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顾庆,游书力

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顾庆,游书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烯丙基去芳构化,芳基去芳构化,氨基去芳构化,天然产物合成

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顾庆,游书力[1](2019)在《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芳香化合物是来源于化石资源的基本化学物质。去芳构化反应可以从芳香化合物出发合成叁维立体且高度官能团化产物,构筑全新的分子骨架,极大拓宽了产物化学空间。在过去的几年,去芳构化反应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基于去芳构化反应的类型,总结最近几年基于去芳构化策略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张志平,解鸿宇,班树荣,李青山[2](2019)在《基于金鸡纳碱的磺酰脲类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鸡纳碱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催化。本文采用Mitsunobu反应和磺酰基异氰酸酯的胺解,合成了4种金鸡纳碱-磺酰脲类催化剂(3a~3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在优化反应条件下,3a催化硝基甲烷与查尔酮间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收率71%和33%ee。(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9年11期)

郭庆君[3](2019)在《手性磷酰胺类配体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手性3-取代苯酞化合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反式-1,2-二苯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磷酰胺类配体,考察了该类配体在催化1,2-加成/内酯化串联反应合成手性3-取代苯酞化合物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在最优条件下,即在配体7d摩尔分数为20%时,可以获得高达90%的收率及大于80%e.e.值的3-取代苯酞化合物;该配体合成简单,虽然作为催化剂使用量较大但较易回收再利用.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认为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环状过渡态有助于提高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钟瑞昕,李淼,陈治明[4](2019)在《吡咯烷酰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下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成功合成了5种吡咯烷酰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1a~1e),将其用于硝基烯烃衍生物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研究表明:35℃下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吲哚与硝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1e为最优催化剂、反应12 h,得到较高的产率(91%)和ee值(94%)。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经济易得、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7期)

[5](2019)在《氨基酸二肽季鏻盐催化不对称aza-Darzens反应在合成多取代氮杂环丙烷衍生物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7425~7430手性氮杂环丙烷结构是众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和手性医药分子的核心骨架.目前关于二取代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合成已有若干报道,叁取代氮杂环丙烷的不对称合成报道却很少,四取代氮杂环丙烷由于空间位阻原因,其不对称合成的例子至今未见报道.该类化合物的精准不对称合成极具挑战性,仍然是当今不对称合成化学领域的(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9期)

