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有效管理措施探讨曾蓉

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有效管理措施探讨曾蓉

青白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有效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血透室不同时间段收治的68例患者划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与观察组(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血透室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于2015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将2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透室中实施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风险;不良事件

血透是临床常用于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的措施,此类患者的病情严重且机体功能较差,自身的免疫力低,在接受治疗及护理的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较高[1]。我院特选取部分血透患者进行研究,对其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为其开展风险管理,详细报道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血透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34例)作为对照组(未实施风险管理),再取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的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

对照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18、16例;平均年龄为(42.15±7.56)岁;平均病程为(5.21±0.92)年。

观察组当中,男、女性患者各占15、19例;平均年龄为(42.93±7.81)岁;平均病程为(5.43±0.81)年。

将以上两组血透患者的性别、病程及年龄等基线资料进行对比,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风险因素,总结其中的不足,并于2015年4月开始针对前期存在的弊端开展风险管理。经研究发现血透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护患关系紧张;多数护理人员的态度过于冷漠,仅机械性的为患者进行系列护理操作,不仅可影响护患关系,同时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

(2)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且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对血透室所承担的风险与责任无明确的了解,在为患者开展相关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极易出错,对患者的透析治疗及效果构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缺乏经验,无法应对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发生的紧急情况,对血液透析仪相关操作及参数的要求未充分的了解,影响患者的治疗;患者对疾病及血透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使得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依从性下降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透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19.0版进行处理,两组血透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其护理满意度评分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示血透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73±6.02)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1.35±6.03)分。

3讨论

血透室内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血液透析质量及效果存在密切关系,血透室收治的患者人数伴随临床中肾脏疾病的高发逐渐增加,同时血透技术逐步更新与改变,不断增加护理风险及提升护理难度[2]。通过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血透室内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与临床护理水平,进而对护理综合质量进行改善。本院通过对前期护理风险因素的总结,并于2015年4月逐步展开风险管理,其主要管理内容如下。

首先,定期组织科室内的医护人员开展培训,使医护人员可掌握血透仪的相关操作方式及针对血透患者所需要开展的相关护理服务;提升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及时将透析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与家属宣教,增强与患者的交流,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的依从性,进而确保透析可顺利进行。

其次,每个月至少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一次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通过考试及奖惩措施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将科室所肩负的责任向医护人员宣教,提升其责任心[3];明确血透室的相关章程与制度,并要求医护人员根据章程为患者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在血透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液及肝功能情况,及时干预患者的贫血及营养不良等症状,确保血液透析治疗可安全展开。

第三,为患者开展血透前需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与调试等,主要对其电线路、水等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并对其进行维修;确保血透室内卫生的整洁,每日至少对病房进行三氧机空气消毒,对特殊患者应隔离治疗,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血透室中实施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中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时还可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夏丽平.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探讨[J].吉林医学,2013,34(33):7095-7095.

[2]李玉芳,刘丽萍,骆素兰.探讨血液透析中存在的风险及护理管理措施[J].中外医疗,2013,32(16):22-23.

[3]王洁.血透室护理风险管理体会[J].北方药学,2013,10(5):180-180.

标签:;  ;  ;  

血透室常见护理风险因素与有效管理措施探讨曾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