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随机水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质,模型,评价,神经网络,地下水,森林,概率。
随机水质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闫佰忠,孙剑,安娜[1](2019)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更加高效和稳定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基于安阳市8个地下水监测点的水质检测数据,利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对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8个地下水监测点的水质主要为Ⅱ、Ⅲ类水,其中位于安阳市汤阴县、内黄县、滑县的监测点水质较差,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是该区域导致水质变差的关键。通过对比两个模型评价流程及结果,发现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水质评价模型能够准确评价水质的同时,拥有更高训练效率与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舒持恺,候星甫,王建金,杨侃[2](2018)在《考虑随机观测误差影响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模糊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地处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引入集对分析理论。针对水质分类级别细化问题,对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度概念进行原创性扩展,将差异度细分为优异与劣异,对立度细分为优反与劣反。采用组合赋权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考虑随机观测误差的影响对权重加以修正,同时利用差异系数与相关性优化指标体系。将模型应用于宜兴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并将结果与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法和投影寻踪法3种不确定性方法进行比较。在部分断面评价结果存在分歧时,本模型的水质分类结果与水质监测数据符合得最好,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董艳玲[3](2018)在《基于随机森林的北票市水质评价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评价水源地水体质量,建立了随机森林(RF)算法的水质评价模型,以北票市水源地36处水样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水质实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北票市水源地水体中主要化学物质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大部分(31处)水样为I类,少部分(5处)为II类;随机森林Gine系数表明,影响区域水质的首要因子是NO-3,其次是NH+4,SO2-4,Na+,Cl-,p H值和总硬度的影响较低。另以BP和SVM算法评价结果为对比,可知RF算法精度更高,适宜性较强,表明基于RF的水质评价模型有效。(本文来源于《水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吴敏,温小虎,冯起,尹振良,杨林山[4](2018)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干旱绿洲区张掖盆地地下水水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合理准确评价地下水水质,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并根据张掖盆地81个地下水采样点的pH值、Cl~-、SO_4~(2-)、NO_3~-、Na~+、NH_4~+含量及总硬度的监测数据,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地下水水质主要为Ⅱ、Ⅲ、Ⅳ类水,其中甘州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水体不容易受到来自地面的污染,水质较好,大多数地方为Ⅱ类水;临泽县和高台县地下水埋藏较浅,水质较差,大多数地方为Ⅲ类水,尤其高台县的水位最浅,再加上地处河段下游,污染更为严重,部分地区达到Ⅳ类。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度量发现影响研究区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子是NO_3~-含量;其次是NH_4~+、SO_4~(2-)、Na~+、Cl~-含量及总硬度、pH值。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3个模型均能很好地评价研究区地下水水质,但RF模型的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18年03期)
张浩,缪萍萍,高金强,孙凯艳[5](2015)在《随机水质模型在河流纳污能力计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根据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假设水质模型中的耗氧系数、沉降系数、复氧系数服从双侧截尾正态分布,建立了河流一维COD-NH_3-N-DO模型。将模型应用于卫河合河-元村段纳污能力计算,采用Monte Carlo法分别计算了多年平均流量条件下12个水功能区COD和NH3-N纳污能力的均值和标准差,弥补了确定性模型的局限性,计算结果合理。(本文来源于《水生态安全——水务高峰论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集》期刊2015-12-25)
