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性疾病验方治(论文文献综述)
鞠静[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杜青[2](2021)在《加减麻杏蒌贝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中医证候积分及相关炎症指标等数据的改变,观察加减麻杏蒌贝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也为中医药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加减麻杏蒌贝汤。两组疗程为7-14天。观察记录治疗7天后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的变化,以此来观察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观察其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胸片等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8.93±0.98)天,对照组为(9.80±1.30)天。两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有效地缩短住院天数。3.在临床总疗效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加减麻杏蒌贝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临床疗效得到初步验证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相比,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方面均有优势,说明该方剂有利于肺部炎症吸收,缩短住院时间,而且完全无不良反应。故使用加减麻杏蒌贝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比仅用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张景景[3](2021)在《加味二至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评价及对TRAb、血清IGF-1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加味二至方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肝肾阴虚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TRAb和IGF-1的影响,为中医药治疗Graves患者提供临床依据及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整理符合研究要求的62例肝肾阴虚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方案为基础治疗+甲巯咪唑片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二至方。本研究两组观察周期为12周,4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各个疗程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巯咪唑片用量;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血清IGF-1、体重、心率、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评估加味二至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甲状腺功能比较:两组的1、2、3个疗程的FT3、FT4、TSH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改善,FT3、FT4较治疗前降低(P<0.05),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FT3、FT4及TSH较对照组恢复至正常水平更快。2.TRAb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TRAb较治疗前前均有所降低(P<0.05),但治疗组TRAb降低的幅度较对照组而言更显着(P<0.01)。3.血清IGF-1水平比较:治疗后,联合加味二至方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血清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IGF-1水平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着(P<0.01)。4.各疗程甲巯咪唑用量的比较:治疗后联合加味二至方的治疗组甲巯咪唑的用量均少于同期疗程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患者心率、体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1),而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均有所上升,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6.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着(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且治疗组的显效率(61.3%)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7.安全性分析:治疗中对照组出现轻度肝功能损伤4人、轻度白细胞减少3人;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肝损,1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除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中度肝功能受损,退出观察,其余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综上,治疗组安全性较高。结论:加味二至方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肝肾阴虚型Graves病患者疗效显着,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能够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且用时更短,同时可以降低体内的血清TRAb以及IGF-1水平,较单用甲巯咪唑片对照组能够明显降低甲巯咪唑片用量,并且整个临床观察期间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少于对照组,表明加味二至方临床应用安全,疗效确切。
杨旭[4](2021)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数据挖掘,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组方规律,为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合理有效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搜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数据库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存的专着,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医案中患者的个人信息、四诊情况、治法方药录入系统中,以构建“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处方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频次统计方法得出药物使用频次、性味归经等;通过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汇总得出治疗慢性咳嗽的高频药对、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结果:1.本研究共录入治疗慢性咳嗽的处方418首,涉及中药286种,前10位高频药分别为:甘草、苦杏仁、半夏、桔梗、茯苓、紫菀、麻黄、黄芩、紫苏子、陈皮;药物四气以温、寒及平性药为核心;五味偏于苦、甘、辛味;归经以肺、脾、胃经最多,其次为心、肝两经。2.通过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可得出治疗慢性咳嗽的核心药物处方:甘草、苦杏仁、半夏、桔梗、茯苓、紫菀、麻黄、前胡、紫苏子、陈皮、黄芩。