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拥挤论文_张淳艺

导读:本文包含了交通拥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拥挤,交通,客流,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人大常委会。

交通拥挤论文文献综述

张淳艺[1](2019)在《“拥挤度查询”应成公共交通标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1月2日开幕的国际公共交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北京公交集团透露,年内市民可以实时查询即将到来的公交车厢拥挤度。与道路拥堵显示类似,公交车厢拥挤度将通过红色、黄色和绿色显示,乘客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乘坐哪一辆车(据《北京青年报》)。公交拥挤度查询(本文来源于《青海日报》期刊2019-11-11)

衡涛,张贵泳,魏天崎,温一帆[2](2019)在《利用自行车道解决高密度办公区域交通拥挤的探讨与设计——以深圳南山科技园某微循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但公共交通存在尾梢和微循环问题,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很多城市道路中减少或缺失了对自行车道的规划和建设,随着共享单车大量投放,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人车混行引起的交通事故,共享单车与机动车抢道、共享单车停放阻碍行人甚至机动车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密度办公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使用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效果不佳。为了更舒适、更高效地使用共享单车,解决高密度办公区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使用空中廊道连接公共交通与办公区的想法进行了探讨和设计,为今后的高密度办公区域的道路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住区》期刊2019年05期)

杜艺炜,王喆妤[3](2019)在《拥挤定价理论发展研究及天津市交通拥挤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也出现大规模激增,随之出现了各种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是由于人们错误地估计了出行成本,导致实际社会成本上升。因此在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在交通经济学中有人提出"拥挤定价理论"概念,指出拥挤收费可以内化交通系统的外部性,可以更好地减少交通拥堵。本文首先论述拥挤定价理论的发展,并分析拥挤定价理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可能性,结合了天津市的交通拥挤问题成因,试提出了天津市在拥挤收费方面的一些可行性措施。(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期刊2019-10-19)

滑姗姗[4](2019)在《基于深度和局部HOG的交通车流拥挤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传统车流拥挤监测系统观测点分布较为局限、实测电路灵敏度较低等问题,设计基于深度和局部HOG的新型交通车流拥挤监测系统。对交通显示模块、拥挤监测分析模块进行按需连接,扩大系统观测点的分布范围。提取交通车流的深度HOG特征、局部HOG特征,并对其进行人工融合处理。模拟交通拥堵环境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深度和局部HOG的新型交通车流拥挤监测系统后,观测点可及范围最高可占待监测区域的95%。(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记者,刘召,实习生,游卓妍[5](2019)在《东莞交通拥挤感受明显》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9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将首次开展交通拥堵治理专题询问。昨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工委召开交通拥堵治理专题询问征求意见座谈会。座谈会上,市交通运输局汇报了专题询问前期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已开展交通拥堵情况问卷(本文来源于《东莞日报》期刊2019-08-24)

刘秋璠,谷志朋[6](2019)在《道路交通拥挤下的博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针对交通供需严重不平衡的现实问题,文章在基于政策性的交通需求管理上,采取了优先发展和经济杠杆两大策略。在优先发展优惠公交的策略中,研究了政府、公交企业及乘车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得出政府的保障管制、公交企业的努力及乘车者的监督参与十分重要。在经济杠杆的策略中,研究了出行者与出行者之间、出行者和交通管理者之间的双重博弈,得出通过对私家车收取适当的交通拥挤费并用来补贴公交,可从交通源上影响出行行为,从而改变交通结构,缓解拥堵。(本文来源于《汽车实用技术》期刊2019年15期)

宋着贺,陈秀锋,武帅,邹亚男[7](2019)在《基于起点和终点的交通拥挤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从总体水平上研究并利用交通出行行为,对城市动脉和次动脉的道路拥堵状况进行预测评估。将所选道路分割成独立的路段,对不同交通状态下的道路运行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基于起点和终点的路段交通流存在出行行为近似的特性。由于路段起点、终点以及道路的分段交通特性(流量和速度)会影响预期出行时间,以此建立模型进行交通拥堵特性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9年21期)

邹庆茹[8](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高峰客流拥挤管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峰客流拥挤成为当前大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不仅严重降低客运服务水平,而且易引发客流安全问题。工作出行客流占据高峰客流的绝对主体地位,具有强度高、流向突出、出行时空稳定等特征,导致高峰客流拥挤疏解十分困难。本文从客流拥挤本质(供需矛盾)入手,结合当前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从需求侧研究高峰客流拥挤管控策略,侧重客流控制和差别定价两类措施,以期提升我国轨道交通高峰客流组织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工作出行客流辨识及拥挤特征挖掘:以自动售检票数据(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AFC)潜在包含的乘客出行内在关系为基础,构建基于规则的工作出行客流辨识算法;从主体特征、时空分布、出行规律等方面挖掘工作出行客流特征;从运力运量匹配视角研究高峰客流拥挤特征,发现高峰客流拥挤产生位置、产生时间、持续时间等呈高度“日”及“周”周期性重复特征;最后从供需两方面阐述拥挤管控对策,为高峰客流拥挤疏解研究奠定基础。(2)路网高峰常态客流控制方案编制:基于能力瓶颈疏解策略构建了适用于大规模路网的客流控制方案编制算法,包含流量关系构建、运输能力瓶颈辨识、运输能力瓶颈反馈疏解、控制方案生成四个关键步骤;开发了客流控制方案自动化编制系统,以北京地铁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高峰常态客流控制方案提供科学的编制方法。(3)差别定价对乘客出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利用较长时段范围内AFC数据的持续性特点,从“消费行为”视角构建了客运市场细分指标,基于无监督聚类算法对乘客进行客观分类;以北京地铁峰前票价五折优惠政策为背景,对不同类型乘客的出发时间转移弹性精细化测定,结果显示乘客出发时间转移弹性随转移时长增大而急剧下降,五折优惠票价下乘客可接受最大转移时长约为30分钟;该研究为折扣定价方案编制提供关键参数。(4)面向高峰客流拥挤疏解的折扣定价方案编制:分析折扣定价策略的可行性,综合考虑运营企业可接受票额损失及高负荷区段的拥挤压力缓解,基于非线性整数规划方法构建了折扣定价方案编制的普适性模型,为折扣车站选择、折扣比例及折扣时段确定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以北京地铁八通线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4)

