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育(江苏省东台市廉贻卫生院检验科224216)
作者简介:王德育(1962.6-),江苏东台人,毕业于江苏职工医科大学,大专,主管检验师,现于江苏省东台市廉贻医院担任检验工作。致力于尿液的分析。
【摘要】尿液分析仪用于检查尿液中的多种成分,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操作简单方便,检测迅速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医院,体育,科研等部门,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健康人群的筛查等均有重要意义.现就尿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8-0838-01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来医院就诊人的随机尿液标本500例
1.2器材:(1)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干化学多联试带。(2)显微镜。(3)玻片和吸管等
1.3实验方法:尿干化学分析法和显微镜检查法同时进行。
2结果比较
每一份尿标本既用尿干化学分析法测定,同时又用显微镜检查,严格按仪器的使用要求进行检测,并记录测定结果。发现很多标本出现了两种方法结果不相符的情况。
3讨论
上表中出现的同一标本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法结果不相同的4种情况分析:
3.1可能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液所致
3.2多发生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尿中以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因为干化学法检测的是尿中完整的及溶解的中性粒细胞,而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不反应,此时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3.3可由于尿液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出血红蛋白,多见于肾病患者,或某些患者尿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引起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将尿液煮沸冷却后再检测可以排除对热不稳定酶的影响。
3.4一般很少见,但可发生在尿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或试带失效时,可通过观察维生素的含量来来判断结果。
4方法学评价
4.1尿干化学分析仪法:主要优点:检测标本用量较少,速度快,项目多,重复性好,准确性较高,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筛检。
存在不足:不能替代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查,对白细胞,管形和结晶的检测属于间接检测。很难判断尿红细胞形态特征。测尿蛋白以清蛋白为主,对球蛋白不敏感,故不适用于肾病患者。易受药物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等干扰,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亚硝酸盐检查只能检出有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
4.2显微镜检查方法:显微镜能真实展现细胞等有形成分形态,判断直观可靠,干化学法则根据多联试带上各膜块化学反应后的颜色变化,间接辨别有无细胞。故干化学分析仪和传统显微镜检查是两种原理根本不同的检验技术,检验结果可能互不相符。
5质量控制
5.1确保正确的尿标本收集方法与时间,有效的标本标记与识别,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测等。尿标本须在2h内及时送检,以免发生细菌繁殖、蛋白变性、细胞溶解以及尿胆原等物质因光照分解或氧化而减少等。尿常规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即晨尿.午餐后2h收集的尿液,即餐后尿,对病理性糖尿和蛋白尿的检出更敏感,适用于尿糖、尿蛋白、尿胆原等检查。
5.2了解患者的饮食及用药情况,如维生素C可影响尿糖的检测,青霉素影响尿蛋白的检测。
5.3做到严格规范正确的操作,合理地应用尿液质控物监控,判断尿干化学分析仪是否处于最佳或正常状态,任何一个试剂膜块的检测结果与质控尿液期望“靶值”允许有一个定性等级的差异,超过此范围或结果在正常与异常之间跳跃均应视为失控。
5.4尿液分析不能完全检出标本中的管型,上皮细胞和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在尿中出现,常表示肾小管有病变,除透明管型偶见于正常人尿中,其余管型出现均为病理情况。尿结晶中亮氨酸.络氨酸及胱氨酸的出现均为病理状态。故尿液分析中不能对管型,上皮细胞和结晶的进行检测,必需与镜检配合。
6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湿化学检测和尿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而只能起筛检作用。当干化学检测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可不进行显微镜检查。筛检的基本原则是能检出异常标本和排除健康人标本,特别是避免出现假阴性。对假阳性标本,则可通过镜检进一步排除,防止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国和国卫生部医政司.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ISBN7-5641-0583-6
[2]临床检验基础/熊立凡等主编.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ISBN978-7-117-08842-8
[3]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吴晓蔓主编.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ISBN978-7-117-08853-4
[4]优利特URITA系列尿试条使用.YZB/桂.0035-201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