3.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可得到新处方15个:(1)白芍-甘草-桂枝-细辛-干姜-瓜蒌-青皮;(2)蝉蜕一射干一僵蚕一石菖蒲一白豆蔻一通草;(3)海螵蛸一沉香一莪术一黄连;(4)沙参一麦冬一玉竹一生地黄一石斛;(5)陈皮-茯苓-党参-金银花-芦根;(6)青黛一地骨皮一栀子一紫草一珍珠母一女贞子;(7)钩藤一代赭石一糯稻根须一降香一三七;(8)杜仲-桑寄生-五加皮-鹅管石-黄荆子;(9)猪苓-茯苓皮-大腹皮-忍冬藤-酸枣仁-稻芽;(10)附子一肉桂一补骨脂一黄荆子一泽泻一防己;(11)白花蛇舌草一蒲公英一紫花地丁一大青叶;(12)半夏-陈皮-茯苓-玄参-生地黄-麦冬;(13)郁李仁一合欢皮一首乌藤一马兜铃;(14)女贞子-桑寄生-黄精-功劳叶-钩藤-矮地茶;(15)白扁豆-麦芽-谷芽-神曲-山楂。结论:1.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使用的高频药以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兼以配伍解表药、清热燥湿药、理气药等。药物性味多平和,寒温并用,以辛开、苦降、甘润为特点。2.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核心药物处方由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组成。3.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可推荐的新处方有13首。(新处方共15首,2首不推荐)新方(1)用于寒饮伏肺型;新方(2)用于肺卫郁热,肺气上逆的喉源性咳嗽;新方(3)用于肝胃不和,气逆犯肺的胃反流性咳嗽;新方(4)用于肺胃阴伤型;新方(5)脾虚湿盛,郁热于肺型;新方(6)用于肝火犯肺型;新方(8)用于肺肾两虚型;新方(9)用于慢性咳嗽之水肿兼症治疗;新方(10)用于阳虚水泛型;新方(11)清肺经实热型;新方(12)用于痰湿蕴肺型;新方(14)用于肝肾阴虚,虚火灼肺型;新方(15)用于慢性咳嗽之食积兼症治疗;新方(7)、新方(13)用药无规律可寻,故不推荐。
赵修合[5](2020)在《蛇柏颗粒洗剂对肛周瘙痒皮下神经阻断游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蛇柏颗粒洗剂对肛周瘙痒皮下神经阻断游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肛周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蛇柏颗粒洗剂坐浴组(治疗组,n=60)和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组(对照组,n=60),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使用SPSS 22.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分泌物、皮损标准量化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的疼痛及分泌物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第3、7、12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及分泌物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皮损情况评分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均为100%,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结论:第一蛇柏颗粒洗剂可有效减轻患者在肛周瘙痒皮下神经阻断游离术后产生的创面疼痛和分泌物,加快创面的组织愈合,缩短恢复时间。
葛政[6](2020)在《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隋唐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之后的再次大一统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隋代“开皇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为其这一时期的盛世景象。在这种盛世社会大环境下,从朝廷至民间开始全面整理前朝的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并予以发挥创新,大量不同门类的医学书籍涌现。然因兵燹之厄、自然灾害、传播局限、年代久远等因素,众多医学书籍也随之湮灭于后世岁月中。目前,我们通过传世医籍与出土医药文献得见部分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弥足珍贵。迄今为止,尚无对亡佚隋唐医方书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系统梳理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书目,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及流衍,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比对,结合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探求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和对当代中医学的贡献与借鉴。本文研究对象为亡佚的隋唐时期医方书,即隋朝建立(581年)至唐朝灭亡(907年)的326年间成书,于后世散失的有明确文献出处或可考证文献出处的以记载中医方药为主的着作。主要内容是与亡佚隋唐医方书相关的书目、作者、医学内容及其学术流传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了隋唐史志及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其目的是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作整体把握。二是重点研究了《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探索其作者、后世流衍、学术特点等。三是将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进行了对比研究,求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某些内容,同时补充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上述三方面相关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研究之前尚未开展,创新性显着,学术价值鲜明。研究过程中,应用历史与古代文献研究法。以亡佚隋唐医方书为主体研究内容,站在历史宏观的角度上,借助目录学与网络资源,力求全面收集原始资料。再对资料分析归纳,排除讹传、错伪,取其信实者,经过对比文献、考辨源流、正误纠错过程,从而较为全面系统地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发掘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所需资料及搜集途径如下:研究主体资料:《二十六史》《百纳本二十四史》《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等史志目录资料。《文献通考》《通典》《崇文总目辑释》《文渊阁书目》《郡斋读书志》《世善堂藏书目录》《千顷堂书目》《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日本国见在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文献学、目录学资料。《医藏书目》《医学读书志》《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四部总录·医药编》《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中医类目录学资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唐·王焘《外台秘要方》、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日本·丹波康赖《医心方》等国内外唐宋时期传世医籍。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课题初步辑佚资料。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敦煌医药文献辑校》《中国出土古医书考释与研究》、沈澍农《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新辑校》、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敦煌中医药精萃发微》、李应存《实用敦煌医学》《敦煌佛儒道相关医书释要》、陈增岳《敦煌古医籍校证》、王兴伊等《新疆出土涉医文书辑校》、“国际敦煌项目(IDP)”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资料。