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

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

陈良[1]2003年在《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茵陈蒿汤方后注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历代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本研究整理了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病机理的中医文献并综述了茵陈蒿汤的现代研究,进行了理论探讨,按照茵陈蒿原方的剂量灌服阻塞性黄疸模型大鼠,进一步研究了茵陈蒿汤利胆退黄的机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揭示了“尿如皂角汁状”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为切入点,认为茵陈蒿汤治疗黄疸的机理在于通利小便、利胆退黄,并且发现茵陈蒿汤组和栀子组的利胆退黄作用较大黄组和茵陈蒿组更为明显,“尿如皂角汁状”正是这两组利胆退黄作用强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和栀子的退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刘太华[2]2003年在《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陈蒿汤是出自《伤寒论》的经典名方,由茵陈、栀子、大黄组成,具有清热、除湿、利胆、退黄的功能,为中医治疗湿热黄疸之第一要方。本文研制开发了基于茵陈蒿汤利胆退黄主要药味和有效部位的现代中药注射剂—茵陈注射液,完成了其新药临床前的主要药学研究和部分药效学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茵陈蒿汤的抗肝炎药效物质与注射剂处方合理性分析:文献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方中大黄毒性较大,全方研发成注射剂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栀子甙口服利胆作用好,但注射给药效果较差;全方药味偏多,制备工艺复杂,制剂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保证,不太适合开发成现代中药注射剂;无论口服还是注射给药,单味茵陈利胆退黄效果显着,并与茵陈蒿汤相当。为此,我们认为从利胆退黄角度,可将茵陈蒿汤叁味药精简优化为单味茵陈,开发成单味茵陈注射液。 2.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以蒿属香豆素、总黄酮、总有机酸以及生产可行性为指标,综合考察了茵陈水煎煮法、醇提法和超临界CO_2萃取的提取效果,首先确定了水煎煮提取路线,筛选出水煎煮最佳工艺条件。 水煎液采取二步精制。对比醇沉法和石硫法除杂效果,优选醇沉法为第一步精制方法;二次精制时,以乙酸乙酯萃取为宜。 茵陈有效部位提取精制的全程最佳工艺为:取茵陈药材,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加95%乙醇至含醇量达60%,放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95%乙醇使含醇量达80%,放置24小时,抽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然后用浓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萃取叁次,少量水洗乙酸乙酯层,减压回收乙酸乙酯,浓缩至稠膏,真空干燥。 首次研制出茵陈利胆退黄有效部位,含测分析表明,有效部位中可测成分的总和大于80%,各控制性指标物质的转移率均大于60%。 3.注射液成型工艺研究:首次确定了茵陈注射液的最佳制剂处方,以注射用水和聚乙二醇400为注射液的复合溶媒,吐温-80为增溶剂,枸橼酸钠、烟酰胺为助溶剂,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配制试验表明,原料药溶解度好,注射液澄军事医学科学院硕士论文: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明度和稳定性好。 4.质量标准的研究:首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技术建立了茵陈药材、原料药、注射液的内在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经测定有效部位中的蒿属香豆素、总黄酮、总有机酸的总含量大于80%,并建立了各指标的检测下限:其中蒿属香豆素的含量不得低于 15%,总黄酮的含量不得低于55%,总有机酸的含量不得低于10%。质量标准符合《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要求》。 5.指纹图谱的研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首次建立了茵陈药材、原料药。注射液指纹图谱,优化确定了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条件,60分钟内10余个色谱峰都能达到基线分离,相对峰面积和相对保留时间稳定。 此外,采用聚类分析方法,首次从指纹图谱角度,定性定量地刻划了茵陈药材质量一致性、原料药质量一致性和注射液质量一致性及其叁者之间的相关性,从中挖掘出一些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临床安全性有效性密切有关的化学图谱信息。 6.稳定性初步考察:采用留样观察实验和加速实验方法,考察了茵陈注射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茵陈注射液具有很好的澄明度、稳定性,常温下储存6个月以上,仍保持澄清且无沉淀现象。 7.药效学试验:利用a#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的大鼠胆瘀模型,考察了茵陈蒿注射液的利胆、退黄作用。结果表明,茵陈蒿注射液的利胆、退黄作用确切,并与我院临床长期应用的复方茵陈蒿注射液相比无显着性差异。 综上所述,茵陈蒿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药效显着,具有良好的进一步开发前景。

