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塔身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塔式起重机,有限元,结构,正交,坡度,起重机。
塔身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斌[1](2018)在《输电线路杆塔塔身结构设计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总结了国内、国内外已建线路杆塔设计经验。根据特高压1000kV输电线路荷载大的特点,借助铁塔内力分析软件,对铁塔塔身结构进行设计优化,主要包括塔身、塔腿坡度优化,塔身布置优化,塔身隔面优化,长短腿配置优化。为今后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自动化》期刊2018年04期)
刘洪波[2](2016)在《起重机塔身总体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设备,总体设计是确定整机性能的关键环节,决定整机性能的优劣。塔身(即桅杆)结构作为塔式起重机的关键支撑部件,对功能的实现以及塔机的安全有重要的决定意义。现阶段国内对塔机设计多采用仿制手段,导致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仿制有余。针对以上问题从设计源头出发对塔式起重机塔身进行总体设计,主要是针对塔身结构、塔身连接部件、塔身顶升液压系统等部件的设计优化。根据塔机功能需求对塔身进行功能载荷分析,设计了塔身总体结构,确定塔身截面、主弦杆及腹杆形式,塔身连接形式;确定塔身受力简化原则及截面设计准则。利用田口方法对塔身标准节连接销轴进行质量控制。分析销轴、耳板结构及受力,确定可控因素、噪声因素;利用田口方法的参数设计、容差设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统计分析、建立正交回归方程等方法确定标准节连接销轴的最佳参数组合及其容差范围。针对塔身爬升要求,设计了液压顶升系统。对液压系统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AMESIM液压仿真平台对液压系统参数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佳系统参数,实现液压系统稳定运行。利用Pro/E建立塔身标准节实体模型,借助ANSYS Workbench对塔身标准节进行四种工况下的静态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确定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标准节结构进行优化,减轻了 3.1%塔身质量。对塔身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确定了塔身振动频率及相应振型,为塔身实际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12-01)
龚健,王磊[3](2016)在《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塔身连接转换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拼装式塔机基础与塔身的连接转换器,基于理论计算、有限元分析和现场验证等方式,探讨、确定了连接器的制作工艺、螺孔形状、几何结构。经验证,该连接器经过合理设计后,可以方便地用于实际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化》期刊2016年08期)
王志永[4](2016)在《风力发电机塔身清刷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目前已知的能源中,风能因具有清洁环保、资源总量丰富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高效地利用风能可以降低能源危机的威胁、减少生活中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风力发电机作为风力发电的主要承载形式,它的维护和保养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风力发电机塔筒的清洁维护还是主要由人工完成,这样的作业方法效率低下、工作强度大,人工作业方式被淘汰已经成为历史必然。本文旨在研究一种能够在风力发电机塔筒上进行清刷作业的爬壁机器人,主要对清刷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力学分析,及吸附性能研究,并制作机器人底盘原理样机,对文中所讨论的机器人吸附性能、运动能力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其正确性。为了研究适用于风力发电机塔身清刷的爬壁机器人,首先结合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和对吸附性能的要求,对清刷机器人的行走方式、吸附方式、清刷方案、悬架方案进行了概述,根据不同结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适用于风力发电机塔筒清刷的具体实施方案。在介绍清刷机器人总体方案后,设计出整体结构,包含底盘机构、吸附机构、磁隙调节装置机构和清刷机构。其次,给出机器人稳定吸附的条件,分别对机器人相对塔筒壁面静止、直线行走以及原地转向叁种运动状态进行力学分析,求得机器人安全吸附的最小吸附力,并对机器人底盘进行拓扑优化,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减轻机器人总体质量。再次,通过电磁分析软件Ansoft Maxwell对机器人永磁吸附装置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吸附装置各参数对吸附力的影响,并基于高效率、轻量化的目标要求,对吸附装置的参数进行优化,并找出最终优化结果。最后,搭建机器人控制系统,制作机器人移动底盘原理样机,逐步测试机器人移动底盘的各项性能。测试试验包括吸附力测试、壁面行走能力测试、转向灵活性测试、纠编能力测试几部分。通过对这些测试,研究机器人的各项性能,验证前面章节理论分析以及磁吸附仿真数据的准确性,为清刷机器人后期的改进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6-01-01)
李伟,张骞[5](2014)在《FZQ600型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加高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FZQ600型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的结构组成,论述了塔身在附着状态下的受力状况。利用ALGOR软件对FZQ600型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加高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塔身的受力状况以及各附着层的附着力,确保了用户在FZQ600型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中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华电技术》期刊2014年11期)
吴昊荣,王晓平,苟敦攀,李晓晓[6](2014)在《基于ANSYS零阶方法的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QTZ8015型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完成结构参数化建模及加载求解,考虑到各杆截面参数的变化对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零阶方法进行多状态变量优化分析,以结构轻量化为目标,得到各杆截面的最优设计尺寸。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达到塔身结构轻量化的设计目标,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降低工程造价。(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期刊2014年02期)