粟夏,李卫国,李妍,韦志明,黄平[6](2019)在《不对称合成R-(+)-1-环己基-1-苯基甲醇反应液的气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以环己基苯基甲酮为原料、异丙醇为氢源,经不对称还原合成R-(+)-1-环己基-1-苯基甲醇的反应液中相关组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手性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在此条件下各物质能很好地分离。该方法中,待测物质的检出限为12.0~32.8 mg·L~(-1),相对标准偏差为3.1%~5.2%,加标回收率为95.3%~105%。(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7](2019)在《通过Aza-Achmatowicz呋喃重排反应与吲哚亲核加成高效完成天然产物(-)-Alstofolinine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4988~4991吲哚并氮杂双环[3.3.1]壬烷环系广泛存在于吲哚类生物碱中,该环系是macroline/sarpagine/ajmaline类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结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齐湘兵课题组以廉价易得的生物质原料呋喃衍生物和吲哚乙酸为起始原料,在成功合成手性底物1的基础上,首先通过Aza-Achmatowicz反应对呋喃进行氧化重排,接着利用吲哚2-位的亲核(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刘渝鑫[8](2019)在《双功能化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亚胺加成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含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且也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化合物中,含氮结构片段对其生物活性起重要作用。使用亚胺作为亲电试剂与不同亲核试剂进行不对称催化加成是合成各种手性含氮化合物最高效和方便的途径之一。因此,发展适用的新型催化剂以及拓展新的亚胺不对称加成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合成了金鸡纳碱以及氨基酸骨架的新型多氢键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将这些催化剂和文献已知的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双功能催化剂成功应用于亚胺和碳亲核试剂以及氮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以廉价易得的α-氨基酸出发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具有多氢键供体的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α-氨基砜与硝基烷烃的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其中,以L-苯甘氨醇或L-苯丙氨醇为多氢键供体的催化剂均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经过催化剂、溶剂、碱的当量的优化筛选得到了最优条件:5 mol%的催化剂,氯仿为溶剂,加入5 equiv氢氧化钾,在-20°C下反应12小时。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底物范围广、产率高、对映和非对映选择性优异(90->99.9%ee,90:10-92:8 dr)。尤其,与之前的报道相比,脂肪族α-氨基砜的对映选择性已经提高到很高水平(91-93%ee)。机理控制实验支持催化剂的双功能协同催化,并表明催化剂的多氢键供体苯甘氨醇部分上的羟基和催化剂的季铵中心对于在该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中实现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最后,通过衍生化合成了相应光学纯的邻二胺。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金鸡纳碱衍生的具有多氢键供体的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靛红衍生的N-Boc酮亚胺的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其中具有3,5-二叔丁基苄基结构的催化剂展现了最优的催化性能。使用LiOH·H_2O作碱时明显提高了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并且在氯仿做溶剂时反应中添加10μL水是必不可少的。经过碱、催化剂、溶剂、温度的筛选得到最优条件:在-40°C下,10 mol%催化剂,无水氯仿加入10μL蒸馏水为溶剂,加入5 equiv LiOH·H_2O。通过该方法以高产率(96-99%)、高对映选择性(高达95%ee)构建了一系列3-取代3-氨基-羟吲哚衍生物。机理控制实验验证了该双功能催化剂的协同催化机制,并表明催化剂的氢键供体苯甘氨醇部分上的羟基和催化剂的季铵中心对于在该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中实现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是缺一不可的。3.将已经开发的金鸡纳碱衍生的具有多氢键供体的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成功应用于靛红衍生的酮亚胺与α-芳基硝基烷烃的高度非对映和对映体选择性nitro-Mannich反应。该催化体系是首例应用于该反应的非金属催化体系。当硝基烷烃被α-芳基硝基烷烃替代时,相应产物的非对映选择性有显着改善。经过对催化剂、碱、溶剂、温度以及亲核试剂当量的优化筛选得到了最优条件:在-40°C,10 mol%催化剂,未纯化的氯仿为溶剂,5 equiv LiOH·H_2O为碱。通过该方法以广泛的底物范围、高产率(96-99%)、高对映和非对映选择性(高达95%ee,高达95:5 dr)构建了一系列3-取代3-氨基-羟吲哚衍生物。机理控制实验表明催化剂的苯甘氨醇部分上的羟基和催化剂的季铵中心实现了双功能协同催化。4.通过氢化奎宁衍生的手性硫脲催化剂催化的靛红衍生的酮亚胺与氧代-茚满酸酯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直接一步构建了一系列具有手性双环结构的3-取代3-氨基-羟吲哚衍生物。这类双环结构是几类天然产物的特征结构,尤其,其中一些含有β-氨基酸衍生物结构的物质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并且,立体选择性合成手性双环在有机合成中是极具挑战性的。用氢化奎宁骨架替代奎宁骨架,显着地改善了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这可能是由于氢化奎宁骨架的C1位C-C键易于旋转,可有效改善催化剂与底物的立体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底物范围广、产率高(92-99%)、对映和非对映选择性优异(85-99%ee,高达>99:1 dr)。通过该方法显着提高了β-酮酯与酮亚胺Mannich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通过克级实验证明了该反应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结合产物的立体化学,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过渡态模型。5.以奎宁衍生的手性脲为催化剂,以芳胺和靛红衍生的酮亚胺为底物,构建了一系列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新型非环N,N'-缩酮。N,N'-缩醛(酮)是许多药物分子和生物天然产物最重要的核心结构之一。更重要的是,据报道其中一种对映体的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其外消旋混合物。氮亲核试剂不对称加成亚胺构建的手性N,N'-缩醛(酮),即在一个碳上含有两个不同的氮基团,由于其潜在的不稳定性而报道较少。已报道方法大多是通过成环来减轻N,N'-缩醛(酮)的不稳定性,因此手性非环N,N'-缩醛(酮)的合成更加具有挑战性。通过使用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溶剂,成功得到了高对映选择性的产物。奎宁和氢化奎宁衍生的脲和硫脲均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通过该方法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非环N,N'-缩酮结构的高产率(78-99%)和高对映选择性(76-96%ee)的3-取代3-氨基-羟吲哚衍生物。克级实验证明了该反应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并且结合产物的立体化学提出了可能的反应过渡态模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小海[9](2019)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合成硝基苯并[7]轮烯和螺环四氢噻吩化合物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初,得益于List,MacMillan和Jacobsen等人的开拓性研究,有机小分子催化获得迅速发展。在有机小分子催化研究中,不对称串联反应作为合成复杂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手段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有机双功能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中表现出突出的潜力与优势。本论文利用有机双功能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研究了手性硝基苯并[7]轮烯和螺环四氢噻吩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第一章,对近年来有机双功能催化剂在不对称串联反应中的应用以及双环[3.2.1]辛烷骨架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发展了一种双功能硫脲催化下的2-烷基-3-羟基萘-1,4-二酮和硝基烯的不对称Michael/Aldol[3+2]串联环化反应,实现了含双环[3.2.1]辛烷骨架的硝基苯并[7]轮烯的不对称合成。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双环[3.2.1]辛烷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第叁章,利用双功能催化剂催化下硫代苯乙酮与糖精衍生物的[3+2]环化反应,开发了一种手性螺环四氢噻吩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杨云,刘慧慧,刘小兵,刘田田,朱玉芹[10](2019)在《碳钯化/C-H烯基化串联反应:含氧化吲哚类结构单元的轴手性烯基芳烃的不对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较低的旋转能垒,轴手性烯基芳烃衍生物的催化不对称合成存在很大挑战.氧化吲哚是天然产物的重要骨架,也是生物活性分子及药物的重要合成子.作者通过碳钯化/C-H键的烯基化串联反应实现了含氧化吲哚类结构单元的轴手性烯基芳烃的不对称合成.(4R,5R)-2,2-二甲基-α,α,α',α'-四苯基-1,3-二氧戊环-4,5-二甲醇(TADDOL)衍生的亚膦酰胺配体给出了较好的产率和中等的对映选择性.产物在110℃加热10 h后ee值没有降低,表明其手性轴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鸡纳碱类衍生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小分子催化。本文采用Mitsunobu反应和磺酰基异氰酸酯的胺解,合成了4种金鸡纳碱-磺酰脲类催化剂(3a~3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IR和HR-MS(ESI)表征。在优化反应条件下,3a催化硝基甲烷与查尔酮间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收率71%和33%ee。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顾庆,游书力.催化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J].化学世界.2019

