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边缘论文_陶建丽,楼达,戴黎明,李叁忠,董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陆边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边缘,大陆,盆地,西非,哈达,佳木斯,青藏高原。

大陆边缘论文文献综述

陶建丽,楼达,戴黎明,李叁忠,董昊[1](2019)在《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晚期增生过程的数值模拟:以那丹哈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现存造山带中均发现了洋岛玄武岩(OIB)和地幔柱型蛇绿岩记录,因此洋底高原增生是大陆生长的重要方式,但目前对控制洋底高原增生过程的机制仍不清楚。采用热-机械-岩石学模型数值模拟研究洋底高原的陆缘增生过程,结果显示洋底高原向大陆边缘增生具有3个控制因素:(1)减薄的大陆边缘;(2)海洋岩石圈中的"薄弱"层;(3)年轻的洋底高原。模拟结果与中国东北地区那丹哈达地体的野外构造解析结果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揭示了洋底高原和东北亚大陆边缘的强烈挤压引起俯冲带的应变集中,产生与阿尔卑斯型褶皱相关的高角度逆冲断层和背冲断层,并伴随低级变质作用的构造折返过程。(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赵阳慧[2](2019)在《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构造及沉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是研究南极洲-澳大利亚晚白垩世裂解过程的关键部位,然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构造-沉积演化方面。基于横穿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区域性的两大不整合面,分别是土伦阶不整合面(tur)和始新世不整合面(eoc)。两大不整合面将研究区层序划分为叁大构造层序:裂谷层序S3,后裂谷层序S2、S1。裂谷层序主要为裂谷期的火山碎屑岩,后裂谷层序多为半深海浊流沉积物如淤泥、黏土等。地震剖面解释发现,研究区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差异显着,威尔克斯地西部S3较少发育,只在陆坡坡脚向深海盆地过渡的局部区域发育,而发育了厚层的S2、S1;威尔克斯地东部发育了厚层的S3,且S3内部普遍发育高角度正断层。阿德利地发育了一明显的裂谷地块——"阿德利地裂谷地块",其为裂谷作用下从大陆边缘裂离至深海区的海底高原,在其陆缘一侧可能发育了大型的控制断陷的正断层。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构造变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南极洲-澳大利亚板块裂解过程中发生逆时针旋转,导致陆缘裂谷作用强度不均所形成。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在洋-陆过渡带(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COT)内发育了岩浆成因的基底凸脊,这些凸脊可能是在早期裂谷作用时,在地壳减薄最强烈处地幔物质上涌并遇水蛇纹石化的结果,并且导致了COT内的磁异常。(本文来源于《极地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朋[3](2018)在《缅甸主动大陆边缘晚白垩世—新生代中央盆地源—汇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缅甸主动大陆边缘位于汇聚板块边缘转换构造带内,向北与由陆-陆碰撞作用形成的喜马拉雅造山带相连,向南与由洋-陆俯冲作用形成的巽他沟-弧系统转换。因此,缅甸主动大陆边缘既完整保存了沟-弧系统的演化历史,又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初始碰撞、喜马拉雅造山带早期隆升/剥蚀作用等关键地质过程。同时,缅甸主动大陆边缘发育海沟、增生楔斜坡、弧前和弧后等多属性沉积盆地,它们具有复杂的迭加、转换和改造历史并控制着不同属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的差异聚集。因此,加强对缅甸主动大陆边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沿缅甸主动大陆边缘,西缅岛弧带和缅甸中央盆地近南北向并行排列,前者将后者分割为弧前和弧后两个坳陷带。西缅岛弧带大部分为盆地沉积岩掩埋,仅有文多、萨林圭两个岩基和波帕、蒙育瓦等火山出露至地表;基于对文多和萨林圭花岗岩年代学分析,现已查明岛弧带主要形成于晚白垩世-古近纪。