杨爱华[3]2013年在《茵陈蒿汤药效部位筛选及配伍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始载于汉代张仲景所着《伤寒论》,由茵陈、栀子和大黄3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为中医治疗湿热黄疸的经典名方。现代研究表明,茵陈蒿汤具有明显的保肝利胆、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在肝病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筛选该方保肝利胆的药效部位、研究其配伍机理,对研制开发质量可控、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创新中药,造福更多的肝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分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引用文献102篇,围绕茵陈蒿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效部位筛选及活性成分、配伍机理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案设计。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包括以下3个部分:一、茵陈蒿汤药效部位筛选1、茵陈蒿汤醇提与水提部位对小鼠、大鼠黄疸模型的药效比较茵陈、栀子、大黄按3:2:1比例混合,75%乙醇回流提取,药渣烘干后加水提取,分别得醇提部位和水提部位;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大鼠胆汁淤积黄疸模型,分别对醇提部位和水提部位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动物模型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茵陈蒿汤醇提取部位及其药渣的水提取部位均存在保肝利胆的药效物质,提示此法不能有效分离该方的药效部位。2、茵陈蒿汤水提液不同极性部位对大鼠黄疸模型的药效比较改用水提醇沉法进行部位分离,即水煎煮提取得茵陈蒿汤水煎液,用不同浓度乙醇由低到高沉淀处理,分成20%、60%乙醇沉淀物及60%乙醇沉淀的上清液3个部位,采用ANIT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黄疸模型对这3个部位及水煎原液进行药效比较,结果表明,水煎液的60%乙醇沉淀的上清液部分显示了明显的药效,其余部位均无明显药效,提示该法可有效分离茵陈蒿汤保肝利胆的药效部位,水煎原液可能因某些成分含量偏高而产生一定肝毒性而部分抵消了药效作用。二、茵陈蒿汤配伍机理初步研究将茵陈蒿汤进行拆方组合,分为全方、茵陈+栀子、茵陈+大黄、栀子+大黄、茵陈、栀子、大黄共7种组合,以60%乙醇回流提取得各组合提取物,分别采用ANIT诱导的小鼠、大鼠胆汁淤积黄疸模型,对各组合提取物进行药效比较,结果表明:1、全方、大黄单用及全方撤茵陈或栀子对小鼠黄疸模型具有明显保肝利胆作用,茵陈单用或全方撤大黄作用不明显,栀子单用具有一定的肝毒性。2、全方、大黄单用及其与茵陈配伍对大鼠黄疸模型具有明显保肝利胆作用,茵陈、栀子单用及其配伍作用不明显,栀子和大黄配伍作用也不明显。以上两种模型的试验结果提示:与传统中医理论解释的茵陈蒿汤中茵陈为君药、大黄为佐药不同的是,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大黄在茵陈蒿汤中发挥主要作用,栀子单用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较小剂量时栀子的毒性可被大黄抑制,较大剂量时栀子抵消大黄的药效,全方配伍可减毒增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叁、药效部位中主要成分的HPLC初步分析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对筛选出的茵陈蒿汤药效部位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标准品对照法鉴定了8个成分,其中没食子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来源于大黄,绿原酸和栀子苷来源于茵陈、栀子。