此外,借助数字资源库对相近时代的文史类书籍进行检索,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大型类书,搜集其中相关佚文和研究参考资料。资料搜集途径:主要通过图书馆及数字资源库。图书馆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在京的部分大学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库如: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瀚堂典藏、350种传统医籍整理与深入加工(中医古籍数字图书馆、中医古籍知识库)、中华医典、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华石刻数据库(唐代墓志铭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学术搜索等。均可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供相应的方便。论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结合相关医学目录学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目,从目录学角度对亡佚隋唐医方书着录情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考”。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马继兴古佚医籍基础文本手稿整理——隋唐亡佚医方书”基础上,从《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医心方》记载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中,选出尚无辑校、考证者,且相对保存内容较多,历史上有所传承的亡佚隋唐医方书7种,即《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对每部亡佚隋唐医方书详述着录或研究概况,梳理佚文内容,探索佚文的后世流衍,论述佚文内容学术特点。第三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概述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研究背景。依据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是否着录文献出处,将其分为“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中未着录来源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两小节。前者涉及隋唐医家3人,即韦慈藏、张文仲、崔知悌,亡佚隋唐医方书1部,即《古今录验方》。后者以前者为线索,择选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5种。将其与亡佚隋唐医方书佚文进行比对,筛选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探索后世流衍情况。同时,因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亦载有医方,列“敦煌佛道医药文献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小节,简要介绍敦煌佛道医药文献情况,比对分析其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第四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基于本研究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探究亡佚隋唐医方书体现的对前朝医学的继承、隋唐医学发展状况及后世学术影响。同时,对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之间的互证互补予以论证。第五部分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阐析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当代临床价值,探讨本研究对隋唐医学史内容的补充与借鉴。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五点结论:一、考证亡佚隋唐医方书目55种。通过梳理考证史志目录及相关医学专科目录书、传世医籍引用书目,即《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与明·殷仲春《医藏书目》、日本·丹波元胤《中国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宋以前医籍考》、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宋·刘昉《幼幼新书》引录书目,整理考证出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计55种。此数量仅为隋唐时期医方书之一角,还有大量医方书因史料不详等因素未作计入。隋炀帝敕撰《四海类聚方》两千六百卷,《四海类聚单要方》三百卷,卷帙浩繁,今已亡佚殆尽,仅余《证类》一条记载。今日得见隋唐传世医方书不过《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方》三种,皆赖北宋校正医书局的整理颁行传承,余者尽数亡佚。隋唐医方书亡佚之数量巨大,传承之艰难,可见一斑。本文所据的五种传世医籍保留的亡佚隋唐医方书不可多得,为稀缺隋唐时期医籍文献资源,极具学术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宋代大型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保存有大量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为进一步的辑校与考证提供了线索。二、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内容丰富,真实记录隋唐医学之进步,是这一时期重要的学术传承信息,因亡佚导致相关记载缺失。通过本文考证研究,使之得以接续。在隋唐时期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盛世修书,隋唐时期医籍成书呈现出大型、综合性的趋势。借传世医书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观之,隋唐时期医学处于全面发展阶段,承上启下,内容广博而丰富。集前朝医学之大成,各科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为宋金元时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渊源多元,是隋唐医学发展进步的真实记录。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可总结为三个主要来源,即源自前朝或当朝医方;根据医家自身临床经验对前朝或当朝医方进行发挥;医家自创医方。其不仅保存了大量前朝医学内容,也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亡佚隋唐医方书后世传承深远,为中医药学术传承的重要环节,之前因亡佚而断层,通过本研究使之重现于世。三、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可关联研究,呈现互证互补、互为完善的关系。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部分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卷子 P.3596、P.2662V、P.2662R、P.2565、P.2666 载方共计 409 首,其中亡佚隋唐医方共计91首,占比约为22.25%。所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共计14种。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因其文献的原生状态而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证作用,其保存的亡佚隋唐医方补充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内容,也使我们进一步印证了传世医书中亡佚隋唐医方书的真实性。同时,传世医书中的亡佚隋唐医方为完善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提供了校勘线索,二者可互为补充印证。