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曹勇[1](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提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2](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飞亚[3](2021)在《空间情节理论下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全国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开业,全国性商业大集团逐渐成型,市场渐趋饱和,必须型生活诉求被“美好生活”的诉求取代,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大众,深挖细分客群消费需求,打造更为聚焦的艺术化商业,成为商业空间新趋势。艺术化商业综合体是一个整体的理念,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发展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新思路与新模式以此将功能与形式整合。通过空间的编排营造出一个有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的场所,引导体验者进行参与思考。在活跃实体经济的同时,也能使文化艺术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结合空间情节理论,思考如何在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的过程中,真正给体验者带来沉浸与共鸣。首先,本文在体验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对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进行梳理,明确研究内容、目的和研究意义,并对“艺术化商业综合体”进行界定,对发展过程与趋势进行细致地分析。其次,引入空间情节理论作为空间分析和设计的理论支撑,细致分析了空间情节理论对艺术化商业综合体营造的价值意义,并对青岛目前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现状与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最后,通过对上述问题和内容的研究,针对青岛商业综合体艺术化设计总结出合理地设计方法与原则,并将其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设计实践。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艺术和商业的结合提出一定应用上的建议,为艺术化商业综合体的营造进行一个新的拓展。
余顺利[4](2021)在《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乡村建设是我国新发展格局下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内容,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建设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风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文化艺术是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源泉,在乡村景观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家以艺术独有的方式参与到乡村景观建设中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作为探索解决乡村发展问题的新模式,成为实现乡村社会、人文、生态、风貌修复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文化精神不断缺失、乡村面临转型和复兴的背景下,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为纽带介入乡村振兴,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为乡村传统文化复兴和乡土空间再造提供多元化的启示,对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景观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和现象的综合表现。论文从艺术介入的视角,对乡村景观进行分析,研究探索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论文以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在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乡村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剖析当前我国乡村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并从艺术导入型、艺术入驻型、艺术合作型等模式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按照最大化变异原则选取了设计丰收项目、碧山计划、郝堂村、西河村、许村计划等不同区域、不同艺术介入方式的村落进行实地调查,对其中实践的方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及影响因素,提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并通过对瑶里镇绕南村的设计实践,对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进行应用。论文探索研究了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为乡村风貌塑造和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了路径和方法,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及乡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于增加乡村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村民认同感及实现乡村文化的经济转化具有重要作用,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孙萍[5](2021)在《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当下人们渴望体验具有丰富感知的建筑,而科技的发展促使当代有着丰富的视觉影像,使建筑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视觉来体现。