[2].张志平,解鸿宇,班树荣,李青山.基于金鸡纳碱的磺酰脲类小分子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应用[J].合成化学.2019

[3].郭庆君.手性磷酰胺类配体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合成手性3-取代苯酞化合物[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9

[4].钟瑞昕,李淼,陈治明.吡咯烷酰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下的不对称Michael反应[J].广东化工.2019

[5]..氨基酸二肽季鏻盐催化不对称aza-Darzens反应在合成多取代氮杂环丙烷衍生物中的应用[J].有机化学.2019

[6].粟夏,李卫国,李妍,韦志明,黄平.不对称合成R-(+)-1-环己基-1-苯基甲醇反应液的气相色谱分析[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7]..通过Aza-Achmatowicz呋喃重排反应与吲哚亲核加成高效完成天然产物(-)-Alstofolinine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J].有机化学.2019

[8].刘渝鑫.双功能化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亚胺加成反应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

[9].张小海.不对称有机催化合成硝基苯并[7]轮烯和螺环四氢噻吩化合物的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9

[10].杨云,刘慧慧,刘小兵,刘田田,朱玉芹.碳钯化/C-H烯基化串联反应:含氧化吲哚类结构单元的轴手性烯基芳烃的不对称合成[J].有机化学.2019

标签:;  ;  ;  ;  

不对称合成反应论文-顾庆,游书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