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保存了隋唐时期部分医书的原貌,展现了该时期医学发展的原始脉络,在医药文献校勘、理论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四、亡佚隋唐医方书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亡佚隋唐医书内容借助后世医籍的转录而传承,经后世医家不断应用于临床,并予以发挥改良,临床疗效确切。当代学者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从药理实验、临床试验的角度对部分亡佚隋唐医方进行了探索。在临床应用方面,如《许仁则方》葱白七味饮、《兵部手集方》香连丸、敦煌卷子P.4038八公神散、敦煌卷子P.2565韦慈藏四时常服方等仍应用于当代临床,极具临床使用价值,对丰富临床诊疗经验、拓宽临床用药思路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五、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具有难得的史学价值,丰富了隋唐医学史内容。现存传世隋唐医学文献颇为少见。本文系统研究了 7种亡佚隋唐医方书《梅师方》《贞元集要广利方》《崔氏纂要方》《必效方》《许仁则方》《海上集验方》《兵部手集方》的成书学术内容与传承及其作者;并通过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关联研究,涉及8种亡佚隋唐医方书《韦慈藏方》《张文仲方》《古今录验方》《救急单验方》《救急方》《延年秘录》《随身备急方》《开元广济方》。在相当程度上充实隋唐时期医学文献。在隋唐医学人物方面,于传世医籍所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的作者史料有所完善补充,如许仁则、崔元亮等。还可以补充一些兼通医学的人物资料,如唐初期名将李积、唐肃宗时吏部侍郎元希声、唐末混乱时期任荆南节度成汭等。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相关研究内容,拓展了隋唐西域医学发展史研究的空间。此外,通过本文涉及的亡佚隋唐医方书辑佚考证工作,以此为亡佚隋唐医方书的进一步辑佚研究打下厚实的学术基础。书之论事,昭如日月。文献整理与研究之意义在于基础性,根本性,普遍性。作为一个古代中医文献工作者,秉持中医之平衡观念,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有所为,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态度对待有瑕疵,有漏洞,有疑误的中医文献。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深化研究,寻求真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实现其在现实临床有所为的价值。有所不为,以孔夫子“述而不作”的态度对待经过长时间理论锤炼与临床验证而流传下来的中医文献。在没有新的考古发现之前,取中正之道,完整叙述其本来的面貌,不以个人观点去改变,以免违背其自然的状态。亡佚隋唐医方书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亦循此论,其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因而有必要深入研究,为中医药传承研究、中医亡佚古籍考证研究、中医古籍辑佚、中医方剂临床应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周娇娇[7](2020)在《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与意义1.1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史,揭示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1.2挖掘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热点与前沿,为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研究方向。1.3系统梳理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文献,找出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一定的方向。2研究方法2.1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发文年代、作者、研究机构与期刊杂志等分布情况进行分析。2.2应用共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作者、机构与关键词进行分析,找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以及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2.3应用聚类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找出该研究领域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依据其时间线视图,直观展示出该领域的演化过程。2.4应用突现分析,对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相关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挖掘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3研究结果3.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李华山教授是该领域最高产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中国肛肠病杂志是该领域的核心期刊。3.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3.2.1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作者共现分析结果发现该领域已形成多个研究团队,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团队分别是:李华山团队、韩宝团队、叶玲团队与范学顺团队。3.2.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机构共现分析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联合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与国内十多个研究机构间开展了相对密切的合作,而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则相对独立,与其他研究机构合作较少;另外机构共现结合作者共现分析发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华山团队对近几年该领域产生的影响最大,即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是目前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研究的热点。3.2.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消痔灵注射液是该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药物;该领域最常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是直肠黏膜内脱垂;注射疗法联合PPH或者肛门紧缩术是最常研究的联合术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临床观察性研究。3.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关键词聚类后,共得到9个聚类,进一步分析得出6个基本知识结构:Cluster0的研究主题为祖国医学在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传承与发展;Cluster1、Cluster3和Cluster8的研究主题均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联合其他术式的研究;Cluster2、Cluster4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类型研究;Cluster5的研究主题为利用有限元模型客观证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有效的理论研究;Cluster6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时注射方式的研究;Cluster7的研究主题为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患者的人群研究。