但对西缅岛弧带的成因,尚存有不同的解释:部分学者认为其形成于安第斯大陆边缘环境,是由缅甸中部岩浆带拆离而来且属于藏南拉萨地块南缘冈底斯岛弧的南延段,另一些学者则认为西缅岛弧带受控于向西后撤的洋-洋俯冲系统。这些解释模型主要基于西缅岛弧带的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和少量锶-钕(Sr-Nd)同位素分析,缺少锆石等单矿物同位素分析。正因如此,盆地沉积物源研究的学者在分析碎屑锆石Hf同位素组成时出现了两种极端解释:一派学者认为缅甸中央盆地上白垩统-始新统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缅岛弧带,另一派学者则认为始新统-渐新统沉积物源来自藏南冈底斯岛弧且是由古雅鲁藏布江-伊洛瓦底江搬运而来。西缅岛弧带成因不明、中央盆地物源不清不仅制约着对缅甸主动大陆边缘动力学演化和盆地发育研究,同时关系到对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前、后一系列关键地质事件的讨论。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在东南青藏高原存在大型河流袭夺事件,即长江、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和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在新近纪之前曾是古红河的支流,并且古雅鲁藏布江在被布拉马普特拉河袭夺至前曾与伊洛瓦底江相连。如果存在这样的河流演化过程,则缅甸中央盆地必然保存有藏南冈底斯岛弧和波密-然乌-察隅岩浆带的相关沉积记录,但如果中央盆地沉积记录中没有相关岩浆带的信息,那类似这样河流袭夺事件还能存在吗?用河流袭夺约束青藏高原的隆升时间还能成立吗?研究基于对缅甸主动大陆边缘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及其与藏南地质演化的系统对比,选择以缅甸中央盆地大尺度源-汇系统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源、渠、汇子系统的详细解剖,不仅了解了西缅岛弧带的岩浆起源与活动期次、厘清了其与缅甸中部岩浆带、滇缅岩浆带、波密-然乌-察隅岩浆带和冈底斯岛弧之间的关联关系,而且阐明了中央盆地不同地层单元的沉积物源、构建了两种河流体系控制下的盆地沉积作用与物源转换,讨论了缅甸主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演化与盆地转换机制。这一设计能够顺利完成,一方面得利于前期在缅甸主动大陆边缘积累的大量钻井与露头样品,另一方面得利于最新的物源和低温热年代学分析技术的使用。具体而言,研究对西缅岛弧带的3个钻井样品和1个地表露头样品进行了岩石学、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全岩Sr-Nd同位素等分析。岩石学和全岩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岛弧带主要由I-型和S-型花岗岩和玄武质-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它们属于中-高钙碱性系列并具有偏铝质到过铝质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和高场强元素亏损表明它们起源于典型的岛弧岩浆。锆石U-Pb年代学记录了四个样品的结晶年龄分别为64.5±0.8 Ma(YB1-84)、103.6±0.8Ma(Y2-86)、106.1±0.9 Ma(Y3-84)和69.0±2.6 Ma(M3A),它们与已发表资料揭示西缅岛弧带经历了白垩纪中期(106-98 Ma)、白垩纪末(70-65 Ma)、早-中始新世(53-38 Ma)和中新世-第四纪(13.6-0.15 Ma)等四期岩浆活动。这四个样品的锆石εHf_((t))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6~+16.0、+1.3~+16.5、+1.3~+14.5和+7.1~+15.0,其中样品Y3-84的~(87)Sr/~(86) Sr_((t))=0.705439、εNd_((t))=0.88,表明西缅岛弧带岩浆主要起源于亏损地幔和初生地壳的部分熔融。西缅岛弧带岩浆岩的同位素特征有别于缅甸中部岩浆带、滇缅岩浆带和波密-然乌-察隅岩浆带,与冈底斯岛弧带相近。在对潜在物源区的岩石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对比、总结基础上,研究对缅甸中央盆地上白垩统-新生界在水平空间(地表露头)和垂向空间(钻井样品)进行了砂岩碎屑组成、砂岩全岩地球化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碎屑金红石和磷灰石U-Pb年代学、泥岩全岩Sr-Nd同位素等综合沉积物源分析。