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活齿传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传动比,正弦,热流,应力,密度,齿形,稳态。
活齿传动论文文献综述
杨纪楠,许立忠[1](2019)在《双级正弦活齿传动系统效率计算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双级正弦活齿传动活齿啮合副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了活齿传动系统输出力矩表达式,进而建立了系统传动效率计算公式。运用效率公式对系统传动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参数变化时系统传动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应增大正弦滚道幅值、活齿中心圆周方向旋转半径以及合理分配传动比。研制出了双级正弦活齿传动样机,并进行了传动效率实验,测得实验效率与计算效率接近,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21期)
江亚琪,许立忠[2](2019)在《一种摆动式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设计与输出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摆动式SMA(形状记忆合金)活齿传动驱动器,阐述了该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根据SMA相变机理和活齿传动的耦合力学模型,推导出在多路SMA驱动下的输出转矩。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该种驱动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考察了摆杆放大系数和活齿偏心距等相互耦合参数对驱动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关键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研究结果为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优化及输出特性分析提供了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9年05期)
晏晓飞,曾代辉,梁尚明,贺亚博[3](2019)在《二齿差平面钢球活齿传动的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二齿差平面钢球活齿传动是一种新型活齿传动。通过Pro/E软件建立了二齿差平面钢球活齿传动系统叁维实体模型,在考虑动态激励的情况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二齿差平面钢球活齿传动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协同仿真环境求解出了对系统振动影响较大的各低阶振型及其固有频率。将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进行对比,对系统发生共振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对各低阶振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一种适用于设计阶段的避免机械系统共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结合模态分析与激励分析,通过对系统相关区域的结构或参数进行调整,可以使某阶振型的固有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避免共振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04期)
曹富林,史旭飞,许立忠[4](2019)在《考虑范德华力的微型活齿传动系统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介绍了其工作原理,推导了微尺度下任一活齿在不同啮合位置的静力学方程,利用范德华势函数对活齿所受的范德华力进行求解,研究了考虑范德华力时啮合活齿所受波发生器、活齿架、中心轮叁者作用力的变化规律;运用Hertz理论,对活齿与波发生器、活齿架、中心轮的接触应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研究了微结构不同几何参数对活齿所受作用力及接触应力规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袁新梅,曾运运,张炎,周思柱[5](2019)在《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接触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零部件之间的接触特性,在弹性小变形和变形协调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状态接触力计算模型,根据啮合副几何关系求出接触点处主曲率公式,依据弹性接触理论推导出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接触尺寸和接触应力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了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机构的接触面积、接触应力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壳体正弦滚道波峰和波谷位置,各啮合副最大接触应力值为零;在壳体正弦滚道拐点位置,各啮合副接触应力值最大;活齿架的最大接触应力比主动轴和壳体大,因此,活齿架更加容易发生疲劳损坏。(本文来源于《矿山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李冲,邢继春,方记文,赵忠[6](2019)在《大传动比微型活齿传动系统非线性共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活齿传动在精密传动领域的应用,设计了一种大传动比微型活齿传动系统。基于行星齿轮传动的线弹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活齿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考虑啮合齿数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建立了活齿传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运用谐波平衡法和正规摄动法推导出系统的非线性幅频关系及非线性共振响应方程。利用给出的任意两组活齿传动系统算例参数,分析了活齿传动系统幅频曲线随系统参数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系统在不同倍频下的共振响应。结果表明:阻尼系数ζ和啮合活齿数f对幅频曲线的影响最大,系统在ωe≈ω1和ωe≈1/2ω1时共振显着。因此,为了减小活齿传动系统振动及提高系统平稳性,应尽量减小活齿数量和波发生器偏心距。研究结果为活齿传动系统结构改进和传动效率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9年01期)
宜亚丽,郭辉,卫锐,金贺荣[7](2018)在《基于作用线增量法摆杆活齿传动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活齿传动共轭啮合导致传动误差影响因素复杂的情况,以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速度瞬心法,推导各啮合副瞬时传动比,运用作用线增量法分别得到摆杆活齿与激波器和中心轮的传动误差,结合多齿啮合传动特性,最终构建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误差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中心轮误差对传动误差的影响最大,摆杆活齿误差的影响次之,激波器误差的影响最小,该研究方法能直观地获得活齿传动机构传动误差的分布情况,提出的精度设计方案能够满足装备传动技术需求。(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8年08期)