3.4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1977年~2007年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初期,经过长达30年不间断研究,丰富了国内关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经验。自2007年开始至今属于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期:术式方面的研究开始呈现多元化发展;研究的注射药物以消痔灵注射液和芍倍注射液为主;注射疗法中的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焦点;研究方法仍以临床观察性研究为主。4研究结论4.1对我国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研究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从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发展过程,揭示了中医外科肛肠领域在中医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方面作出的贡献。4.2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研究热点与前沿:关于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芍倍注射液是研究的前沿;关于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是研究的前沿;关于联合术式,注射疗法联合PPH、TST或者RPH等联合术式属于该领域研究的前沿;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直肠脱垂类型,完全性直肠脱垂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研究的前沿,直肠粘膜内脱垂是研究的前沿;关于研究的方法,临床观察是研究的前沿。4.3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中的核心研究机构与研究者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该院的李华山教授,可以成为该领域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首先考虑对象。
王淞[8](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着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钟炘燮[9](2020)在《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郭志强教授诊治先兆流产病例56例,挖掘分析郭老师对疾病的认识,并对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其诊治经验,以进一步推广其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郭志强教授门诊2014年03月至2016年03月所有先兆流产患者病例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56份。利用WPS EXCEL 2019建立先兆流产患者数据库,应用Excel及Spss20.0对患者基本资料、症状、药物(包括性味、归经、功效)的频数、频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用药规律及诊治经验。结果1.本研究56例先兆流产患者中,年龄资料缺失1例。剩余的55例中,年龄最小为27岁,最大为43岁,以每5岁作为划分,将55例患者分为4个年龄阶段:25~29岁共6例,占10.71%;30~34岁共32例,占57.41%;35~39岁共13例,占23.21%;40~45岁共4例,占7.14%。2.本研究56例先兆流产患者中,11例患者既往无孕产史,占总例数19.64%。剩余的45例患者既往有孕产史,占总例数80.36%,其中有1次妊娠史者12例,有2次妊娠史者14例(1例有过分娩史),有3次及以上者19例(2例有过分娩史);45例患者中,仅有胎停育史的患者共17例,占37.78%;人工流产史患者共6例,占13.33%;人工流产史合并胎停育史的患者共7例,占15.56%。另外,对31例胎停育史的患者胎停周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既往胎停周数主要发生在7周~8周。3.本研究56例先兆流产患者中,无既往疾病史患者16例,共收集剩余病例既往疾病史种类11类,分别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21例,子宫肌瘤14例,甲状腺疾病6例,卵巢囊肿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子宫纵膈、糖尿病、卵巢早衰、宫腔粘连、高泌乳素血症病史及资料缺失各1例。4.通过对本研究56例先兆流产患者的证候进行统计,发现其症状以恶心、乳房胀/痛、小腹疼痛、腰酸/痛、呕吐、阴道少量出血,色褐、食少纳呆、便溏、小便频数、不寐为常见,舌、脉象以舌质暗红或淡红、苔薄白、边齿痕,脉细滑或滑为常见,从而推断郭志强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证型为脾肾两虚证。5.本研究56例先兆流产患者,共有处方213个,中药92种,药物使用总频次为3147次。筛选出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核心药物(基础方)为菟丝子、续断、桑寄生、白芍、党参、山药、炙甘草、白术、阿胶、杜仲、炙黄芪、苎麻根,性味以甘、平居多,归经以入脾、肝、肾经为主,功效以补虚药为主。结论1.通过对基本资料分析得出:先兆流产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阶段,大部分先兆流产患者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病史。本研究中,根据患者既往屡孕屡堕病史、证候进行辨证,再对后续整体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进行分析反推证型,得出郭志强教授认为先兆流产的主要证型为脾肾两虚证,主要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2.通过对用药规律分析得出:(1)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核心药物(基础方)为:菟丝子、续断、桑寄生、白芍、党参、山药、炙甘草、白术、阿胶、杜仲、炙黄芪、苎麻根。核心药物的性味、归经及功效分别为:性甘、平,归脾、肝、肾经,功效以补虚为主,养血止血为辅。基本治疗原则为补脾益肾、养血止血安胎。(2)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常用加减药味的组成为:腰酸、耳鸣者,可配伍山茱萸、枸杞子、何首乌等;恶心呕吐,偏气滞者可配伍紫苏叶,偏湿热者可配伍石莲子;食少、乏力、便溏者,可配伍茯苓、糯米等;食少便溏、久泻等气虚下陷者,可配伍葛根、红芪等。
汤意远[10](2020)在《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结合目前全球猪类传染性疾病疫情的严峻形势,加大对当代猪常见传染病“猪痢疾”的中医药治疗,通过文献研究找出中医治疗人类痢疾的辨证规律,进一步指导猪痢疾的辨证论治,促进经济发展。方法:本文通过搜集中医药治疗猪痢疾的相关文献、近现代中医药治疗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相关文献及明清时期治疗人痢疾的相关医案,文献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后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病例中的症状、中药、治法、证型等信息进行规范。一,将文献资料进行规范后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症状、中药、治法、证型出现频次;二,运用频数描述方法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与猪痢疾症状规律及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中药、治法规律;三,运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了猪痢疾相关文献26篇;现代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36篇;过渡时期人痢疾相关文献74篇;明清时期人痢疾相关医案资料190篇。2.利用相关性分析分别与通过文献搜索获得的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现代时期、过渡时期、明清时期)的症状作比较,其中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与猪痢疾症状相关性最大。3.