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效益论文-王桠楠,王治轶,苏日古嘎,张乐,李艳龙

生态旅游效益论文-王桠楠,王治轶,苏日古嘎,张乐,李艳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旅游效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牧业型,纯牧业型,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效益论文文献综述

王桠楠,王治轶,苏日古嘎,张乐,李艳龙[1](2019)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牧户经营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畜牧生产、调节环境和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功能。开展草原生态旅游是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系统多服务功能、增强牧区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对锡林郭勒盟5个旗(市)的45对"旅游+牧业"型牧户和"纯牧业"型牧户家庭牧业、旅游业经营状况和草地状况的调查表明:1)"旅游+牧业"型牧户年均净收入为6.06万元,显着高于"纯牧业"型牧户1.14万元(P <0.01);2)"旅游+牧业"型牧户旅游业净收入为6.53万元,与其牧业净收入6.64万元相当,二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 0.05);3)"旅游+牧业"型牧户草地植被盖度不低于"纯牧业"型牧户,草地优势植物中出现退化指示种的比例低,表明草地状况优于"纯牧业"型牧户。这个研究表明,在草原家庭牧场兼顾发展季节性旅游业,投资小,经济与生态效益大,是草原牧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双赢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引导和大力促草原生态旅游,并增强旅游中生态知识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宋飞,周树森[2](2018)在《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壮丽的自然景观,茫茫的原始森林,宜人的山地气候和优宜的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本文围绕保护区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阐述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分析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8年14期)

陈薇[3](2018)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体验式经济的发展也随之应运而生。本文在分析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现状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体验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初步探究了体验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尤其是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其效益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管理观察》期刊2018年19期)

黎军,汤民[4](2018)在《绿的主打歌》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年伊始,作为铜鼓县最大的旅游项目——大塅镇汤里(温泉)景区,正式以4A级景区面貌对外营业。元旦假期,该景区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与滚烫的温泉相映成趣的是,距离汤里不足10公里的天柱峰景区正在抓紧施工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吹响了今年创评4A级景区的冲(本文来源于《江西日报》期刊2018-02-05)

王学军[5](2017)在《秧歌号子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效益分析——以江苏省金湖秧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实践与探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确立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旅游开发带动文化保护的发展思路,将非遗资源项目——秧歌号子开发成独具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借助生态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性开发利用,在合理开发中维护项目,实现非遗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的转变,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而且能有效提高地区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旅游业的软实力。(本文来源于《文化月刊》期刊2017年09期)

司嵬[6](2017)在《茶乡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茶文化历史悠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茶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我国茶乡众多。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涉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养生、休闲,因此,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茶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的收入,但是现阶段茶乡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推动茶乡生态旅游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茶乡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茶乡生态旅游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7年04期)

宋次轩[7](2017)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品牌效益研究——以黄冈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旅游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整合发展有利于推进黄冈市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对黄冈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调查,并提出具体的发展措施和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01期)

吴晓亮[8](2016)在《海南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及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海南省农村的农业生态旅游已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但是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但阻碍旅游开发而且还阻碍海南农村地区建设有效的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研究农业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基于海南农村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及对其效益研究的一些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确定农业生态旅游与其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发展条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判模型,对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开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确定效益评价指标,得到适合的模式效益。进而改变当地农村生态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可持续的农村生态旅游,全面提升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6年11期)

王毅菲[9](2016)在《体验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经济建设模式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更新与转换。如今,物质享受得到基本保证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体验式经济自然油然而生,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体验经济的主打产品,是当下体验式服务不断推陈出新的重点。本文将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出发,进行体验经济下乡村生态旅游的效益分析,以此剖析体验经济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脱节的表现,并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构建相结合,提出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6年06期)

李季洋[10](2016)在《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实施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生存离不开土地资源,土地又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对土地的一些利用活动,导致土地自身性质和利用方式发生改变,增长的人口数量和快速发达的经济带来土地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在土地资源供给紧缺的情况下,常常产生土地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状态。土地供求不平衡往往会引起国民经济结构失调,不合理地土地利用结构会带来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合理地进行有限的土地资源分配工作,平衡土地的供需矛盾是首要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条件,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地进行部门间的土地分配,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地保障。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坚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原则,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实现生态环境健康、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区域协调和谐的发展目标。利用2011-2014年区域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及其二类土地类型用地面积数据,对各类用地进行动态分析。根据莲花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的动态分析,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景观效益指数叁项评价指标进行确定,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其进行一致性检验,构建评价结构分级与分值的对应指向关系,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前后的各类生态效用数据的差值来研究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以科学性、前瞻性等指标选取原则选取莲花山地区经济效益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并进行组合权重,得出最满意的经济价值,根据分析结果综合全面地评价莲花山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依据经济、生态效益的评价结果以及各类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数据,以实现规划年各项经济指标为目标,采用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五年莲花山地区用地情况进行预测,并对比原有的规划方案,根据未来莲花山发展所需各类用地情况,提出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健康、高速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生态旅游效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狼山自然保护区壮丽的自然景观,茫茫的原始森林,宜人的山地气候和优宜的生态环境,具有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本文围绕保护区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阐述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分析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旅游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1].王桠楠,王治轶,苏日古嘎,张乐,李艳龙.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牧户经营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J].草业科学.2019

[2].宋飞,周树森.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与效益[J].江西农业.2018

[3].陈薇.体验经济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管理观察.2018

[4].黎军,汤民.绿的主打歌[N].江西日报.2018

[5].王学军.秧歌号子与生态旅游融合的效益分析——以江苏省金湖秧歌的传承保护工作实践与探索为例[J].文化月刊.2017

[6].司嵬.茶乡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效益分析[J].福建茶叶.2017

[7].宋次轩.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品牌效益研究——以黄冈市为例[J].明日风尚.2017

[8].吴晓亮.海南省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及效益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

[9].王毅菲.体验经济背景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农业经济.2016

[10].李季洋.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实施效益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生态旅游效益论文-王桠楠,王治轶,苏日古嘎,张乐,李艳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