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要:语文学科强调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传授、能力训练的同时,更重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应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使学生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情感熏陶
作者简介:张娟,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结合课文,深挖情感道德因素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德育因素。“文以载道”,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可以直接进行德育渗透。在德育渗透中,动之以情,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种强大动力;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就是一块块情感天地,要求教师在讲课中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讲解中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充满激情,使人感悟,令人振奋,从而博得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在教学《春》时,根据“体会春天的景色美,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的德育目标,笔者把语文课堂放到学校的大操场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自摸摸身边的小草,感受柔和的春风,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孩子们沐浴着春的阳光异口同声地道出自己的感受:“春天太美了,春天我们爱你!”室外课堂让学生有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德育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二、品析词句、段落中渗透品德教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咬文嚼字,从“读文”到“悟道”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画龙点睛地揭示其中的德育内涵,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语言,体会词语的情感内涵,感受小弗朗士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白热爱祖国文字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使学生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赏析文中字、词、句;理解句中句式的作用及其变换、文中修辞、标点符号的运用,使学生能认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体会到祖国语言质美意深、洗炼如金的妙处,能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姿。
三、在人物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道德审美情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教师还可以运用人物的对比来渗透德育。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文中将“我”的父母前后对于勒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我”对叔叔的态度进行对比,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金钱关系,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审美情趣。
四、创设情景,自然渗透德育
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只有那些为学生的感觉和情感所肯定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调动他们的感官系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在情境教学中体验到课文描述的生活、思想、情感,从而对这一切产生爱憎的感情,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在“易”“趣”“活”的情境体验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片、摄影、幻灯等再现画面,利用录音朗诵、音乐渲染等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染、口诵心动,进入情境,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再加上教师紧扣现实的巧妙点拨,德育渗透就尽在不言中。
五、指导朗读中的渗透德育
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在教学《黄河颂》时,笔者要求同学们抓重点词语来读描写黄河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语句,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像,景色奇异,联系当时的国家命运,从而引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及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六、树立“大语文”观,活化德育空间
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把德育落到实处。
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实施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如教学开放日这天,讲《散步》这一课,笔者指导学生编排了一个小品,活灵活现地披露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尊老爱幼的反面教材,在座的家长受益匪浅,这天的活动效果家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既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优良传统。
语文综合实践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收集剪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演讲等,“找找生活中的错别字”“做一次调查”等专题活动,促使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感受集体协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今年的三八节,笔者根据中央台的公益广告设计了“我为妈妈洗洗脚”的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投稿十分踊跃。一份份稿件都洋溢着对母亲的爱,这样的德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成功。
语文活动课既可以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又可以增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优化学生心理,让学生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训练有素的良好气质。
七、现代化教育手段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笔者认为利用现代电教手段能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意境中赏美,在兴趣中生情,如在教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笔者播放电脑制作的画面,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大雪纷飞”的北国大地,想象着自己正站在雪峰之巅,极目远眺美丽雪景,感受作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英雄气概。同时,配以这首词的录音歌曲,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视听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情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很容易使学生的思想升华。
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语文学习资料,发布自己的习作,都是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好方式,优秀作品,英雄事迹……都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材料。
根据网络时代的新特点,如何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眼前的崭新课题。
八、课外辅导进行德育渗透
课外辅导,如开展培优扶差、批改作业、指导练笔等,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现状进行少数或个别的辅导,这样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德育渗透也就更具体、更实在、更直接。如日记、作文的批改,教师可以通过评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化为学习进步的动力。
在教学实践和探索中,笔者体会到,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默化中,使学生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让德育教育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王东.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技资讯,2006(6).
[2]王岩.让德育渗透语文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第十九中学
邮政编码:710025
PenetrationofMoralEducationinChineseTeaching
ZHANGJuan
Abstract:Chinesesubjectemphasizesstressingideologicalandethicaleducationwhileimpartingknowledgeandtrainingability.AsaChineseteacher,howtoeffectivelyutilizeteachingresourcestoimplementmoraleducation?TeachersshoulddevelopmoraleducationfactorsinChinesetextbookssothatstudentscangettheedificationofideologicalandethical,thustoimprovetheirquality.
Keywords:Chineseteaching;moraleducationpenetration;sentimented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