现代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1个,常见症状有6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腹胀为次要症状。过渡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32个,常见症状有5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为次要症状。明清时期人痢疾总症状数59个,常见症状有12个,其中黏液脓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发热、纳差、腹胀、口渴、不食、畏寒、精神不振、恶心呕吐为次要症状。4.现代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1味,常用中药有白芍、木香、黄连、黄芩、甘草、槟榔、当归、白头翁、大黄、山楂、秦皮、葛根、黄柏、马齿苋、地榆;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过渡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86味,常用中药有木香、黄柏、黄连、白芍;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较高的3类药依次为清热药、理气药、补虚药。明清时期人痢疾中药共有214味,常用中药有白芍、甘草、黄连、茯苓、木香、黄芩、陈皮、白术、山楂、当归、神曲、厚朴、人参、炮姜、砂仁;按照药物功能主治分类后使用频率前3类药的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4.现代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过渡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7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明清时期人痢疾的治法主要分为9大类,常见治法为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温中燥湿、调和气血,温中调气止痢。结论:1.猪痢疾辨证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人痢疾辨证。2.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的主要症状无明显差异,次要症状存在差异。3.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类药物均为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而单味常用药存在差异。4.人类三个不同时期痢疾在治法方面均以清热燥湿、调和气血治法使用频率最高;但不同时期治法之间存在一定差异。5.随着时间的发展,湿热痢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虚寒痢、休息痢比例呈下降趋势。
二、“寒”性疾病验方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寒”性疾病验方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
1.眩晕的病名沿革 |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
3.1 针刺 |
3.2 灸法 |
3.3 放血疗法 |
3.4 刮痧疗法 |
3.5 烙法 |
3.6 经鼻疗法 |
3.7 中药熏洗法 |
3.8 中药外敷法 |
3.9 膏摩疗法 |
3.10 点药法 |
3.11 药枕疗法 |
3.12 涂法 |
3.13 含漱法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
2.结果 |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
3.讨论 |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
4.1 经络理论 |
4.2 脏腑官窍理论 |
4.3 全息理论 |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
5.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质量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2.5 安全性评价 |
3.讨论 |
3.1 有效性 |
3.2 安全性 |
3.3 局限性 |
3.4 异质性 |
3.5 盲法 |
3.6 偏倚 |
3.7 声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 |
检索策略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2)加减麻杏蒌贝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方法 |
4.疗效评定 |
5.安全性评定 |
6.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结果分析 |
1.西医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 |
2.中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优势 |
3.导师学术思想 |
4.加减麻杏蒌贝汤组方分析 |
5.课题结果分析 |
6.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3)加味二至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评价及对TRAb、血清IGF-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3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剔除、脱落病例标准: |
2.7 脱落病例的处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2.1 基础治疗 |
3.2.2 对照组 |
3.2.3 治疗组 |
3.2.4 其他治疗 |
3.2.5 疗程 |
4.观察内容 |
4.1 一般项目 |
4.2 安全性指标 |
4.3 疗效指标 |
4.4 MMI用量 |
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6.血清IGF-1 |
7.统计学处理 |
观察结果与分析 |
1.一般临床资料 |
2.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情况比较 |
3.治疗前后TRAb比较 |
4.治疗前后血清IGF-1水平的比较 |
5.治疗前后甲巯咪唑用量比较 |
6.治疗前后心率及体重比较 |
7.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8.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
9.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认识 |
1.1 Graves病主要病因及机制 |
1.1.1 免疫 |
1.1.2 遗传 |
1.1.3 环境 |
1.1.4 TRAb与GD |
1.1.5 IGF-1与GD |
1.2 Graves病的西医治疗及不足 |
1.2.1 抗甲状腺药物(ATD) |
1.2.2 I~(131) |
1.2.3 手术 |
2.中医对Graves病的认识 |
2.1 病因 |
2.1.1 情志内伤 |
2.1.2 体质与先天禀赋 |
2.1.3 饮食水土与外感邪气 |
2.2 病机及治法 |
2.2.1 肝肾阴虚为GD的重要病机 |
2.2.2 滋养肝肾,泻火消瘿是GD的重要治法 |
3.加味二至方组方原则与药物分析 |
3.1 组方原则 |
3.2 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2.1 女贞子 |
3.2.2 墨旱莲 |
3.2.3 北沙参 |
3.2.4 麦冬 |
3.2.5 夏枯草 |
3.2.6 龙胆草 |
3.2.7 黄芩 |
3.2.8 百合 |
3.2.9 鳖甲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从五脏论治慢性咳嗽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蛇柏颗粒洗剂对肛周瘙痒皮下神经阻断游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肛周瘙痒的研究背景 |
1.1 中医学对肛周瘙痒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肛周瘙痒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肛周瘙痒治疗的认识 |
1.4 现代医学对肛周瘙痒认识 |
1.5 现代医学治疗肛周瘙痒简介 |
