甾烷醇酯论文_李静静,何文森,潘晓霞,王梅桂,贾承胜

导读:本文包含了甾烷醇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物,甾醇,北欧,芬兰,亚油酸,热力学,柠檬酸。

甾烷醇酯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静,何文森,潘晓霞,王梅桂,贾承胜[1](2013)在《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离子液体在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合成中的应用。通过植物甾烷醇酯化率的对比,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离子液体[pmim][HSO4]用量为植物甾烷醇质量的7%,酸醇摩尔比3∶1,植物甾烷醇的浓度0.15 mmol/mL,带水剂为甲苯,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5 h。在最佳条件下,经3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酯化率大于91%。离子液体[pmim][HSO4]在循环使用6次后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由质谱分析可知,合成的产物为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3年04期)

马媛,贾承胜,张晓鸣,冯骉[2](2012)在《无溶剂直接酯化法合成亚油酸甾烷醇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甾烷醇与亚油酸在无溶剂条件下,直接酯化法合成亚油酸甾烷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酯化率和体系氧化程度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考察筛选利于合成的底物酸醇摩尔比、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合成工艺:亚油酸与甾烷醇的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50℃,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甾烷醇酯的酯化率达到81.23%。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对亚油酸甾烷醇酯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亚油酸甾烷醇酯的热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何文森,贾承胜,张晓鸣,冯骉[3](2011)在《酶法合成月桂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有机相脂肪酶催化合成月桂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工艺条件,同时探索出有效分离纯化植物甾烷醇酯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质谱技术表征月桂酸植物甾烷醇酯的化学结构。最佳反应条件为:正己烷为溶剂,植物甾烷醇25μmol/mL,月桂酸100μmol/mL,脂肪酶Novozym 435 30mg/mL,3分子筛80mg/m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96h,转速150r/min,经叁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酯化率为80.3%。(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1年04期)

英格玛·韦斯特[4](2011)在《植物甾烷醇酯——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的多功能膳食工具(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期刊2011-03-23)

文蔚[5](2006)在《芬兰Raisio Benecol公司带来功能性新配料——植物甾烷醇酯推广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刊北京讯植物甾烷醇酯是一种天然食品配料,科学研究证明,它可以大大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从而降低冠心病患病风险。植物甾烷醇酯是芬兰食品公司——RaisioBenecolLtd.发明的专利产品。通过与本国的食品企业合作,这一发明产品已在全世界23个国家推广和销售。目前,芬兰RaisioBenecolLtd.将这一发明介绍给中国的科学界和食品领域,使这一被科学证明有效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天然食品配料造福于中国人民。这一消息是本刊记者8月20日在北京从芬兰RaisioBenecolLtd.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在会上,国际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着名专家ErkkiVaniainen教授就目前心血管疾病和它与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关系,以及在日常饮食中如何结合Benecol植物甾烷醇酯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进行了讲解。PiaSalo博士介绍了有关Benecol所进行的各种临床研究,概括介绍了20多年来Benecol产品所进行的研究和通过的各种安全性评估,并说明为什么中国也需要这样的研究和产品。RaisioBenecolLtd.亚洲和大洋洲部主任AnuHopia女士说,RaisioBenecol公司是芬兰知名的大型食品公司,专门生产和销售谷物食品、植物油脂和Benecol产品,年营业额4亿4千万欧元(折合44亿人民币),其中Benecol产品畅销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并形成BenecoI品牌网络。植物甾烷醇酯所具有的降低胆固醇和促进心脏健康的特点,使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加入到黄油、奶油千酪、酸奶、牛奶、饮料、面制品、糖果、饼干、巧克力等食品中。而且加工方便,不影响食品的口感,安全性高,没有任何副作用,并获得美国FDA的安全资格(GRAS),被欧盟食品当局评估认可。该公司正在积极向中国有关政府部门申报。RaisioBenecolLtd.亚洲和大洋洲部主任AnuHopia女士再一次表达了该公司愿与中国食品企业合作的愿望。(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06年05期)

王雪飞[6](2006)在《降血脂还有第叁条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雪飞)8月20日,在“2006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上,芬兰国家公共健康研究所健康促进与流行病委员会主任Erkki教授告诉中国同行,除控制饮食和服用药物之外,降低血清胆固醇还有第叁条路可走:从植物油中提取的植物甾烷醇酯与日常饮食结合,可以有(本文来源于《健康报》期刊2006-08-22)

刘军海,裘爱泳,张海晖[7](2004)在《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化学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作用下同脂肪酸酯化或同脂肪酸甲酯或叁酰甘油酯酯交换可形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介绍了国外近年来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化学合成、酶催化合成、超临界酶催化合成法,及其在食品、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4年02期)

刘军海,裘爱泳,张海晖[8](2004)在《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制取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化学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作用下与脂肪酸酯化或与脂肪酸甲酯或叁甘油酯酯交换可形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该文介绍国外近年来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各种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文来源于《粮食与油脂》期刊2004年01期)

裘爱泳,刘军海[9](2003)在《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甾醇和植物甾烷醇在脂肪酶催化作用下同脂肪酸酯化或同脂肪酸甲酯或叁酰甘油酯交换可形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介绍了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酶催化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03年06期)

甾烷醇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得到甾烷醇与亚油酸在无溶剂条件下,直接酯化法合成亚油酸甾烷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酯化率和体系氧化程度为考察指标,单因素考察筛选利于合成的底物酸醇摩尔比、催化剂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出最佳合成工艺:亚油酸与甾烷醇的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3%,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50℃,在此条件下,亚油酸甾烷醇酯的酯化率达到81.23%。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近红外光谱对亚油酸甾烷醇酯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亚油酸甾烷醇酯的热力学特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甾烷醇酯论文参考文献

[1].李静静,何文森,潘晓霞,王梅桂,贾承胜.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J].中国油脂.2013

[2].马媛,贾承胜,张晓鸣,冯骉.无溶剂直接酯化法合成亚油酸甾烷醇酯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

[3].何文森,贾承胜,张晓鸣,冯骉.酶法合成月桂酸植物甾烷醇酯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

[4].英格玛·韦斯特.植物甾烷醇酯——有效降低血清中胆固醇水平的多功能膳食工具(英文)[C].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学术论文集.2011

[5].文蔚.芬兰RaisioBenecol公司带来功能性新配料——植物甾烷醇酯推广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6

[6].王雪飞.降血脂还有第叁条路[N].健康报.2006

[7].刘军海,裘爱泳,张海晖.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的制取和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04

[8].刘军海,裘爱泳,张海晖.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制取及应用[J].粮食与油脂.2004

[9].裘爱泳,刘军海.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酯和植物甾烷醇酯[J].中国油脂.2003

论文知识图

不同种类离子液体对植物甾烷醇酯...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质谱图植物甾烷醇浓度对植物甾烷醇酯化...柠檬酸植物甾烷醇酯的HPLC图谱不同种类带水剂对植物甾烷醇酯化...离子液体用量对植物甾烷醇酯化率...

标签:;  ;  ;  ;  ;  ;  ;  

甾烷醇酯论文_李静静,何文森,潘晓霞,王梅桂,贾承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