这些测试结果表明上白垩-始新统来自原地西缅岛弧带,而中新统-第四系则主要来自滇缅岩浆带,少量沉积物源可能来自缅甸中部岩浆带;研究同时认识到渐新统显示了混合物源的特点,代表了缅甸中央盆地物源转换期的产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缅甸中央盆地上白垩统-始新统来自冈底斯岛弧的可能性不大,因为(1)冈底斯岛弧岩浆活动的主要时期为古近纪(峰值65-45 Ma)且在日喀则弧前盆地和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等沉降单元中记录到的冈底斯岛弧属性碎屑的锆石U-Pb年龄峰值分别为~110 Ma和~120 Ma(或~80 Ma),均不同于中央盆地锆石年龄峰值为~100、~65 Ma和或~50 Ma的分布特征;(2)白垩纪冈底斯岛弧岩浆锆石εHf_((t))值介于+10~+15,而中央盆地上白垩-始新统碎屑锆石εHf_((t))值在-1.0~+15之间变化;(3)中央盆地上白垩统-始新统碎屑金红石U-Pb年龄峰值为400-600 Ma或和~100Ma,但冈底斯岛弧的金红石U-Pb年龄峰值为100-200 Ma。显然,冈底斯岛弧的上述属性不能与中央盆地上白垩统-始新统沉积物源特征完全匹配。基于以上分析,研究提出晚白垩世-始新世中央盆地由横向水系控制和渐新世-第四纪由纵向伊洛瓦底江水系控制的演化模型,且诱发河流体系转变的主要驱动力是与构造作用相关的造山带隆升和盆地挠曲沉降。为了进一步确定缅甸中央盆地两个时期物源分别来自西缅岛弧带和东南青藏高原的滇缅岩浆带,研究恢复和重建了缅甸中央盆地物源区的隆升历史。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则显示上白垩统和始新统样品主要由晚白垩世(75-68 Ma)和始新世(53-42 Ma)两个年龄群组成,两个始新统样品发生了较高程度的退火和年龄重置,其最年轻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21.8±2.1 Ma和21.3±5.3 Ma)反映了盆地构造变形的冷却历史。中新统-第四系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则主要由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6-21 Ma)年龄群组成,印证了东南青藏高原的抬升冷却时限,其余叁个年龄群(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末和始新世)解释为滇缅岩浆带岩浆就位、冷却年龄。两个中新统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小于地层沉积年龄,表明它们经历了沉积阶段的埋藏加热和年龄重置,反映的是盆地构造变形的时限。基于以上年龄数据的归类分析和前人成果,研究认为:(1)西缅岛弧带经历了晚白垩世末(75-68Ma)、早-中始新世(53-42 Ma)和晚渐新世(30-20 Ma)叁期抬升与剥露作用;(2)东南青藏高原滇缅岩浆带最晚在晚渐新世(26 Ma)已经快速隆升且剥蚀速率大致为139.4-287.4 m/m.y.;(3)印缅造山带在早中新世(~22 Ma)之前已经发生隆升,并具有向东向弧前盆地方向扩展的趋势(17.1-15.6 Ma)。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约束印缅造山带隆升的时间与盆地物源发生转换、纵向古伊洛瓦底江形成的时间大致吻合,同时精确确定了弧前盆地发生挤压变形的时间。对源、渠、汇系统的分析,促进了对缅甸主动大陆边缘及邻区动力学演化的新认识。缅甸主动大陆边缘西缅岛弧带最古老岩浆岩结晶年龄为106 Ma,远小于藏南拉萨地块冈底斯岛弧岩浆岩的最古老结晶年龄(~210 Ma),可见新特提斯洋向西缅地块和拉萨地块下的俯冲机制存在明显差别。研究认为,早白垩世及之前,西缅地块西缘存在向西、向玫瑰岛弧下插的俯冲系统;早白垩世末(~115 Ma)玫瑰岛弧与西缅地块最终拼合,俯冲系统极性随之发生反转,新特提斯洋岩石圈开始向西缅地块下插,诱发西缅岛弧带岩浆作用。同时,西缅地块与中缅马苏地块之间随着中特提斯洋的持续俯冲,两者之间的残留海盆地逐渐消亡,缅甸中部岩浆带开始大规模出现源自古老地壳熔融产生岩浆岩。这一弧-陆碰撞模型及伴随的俯冲极性反转,合理解释了西缅地块与拉萨地块所记录的新特提斯洋初始俯冲的差异,同时控制着缅甸主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的发育,后者存在横向复合、垂向迭合和空间转换的复杂演化过程。同时,基于对缅甸中央盆地源-汇系统的分析及与红河流域和东喜马拉雅前陆盆地沉积记录的对比,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可能不存在大型河流顺序袭夺的过程,因此,通过解剖古河流袭夺约束青藏高原的隆升时间可能并不适用。但磷灰石裂变径迹和径迹长度热史模拟显示东南青藏高原最晚在晚渐新世(~26 Ma)即已发生快速隆升,满足印度-欧亚大陆碰撞(~55 Ma)后需要~20 Ma的时间达到地壳加厚后的热平衡条件,因此地壳流模型对高原隆升可能起了重要影响。同时,青藏高原中、下地壳流向西缅地块下的流动可能对印缅造山带的隆升以及中央盆地的构造反转起了重要作用,但必须指出,印度大陆与西缅地块的斜向收敛是中央盆地形成与后期改造的核心驱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12-01)