张浩,季树凯,缪萍萍,孙凯艳,徐鹤[6](2015)在《基于随机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COD超标风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水环境系统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立在物理简化基础上的确定性水质模型并不能反映水质变化过程的不确定性。为了弥补确定性水质模型的局限性,本文根据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假设水质模型中的耗氧系数、沉降系数、复氧系数服从双侧截尾正态分布,建立了考虑随机效应的水质模型。将模型应用于COD超标风险分析,分别计算了不同水文、水质条件下COD浓度的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当叁道营来水COD浓度为16、17、18 mg/L时,超标概率为分别在0.3、0.6、0.8左右。(本文来源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徐毅,汤烨,付殿峥,解玉磊[7](2012)在《基于水质模拟的不确定条件下两阶段随机水资源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流域内不同企业的水资源分配及企业生产污染排放导致的水环境问题,运用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耦合区间两阶段模型(ITSP)和区间水质模型(IS-P),建立不确定两阶段随机水质-水量耦合规划模型(ITSP-SP).该模型以流域内系统利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模拟了流域内各个企业的水量分配及排污过程中河道水质变化,并在保证河流水质达标前提下优化预计分配水量,调整企业生产规模.通过模型运算得到区间解,为管理者提供了多样的决策方案.并且,该模型充分考虑不确定因素对系统利益的影响,能够有效的规避系统决策失误及方案缺失现象.(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许劲[8](2007)在《基于传质原理的二维随机水质模型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微分方程是解决复杂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工具,其在水污染控制规划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较全面分析评述了河流水质模型的研究现状、传质原理、随机过程与扩散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传质原理的二维随机水质模型,主要用于河流污染带的模拟预测以及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实时预警,对水质模型的建模方法、建模原理以及河流排污口近区污染物初始浓度的模拟计算等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为水质模拟提供了新途径,同时提高了国内现有水质预警模型的精度。论文假设河流中污染物浓度ct按几何Brown运动变化,由此引入一个非平稳随机过程,其中污染物初始浓度c0和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α视为两个待定常数。在详细分析了河流中污染物的扩散过程、假设污染物在没有达到全水深混合之前只是在部分水深达到均匀混合之后,提出了c0的理论计算公式,其中部分均匀混合水深h p是关键参数。另外,为充分利用河流中实测污染物浓度数据序列,基于对灰数据处理及其建模思路的分析,通过积分构造一次生成序列,建立了非等间距序列一阶模型,给出了ct的时间响应函数表达式。实际算例表明,该模型对河流中实测污染物浓度的模拟误差一般小于15%,可同时得到c0和α的具体数值,表明建模方法合理有效。由于用传质系数可以对扩散现象进行更为简便的近似描述,论文在传质学基础上,将传质学中反映物质通过传质界面速度的传质系数及其理论研究方法引入到水污染控制规划领域,认为河流中的传质界面就是污染带等浓度线,详细分析了河流中污染带等浓度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构建了污染物传质速度的随机函数,表明污染物传质速度是一个非平稳随机过程,其大小取决于传质界面两侧浓度的差异。论文还对传质系数和传质界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本文所使用的传质系数与传质学中经典的传质系数由于传质界面的不同而出现数量级的差别,经比较决定采用瞬时传质系数,并假设其为常数,把由于传质系数的波动而导致的误差归入到随机扰动项中。此外,详细分析了河流中污染物综合衰减系数,并通过数据说明,在天然情况下,水流对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作用远大于污染物自身的生物降解作用。本文将河流中污染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初始动量传递与污染物扩散传质两个阶段,同时假设河流流速为一平稳随机过程以反映水流的湍流特征,这样河流中污染物扩散传质的绝对速度等于污染物随河流水体的移动速度与污染物传质速度的迭加,并利用传质椭圆及其在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包络线来描述污染带的发展过程,把污染带划分为包络线部分和传质椭圆部分,其中传质椭圆的长短半轴集中反映了污染物由于传质作用沿河流纵向和横向所移动的距离。这样,通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传质原理和扩散过程理论,建立了不同排污条件下河流污染带长度、宽度、面积的随机泛函,并推导出相应的期望函数和方差函数表达式。论文利用1989年嘉陵江重庆段罗丹明河流中心连续稳定排放试验的实测数据和1997年长江重庆段黄沙溪岸边排污口同步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具体数值:纵向传质系数k x= ( 0.5~1) m /s,横向传质系数k y= ( 0.05~0.5 )m /s,且传质系数k正比于河流的平均流速u ;另外,对河流中心排污, h p= ( 0.5 ~ 0.75)h,对河流岸边排污, h p= 0.5h,污染云团的初始形状为全对称的正方形或圆形。