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1H波谱成像在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1H波谱成像在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韩为清1李春娟2陈波1宋佰玉1平水静1周伟1王亮1

(1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CT室158100;2黑龙江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肿瘤内科1581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170-02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后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¹H-MRS)对颅内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49例颅内常见肿瘤及非肿瘤患者行增强后多体素¹H-MRS检查,其中胶质瘤16例,单发转移瘤13例,脑膜瘤14例,炎症6例。测量计算3种肿瘤及非肿瘤病变强化区、强化边缘区及对侧正常脑组织的代谢物比值: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胆碱(NAA/Cho)、胆碱/对侧正常脑组织肌酸(Cho/Cr-n)和胆碱/对侧正常脑组织胆碱(rCho),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肿瘤NA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脑外肿瘤低于脑内肿瘤,高级别(Ⅲ~Ⅳ)胶质瘤较低级者(Ⅰ~Ⅱ)下降明显。Cho/Cr升高,高级胶质瘤比低级胶质瘤高(P(0.05),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瘤体瘤周水肿区Cho/Cr有显著性差异。部分高级别胶质瘤及转移瘤可检测到Lac、Lip峰。部分脑膜瘤(4/14)可检测到Ala峰。结论¹H-MRS从微观水平分析脑肿瘤代谢信息的无创性方法,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评估、术后复发、组织上分级有重要帮助。增强后多体素1H-MRS对颅脑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脑肿瘤肿瘤强化区强化边缘区磁共振波谱

目前,随着颅内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发病率不断提高,日趋年轻化,已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磁共振扫描对颅内疾病检出率明显优于CT。但有时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较困难,通过质子MR波谱(¹H-MRSA)脂质(Lip)峰开交结合cho峰及常规MRI对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在鉴别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中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用同一机器完成,均采用GE3.0TMRI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常规MRI平扫之后及增强扫描前完成¹H-MRS扫描。本研究质子MR波谱(¹H-MRS),波谱检查感兴趣层面选择包含较大病灶的层面,并尽可能选择病灶的实质部分,采用多体素2D’HMRS点分辨选择波谱(PRESS)序列。MRS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进行系列特定原子核及其他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与MRI一致,但与MRI根据信号的位置得到的解剖图像不同,MRS获得的是各个频率的峰图。化学位移和自旋耦合现象使含有同一种原子核的不同化合物中的不同分子集团在频率轴的不同位置被分别表示出来,转换成振幅(A)与频率(f)的函数,从而可区分不同代谢产物及其含量和浓度。磁共振波谱是目前惟一无创性观察活体组织代谢变化和对化合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目前除了能对¹H、31P原子核还能对3He、7Li、13C、19F、23Na等进行波谱测定。¹H在人体内自然丰度高且相对灵敏度较高,成为磁共振波谱的常用分析原子核。¹H-MRS能有效观察肿瘤组织的代谢及其病理、生理、生化改变信息,对脑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上分级在临床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人将其称为“无创活检”。传统MR通过肿瘤的形态学、强化等直、间接征象来评价颅内肿瘤,实际上这并不能全面地评价肿瘤的生长活性。¹H-MRS能从分子水平评价肿瘤的能量代谢,提供生化信息,更有助于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区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

2结果

与健侧(处)对照组比较,脑肿瘤中NA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CHO普遍升高P(0.05),Cr-PCr正常或下降。胶质瘤中NAA下降明显,约45%~75%。NAA减少在肿瘤的中心实体部分较周边明显。肿瘤的坏死区囊变区几乎检测不到NAA。高级别的胶质瘤比低级别的胶质瘤NAA减少得多。Cho峰增高,波谱曲线多呈高尖峰,良、恶性胶质瘤无明显差异。NAA/ChoⅢ~Ⅳ级胶质瘤(0.50±0.44)比Ⅰ~Ⅱ级(0.32±0.26)下降明显。转移瘤与胶质瘤、脑膜瘤比较除Cho/Cr外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胶质瘤与脑膜瘤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后多体素1H-MRS对颅脑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3讨论

利用GE3.0TMRI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常规MRI平扫之后及增强扫描前完成¹H-MRS扫描拟对,例颅内疾病患者及例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鉴别颅内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病变。主要解决扫描参数的选择,扫描参数为TR1000msTE144ms,根据患者情况矩阵采用16*16或18*18扫描,扫描时间分别为4min30s和5min30s,接收/发射增益调节,体素内均匀,水抑制均因自动预扫描程序完成。MRS可以检测的原子MRS可以检测的原子包括氢(1H)、磷(31P)、钠(23Na)、碳(12C)、氟(19F)等。由于氢(¹H)在人体内含量最丰富且敏感性高,MRS信号较强,容易在MRS系统上实现,因此在临床和科研中(1H)MRS波谱的研究发展最快[3],它可以用来检测体内多种微量代谢物,并根据这些代谢物的含量来分析脑组织代谢的改变。

目前,MRS作为无创性研究人体器官的组织代谢及生化改变、进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惟一方法,能够及时、动态、客观地反映脑内神经生化代谢情况。与其他检测脑组织代谢和生物能量状态的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它为临床医师对损伤脑组织进行活体病理生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从而为从分子水平早期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性质提供了新的线索。当然,就目前的技术而言,MRS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因其无明确的定位作用而需要与MRI结合、来自水和脂肪的干扰影响其准确性、实验和临床检查费较昂贵、成像相对费时等。但是可以相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展,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MRS认识的不断提高,MRS必将在疾病诊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部分颅内肿瘤性与非肿瘤性病变,在常规MRI平扫和增强上两者的术前鉴别诊断非常困难。近年来迅速发展的MRS是目前惟一可以无创的观察肿瘤细胞代谢特点的MRI技术,有望从组织学水平诊断和确定颅内肿瘤浸润的范围,并将其分级。正确鉴别颅内肿瘤性病变的良恶性及非肿瘤性病变,对手术或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方维东,罗天友,吕发金,等.Cho/Cr-n相对值测定在脑脓肿与坏死囊性变胶质瘤和脑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769.

[2]侯淑莲,高永春,岂云开等.脑功能磁共振对Alzheimer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7,27(2):193-195.

[3]杨振贤,高亚枫,徐正昌,等.核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脑内疾患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2):1038-1041.

[4]安维民,蔡幼铨,邱本胜,等.健康成人脑代谢物浓度以及比值的1HMRS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6):414-417.王学建,张体江,余晖,等.家犬脑挫裂伤1H-MR波谱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8):875-878.

[5]张雪林,蒋猛,邱士军,等.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的1H-MRS波谱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6):570-574.

标签:;  ;  ;  

磁共振1H波谱成像在颅内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