但一味追求视觉效果以吸引大众目光,却未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渴望能够重新回归真实世界,由此现象学成为建筑界的关注学科。也由此出现一批关注感知层面的建筑师,他们强调身体的在场性,并基于现象学理论创作出大量优秀建筑作品。同时,艺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打破传统的精准透视法则,发展出以当下所见的情景为基础的印象主义,在此基础上,突破二维画面,转向三维空间,强调身体在场的感知,并渗透到多种领域。艺术家也在空间中创作出富含感知、并突破传统思维的设计,现象学深受艺术发展的启示。因此,本文以现象学为始,从其理论发展历程之中提取出“悬置”和“还原”以及认知行为,并结合建筑设计策略展开探讨,从而认识到空间氛围背后的本质原因以及认识行为下的建构策略。本文以艺术介入作为切入点,以现象学中的“悬置”和认知行为作为理论支撑,将艺术介入后的“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而探寻“艺术介入”的营造策略。从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两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设计结合自然”、“质料探寻”、“空间关系”这三个方面,并作为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同时更具体到设计方法,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总结出艺术介入空间由三种方式,分为艺术装置介入空间、艺术介入建筑局部、以及建筑师以艺术家思维进行创作这三点。探讨艺术和建筑设计间的联系。旨在通过本文对艺术介入后的空间设计研究后,可以为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性,从而创造出更多丰富感知的空间。
王洋[6](2021)在《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活的富裕,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层次不断提高,需求层级也逐渐从低层次的生理与安全的领域调转到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的领域,公共交通作为链接城市的纽带,与人类文化的发展相依相随,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已不再是仅仅能够承担交通运输环节这一单一的功能,以此通过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整合,推导出“以人为本”的城站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即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在体验时代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来往旅客更高层次的旅程体验,公共艺术作为媒介介入其中来链接旅客与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以此来打破原本空间中单一的功能特性、服务特征与乏味的空间氛围,从而满足了旅客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更高的精神与体验需求。以上述内容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学科交叉、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本课题中主要研究的内容是相对割裂的,体验设计的研究几乎没有关照到这一领域内,因此将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公共艺术、体验设计三者结合就有了新的意义,将研究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基于跨界的角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交通枢纽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功能等交叉点作为共性基础,将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其进行基础研究分析;其次,经过对重点案例的实地调研与研究解析,把体验设计作为设计方法应用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通过对EEI体验模型这一指导理论的深度剖析,分Expectation-期许、Event-事件、Impact-影响的三个阶段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现存公共艺术,以及旅客在空间内的行为流程与需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证了EEI体验模型在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这一领域中的可行性,分析类型各异的旅客在不同功能与属性的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不同的体验过程中的共性,以此梳理出基于EEI体验模型,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要素,与旅客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的旅程体验方式。最后,根据EEI体验模型这样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模型推演出适用于这一领域的应用规律,演绎成公共艺术如何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基于此推演出了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内基于旅客体验构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理论模型,包括感知需求(Perceived need)、行为参与(Behavior participation)、情感回溯(Emotional backtracking)三个有机部分——PBE公共体验模型,构建出以视觉系统、感知提升、服务体验以及文化输出的公共艺术介入架构,来改善旅客进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时的旅程体验,公共艺术和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作为体验的媒介和场景,基于旅客体验构建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形态与功能型范式,再将这一范式作为理论模型应用到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策略中,探索公共艺术作为媒介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来提升空间的艺术品质,创造了大量流动人群的新的体验感知,丰富和补充了公共艺术在这一领域内的展示形态,加强了旅客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内的艺术体验,更好地促进城市发展。