冷静[4]2016年在《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探讨茵陈蒿汤对其的影响机制,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南开医院肝胆外科7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有胆总管结石37例,胆道损伤2例,壶腹部乳头状腺瘤2例,另外还包括胆管癌6例,胰头癌5例,黄疸型肝癌9例及壶腹癌15例。分别对患者采用相应的外科手术或经内镜胆道引流术。所有患者无凝血机制障碍,术前2周内未服用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非甾体类等对凝血机制有影响的药物,否认药物过敏史。随机分组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研究组,38例)。用药7d后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红细胞压积、血沉)、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各项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血浆D-二聚体)、肝功能的各项指标(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变化。结果:1.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而血沉与本组术前比较则显示明显增加(P<0.05)。2.两组凝血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浆PT、APTT、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明显增加(P<0.05);FIB水平与(给药前)、对照组指标相比较,有显着减少(P<0.05)。3.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术后第8d(给药结束),研究组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水平与本组术前(给药前)、对照组同时点指标相比较,均提示有明显的减少(P<0.05)。结论:1.术后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加服茵陈蒿汤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以及血浆PT、APTT等指标,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降低。2.两组血沉和FIB水平与本组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时点的指标比较均有显着增加。3.茵陈蒿汤有利于改善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的高凝异常状态,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推荐临床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茵陈蒿汤的应用。4.梗阻性黄疸患者在通过手术干预治疗梗阻后常规西医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可以加速退黄,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王羿今(Wang, Yi, Chin)[5]2017年在《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古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整理,总结归纳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证中具体的运用规律以及用药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检索筛选和整理收集了目前中国大陆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和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等相关文献知识库,结合手工查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文献资源,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以检索“茵陈蒿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黄疸”等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等方式来查询上述文献资料,均为汉语检索源文献。通过整理和归纳古今文献有关该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其应用概况,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 V3.2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软件,运用加强关联规则数据运算模型挖掘,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比较该经方加味药物在治疗中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和整理古今文献分别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如黄疸、积聚、腹痛等中医古籍中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文献的有关机制效应研究,系统归类了该经方的应用背景和现代机制。同时通过挖掘分析29篇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临床研究,深入挖掘理法方药的规律和特点,现代中医临床仍遵循茵陈蒿汤经方治疗湿热蕴结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其他尚有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和肝郁气滞,后叁种证候则多与湿热演变或病程迁延有关。观察到临床表现舌苔以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为主,脉数和脉弦占比大于50%;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就诊原因,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胁痛、乏力、身黄、目黄、恶心、纳差、尿黄、口苦、腹胀、面黄。茵陈蒿汤主方茵陈蒿、栀子、大黄叁药均在临床治疗中为主要药物,没有删减,其他配伍的中药主要以茯苓、甘草、郁金、赤芍、白术、丹参为常见,出现频率均大于30%,以清热解毒药和利水渗湿药最为多见。茵陈蒿用量以30克和20克最为多见,15克及以下用量较少;栀子、大黄以10克用量较多,15克、12克、6克较少;其他茯苓、赤芍、郁金用量尚有不同经验和观点,而板蓝根、金钱草用量较大。研究结论作为古代经方,茵陈蒿汤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运用历史源远流长,经验丰富,而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仍遵循古代经方茵陈蒿汤的主要适用病证,以湿热为主要病机,结合不同病程的病机变化,调整配伍中药的选用,以茯苓为主要配伍中药,结合其他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药物辅佐,加强利湿清热之功,古方新用,在配伍的基础上,多数主张大剂量使用茵陈蒿,而栀子大黄的剂量则随证加减,现代临床发现该方对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他伴随症状纳差、乏力、黄疸等也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该经方从大剂量茵陈蒿为用药特点,临床效果显着。

康庆伟, 阎姝[6]2013年在《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文中指出茵陈蒿汤作为治疗黄疸的名方,不仅具有保肝利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还具有保护胰腺组织、调节血脂、降血糖、抗炎镇痛、增强免疫、抗肿瘤等作用;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茵陈蒿汤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张保国, 刘庆芳[7]2011年在《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文中认为探讨近年来茵陈蒿汤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概况。茵陈蒿汤具有保肝、利胆、退黄,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抗炎、镇痛,降低血糖等多种药效学作用。目前广泛用于肝胆系统疾病及药物所致的肝脏损害。另外,对母婴血型不合病、重症胰腺炎、癌性发热、阴道炎、糖尿病、多种顽固性皮肤病等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程伟, 张玉清, 孙晖, 王喜军[8]1998年在《茵陈蒿汤近10年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茵陈蒿汤最早见于汉·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医家一直作治疗黄疸症之主方。近十余年来,茵陈蒿汤的研究进展很快,在药理上建立“体外化学→血清药化学→药效相关性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以叁维HPLC分析该方剂有效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茵陈色原酮、都...