2 中药熏洗坐浴对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 |
2.1 中药熏洗坐浴的临床经验 |
2.2 现代医学对肛周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认识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观察方法 |
2.3 术后常规处理及注意事项 |
2.4 治疗方法及疗程 |
2.5 观察指标 |
2.6 观察结果 |
讨论 |
1 蛇柏颗粒洗剂组方依据 |
1.1 组方及方解 |
2 方药现代药理研究 |
3 蛇柏颗粒洗剂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亡佚隋唐医籍研究概况 |
1. 亡佚隋唐医籍目录着作记录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 |
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研究 |
4. 医籍亡佚原因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亡佚隋唐医方书目考 |
1.1《隋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1.1 《隋书·经籍志》已标明作者部分 |
1.1.1.1 隋前医方书目 |
1.1.1.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1.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1.2 《隋书·经籍志》仅存书名卷数部分 |
1.1.2.1 隋前医方书目 |
1.1.2.2 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1.2.3 亡佚隋代医方书目 |
1.2 《旧唐书·经籍志》医方书目考 |
1.2.1 与《隋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2.2 唐前及史料不详医方书目 |
1.2.3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3 《新唐书·艺文志》医方书目考 |
1.3.1 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重复医方书目 |
1.3.2 亡佚唐代医方书目 |
1.4 相关医学目录着作与传世医籍记载亡佚隋唐医方书目 |
1.4.1 《医藏书目》 |
1.4.2 《中国医籍考》 |
1.4.3 《宋以前医籍考》 |
1.4.4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
1.4.5 《幼幼新书》 |
小结 |
2 亡佚隋唐医方书考 |
2.1 《梅师方》考 |
2.1.1 研究概况 |
2.1.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梅师方》佚文 |
2.1.3 后世流衍 |
2.1.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杂方验书 单方为主 简便易行 |
2.2 《贞元集要广利方》考 |
2.2.1 着录及研究概况 |
2.2.2 《医心方》与《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贞元集要广利方》佚文 |
2.2.3 后世流衍 |
2.2.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御撰方书 集各家验方 务于速效 |
2.3 《崔氏纂要方》考 |
2.3.1 作者考辨 |
2.3.2 《外台秘要方》引《崔氏纂要方》佚文 |
2.3.3 后世流衍 |
2.3.4 内容特点与临床价值----综合方书 涉猎各科 用药多变 |
2.4 《必效方》考 |
2.4.1 着录概况 |
2.4.2 《外台秘要方》引《必效方》佚文内容 |
2.4.3 后世流衍 |
2.4.4 内容特点及临床价值----奇效方书 广集验方 |
2.5 《许仁则方》考 |
2.5.1 作者着录概况 |
2.5.2 《外台秘要方》引《许仁则方》佚文 |
2.5.3 后世流衍 |
2.5.4 文献特点与学术价值----内科方书 方证同条 验于临床 |
2.6 《海上集验方》考 |
2.6.1 着录概况 |
2.6.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海上集验方》佚文 |
2.6.3 后世流衍 |
2.6.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集验方书 搜罗医案 |
2.7 《兵部手集方》考 |
2.7.1 着录概况 |
2.7.2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兵部手集方》佚文 |
2.7.3 后世流衍 |
2.7.4 文献特点与临床价值----验方之书 重视外科 |
小结 |
3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相关研究 |
3.1 背景述要 |
3.2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2.1 韦慈藏方 |
3.2.2 张文仲方 |
3.2.3 《古今录验方》 |
3.2.4 崔知悌方 |
3.3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未着录来源亡佚隋唐医方书 |
3.3.1 敦煌卷子P.2565 |
3.3.2 敦煌卷子P.2662R |
3.3.3 敦煌卷子P.2662V |
3.3.4 敦煌卷子P.3596 |
3.3.5 敦煌卷子P.2666 |
3.4 敦煌出土佛道医药文献亡佚隋唐医方书内容 |
小结 |
4 亡佚隋唐医方书学术价值研究 |
4.1 本研究涉及亡佚隋唐医方书概况 |
4.2 对前朝医学继承 |
4.3 反映隋唐医学发展 |
4.4 对后世学术影响 |
4.5 亡佚隋唐医方书与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的互证互补 |
5 亡佚隋唐医方书研究的现实意义 |
5.1 本研究现代临床价值探讨 |
5.2 对隋唐医学史研究的拓展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隋书·经籍志》“梁有”医方书目(包括香方和食疗方) |
2. 《证类》引《梅师方》佚文简述(完整) |
3. 《外台》引《崔氏纂要方》佚文简述(完整) |
4. 《外台》引《必效方》佚文简述(完整) |
5. 敦煌吐鲁番出土医药文献原图像 |
6. 书名缩略语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的病因病机 |
3 直肠脱垂的诊断与分型 |
4 直肠脱垂的治疗 |
4.1 经腹手术 |
4.2 经会阴手术 |
4.3 手术选择的大概标准 |
4.4 注射疗法 |
5 小结 |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直肠脱垂的认识 |
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定义与症状 |
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脉象 |
3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病因病机与治则 |
4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治疗 |
4.1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中药治疗 |
4.2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针灸治疗 |
5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预后 |
6 直肠脱垂在古籍中的防护 |
7 小结 |
文献综述三 消痔灵注射液主要成分的研究进展与相关古籍荟萃 |
1 明矾的概述 |
1.1 明矾的现代研究 |
1.2 中医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2 五倍子的概述 |
2.1 五倍子的现代研究部分 |
2.2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 |
前言 |
1 研究数据 |
1.1 数据来源 |
1.2 数据检索 |
1.2.1 CNKI检索 |
1.2.2 维普检索 |
1.2.3 万方检索 |
1.3 数据去重 |
1.3.1 数据去重方法 |
1.3.2 数据去重结果 |
1.4 数据校验 |
2 CiteSpace分析 |
2.1 CiteSpace应用现状 |
2.2 Citespace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 |
3.1.1 发文年份统计分析结果 |
3.1.2 发文作者与研究机构统计分析结果 |
3.1.3 发文关键词统计分析结果 |
3.1.4 发文期刊杂志统计分析结果 |
3.2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共现分析结果 |