李晶晶[7](2020)在《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城市以奥运会、亚运会及博览会等重大节事的开展为契机,推动城市结构完善、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公共空间复兴等城市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营销及形象推广的重要媒介。而品质提升导向下,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也正被广泛探索;但由于我国旧城旧村及旧厂房等亟需更新升级的用地数量庞大,面临更新转型动力不足、推进难度大、文化塑造缺乏等问题,相比于仅寄希望于通过举办高投入、高风险、场地要求高的重大节事,许多地区逐渐尝试通过渐进式、灵活性高、风险及费用较低的文化节事的举办,利用既有资源推动更新实践。深港双年展全称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作为国内首个以城市化问题为主题的文化节事,已连续举办八届,组织及运作模式相对成熟;而承办过深双的展场大部分因节事对其更新历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入,有的在节事结束后面临闲置或拆除;有的则以节事为契机推动改造得到新生。基于此背景,本文对深双与深圳城市更新有何关联、如何关联两个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机制及策略。本文以城市触媒、城市营销及城市经营理论为基础,以深双为实证案例,对其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对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进行关联性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案例,总结相关实践经验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构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形成本文实证研究的基础;进而回顾深圳城市更新历程及特征,以深双作为实证案例,对其特征、运作模式、选址及空间干预进行梳理,从时间维度及空间维度总结深双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机制;最后,基于前文总结不同介入策略及其特点,从物质、社会、经济及文化层面分析其介入影响,并对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方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的关联基础是行为主体和作用客体的相关性,关联性体现在文化节事助力建成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及外在形象塑造、建成空间的文化禀赋与空间特质孕育文化节事、节事运营促进城市更新机制完善三个方面;深双在主题、选址及空间改造上与深圳城市更新产生关联,以城市策展的形式推动城市更新;并通过创意式、改进式、引导式、营销式的介入策略,分别以驱动空间转型、提升空间品质、探讨改造方向及塑造空间形象等方式介入城市更新,对深圳城市更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认为,城市更新可积极引入文化节事,与地区发展需求协调,结合建成环境的本底特征开展项目策划与规划设计;以文化为内生动力,通过不同的利用方式提升文化内涵,塑造地区形象;管理层面应积极探寻政府与市场协作的创新更新模式,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并全周期运作,注重完善场地后续更新及建设的追踪机制,使文化节事更加持续地介入城市更新。
罗明[8](2020)在《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人传统空间观的载体,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地方类型之一,既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又因受到岭南气候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鲜明的地域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岭南园林通过精巧的造园手法使得水石、花木和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个立意丰富、可游可憩、极富体验性的人居环境,其蕴涵的空间智慧至今依旧适用。本论文选取岭南园林和当代岭南博物馆进行关联性研究,试图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合理地运用至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设计中。选择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作为研究成果的落脚点,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对当代岭南博物馆来说,以人的观展体验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参与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其体验性设计与岭南园林极富体验性的空间特征非常契合。其二,当代岭南博物馆和岭南园林两者在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这种共通性是其他类型建筑不完全具备的。因此,本文着重从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三个方面深入探寻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以此研究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一方面期望使岭南园林的空间艺术在当代得到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也为丰富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空间体验提供若干解决策略与实现途径,而其中普适化的设计手法,也能为其他类型的当代建筑提供相应的设计参考。本论文的主体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先从岭南园林的角度分析了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特征,再从博物馆的角度分析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阐明其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再分别论述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为本题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行走路径、视觉路径以及两者的结合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路径设计策略。