交林内土壤养分含量。混交林中印楝各器官(除干外)N、P含量均高于纯林。印楝通过奢侈吸收提高植物体内养分含量,并在纯林和混交林内各器官中呈现不同的养分分布格局。大叶相思在纯林和混交林下养分含量分布格局差异较小,尤其是N元素,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改变。纯林下印楝叶内N/P比(8.0)要小于混交林(11.1);而纯林内大叶相思叶内N/P比(20.5)要大于混交林(16.1)。即印楝相对于大叶相思表现为对N素的缺乏,而大叶相思则表现为对P素的缺乏。纯林内印楝相对于混交林,表现为对N的匮乏,而纯林内大叶相思相对于混交林则表现为对P素的缺乏。(4)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5种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为333.045~725.610kg·hm~(-2),年存留量为62.719~162.185kg·hm~(-2)·a~(-1),总归还量为48.818~88.862kg·hm~(-2)·a~(-1),年吸收量为251.047~111.537kg·hm~(-2)·a~(-1),均以大叶相思纯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5种养分元素利用系数在0.335~0.389之间,循环系数为0.393~0.438,周转期为6.540~8.166a。印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低,周转期最长,维持地力的能力差,消耗更多的养分,不利于林地生产力的维持。大叶相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较其它林分最大,周转期最短,养分归还量最大,更有利于林地养分(N、P和K)和生产力的维持。将印楝与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混交林内养分吸收量和归还量为印楝纯林的167.2%和186.2%,N、P和K的循环速率大于印楝纯林,周转期明显短于印楝纯林,Ca的周转期短于大叶相思纯林的50%,因此将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有利于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林分生产力。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在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防护功能,并建议根据不同恢复模式下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布与养分循环特征采取合理的水肥管理与林分结构调控等人工植被恢复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2-05-01)

王德禄,刘鸿翔,王守宇,孟凯,韩晓增[3](2001)在《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Ⅱ.养分在作物体内分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黑土长期肥料试验 1985~ 1995年期间的作物分析资料 ,研究了施肥和作物生长状况对大豆、玉米、小麦 3种作物体内养分浓度、养分在籽实和秸秆中分配比以及形成 10 0 0kg籽实产量的收获养分量等参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的正常施肥条件下 ,上述参数十分稳定 ,受施肥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不大 ,可直接用于这一地区养分收支的估算 .(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王青春,邓红兵,王庆礼,潘文斌[4](2000)在《叁峡库区柏木林降雨的再分配及养分循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峡库区柏木林为对象,定量研究了雨季(7月)林分中降雨的再分配及N、P两种养分元素的循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9.70%,树干茎流占总降雨量的1.17%,树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19.13%,地表径流系数平均为198%;2)由于淋溶作用,实际进入林地的穿透雨和树干茎流中总N和总P的含量均升高了较大的幅度。降雨时总N和总P含量的相对平衡值分别为0461 mg/L和0.075 mg/L,淋溶系数为1.86和2.94,迁移系数为0.57和0.29;3)柏木林生态系统中,N的总贮量为36. 00 x103kg/hm2,P的总贮量为2.512 X 103kg/hm2,其绝大部分(N为 99. 5%, P为 98. 8%)贮藏在土壤库中; 4)在有燃料输出的情况下,系统中的 N和 P循环效率分别为0.43和0.41。燃料的输出导致系统N和P循环效率降低,土壤中养分减少,从而导致系统养分的缺乏,生产力下降。(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0年04期)

张喜,张信民,王建平[5](1996)在《光箨篌竹林的物质分配与养分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面上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海拔、母岩、土壤、坡向和坡度对光箨篌竹林生物量分配和生产力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竹林生态系统年际生物量分配和生产力变化,并讨论了不同经营技术组合对生物量分配、生产力、物质循环和N、P、K、SiO2养分循环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竹子研究汇刊》期刊1996年03期)

