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形状公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差,形状,尺寸,牙轮,轴承,模型,原则。
形状公差论文文献综述
梁克华[1](2017)在《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要求标注中,尺寸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需协调标注,尽量使表面的多项技术要求能用同一种工艺方案合理实现。并对圆度和圆柱度、直线度和平行度、平行度和位置度、圆跳动和圆度、圆跳动和同轴度等协调关系进行了验证。(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24期)
周玮,廖日东[2](2015)在《形状公差对活塞销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Reynolds润滑方程和油膜厚度方程,研究了形状公差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径向圆公差和轴向公差的表达公式;针对某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建立了详细的单缸机计算分析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际衬套穴蚀区域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径向圆公差的齿数、齿高和轴向公差的锥度、桶形、喇叭形对活塞销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轴瓦最大摩擦力矩和平均摩擦损失功率的影响规律,得到结论:径向圆公差对润滑性能影响较大,有导致连杆小头衬套脱落的危险,锥形公差影响较小,桶形和喇叭形公差有导致穴蚀的危险。(本文来源于《内燃机科技(高校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2)
吴士伟,钟艳如,刘文武,曾聪文[3](2015)在《基于形状公差本体知识库的叁维模型造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CAD系统之间在信息共享与数据格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一致,导致不同平台或系统生成的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提出基于形状公差本体知识库开发叁维模型造型系统的方法。在新一代GPS(N-GPS)本体知识库的理论基础上,通过N-GPS本体知识库与CAD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以形状公差本体知识库为基础,开发叁维模型造型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该系统能实现基本的造型及公差信息的有效传输,为N-GPS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闫冠,侯磊,邹飞舟,庄宇欣,池俊成[4](2013)在《复合平面曲线形状公差、方向公差变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公差原则的基本思想,以误差控制功能的等效性和公差带边界曲线的连续性为准则,建立了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及方向公差的变换算法.探讨了线段非圆弧、非直线奇异偏差在算法中的补偿办法,从而为复合平面曲线坐标值测量数据的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付芩[5](2010)在《加工中心伺服参数对圆形工件形状公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铣内孔时出现凸痕某客户加工中心数控系统为叁菱E60,伺服驱动器为MDS-R,伺服电动机为HF3.5kW。该加工中心在铣内孔时出现凸痕现象。如附图所示,在A、B、C、D四(本文来源于《金属加工(冷加工)》期刊2010年17期)
李向前[6](2010)在《基于新一代GPS的形状公差规范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差的规范设计是保证产品功能要求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公差设计方法大都是经验设计,没有统一的规范设计方法,导致在产品的合格性评定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为了有效地解决目前公差规范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与认证(GPS)标准体系提出了表面模型、几何要素、操作算子等一系列全新的概念,其中规范表面模型和规范操作算子是指导公差设计,实现规范设计过程与测量认证过程的对偶性的前提。但是这些理论和技术尚处在概念阶段,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本文在新一代GPS标准体系下,研究形状公差的规范设计方法,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研究设计方法。研究了设计与认证过程中的对偶性原理,包括:规范设计过程、测量认证过程及其相应的表面模型与操作算子的对应关系。第二,建立表面模型。根据规范表面模型的基本定义,依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加工工艺对规范表面模型的影响,提出了规范表面模型的生成方法。重点研究了单一柱面、平面要素的规范表面模型生成方法。分析了柱面、平面的典型加工方法、建立了误差模型。依据此模型生成模拟实际工件表面的模拟点,通过对模拟点的插值或拟合操作得到规范表面模型。第叁,实现操作算子。在规范表面模型生成之后,根据柱面、平面要素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操作算子,柱面要素的规范操作算子包括:提取、拟合、集成、拟合、评估。平面要素的操作算子包括:提取、拟合、评估。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各种规范操作,可以确定在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该要素的最大偏差,用来指导公差设计。第四,开发原型系统。以MATLAB7.0为平台,开发了形状公差的规范设计原型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平面度、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的规范设计,规范产品的设计与认证过程。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新一代GPS标准的公差模型和测量认证方法(NO.50865003)”的资助。(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4-01)