朱弟成,王青,赵志丹,牛耀龄,侯增谦[4](2018)在《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和岩浆混合,或幔源初始玄武质岩浆的两阶段成分分异过程,以花岗质成分为主的北美内华达地区垂向地壳成分剖面结构可能与榴辉岩相残留体或堆晶岩的拆沉作用密切相关。目前并不清楚亚洲大陆南部以约200 Ma和约90 Ma两个时间断面为代表的中生代冈底斯弧,为何出现大量角闪石岩并具有玄武安山质的平均成分。探究中生代冈底斯弧的岩浆成因、地壳垂向成分结构和地壳形成机制可能有助于或多或少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8年06期)

秦雁群,巴丹,许海龙,梁英波,杨紫[5](2018)在《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沉积与油气成藏——以西非刚果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是一种典型且重要的深水扇类型,深入了解其沉积和油气成藏特征对于全球相同类型深水扇认识的深化具有很强指导意义。通过对第四纪刚果扇调查数据的梳理和解剖,认为第四纪刚果扇是由分割的北扇、南扇和轴扇迭置而成,各分割扇体内发育多套浊积体系。东西方向上各分割扇体以向海进积为主,扇体内水道体系沉积中心东西向迁移距离约100km;南北方向上扇体从北部—南部—中部逐渐迁移,分割扇体内部的浊积体系分别呈逆时针(北扇)、顺时针(南扇)和从SE向NW(轴扇)迁移。沉积构型要素以水道—天然堤和前端朵叶体为主,平面呈"树枝—树叶"网状。扇体发育主要受物源体系、气候和盐岩变形等异源因素控制。分析指出古代刚果扇与第四纪刚果扇具有相似沉积特征。统计分析表明,刚果扇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其烃源岩是赛诺曼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海相页岩,储层是渐新统—中新统水道或水道复合体砂岩,油气被层间页岩局部封盖,在地层—构造和地层等圈闭内成藏。现阶段油气勘探应以陆架边缘下切水道及峡谷边缘上扇部分网状决口水道为重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8年06期)

李功宇,周建波[6](2018)在《佳木斯地块由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转化:来自晚古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北地区是中亚造山带东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意义上认为其由多个微陆块组成,自东向西划分为佳木斯-兴凯地块,松辽地块,兴安地块以及西部的额尔古纳地块(Zhou et al.,2013)。其中佳木斯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最东缘,是古亚洲洋、鄂霍次克洋和古太平洋叁大构造域的迭加位置,它是研究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演化历史至关重要的地质单元(Wilde et al., 2003)。佳木斯地块东(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专题13:叁江特提斯域构造: 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期刊2018-10-21)