3.2.1 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结果 |
3.2.2 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 |
3.3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 |
3.4 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起源 |
4.2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发展 |
4.2.1 新型注射药物——消痔灵注射液的诞生 |
4.2.2 注射疗法——消痔灵注射术的优化 |
4.3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主要贡献者 |
4.4 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 |
5 结论 |
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A: 古籍中有关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 |
附录B: 古籍中有关明矾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C: 古籍中有关五倍子治疗直肠脱垂的文献汇总表 |
附录D: 同义关键词合并表 |
附录E: 关键词频次(≥10)统计表 |
附件 |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着作 |
1 生平概述 |
2 着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9)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略缩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医者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
1.2. 近代中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与研究 |
1.3. 近代中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对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
1.1. 西医学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
1.2. 西医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回顾性研究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筛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整理 |
2.2. 数据资料的规范及处理 |
2.3.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基本资料分析 |
3.2. 用药规律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先兆流产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
1.1. 年龄与先兆流产关系 |
1.2. 既往疾病史与先兆流产的关系 |
1.3. 郭志强教授对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处方药物分析 |
2.1. 核心药物分析 |
2.2. 常用药物分析 |
3. 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用药经验之总结 |
3.1. 补脾益肾为要 |
3.2. 慎用寒凉药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论 |
1. 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2.1. 不足 |
2.2. 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
1 人痢疾与猪痢疾对比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表现 |
2 治疗进展与挑战 |
2.1 猪痢疾 |
2.2 人痢疾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文献来源 |
2 文献检索方式与策略 |
2.1 猪痢疾文献检索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文献检索 |
2.4 明清时期医案收集 |
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1 猪痢疾 |
3.2 现代时期人痢疾 |
3.3 过渡时期人痢疾 |
3.4 明清时期人痢疾 |
4 数据规范化 |
4.1 症状统一 |
4.2 中药统一 |
4.3 证型统一规范 |
5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症状 |
2.1 猪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2 现代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3 过渡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2.4 明清时期人痢疾症状频次统计分析 |
3 中药 |
3.1 现代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2 过渡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3.3 明清时期人痢疾药物统计分析 |
4 治法 |
4.1 现代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2 过渡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3 明清时期人痢疾治法统计分析 |
4.4 三个时期证型 |
讨论 |
1 中医对痢疾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中医药治疗 |
2 猪痢疾中医药治疗 |
3 不同时期人痢疾的认识 |
3.1 症状 |
3.2 中药 |
3.3 治法 |
3.4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4.1 不足 |
4.2 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A 猪四诊 |
附表B 猪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C 现代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D 过渡时期痢疾纳入文献 |
附表E 明清时期痢疾参考着作 |
综述 细菌性痢疾的中西医治疗及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寒”性疾病验方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加减麻杏蒌贝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浊阻肺证)疗效观察[D]. 杜青.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加味二至方治疗肝肾阴虚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疗效评价及对TRAb、血清IGF-1的影响[D]. 张景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究名老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规律[D]. 杨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蛇柏颗粒洗剂对肛周瘙痒皮下神经阻断游离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D]. 赵修合.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2)
- [6]亡佚隋唐医方书考略[D]. 葛政.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的知识图谱研究[D]. 周娇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郭志强教授治疗先兆流产的回顾性研究[D]. 钟炘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基于文献研究人与动物“痢疾”辨证论治的差异[D]. 汤意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