周彦云[7](2007)在《气门杆部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之间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间存在必然联系,确定不同加工工艺所采用不同的公差原则。(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07年36期)
尹贺成[8](2007)在《设计要求与加工能力(二) 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大多数机械设计人员,最关心的问题是所设计的机器系统功能能否实现,其次是工艺加工能力能否达到设计要求。于是,大部分设计人员盲目地给零件高一级的尺寸公差,还有更多的设计人员则表现在给零件加上过多、过严或过(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07年06期)
张娇娜[9](2007)在《基于GPS标准体系的形状公差建模及其误差评价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差设计及误差评价技术关系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是制约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公差建模理论、误差评价技术、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PS的叁维公差建模方法与技术研究”(项目编号:50505046),研究了GPS标准体系下公差建模及误差评价的方法,建立了基于SDT理论的形状公差数学模型,给出了形状误差评价的优化模型,并开发了相应的原型系统。第一章综述了公差建模理论、误差评价技术和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全文框架结构。第二章论述了GPS标准体系下公差建模和误差评价的基础理论。引入产品几何描述中表面模型、特征、约束、操作算子、恒定类等概念并分析其内在联系;分析了公差数学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七种基本恒定类;根据新一代GPS对不确定度的定义和分类,讨论了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评价的关系。第叁章阐述了形状公差定义及公差原则,分析了基于SDT理论的叁维公差域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及圆柱度公差的数学模型。第四章在分析形状误差评价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种误差评价优化模型;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形状误差评价,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第五章基于SolidWorks 2005开发了形状误差评价的原型系统,实现了产品检测与产品设计在CAD系统中的集成,最后给出实例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第六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形状公差建模及其误差评价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7-05-01)
伍开松,马德坤,魏建才[10](2005)在《确定牙轮钻头组合滑动轴承形状公差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精度组合滑动轴承形状公差的理论计算一直是一个难题。根据通用滑动轴承的表面几何特性,研究了形状公差与滑动轴承的接触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用接触强度极限设计原理确定形状公差的一种新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牙轮钻头组合滑动轴承的小径孔圆柱度公差、大径孔的圆柱度公差和止推面垂直度公差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形状公差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其接触应力会急剧上升。(本文来源于《石油机械》期刊2005年11期)
形状公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Reynolds润滑方程和油膜厚度方程,研究了形状公差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机理,建立了径向圆公差和轴向公差的表达公式;针对某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建立了详细的单缸机计算分析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际衬套穴蚀区域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研究了径向圆公差的齿数、齿高和轴向公差的锥度、桶形、喇叭形对活塞销轴承的最小油膜厚度、最大油膜压力、轴瓦最大摩擦力矩和平均摩擦损失功率的影响规律,得到结论:径向圆公差对润滑性能影响较大,有导致连杆小头衬套脱落的危险,锥形公差影响较小,桶形和喇叭形公差有导致穴蚀的危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状公差论文参考文献
[1].梁克华.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之间的协调关系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
[2].周玮,廖日东.形状公差对活塞销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C].内燃机科技(高校篇)——中国内燃机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3].吴士伟,钟艳如,刘文武,曾聪文.基于形状公差本体知识库的叁维模型造型系统[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
[4].闫冠,侯磊,邹飞舟,庄宇欣,池俊成.复合平面曲线形状公差、方向公差变换算法[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付芩.加工中心伺服参数对圆形工件形状公差的影响[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0
[6].李向前.基于新一代GPS的形状公差规范设计方法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
[7].周彦云.气门杆部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之间关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
[8].尹贺成.设计要求与加工能力(二)形状公差与尺寸公差[J].汽车工艺与材料.2007
[9].张娇娜.基于GPS标准体系的形状公差建模及其误差评价技术[D].浙江大学.2007
[10].伍开松,马德坤,魏建才.确定牙轮钻头组合滑动轴承形状公差新方法[J].石油机械.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