第三部分主要从空间与环境的融合、空间整体性、空间渗透性以及空间对比四个方面对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空间组织策略。第四部分主要从意象组织、光影设计以及知觉通感三个方面对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进行解读,分析其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运用,得出当代岭南博物馆可借鉴的意境营造策略。最后,通过以上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出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共通点,并基于对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借鉴,归纳出当代岭南博物馆的路径设计、空间组织和意境营造的策略。需要说明的是,论文中所举博物馆案例并非都基于园林手法进行设计,但案例的空间特征与相应的园林手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共通之处,侧重点放在对于实物的直观感受和体验效果,而不囿于当初设计者的创作意图,以期在当今社会环境和设计语境下,为博物馆或其他类型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于晓楠[9](2020)在《翘曲空间 ——基于安东尼·维德勒图式理论的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通过对安东尼·维德勒图式理论相关话语的解读,来探究维德勒提出的“翘曲空间”这一概念。但并非将他对图式理论的看法与观点逐一阐释,也不试图创新一个连贯的空间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文尝试从维德勒对图式理论的相关看法来探析“翘曲空间”这一主体概念及其空间的特质,探讨维德勒在社会、文化、城市、技术、心理等多重因素交汇的叙事背景下关于城市建筑空间的观念,这利于解读“翘曲空间”在断裂、不平衡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的表现和形式。“翘曲空间”主要有两种空间形式:一个是来自主体的心理投射,另一个是在各种媒介媒体技术的揉合交汇下形成,除此之外,建筑的复杂形态与建构也是一种“翘曲”。论文选取具有“翘曲空间”特质的典型案例,对“翘曲空间”的空间类型进行归纳概括,分别阐述了“心理空间”、“数字空间”、“黑暗空间”的空间特色、模式以及形式语言。因本文是在特定视角下对“翘曲空间”的局部性展开研究,所以并没有总结其全部的空间类型。接着,对“翘曲空间”的表现形式、生成策略、图式策略、建造策略进行了研究思考。最后将以上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验性设计当中,本文关注空间与身体、心理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的是建筑与艺术媒介的融合与碰撞是如何产生了独特的空间翘曲形式。将维德勒总结出“翘曲空间”的两种空间形式作为三个设计的主体概念。三个装置设计分为:身体、住宅和空间三个部分,相对应的是纪念性装置、漂泊建筑与漫步装置,依据这三个限定部分进行一场关于“翘曲空间”探索的实验性设计。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空间情节理论下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
1.1.2 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变升级 |
1.1.3 艺术化商业综合体的兴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艺术化商业综合体与空间情节理论研究 |
2.1 艺术化商业综合体概述 |
2.1.1 艺术化商业综合体定义 |
2.1.2 商业综合体艺术化发展过程 |
2.2 空间情节理论概述 |
2.2.1 空间情节的概念 |
2.2.2 空间情节和空间体验 |
2.2.3 空间情节的要点 |
2.3 空间情节理论于商业综合体艺术化营造的价值研究 |
2.3.1 提升空间主题性 |
2.3.2 强化空间整体秩序 |
2.3.3 激发用户情感体验 |
第3章 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分析 |
3.1 青岛市商业现状概述 |
3.1.1 青岛市商业发展历程 |
3.1.2 青岛市商圈现状 |
3.2 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现状 |
3.3 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问题 |
3.3.1 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 |
3.3.2 空间单调且缺乏活力 |
3.3.3 艺术美感与深度不足 |
第4章 空间情节理论下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方法 |
4.1 设定有意味的主题 |
4.1.1 结合地域文化,打造城市特色 |
4.1.2 找准客群定位,贴合公众喜好 |
4.2 主题道具融入空间 |
4.2.1 置入艺术作品,营造画廊氛围 |
4.2.2 置入艺术装置,营造互动体验 |
4.2.3 自创IP形象,打造专属特色 |
4.2.4 开展艺术活动,激发空间活力 |
4.3 精心编排空间秩序 |
4.3.1 入口广场暗示主题 |
4.3.2 路径空间引导体验 |
4.3.3 中庭节点高潮起伏 |
4.3.4 细节元素烘托氛围 |
第5章 青岛市CBD万达广场艺术化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空间现状 |
5.1.2 设计目标 |
5.2 青岛市CBD万达广场艺术化营造策略 |
5.2.1 空间定位分析 |
5.2.2 空间布局优化 |
5.2.3 主题的设定 |
5.2.4 主题道具的提炼 |
5.2.5 空间情节的编排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4)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建设行动的实施 |
1.1.2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兴起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础理论阐释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艺术 |
2.1.2 艺术介入 |
2.1.3 景观 |
2.1.4 乡村景观 |
2.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
2.2.1 艺术介入理论 |