余树全[6](1994)在《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Ⅱ、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分配和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N、P、K、Ca、Mg五种营养元素在柏木中的积累和分配,以及养分归还和利用效率,提出提高柏木生产力的措施。(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楝因其耐旱和多功能性,在我国西南干热河谷广泛种植,而大叶相思具根瘤,是良好的辅佐、护土改土的速生树种,作为干热河谷地区适宜造林树种,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的营造对该地区水土保持、土壤改良、生态防护、区域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印楝和大叶相思在不同营林模式下的生长能力、营养利用机制、养分分配及养分循环特征,并评价两树种在干热河谷的混交效益,于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标准地法,对元谋干热河谷地区10a生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生物量及其分配与分布特征、凋落物及其分解、养分转移、养分分配及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生物量较印楝纯林提高了47.9%,较大叶相思纯林下降了30.8%。混交林内,大叶相思改变了印楝枝和叶在空间上的配置,这对于混交林冠层在干热河谷雨季有效截留降水,防止雨水对林地土壤的直接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混交林中大叶相思平均单株根系生物量较纯林提高,印楝单株根系生物量则下降;不过,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则以纯林内大叶相思高于混交林,纯林内印楝低于混交林;且混交林内两个树种的各级侧根总生物量比例高于任一树种纯林。所营造的人工林树种根系大部分(65.8%~74.8%)都生长和分布于林地土壤表层(0~0.2m),这对于人工林发挥固土、保土等生态防护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土层是人工植被水肥管理和经营的关键部分。(2)大叶相思纯林凋落物现存量及年凋落量最大,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各林分旱季(11-5月)凋落量较雨季(6-10月)高。将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促进了印楝凋落叶的分解,但并未促进大叶相思凋落叶的分解,印楝和大叶相思混合分解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促进作用。且不同林分下凋落叶内N、P和K元素均发生了明显的转移现象,大叶相思N转移率较小,凋落叶中N含量高。混交林内印楝N和P的转移率要高于纯林,对这两种元素需求强烈。各林分下Ca和Mg随叶片衰老不断积累,主要通过凋落物的形式归还到林地中。(3)印楝纯林内土壤全N、全P、全K及其速效养分含量均显着低于混交林。而大叶相思纯林内除速效K显着低于混交林外,两种林分下其它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差异不显着。印楝与具有固氮能力的大叶相思混交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交林内土壤养分含量。混交林中印楝各器官(除干外)N、P含量均高于纯林。印楝通过奢侈吸收提高植物体内养分含量,并在纯林和混交林内各器官中呈现不同的养分分布格局。大叶相思在纯林和混交林下养分含量分布格局差异较小,尤其是N元素,分布格局并未发生改变。纯林下印楝叶内N/P比(8.0)要小于混交林(11.1);而纯林内大叶相思叶内N/P比(20.5)要大于混交林(16.1)。即印楝相对于大叶相思表现为对N素的缺乏,而大叶相思则表现为对P素的缺乏。纯林内印楝相对于混交林,表现为对N的匮乏,而纯林内大叶相思相对于混交林则表现为对P素的缺乏。(4)印楝纯林、大叶相思纯林及印楝+大叶相思混交林5种营养元素的总积累量为333.045~725.610kg·hm~(-2),年存留量为62.719~162.185kg·hm~(-2)·a~(-1),总归还量为48.818~88.862kg·hm~(-2)·a~(-1),年吸收量为251.047~111.537kg·hm~(-2)·a~(-1),均以大叶相思纯林最高,其次是混交林,印楝纯林最低。5种养分元素利用系数在0.335~0.389之间,循环系数为0.393~0.438,周转期为6.540~8.166a。印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低,周转期最长,维持地力的能力差,消耗更多的养分,不利于林地生产力的维持。大叶相思纯林内N和P的循环速率较其它林分最大,周转期最短,养分归还量最大,更有利于林地养分(N、P和K)和生产力的维持。将印楝与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混交林内养分吸收量和归还量为印楝纯林的167.2%和186.2%,N、P和K的循环速率大于印楝纯林,周转期明显短于印楝纯林,Ca的周转期短于大叶相思纯林的50%,因此将印楝和大叶相思混交种植后,有利于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和林分生产力。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在干热河谷地区的生态防护功能,并建议根据不同恢复模式下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布与养分循环特征采取合理的水肥管理与林分结构调控等人工植被恢复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参考文献

[1].苏华,刘伟,李永庚.水分再分配对土壤-植物系统养分循环的生态意义[J].植物生态学报.2014

[2].高成杰.干热河谷印楝和大叶相思人工林生物量分配规律与养分循环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3].王德禄,刘鸿翔,王守宇,孟凯,韩晓增.黑土长期施肥及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质量变化Ⅱ.养分在作物体内分配[J].应用生态学报.2001

[4].王青春,邓红兵,王庆礼,潘文斌.叁峡库区柏木林降雨的再分配及养分循环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

[5].张喜,张信民,王建平.光箨篌竹林的物质分配与养分循环[J].竹子研究汇刊.1996

[6].余树全.柏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Ⅱ、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分配和利用[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4

论文知识图

帽儿山天然次生林20个阔叶树种前5级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耦合作用过程土壤有机碳与交换性钙离子的相关性Fig....

标签:;  ;  ;  ;  ;  ;  ;  

养分循环与分配论文_苏华,刘伟,李永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