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230041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大量的人口涌入到城市中来,使得城市住宅建设项目快速发展起来。然而由于过快的建设城市居住空间,加之建设资金以及后续的开发运营方式等未能精心考虑,使得城市居民的社会行为心理等多层次需求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忽视。因此文章基于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上,结合某城市中的街区型住区规划策略进行略述,旨在重新让城市住区恢复活力。
【关键词】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式小区;规划策略
2016年2月,我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指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这为城市住区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即建设更加“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街区型住区。街区型住区建设涉及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园林景观和行为心理学、社会学与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现代化城市开放性的内在要求。虽然街区型住区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被广泛采用,我国古代也有类似“街市”的城市布局模式雏形,但是在我国现代城市中这种住区发展模式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
一、街区型住区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街区型住区的开放一般分为空间层面与管理层面两个方面。空间层面的开放注重住区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形态肌理与城市的有机融合;管理层面的开放主要针对街区型住区边界不再用绿化、围墙、栏杆等物质实体进行封闭式管理。管理的开放能影响空间的开放,空间的开放决定了管理的开放,由此可见,街区型住区开放的本质在于空间层面上的开放。此外,街区型住区的开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彻底的开放,在维持与城市适度开放与共享的原则上,需保持单个小街区内部的相对封闭,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全、宁静的生活空间。
(二)系统性原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若干街区构成。住区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由景观环境、道路系统、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街区型住区便是将城市与住区两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有机联系,改变封闭式小区居民的生活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彼此隔离的状况,创造富有生活气息的街区环境和城市活力十足的公共空间。街区型住区与城市这两个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交汇,使城市更加宜居,公共空间更具活力。
(三)适地性原则
街区型住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住区发展模式,针对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地域、分类别因地制宜地在城市实行街区型住区模式,随周边环境的不同而合理调整规划策略,从而自然而然地融入区域自然与社会环境,形成独具特色的住区文化、生活环境与交往空间。街区型住区不仅需要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配备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公共设施,同时还须考虑不同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域特色文化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其产生的综合效应。
二、城市街区型住区规划的实践
(一)住区概况
A新区位于某城市主城区西南侧,占地223.68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397.26万㎡,平均容积率2.50,其中居住223.14万㎡。A低碳社区采用了“街区型”住区模式和所谓的“生态城”概念,其规划理念为“公平”、“经济”和“生态”。规划用地强调土地功能的混合,包含了居住、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用地。对于居住构成也是多元化,有高档住区、花园洋房、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SOHO住宅等多种类型,其很好的运用了街区型住区的“小尺度、大社区”的开放住区模式。
(二)空间形态的建构
1.公共组织结构
A低碳社区的形态空间有住宅单元(院落)——街区型邻里——居住社区三个层次组成。院落空间以居住社区级为中心扩展开来,每个层次的公共空间有步行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步行空间体系,每个空间有3——5分钟的时间步行距离。到街区型邻里层次是开放的空间系统,外人可以享受设施的同时也增添了社区活力。在每一层次的社区公共空间中,有不同的人群活动,也体现了交往的多元化,为住区和地段增添活力。
2.公共空间领域
A低碳社区摆脱了居住小区中心的“四菜一汤”的模式,将小区中心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化整为零,分布于住区单元中,也体现了人均思想与公平化,但这一空间的分布并不是匀质,有一个中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来统领全局,每个住区都有属于自己级别的公共空间,这也增加了公共空间的层次性。在街道的设计上,延续传统邻里的有机性、功能复合性、亲切良好的尺度感和比例,街道采用二级网络,沿街巷一侧增添绿地开放空间,通过良好的景观条件,聚集公共空间,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共空间。
(三)道路交通的组织
规划区内划分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街坊级公共道路五级体系。规划建立“五横六纵”的社区道路系统,低碳社区街坊采取200—300米尺度划分,总体道路系统呈棋盘式布局。规划区内道路断面主要划分为城市主干道40米,次干道30米,城市支路20米,街坊级道路6米四种形式。规划道路断面增加自行车专用道,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营造舒适宜居的社区氛围。A低碳社区实行了“有组织的人车共存”的交通模式,先前的人车分流模式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如用地浪费,街道的枯燥等。A低碳社区为了行人安全与舒适,并把汽车作为街道景观的一部分,就是在街道平面上将人与车通过人为管理或设施分开,实现人车共享街道。在A社区内部,利用社区内相互贯通的主要公共活动空间形成主要步行路径网络,利用街坊内部的开放空间形成次一级步行网络,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级步行空间和邻里级步行空间,形成点线圈结合的步行网络系统。高密度尺度宜人的步行路径满足社区居民5分钟步行距离可以达到社区中心、公共交通站点以及各种娱乐休闲设施。
(四)多功能的混合
在规划中,摆脱了现代主义的功能分区模式,其用地也呈现多元化,在规划区,以居住为主,但其公共服务用地占到22.57%,其中融入了教育科研用地、文化设施用地、体育用地和医疗卫生用地。商业用地也占到20%,包括商业、娱乐业和餐饮旅馆用地。另外也增加了产业用地,可以方便市民在此居住、就业。从这些角度看,A社区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区域,并非单纯的居住区,这样也为这一区域的生活增添了活力。在生活居住用地上,本次规划着眼于多元化的住宅,也相应的对应着不同的阶层,有高等收入人群的花园洋房、普通工薪阶层的经济适用房,同时也有为青年创业人群建造的SOHO住宅和青年公寓。这就构成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收入阶层等人群的混合居住,在这种住区中,不同的人群活动时间段也不尽相同,这样可以保持住区总有人群活动,避免了建造白天空城、晚上卧城的局面。
总之,街区型住区在我国现代城市中作为一种新兴的住区模式,通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所需要的新理念与新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科学合理地选取相应的规划原则与策略,在保障居民合法权益、营造住区安全与安静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促进文化,营造一个和谐、包容、开放的城市环境,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文章结合A低碳社区试图超越传统“配套”的概念,除了保证超市、银行、便利店、菜市场、旅馆、社区会所、社区医疗、托幼、小学等功能的多元化,还与社区中心公共空间紧密相连,通过步行系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功能复合的成熟社区。
参考文献
[1]田达睿.法国生态街区建设的最新实践经验与借鉴——以巴黎克里希街区和里昂汇流区项目为例[J].城市规划,2014,09
[2]邹军,张学文.浅谈城市街区型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3]商宇航.城市街区型住区开放性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