2.2.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2.2.3 区域景观规划理论 |
2.2.4 内生式发展理论 |
2.2.5 乡村旅游学理论 |
2.3 乡村景观的构成与特征 |
2.3.1 乡村景观的构成 |
2.3.2 乡村景观的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与分析 |
3.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兴起 |
3.1.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 |
3.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模式及实践分析 |
3.2.1 艺术导入型 |
3.2.2 艺术入驻型 |
3.2.3 艺术合作型 |
3.3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实践的作用与成效 |
3.3.1 乡村文化景观得到保护与传承 |
3.3.2 乡村人文资源得到转化 |
3.3.3 重塑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生活 |
3.3.4 激活乡村活力 |
3.3.5 提升村民生活水平 |
3.3.6 提升村民审美意识与美化乡村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案例调研分析 |
4.1 调研对象确定及调研过程 |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
4.1.2 实地调研内容 |
4.2 调研案例与分析 |
4.2.1 农业景观的艺术化与产业拓展案例——设计丰收项目 |
4.2.2 乡村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案例——碧山计划 |
4.2.3 村貌美化与基础设施改善案例—郝堂村 |
4.2.4 建筑改造与功能拓展——西河村 |
4.2.5 艺术节庆的引入案例——许村计划 |
4.3 问卷调查与分析 |
4.3.1 村民问卷调查及分析 |
4.3.2 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4.4 乡村景观存在问题及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 |
4.4.1 我国乡村景观的现状问题 |
4.4.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经验借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分析 |
5.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基因形态构成 |
5.1.1 乡村自然景观 |
5.1.2 乡村农业生产景观 |
5.1.3 乡村聚落景观 |
5.1.4 乡村文化景观 |
5.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艺术家具有的乡土知识因素 |
5.2.2 乡村历史文化因素 |
5.2.3 乡村场所特征因素 |
5.2.4 乡村自然景观要素 |
5.2.5 村民参与度因素 |
5.2.6 “人群”需求因素 |
5.3 艺术形式在乡村景观中的表达 |
5.3.1 绘画艺术 |
5.3.2 雕塑艺术 |
5.3.3 大地艺术 |
5.3.4 装置艺术 |
5.3.5 多媒体艺术 |
5.4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现路径分析 |
5.4.1 人—艺术激发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
5.4.2 文—艺术实现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的交融 |
5.4.3 地—艺术表达地方美学 |
5.4.4 产—艺术发展乡村核心产业 |
5.4.5 景—艺术创造并激活乡村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 |
6.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原则 |
6.1.1 在地性原则 |
6.1.2 生态保护性原则 |
6.1.3 参与互动性原则 |
6.1.4 文化乡土性原则 |
6.1.5 新旧共生性原则 |
6.2 乡村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
6.2.1 乡村大地艺术景观表达 |
6.2.2 乡村水系景观感知 |
6.2.3 乡村植物景观展现 |
6.2.4 乡村夜晚景观打造 |
6.3 农业生产景观的艺术引入 |
6.3.1 农田艺术景观的呈现 |
6.3.2 农作物创意景观小品搭建 |
6.3.3 农用器具乡土氛围营造 |
6.4 乡村聚落景观空间的再造与延伸 |
6.4.1 乡村聚落景观风貌规划 |
6.4.2 乡村建筑空间景观的再造 |
6.4.3 乡村公共空间的艺术构建 |
6.4.4 乡村绿道空间景观改造 |
6.4.5 乡土小品景观的艺术介入 |
6.5 乡村文化景观的修复与创新 |
6.5.1 乡土文化记忆的挖掘与修复 |
6.5.2 乡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辐射 |
6.5.3 乡土文化的艺术化活态展示 |
6.6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机制创新 |
6.6.1 加强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管理 |
6.6.2 强化村民的主体性及乡村景观保护意识 |
6.6.3 促进艺术家、乡村及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 |
6.6.4 制定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相关细则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实践探索 |
7.1 瑶里镇绕南村概况 |
7.2 绕南村前期调研 |
7.2.1 乡土资源调研分析 |
7.2.2 村民调研访谈分析 |
7.3 瑶里镇绕南村现存问题分析 |
7.3.1 民俗文化的流失 |
7.3.2 建筑的年久失修 |
7.3.3 景观的缺失 |
7.4 艺术介入绕南村景观建设具体策略分析 |
7.4.1 自然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2 聚落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3 文化景观的艺术介入 |
7.4.4 机制创新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2 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3 绕南村民访谈提纲 |
(5)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验的时代 |
1.1.2 感知的回归 |
1.1.3 艺术的普及 |