宜亚丽,姬亚萌,郭辉,金贺荣[8](2018)在《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啮合副稳态温度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热学和摩擦学基本理论,推导出滑差工况下啮合副摩擦热流密度、啮合齿面以及端面对流换热系数计算公式,建立活齿啮合副热分析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分析处于热平衡状态下的啮合副稳态温度场,结合数值仿真结果揭示了齿形设计参数对稳态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啮合副稳态温度场由接触区热流密度及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共同决定,由于滑滚摩擦产生的温升较大所致,最高温度在中心轮啮合工作齿面宽度的中点附近,基圆半径对啮合面稳态温度影响较大,摆杆长度则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研究啮合副的热变形和热力耦合特性分析奠定基础,从而对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动态设计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8年04期)
史旭飞[9](2018)在《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电机是机械基础组件、智能驱动和控制执行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遍布各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各类微电机中,电磁驱动型微电机工作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驱动力矩大且能量转换效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提出一种采用电磁驱动型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针对该种传动系统的受力及输出力矩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对系统的主要零件进行了设计、制作以及剥离实验。本文针对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的运动特性提出了新型电磁驱动方式,建立了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的受力分析模型,推导出活齿受力方程及系统输出力矩方程;分析了系统主要参数对活齿受力及系统输出力矩的影响。推导出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中范德华力作用表达式,研究了范德华力对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受力的影响;根据赫兹理论推导出各零件间的接触应力表达式,研究了范德华力及系统主要参数的变化对传动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驱动力的增大,范德华力的影响不断减小。根据传动系统结构设计了各主要零件的加工实验方案,并且利用电子束光刻、真空蒸发镀膜工艺和微电铸工艺进行了激波器、中心轮和活齿架的加工实验;对比了蒸发镀膜工艺和微电铸工艺加工激波器的表面形貌;利用化学试剂湿法腐蚀工艺完成了激波器和中心轮的剥离实验。(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李均刚[10](2018)在《考虑热变形影响的摆杆活齿传动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摆杆活齿传动是一种利用活齿与激波器啮合副实现等速输入,活齿与中心轮啮合副实现减速输出的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具有多齿啮合、全滚动接触啮合传动效率高、动平衡性能良好、输出刚度大等特点,广泛应用在机器人、石油机械等领域。在高负荷工况下,由于摆杆活齿传动的啮合副的散热空间紧凑,导致其滑滚摩擦所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出,从而造成大量的摩擦热转化成热能使啮合副温度升高引发热变形,造成啮合刚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着系统的传动性能,为此研究热变形影响下的摆杆活齿传动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依据摆杆活齿传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分析啮合副的法向作用力、接触应力和运动状态,基于摩擦学和传热学,研究啮合副的摩擦热流密度变化规律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摆杆活齿传动的活齿与激波器及中心轮啮合副进行热结构耦合仿真,然后研究中心轮的热特性,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根据微分算子理论和线性代数相关知识推导出中心轮的热弹性基本方程的通解,得到线热源作用于半空间表面的格林函数,对中心轮的法向热变形和热应力进行理论计算,利用格林函数法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依据摆杆活齿传动的结构特点,建立啮合副的接触模型;基于赫兹线接触理论推导出各啮合副的啮合刚度表达式,然后引入热变形量计算啮合副的热啮合刚度,最后将啮合刚度近似地看成串联弹簧推导出含热变形的综合啮合刚度。采用集中参数法建立含啮合刚度的摆杆活齿传动系统纯扭转振动模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并结合相对弹性位移方程,建立了摆杆活齿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利用振型迭加法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求解,最后研究了热变形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活齿传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了一种摆动式SMA(形状记忆合金)活齿传动驱动器,阐述了该种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根据SMA相变机理和活齿传动的耦合力学模型,推导出在多路SMA驱动下的输出转矩。针对具体情况,给出了该种驱动器的一般设计方法,并考察了摆杆放大系数和活齿偏心距等相互耦合参数对驱动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关键参数的最优取值范围。研究结果为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优化及输出特性分析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齿传动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纪楠,许立忠.双级正弦活齿传动系统效率计算与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9
[2].江亚琪,许立忠.一种摆动式SMA活齿传动驱动器的设计与输出特性研究[J].机械传动.2019
[3].晏晓飞,曾代辉,梁尚明,贺亚博.二齿差平面钢球活齿传动的模态分析[J].机械设计.2019
[4].曹富林,史旭飞,许立忠.考虑范德华力的微型活齿传动系统应力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9
[5].袁新梅,曾运运,张炎,周思柱.圆柱正弦活齿传动接触问题研究[J].矿山机械.2019
[6].李冲,邢继春,方记文,赵忠.大传动比微型活齿传动系统非线性共振研究[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9
[7].宜亚丽,郭辉,卫锐,金贺荣.基于作用线增量法摆杆活齿传动误差分析[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8
[8].宜亚丽,姬亚萌,郭辉,金贺荣.二齿差摆杆活齿传动啮合副稳态温度场研究[J].机械强度.2018
[9].史旭飞.微型集成活齿传动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18
[10].李均刚.考虑热变形影响的摆杆活齿传动动力学分析[D].燕山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