吴明臣,于仁海,于英宗[7](2013)在《一种相近塔身结构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在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相近塔身结构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探索了相近塔身安全顶升的方法,证明模块化设计方法是科学、快捷、经济的。(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化》期刊2013年08期)
刘枫[8](2013)在《风力发电机塔身清洗机器人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爬壁机器人因其具有攀爬垂直墙壁并完成极限作业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极端恶劣的作业环境中。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对壁面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船舶、石化等行业的清洗维护工作中。而现有的永磁吸附爬壁机器人普遍存在着吸力不易控制、转向困难、运动灵活性差等缺点。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磁吸附状态可切换的永磁吸附履带式爬壁机器人,并将其应用于风力发电机塔身清洗工作。首先,在充分了解爬壁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风力发电机塔筒清洗工作的特点,对不同的结构方案进行了分析及优缺点比较,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对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爬壁机器人进行了受力分析,并逐一研究了机器人在重力作用下各种可能的失稳形式,最终得出机器人的稳定吸附条件;对机器人进行了转向运动特性分析,研究了爬壁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与驱动链轮转速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机器人本体及清洗单元的结构设计工作。其次,设计出一种磁吸附状态可切换、吸附效率高的永磁吸附装置。根据Maxwell静态磁场的分布规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对吸附单元的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磁场分布规律以及各结构参数对磁吸附力的影响,从而找出了较优的结构参数。最后,在对爬壁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进行适当简化的基础上,应用ADMAS对爬壁机器人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学仿真,以研究其运动规律,进而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3-07-01)
黄璜,任宗栋,默增禄,李士锋,王智飞[9](2012)在《1000kV特高压钢管塔塔身变坡节点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塔塔身变坡处大多采用大板对焊式或法兰螺栓连接式2种方案连接塔身上下主管,保证传力清晰合理。对淮南—上海1000kV特高压交流双回路SJ276转角塔塔身变坡节点分别采用2种方案的连接方式进行了经济性和可靠性计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只要在设计参数取值合理的情况下,2种方案的塔身变坡节点都是安全可靠的,但是法兰螺栓连接式方案更节省塔材,塔重减轻约2%。(本文来源于《电力建设》期刊2012年04期)
汪泉,张中锋,唐栋梁[10](2012)在《试论黄舣长江大桥4#索塔中塔身横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内收型索塔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塔身高度增加,在没有外部支撑的条件下,塔肢外侧根部砼将产生逐步递增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达到一定值后塔身外侧砼将开裂,施工中一般采取设置钢管横撑并顶推塔身内侧来消除上述拉应力。本文以黄舣长江大桥4#高塔中塔身横撑设计为例,归纳总结塔身横撑系统设计的思路及要点。(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2年02期)
塔身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的主要设备,总体设计是确定整机性能的关键环节,决定整机性能的优劣。塔身(即桅杆)结构作为塔式起重机的关键支撑部件,对功能的实现以及塔机的安全有重要的决定意义。现阶段国内对塔机设计多采用仿制手段,导致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仿制有余。针对以上问题从设计源头出发对塔式起重机塔身进行总体设计,主要是针对塔身结构、塔身连接部件、塔身顶升液压系统等部件的设计优化。根据塔机功能需求对塔身进行功能载荷分析,设计了塔身总体结构,确定塔身截面、主弦杆及腹杆形式,塔身连接形式;确定塔身受力简化原则及截面设计准则。利用田口方法对塔身标准节连接销轴进行质量控制。分析销轴、耳板结构及受力,确定可控因素、噪声因素;利用田口方法的参数设计、容差设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统计分析、建立正交回归方程等方法确定标准节连接销轴的最佳参数组合及其容差范围。针对塔身爬升要求,设计了液压顶升系统。对液压系统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AMESIM液压仿真平台对液压系统参数设计方案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最佳系统参数,实现液压系统稳定运行。利用Pro/E建立塔身标准节实体模型,借助ANSYS Workbench对塔身标准节进行四种工况下的静态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对,确定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标准节结构进行优化,减轻了 3.1%塔身质量。对塔身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确定了塔身振动频率及相应振型,为塔身实际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塔身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斌.输电线路杆塔塔身结构设计优化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8
[2].刘洪波.起重机塔身总体设计及分析[D].东北大学.2016
[3].龚健,王磊.塔式起重机基础与塔身连接转换器设计[J].建筑机械化.2016
[4].王志永.风力发电机塔身清刷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
[5].李伟,张骞.FZQ600型附着自升塔式起重机塔身加高设计[J].华电技术.2014
[6].吴昊荣,王晓平,苟敦攀,李晓晓.基于ANSYS零阶方法的塔式起重机塔身结构优化设计[J].工程机械.2014
[7].吴明臣,于仁海,于英宗.一种相近塔身结构模块化设计的解决方案[J].建筑机械化.2013
[8].刘枫.风力发电机塔身清洗机器人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9].黄璜,任宗栋,默增禄,李士锋,王智飞.1000kV特高压钢管塔塔身变坡节点的优化设计[J].电力建设.2012
[10].汪泉,张中锋,唐栋梁.试论黄舣长江大桥4#索塔中塔身横撑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