1.2 研究目的、意义、对象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结构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艺术介入空间概述 |
2.1 艺术介入概述 |
2.1.1 艺术介入的定义 |
2.1.2 艺术介入的范围 |
2.1.3 艺术介入的意义 |
2.2 艺术与现象学 |
2.2.1 艺术推动现象学的发展 |
2.2.2 艺术与现象学的感知共同基于身体 |
2.2.3 艺术与现象学的发展共同依赖空间 |
2.3 艺术介入空间发展历程 |
2.3.1 传统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
2.3.2 现代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
2.3.3 当代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
2.3.4 前沿建筑中艺术介入空间的倾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艺术介入的现象学理论背景 |
3.1 从胡塞尔的“悬置”到建筑的“还原” |
3.1.1 胡塞尔的“悬置” |
3.1.2 霍尔的“悬置” |
3.1.3 建筑设计中的“悬置” |
3.1.4 与“悬置”相对应的“还原” |
3.2 从梅洛庞蒂思想启发到建筑的创作过程 |
3.2.1 梅洛庞蒂理论下的认知过程 |
3.2.2 现象学下的建筑认识行为 |
3.2.3 现象学下的空间营造策略 |
3.2.4 现象学下的艺术介入建筑设计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艺术介入空间的设计要素 |
4.1 基于自然元素的空间设计研究 |
4.1.1 自然元素中的场所 |
4.1.2 自然元素中的光 |
4.1.3 自然元素中的水 |
4.1.4 总结 |
4.2 基于质料下的空间设计研究 |
4.2.1 质料中的材料 |
4.2.2 质料中的装饰 |
4.2.3 质料中的媒介 |
4.2.4 总结 |
4.3 基于空间关系构成的设计研究 |
4.3.1 连续组织空间 |
4.3.2 侵占原有空间 |
4.3.3 异轨原有空间 |
4.3.4 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 |
5.1 艺术装置介入空间 |
5.1.1 天气计划—借用光与水雾的烘托 |
5.1.2 胡同泡泡—借用媒介的改造 |
5.1.3 城东·一气合成—借用侵占改变空间路径 |
5.1.4 总结 |
5.2 艺术介入建筑局部 |
5.2.1 爷爷家青年旅舍—艺术承担分割空间 |
5.2.2 蔡国强自宅—艺术承担墙的功能 |
5.2.3 总结 |
5.3 艺术思维介入建筑设计 |
5.3.1 谷之教堂—以建筑延续“塞拉的弧” |
5.3.2 沙丘美术馆—基于无尽之宅的衍生 |
5.3.3 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 |
6.2 对当前研究成果的总结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片索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附录 A:艺术家简介 |
附录 B:旧厂新生——以艺术的置入改造空间 |
(6)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2.关于公共艺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关于体验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4.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六)论文框架 |
二 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与公共艺术相关理论概述 |
(一)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理论推演 |
1.交通枢纽的定义与功能简述 |
2.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功能简述 |
3.城市交通枢纽空间概念推导——城站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 |
4.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功能与属性 |
5.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类型 |
6.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区域分布 |
(二)公共艺术的理论概述及研究 |
1.公共艺术概述 |
2.公共艺术的分类 |
3.公共艺术的特性 |
4.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案例分析 |
(三)旅客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的相关研究 |
1.旅客在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的问卷调研 |
2.调研结果与问题分析 |
3.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旅客的类型 |
4.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旅客的需求分析 |
5.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旅客的特征 |
三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体验设计应用研究 |
(一)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研究 |
1.流动性空间的媒介载体 |
2.城市交通枢纽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功能 |
3.旅客与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公共艺术的交互方式 |
4.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对旅客产生的作用分析 |
(二)体验设计理论及研究 |
1.将体验作为设计对象的理论研究 |
2.分析EEI体验模型的设计理论概述 |
3.小结 |
(三)基于体验设计分析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研究 |
1.基于EEI体验模型论证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可行性 |
2.基于EEI体验模型探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应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
3.基于EEI体验模型分析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要素 |
四 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体验设计策略 |