郭桢,薛梅,Adnan,Aydin[7](2018)在《利用背景噪音互相关函数探索北美东部大陆边缘记录的单频和双频微地震的源区》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陆地及海底采集的地球背景噪音的频谱在0.05-0.5 Hz频段内往往会出现两到叁个能量峰:0.05-0.085 Hz内的能量峰被称为单频微地震(single-frequency microseisms, SFM,或者primary microseisms),由海浪重力波在上下波动时直接将能量传递到固体地球产生,频率与海浪频率一致;0.1-0.5 Hz内的能量峰被称为双频微地震(double-frequency microseisms,DFM,或者secondary(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期刊2018-10-21)

邢萌[8](2018)在《比特大陆“挖矿”业务渐被边缘 高度依赖单一矿机收入存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26日,“矿机一哥”比特大陆在香港联交所披露招股书。招股书显示,比特大陆201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45亿美元,实现净利润为10.30亿美元。其中,矿机销售为其经济支柱,达逾26亿美元,占比营收94%;其次为自营挖矿业务收入不足1亿美元,仅占3%(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8-09-28)

魏小松,罗盼,杨向荣,从富云,刘蕾[9](2018)在《南海大陆边缘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沉积旋回的天文驱动:对气候变冷的指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由"温室-冰室"的气候转折是新生代最显着的气候变冷事件,伴随着全球构造、区域气候、生态环境、生命演化等一系列事件的重大变化。然而,由于存在的地质记录分辨率不高、模拟结果和实际不符、陆相地层记录偏少、对两极和低纬的天文驱动研究的遗漏等诸多不足,无法完全解释变冷的根源。本研究展示了南海大陆边缘珠江口盆地始新世-渐新世的沉积记录对天文参数约束下的沉积变化响应,并进行了系统的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文昌组一段-恩平组二段)高精度的天文年代标尺。研究表明,始新世文昌组一段频谱分析显示~14.1-10m,~7.3-6.6m及~5.3-4m波长的峰值变化,渐新世恩平组二段显示~17.2m, 13.8m 9.4m, 4.85m, 3.85-3.63m及3.07m波长的峰值变化,这与观测的沉积旋回高度的一致,文昌组一段波长比(17.2:13.8:4.85:3.07=126:101:36:22.5)具有和天文理论周期(125kyr, 100kyr, 37kry, 22kyr)相似的比,恩平组一段波长比(12:9.1:4.8:3.85=126:96:50:40)具有和天文理论周期(125kyr, 100kyr, 48kry, 37kyr)相似的比,表明文昌组一段-恩平组二段沉积旋回主要受控126 ka短偏心率(e1), 100 ka短偏心率(e2),48ka斜率(O1),37ka斜率(O2),和22ka岁差(P1)周期的控制。根据ASM方法计算的文昌组一段沉积速率为9.704 cm/ka,持续时间约为1.546 Ma;恩平组二段沉积速率为11.741 cm/ka,持续时间约为1.405 Ma,始新世-渐新世湖盆基准面上下沉积速率的增大除了构造因素,可能间接指示了气候的干旱化。此外,对比天文参数滤波曲线与ODP1218站点海相记录的碳氧同位素及全球海平面变化,短偏心率滤波曲线(~12m)、斜率滤波曲线低幅度与碳氧同位素的正飘、碳氧同位素岁差和斜率低幅度高度重合,这可能指示了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发生的重大气候环境突变事件;同时,始新世-渐新世出现以4万年周期的强斜率信号,基于在中始新世晚期南极出现的大冰盖和北极为海洋的古地理格局认为,赤道地区出现的强斜率信号不可能来自北极,更可能与南极大冰盖的出现有关,由于冰盖的出现可以辐射到整个全球气候,推断在低纬地区以偏心率为主导的周期变化中,由于南大洋海水通过特殊通道北上将携带的密集水团输送到赤道地区,可能造成斜率信号的放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孔令武,赵红岩,段晓梦,喻英梅,赵佳奇[10](2018)在《转换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特征——以西非贝宁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大西洋的形成与演化,划分了贝宁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厘定了裂陷期盆地的边界,分析了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明确了盆地构造样式。贝宁盆地经历裂陷期、漂移期两个构造演化阶段,不发育盐岩。受早白垩世裂陷期盆地东、西部应力差异控制,盆地形成了东部拉张构造区和西部走滑构造区,盆地裂谷分布具有"东宽西窄"的特征。东部拉张构造区发育近东西向断裂体系,主要为拉张作用形成的铲式正断层,西部走滑作用区发育NE—SW向走滑断裂体系,发育陡直的走滑断裂,主要为走滑作用形成的走滑断层。受早白垩世东、西部应力差异和晚白垩世构造反转、新生代重力滑脱作用的控制,盆地发育拉张、扭张、挤压、重力滑脱4类构造样式,丰富的构造样式为盆地构造圈闭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前沿》期刊2018年05期)