徐国萍, 白娟, 舒静娜, 徐巧, 宓恩娜[9]2011年在《茵陈蒿汤的药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由茵陈蒿、山栀、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症见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橘色、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胸腹胀闷、口渴、苔黄腻、脉弦滑数者。目前许多研究通过建立急性黄疸、急性肝损伤及肝纤维化等动物模型探讨茵陈蒿汤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刘军舰[10]2013年在《iNOS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梗阻性黄疸时iNOS基因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再通术后中药茵陈蒿汤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及与iNOS基因表达的关系,为临床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96只体重(250-300)g,雄性,动物级别为清洁级,随机将大鼠分组:(1)假手术对照组(S组)30只;(2)梗阻性黄疸组(O组)30只;(3)梗阻性黄疸再通模型组(OR组)18只;(4)梗阻性黄疸再通模型+中药灌胃组(ORC组)18只。S组与O组于术后1、3、7、10、14D,每时相点处死大鼠6只,OR组与ORC组均于梗阻7天后解除梗阻,并于解除梗阻后1、3、7D每个时相点处死大鼠6只,留取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另取肝组织固定于5%中性福尔马林溶液,石蜡包埋,5μm切片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并用石蜡切片进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肝组织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剩余肝组织经液氮速冻后置于-80℃冰箱,用RT-PCR观察大鼠肝组织iNOS mRNA的表达。结果:1.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S组术后第1天ALT、AST轻度升高,后逐渐降低到正常值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O组术后ALT、AST迅速增高,ALT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P<0.05),AST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P<0.05),后逐渐下降,梗阻后第10天,ALT、AST又重新升高;OR组与ORC组解除梗阻后ALT、AST均呈下降趋势,ORC组比OR组下降更明显(P<0.05)。S组术后TBIL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比较,O组梗阻后TBIL迅速增高,并于第3天达到峰值(P<0.05),后缓慢下降;OR组与ORC组解除梗阻后TBIL均显着下降,ORC组比OR组下降更明显(P<0.05)。2.肝组织病理学改变:S组肝细胞无肿胀、坏死,肝细胞索排列整齐。O组大鼠肝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小胆管和无管腔的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细胞增生,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OR组在解除梗阻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肝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纤维组织细胞增生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灶减少。ORC组肝细胞在解除梗阻后病理学改变优于OR组。3. RT-PCR法检测iNOS mRNA的表达量:S组术后iNOS mRNA表达量保持低位水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术后iNOS mRNA表达量缓慢升高,14天达到峰值,与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组与ORC组解除梗阻后iNOS mRNA的表达量均有下降,7天时达到最低点,ORC组与OR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iNOS的合成:S组术后iNOS蛋白表达不明显,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组术后iNOS蛋白表达量缓慢升高,14天时达到峰值,与S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组与ORC组解除梗阻后iNOS蛋白的表达量均有下降,7天时达到最低点,ORC组与OR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趋势与iNOS mRNA表达基本一致。结论:1.NO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害中具有双重作用。梗阻发生早期NO合成较少时,NO可扩张血管,改善肝脏功能。随着梗阻的进展,各种刺激因子引起iNOS表达增加,过量生成的NO具有细胞毒性,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起损害作用。2.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解除梗阻后给予中药茵陈蒿汤可以抑制iNOS mRNA的表达,减轻因NO过量合成导致的肝损伤,改善肝脏因梗阻引起的肝功能异常。临床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因梗阻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时可以辩证使用该方剂,促进术后肝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结合围手术期清热利湿中药的辅助治疗,可能为临床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有望成为目前治疗的一种新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D]. 陈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

[2]. 茵陈蒿汤抗肝炎药效物质及其注射剂的研制[D]. 刘太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

[3]. 茵陈蒿汤药效部位筛选及配伍机理初步研究[D]. 杨爱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4]. 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 冷静. 天津医科大学. 2016

[5]. 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王羿今(Wang, Yi, Chi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6]. 茵陈蒿汤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 康庆伟, 阎姝.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

[7]. 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J]. 张保国, 刘庆芳. 中成药. 2011

[8]. 茵陈蒿汤近10年研究概况[J]. 程伟, 张玉清, 孙晖, 王喜军. 中医药信息. 1998

[9]. 茵陈蒿汤的药理研究进展[J]. 徐国萍, 白娟, 舒静娜, 徐巧, 宓恩娜.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10]. iNOS在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中药的干预作用[D]. 刘军舰. 天津医科大学. 2013

标签:;  ;  ;  ;  ;  ;  

茵陈蒿汤利胆退黄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