(一)EEI体验模型应用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策略 |
(二)运用体验模型构建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改善旅客体验的架构 |
1.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视觉系统构建 |
2.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感知提升 |
3.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交互方式 |
4.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服务体验 |
5.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文化输出 |
(三)基于旅客体验生成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理论模型——PBE公共体验模型 |
1.感知需求 |
2.行为参与 |
3.情感回溯 |
(四)PBE公共体验模型应用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形态 |
1.上海吴中路地铁站案例分析 |
2.基于体验设计的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发展趋势 |
(五)基于体验设计探究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影响 |
1.基于个人:提升旅程体验 |
2.基于城市:塑造城市空间形象 |
3.基于文化:群体审美认知的改变 |
五 PBE公共体验模型应用于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应用 |
(一)公共艺术介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概念性设计方案 |
1.概念性设计选题 |
2.概念性设计思路 |
3.概念性设计空间节点 |
4.概念性设计交互方式 |
5.概念性设计效果呈现 |
六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公共交通枢纽空间的旅客相关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品质提升导向下,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被广泛探索 |
1.1.2 全球竞争背景下,重大节事助力城市建设及品牌营销 |
1.1.3 双年展等文化节事作为新驱动要素,推动城市更新及空间转型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1.4.1 文化节事 |
1.4.2 城市更新 |
1.4.3 深港双年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理论基础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城市营销理论 |
2.1.3 城市经营理论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大事件的研究综述 |
2.2.2 文化节事的研究综述 |
2.2.3 双年展的研究综述 |
2.2.4 城市更新的研究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节事与城市更新的关联性分析 |
3.1 营销层面:节事助力建成空间文化内涵提升及外在形象塑造 |
3.1.1 节事主题选择与节事营销 |
3.1.2 节事丰富建成空间的文化内涵 |
3.1.3 节事助力建成空间品牌及形象塑造 |
3.2 规划层面:建成空间的文化禀赋及空间特质孕育文化节事 |
3.2.1 节事的空间选址与布局 |
3.2.2 节事对建成空间的规划与改造 |
3.2.3 节事与空间选址的不同组合模式 |
3.3 管理层面:节事运营促进城市更新机制的完善 |
3.3.1 对象方面:扩大更新的参与主体类别及参与度 |
3.3.2 活动组织方面:节事组织与更新管理机制相匹配 |
3.4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国内外实践 |
3.4.1 国外实践:“欧洲文化之都”以文化为导向的更新实践 |
3.4.2 国内实践:北京、上海等地在小尺度空间的更新探索 |
3.5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城市更新与深双的关联性分析 |
4.1 深圳城市更新历程及特征演变 |
4.1.1 萌芽阶段:以个体利益为主导的更新起步(80-90年代初) |
4.1.2 起步阶段:以经济效益为主导的更新探索(90年代-21世纪初) |
4.1.3 发展阶段:以综合效益为主导的更新完善(21世纪初至今) |
4.1.4 更新特征的演变总结 |
4.2 历届深双的组织及运作模式 |
4.2.1 展览缘起与发展概况 |
4.2.2 展览的主题与结构 |
4.2.3 展览运作模式及相关主体 |
4.3 历届深双的选址及空间干预 |
4.3.1 展览场地的空间分布及功能类型 |
4.3.2 展览场地概况及深双介入历程 |
4.3.3 展览介入目的及空间干预分析 |
4.4 深圳城市更新与深双的关联机制 |
4.4.1 关联基础:行为主体与作用客体的相关性 |
4.4.2 空间维度:深双主题及选址响应城市发展阶段特征 |
4.4.3 时间维度:深双各阶段对更新改造进程的干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双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及影响分析 |
5.1 深双介入深圳城市更新的策略分析 |
5.1.1 创意式介入策略:文化植入,驱动空间转型 |
5.1.2 改进式介入策略:文化再生,提升空间品质 |
5.1.3 引导式介入策略:文化保育,探索改造方向 |
5.1.4 营销式介入策略:文化推广,塑造空间形象 |
5.1.5 策略总结 |
5.2 深双对深圳城市更新的影响分析 |
5.2.1 物质层面: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及空间品质提升 |
5.2.2 文化层面:文化内涵提升及文化供给能力提升 |
5.2.3 社会层面:治理体系完善及社会网络再生 |
5.2.4 经济层面:刺激文化创意产业及配套产业发展 |
5.3 文化节事介入城市更新的方法总结及建议 |
5.3.1 规划层面,文化节事与城市规划战略相协调,因地特治 |
5.3.2 营销层面,以文化为内生动力,塑造城市或地区形象 |
5.3.3 管理层面,多元主体、创新机制的全周期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博物馆空间体验的多元化趋势 |
1.1.2 全球趋同背景下保持建筑的地域特色 |
1.1.3 传统与现代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
1.2 研究范畴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2 概念的界定 |
1.2.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 研究现状 |