大陆边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是研究南极洲-澳大利亚晚白垩世裂解过程的关键部位,然而该地区的地质情况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在构造-沉积演化方面。基于横穿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区域性的两大不整合面,分别是土伦阶不整合面(tur)和始新世不整合面(eoc)。两大不整合面将研究区层序划分为叁大构造层序:裂谷层序S3,后裂谷层序S2、S1。裂谷层序主要为裂谷期的火山碎屑岩,后裂谷层序多为半深海浊流沉积物如淤泥、黏土等。地震剖面解释发现,研究区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及沉积特征差异显着,威尔克斯地西部S3较少发育,只在陆坡坡脚向深海盆地过渡的局部区域发育,而发育了厚层的S2、S1;威尔克斯地东部发育了厚层的S3,且S3内部普遍发育高角度正断层。阿德利地发育了一明显的裂谷地块——"阿德利地裂谷地块",其为裂谷作用下从大陆边缘裂离至深海区的海底高原,在其陆缘一侧可能发育了大型的控制断陷的正断层。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构造变形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南极洲-澳大利亚板块裂解过程中发生逆时针旋转,导致陆缘裂谷作用强度不均所形成。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陆缘在洋-陆过渡带(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COT)内发育了岩浆成因的基底凸脊,这些凸脊可能是在早期裂谷作用时,在地壳减薄最强烈处地幔物质上涌并遇水蛇纹石化的结果,并且导致了COT内的磁异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陆边缘论文参考文献

[1].陶建丽,楼达,戴黎明,李叁忠,董昊.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晚期增生过程的数值模拟:以那丹哈达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

[2].王春阳,丁巍伟,董崇志,方银霞,赵阳慧.东南极威尔克斯地-阿德利地大陆边缘构造及沉积特征[J].极地研究.2019

[3].张朋.缅甸主动大陆边缘晚白垩世—新生代中央盆地源—汇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4].朱弟成,王青,赵志丹,牛耀龄,侯增谦.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J].地学前缘.2018

[5].秦雁群,巴丹,许海龙,梁英波,杨紫.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沉积与油气成藏——以西非刚果扇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8

[6].李功宇,周建波.佳木斯地块由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转化:来自晚古生代沉积岩和火山岩的制约[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专题13:叁江特提斯域构造:深部地壳流变与地表地貌响应过程与机制.2018

[7].郭桢,薛梅,Adnan,Aydin.利用背景噪音互相关函数探索北美东部大陆边缘记录的单频和双频微地震的源区[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2018

[8].邢萌.比特大陆“挖矿”业务渐被边缘高度依赖单一矿机收入存风险[N].证券日报.2018

[9].魏小松,罗盼,杨向荣,从富云,刘蕾.南海大陆边缘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沉积旋回的天文驱动:对气候变冷的指示[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10].孔令武,赵红岩,段晓梦,喻英梅,赵佳奇.转换大陆边缘盆地构造特征——以西非贝宁盆地为例[J].海洋地质前沿.2018

论文知识图

秦祁海槽北侧中、上元古界拗拉谷略图...四川盆地晚叁迭世地层及古构造背景(...台湾及邻域构造图(根据Huangetal.,2...研究区Fe2O3/TiO2--Al2O3/(Al2O3+Fe...北冰洋两条海岭的FOS位置地震波速模型(H.RJacksonetal.,201...

标签:;  ;  ;  ;  ;  ;  ;  

大陆边缘论文_陶建丽,楼达,戴黎明,李叁忠,董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