模型验证的结果为:污染带包络线长度x? ( t )和宽度y? ( t )的模拟误差分别小于9%和16%,传质结束时传质椭圆长短半轴的模拟误差均小于21%,表明本模型可较准确模拟计算河流中心污染带以及岸边污染带。论文还对建库前后枯水期长江重庆段桃花溪和李家沱两个城市排污口岸边污染带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了这两个污染混合区的范围。结果表明,在来流及排污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叁峡水库蓄水后,随着库区流速的减小,岸边污染混合区的范围远大于建库前,其增值随排污口位置具体水流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排污口的位置对污染混合区的大小有重要影响,应尽量避免将排污口选在流动不畅的河段,特别是回水区或浅滩。本模型给出了污染带范围的随机泛函表达式,其期望函数为解析方程,可方便、快速地预测污染混合区的大小,特别适用于水质的实时预警。如果可获得河流流速和污染物浓度随机扰动强度的具体数值,便可以得出污染带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的预测区间,便于进行水质风险评价与预警。(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7-08-01)
邹志红,王学良[9](2007)在《基于随机样本的BP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BP(误差反向传播)模型对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主要针对以前BP模型在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学习训练样本过少,没有检验样本等问题,用随机数发生器在每个级别范围内产生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并尝试以MSE函数生成均方误差作为检验样本的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的比较,检验网络评价未知样本的能力,大大提高了神经网络评价水质时的精度。(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07年01期)
李丹,张涛,王祥叁[10](2006)在《河流随机水质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河流污染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二维随机水质数学模型,该水质模型把一维水质随机降解模型和二维迁移扩散模型相结合,同时考虑了各水质参数K1、K2、K3和河道横向扩散系数Dy的随机性影响,该模型适用于各种水力复杂条件和排污范围的水体,对于平面二维的任一个计算点,它都能给出该点水质浓度随机变化的概率分布,用该模型对叁峡建库后的香溪河库湾水质进行预测,其成果可为叁峡库区水环境保护及规划治理提供设计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06年11期)
随机水质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更好地处理水质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信息,引入集对分析理论。针对水质分类级别细化问题,对集对分析理论中同、异、反联系度概念进行原创性扩展,将差异度细分为优异与劣异,对立度细分为优反与劣反。采用组合赋权进行指标权重计算,并考虑随机观测误差的影响对权重加以修正,同时利用差异系数与相关性优化指标体系。将模型应用于宜兴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评价,并将结果与人工神经网络、灰色理论法和投影寻踪法3种不确定性方法进行比较。在部分断面评价结果存在分歧时,本模型的水质分类结果与水质监测数据符合得最好,表明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随机水质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闫佰忠,孙剑,安娜.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舒持恺,候星甫,王建金,杨侃.考虑随机观测误差影响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模糊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
[3].董艳玲.基于随机森林的北票市水质评价模型及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8
[4].吴敏,温小虎,冯起,尹振良,杨林山.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干旱绿洲区张掖盆地地下水水质评价[J].中国沙漠.2018
[5].张浩,缪萍萍,高金强,孙凯艳.随机水质模型在河流纳污能力计算中的应用[C].水生态安全——水务高峰论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集.2015
[6].张浩,季树凯,缪萍萍,孙凯艳,徐鹤.基于随机水质模型的水功能区COD超标风险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
[7].徐毅,汤烨,付殿峥,解玉磊.基于水质模拟的不确定条件下两阶段随机水资源规划模型[J].环境科学学报.2012
[8].许劲.基于传质原理的二维随机水质模型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
[9].邹志红,王学良.基于随机样本的BP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07
[10].李丹,张涛,王祥叁.河流随机水质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