1.3.1 岭南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岭南园林空间与当代岭南博物馆空间的关联性 |
2.1 岭南园林空间营造特征 |
2.1.1 岭南园林空间的渗透性特征 |
2.1.2 岭南园林空间的垂直性特征 |
2.1.3 岭南园林空间的宅园合一特征 |
2.2 当代岭南博物馆的发展趋向与岭南园林空间特征的相似性 |
2.2.1 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 |
2.2.2 小型化的主题体验 |
2.2.3 复合化的功能体验 |
2.3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重要性 |
2.3.1 传承岭南园林空间艺术 |
2.3.2 塑造岭南地域场所精神 |
2.4 当代岭南博物馆设计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可行性 |
2.4.1 基础环境——岭南文化的开放、融通、务实性 |
2.4.2 营造重点——使用者的空间体验感 |
2.4.3 空间效果——四维时空的动态连续性 |
2.5 当代岭南博物馆借鉴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设计方向选择 |
2.5.1 路径设计 |
2.5.2 空间组织 |
2.5.3 意境营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园林路径设计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
3.1 行走路径的设计 |
3.1.1 水平路线的环绕叠合 |
3.1.2 垂直路线间的高效联系 |
3.1.3 垂直路线的曲折变化 |
3.2 视觉路径的设计 |
3.2.1 视线牵引 |
3.2.2 视线渗透 |
3.3 行走与视觉路径的结合设计 |
3.3.1 路线与视线的连续 |
3.3.2 路线与视线的突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岭南园林空间组织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
4.1 空间与环境融合 |
4.1.1 空间与外围自然环境相互渗透 |
4.1.2 在建筑空间中再现自然 |
4.1.3 空间表现人文历史环境 |
4.1.4 空间适应气候环境 |
4.2 空间整体性 |
4.2.1 整体中的空间独立表现 |
4.2.2 整体中的空间组合序列 |
4.3 空间渗透性 |
4.3.1 竖向渗透空间——中庭空间 |
4.3.2 水平渗透空间——庭院空间 |
4.3.3 邻接渗透空间——敞廊空间 |
4.4 空间对比 |
4.4.1 空间体量对比 |
4.4.2 空间主次对比 |
4.4.3 空间虚实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园林意境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 |
5.1 结合意象组织营造意境 |
5.1.1 植物意象营造意境 |
5.1.2 水石意象营造意境 |
5.1.3 主题性意象营造意境 |
5.2 结合光影设计营造意境 |
5.2.1 光影营造模糊暧昧的空间意境 |
5.2.2 光影营造静谧平和的空间意境 |
5.2.3 光影营造清新明快的空间意境 |
5.3 结合知觉通感营造意境 |
5.3.1 基于视觉体验营造意境 |
5.3.2 基于听觉体验营造意境 |
5.3.3 基于综合感觉营造意境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翘曲空间 ——基于安东尼·维德勒图式理论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安东尼·维德勒图式理论 |
第一节 概念阐释 |
一、图象、图式与类型 |
二、维德勒图式理论的相关话语 |
第二节 “翘曲空间”演变的背景分析 |
一、“翘曲”与“翘曲空间” |
二、空间思考与精神分析 |
三、“流动的空间” |
第三节 空间的心理观念与建筑呈现 |
一、“翘曲空间”:一种空间隐喻 |
二、“不安都市”:一种心理疾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翘曲空间”的类型探析 |
第一节 "心理空间" |
一、情节体验 |
二、文学想象 |
三、虚空真实 |
第二节 “数字空间” |
一、数字形态 |
二、空间意象 |
三、设计图式 |
第三节 “黑暗空间” |
一、神秘离奇 |
二、深色消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翘曲空间”形态呈现的设计策略 |
第一节 表现形式 |
一、异样的空间 |
二、互异而连续 |
第二节 生成策略 |
一、空间形态的演变 |
二、空间并置的可能 |
第三节 图式策略 |
一、图式思想 |
二、图式手法 |
第四节 建造策略 |
一、建造思想 |
二、建造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翘曲空间”实验性设计 |
第一节 身体—《被肢解的纪念性装置》 |
一、主题:释放、聚焦、记忆 |
二、生成:倒置、咬合、集散 |
三、建造:场所、结构、形态 |
四、组合性—体系中的模块 |
第二节 住宅—《扭曲的“异乡者”之家》 |
一、主题:变形、断裂、漂浮 |
二、呈现:消减、围合、切割 |
三、建造:材料、光影、要素 |
四、透明性—杆件中的间隙 |
第三节 空间—《梦境空间:延长的漫步》 |
一、主题:交流、想象、体验 |
二、生成:错位、镜像、折叠 |
三、建造:功能、构件、路径 |
四、连续性—自由中的秩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翘曲空间”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二节 “翘曲空间”实验性设计的反思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四、作为“空间艺术”的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空间情节理论下青岛市商业综合体艺术化研究[D]. 王飞亚.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4]艺术介入乡村景观建设策略研究[D]. 余顺利.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基于现象学的艺术介入空间设计研究[D]. 孙萍.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6]公共艺术介入城市交通枢纽空间的体验设计研究[D]. 王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7]深港双年展与深圳城市更新的关联及策略研究[D]. 李晶晶.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岭南园林空间营造手法在当代岭南博物馆中的借鉴与运用研究[D]. 罗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翘曲空间 ——基于安东尼·维德勒图式理论的设计研究[D]. 于晓楠.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