张研[9](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站台乘客拥挤水平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模不断扩张,换乘站数量和客流量快速增加,乘客对于优质换乘体验的追求也随之增强,同台换乘作为对乘客最优的换乘形式,必然受到更多的青睐。但同台换乘站的客流规模远高于一般车站,乘客集中在更为狭小的站台层,极有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同台换乘站台上的乘客拥挤水平,旨在对既有同台换乘站台进行拥挤水平评价,对尚未投入运营的站台进行拥挤预测,并从设计、运营层面对拥挤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总结对比了同台换乘站台的布设类型及优缺点;讨论了换乘服务水平概念,确定了本文拥挤水平的评价指标;对既有评价体系进行了归纳汇总,比选出适用于本文的评价体系;阐述了既有研究方法的适用性与局限性,确定本文使用“数学解释法研究总体+模型仿真法研究局部”的综合性研究方法。(2)建立了数学解释模型以评价站台总体拥挤水平。从站台不同区域利用率存在差异的角度出发,提出站台等效面积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并利用python编程实现快速绘图及计算;将乘客分为叁类,分别讨论其集散规律,建立站台乘客聚集人数的计算模型,同样利用python编程实现快速精确计算;经实地调研数据验证,数学解释模型误差约为9%,具有较强可信度。(3)利用Anylogic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基于既有功能,编写Java语言并调用内置函数,实现实时输出行人密度热力图、局部区域最大/最小/平均密度、行人流强度等关键指标以评价站台局部拥挤水平,对站台环境具有较强还原性。(4)以某城市同台换乘站为研究对象,设计12种站台方案,分别评价了各站台方案的总体和局部拥挤水平,对比分析下得到最优方案。在评价过程中也进一步佐证了使用站台等效面积概念下的计算结果能更好地反映站台拥挤情况。(5)对拥挤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在本文所设情形下:从运营层面来看,站台最大聚集人数Qmax受两线列车到站时间差的变化影响最大,两线同时到站时Qmax最大,后车下车流程与前车上车流程同时结束时Qmax最小;从设计层面来看,站台宽度每增加0.5m,站台总体拥挤水平改善约6.47%;楼梯宽度每增加0.5m,站台局部拥挤水平恶化约13.29%;两端式楼扶梯比中部式拥挤水平改善约29.54%;中线式立柱比两侧式拥挤水平改善约28.50%。(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1)

曾翠峰,侯宇菲,罗钦,潘伟健[10](2019)在《延误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客流拥挤传播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少突发事件条件下列车运行延误对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及运营的影响,采取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延误列车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的时空影响及客流拥挤传播过程,为列车运行调整提供依据.基于列车时刻表与乘客进出闸机数据,通过分析乘客和列车在时空上的衔接关系,构建延误时段列车的时空传播模型,并提出列车运行调整策略.模型综合考虑客流到达量、上车量、下车量、滞留量以及列车载客量之间的关系,反映延误列车在各车站对乘客出行的影响.案例分析表明,延误传播在时空上具有延续性,随着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延误传播影响后续车站,可通过缩短发车间隔时间和扣车等措施有效节省列车平均延误时间.(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9年03期)

交通拥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但公共交通存在尾梢和微循环问题,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直是亟需解决的难题。随着互联网和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很多城市道路中减少或缺失了对自行车道的规划和建设,随着共享单车大量投放,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人车混行引起的交通事故,共享单车与机动车抢道、共享单车停放阻碍行人甚至机动车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密度办公区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导致使用共享单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效果不佳。为了更舒适、更高效地使用共享单车,解决高密度办公区域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对使用空中廊道连接公共交通与办公区的想法进行了探讨和设计,为今后的高密度办公区域的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通拥挤论文参考文献

[1].张淳艺.“拥挤度查询”应成公共交通标配[N].青海日报.2019

[2].衡涛,张贵泳,魏天崎,温一帆.利用自行车道解决高密度办公区域交通拥挤的探讨与设计——以深圳南山科技园某微循环为例[J].住区.2019

[3].杜艺炜,王喆妤.拥挤定价理论发展研究及天津市交通拥挤对策[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交通规划).2019

[4].滑姗姗.基于深度和局部HOG的交通车流拥挤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

[5].记者,刘召,实习生,游卓妍.东莞交通拥挤感受明显[N].东莞日报.2019

[6].刘秋璠,谷志朋.道路交通拥挤下的博弈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19

[7].宋着贺,陈秀锋,武帅,邹亚男.基于起点和终点的交通拥挤模型[J].科技风.2019

[8].邹庆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高峰客流拥挤管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9].张研.城市轨道交通同台换乘站台乘客拥挤水平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10].曾翠峰,侯宇菲,罗钦,潘伟健.延误条件下的轨道交通客流拥挤传播建模[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区位设施的使用曲线(资料来源:...组合路段080811-080813可预测步数内...高交通需求下最优费率路段饱和度比较...道路交通状况实时评判结果点排队与物理排队的区别示意图路段的有效权重

标签:;  ;  ;  ;  ;  ;  ;  

交通拥挤论文_张淳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