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特性论文_刘冬,邹龙庆,李治淼,王红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吸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壁,圆管,轴向,特性,蜂窝,结构,复合材料。

吸能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冬,邹龙庆,李治淼,王红艳[1](2019)在《空心圆管的径向承载力及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压头形状、尺寸及加载方式等因素对圆管截面塑性变形规律及吸能特性的影响,基于塑性铰坍塌模型,给出径向荷载与位移的理论表达式。分别采用平板和圆柱形压头对钢质圆管进行径向压缩试验,加载曲线及计算数据与理论预测的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构主要变形模式、压头尺寸对承载力及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压头作用下圆管的变形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构承载力、平均压溃荷载及比吸能与压头的直径成正比。(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22期)

杨家伦,胡俊[2](2019)在《蜂窝铝面内动态压缩性能和吸能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S-DYNA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讨论了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方向下正六边形蜂窝结构的的变形机制和吸能特性。结果表明:中低速情况下, X_2方向下整个变形整体以塑性弯曲和堆迭为主较为复杂无序,X_1方向下变形模式相对稳定,高速情况下两者变形都主要体现为惯性。关于吸能的比较,相同速度下, X_2方向的吸能特性要优于X_1方向;不同速度下,无论哪个方向的能量吸收都伴随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渠继鑫,陶波,蔡俊宝,张红风[3](2019)在《高强钢丝支撑圆管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和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薄壁金属支撑圆管在侧向准静力荷载下变形和吸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支撑圆管与普通圆管相比,在侧向准静力荷载作用下其侧向压缩反力、总吸能、比吸能等指标都显着增大,在θ<45°时初始极限荷载增加的幅度随着角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相同侧向位移处吸收的能量和比吸能也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刘强,何兆亨,马艺涛,付杰[4](2019)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双胞日字形管轴向压溃吸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胞复合材料管制备难度大,本文研究探索了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cinforced Plastic,简称"CFRP")日字形管的一体化制备工艺方法,研究了日字形方管轴向压溃下的破坏模式和吸能性能,比较了等质量和等壁厚日字形管与单胞方形管的性能差异。研究表明,CFRP日字形管的吸能性能低于CFRP单胞方管的。与单胞方管相比,等质量的日字形管和等壁厚的日字形管比吸能分别下降了49. 05%和3. 34%。这是由于为保持日字形管和方管截面质量一致,日字形管需要减少壁厚,这将易引起管发生低吸能的中部断裂破坏模式,而等壁厚的日字形管与方形管相比,由于中间加入了筋板,将导致中间T形角区域破坏不充分。设置触发角是一种能有效降低峰值力并提升比吸能的方法,设置触发角后,峰值力降低了26. 21%~41. 74%,比吸能提高了2. 52%~11. 31%。不同于金属管可以通过多胞来增加角从而使其吸能显着增强,碳纤维管多胞化并不能有效提高所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日字形管的吸能性能。(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10期)

李本怀,鲁寨军,朱慧芬,许平[5](2019)在《轴向载荷下蜂窝填充薄壁锥管的吸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数值仿真和台车冲击实验,研究轴向载荷下隔板、蜂窝填充对薄壁锥管变形模式、吸能性能的影响。考虑填充蜂窝尺寸影响,提出蜂窝分段均匀填充结构和梯度蜂窝填充结构2种改进方案,并分析其吸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轴向载荷下,薄壁锥管、加隔板锥管、蜂窝填充带隔板锥管这3种结构的吸能量分别为73.2,133.2和221.0 kJ;隔板的增加使薄壁管的吸能量增加82.0%,填充蜂窝和隔板的增加使薄壁管的吸能量增加201.9%;由于蜂窝与薄壁管的相互影响,与原始蜂窝填充吸能结构相比,改进结构C1和C2在轴向冲击下的吸能量分别提高21.1%和24.3%;隔板与蜂窝的共同作用可以提高薄壁锥管的吸能量,同时变形更加稳定、有序可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陈斌,马芹永[6](2019)在《冲击荷载下混凝土-冻土组合体吸能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冻土含水率和应变率对混凝土-冻土组合体能量耗散和破坏形态的影响,采用杆径为50 mm的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系统对不同冲击气压下和不同冻土含水率的组合体进行冲击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土含水率的增加,混凝土-冻土组合体的吸收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冻土含水率超过饱和状态后,由于冻土中多余的冰晶体对土颗粒间连结作用的破坏,组合体的吸收能减少;随着应变率的增大,组合体内部新产生的裂纹比原裂纹扩张吸收更多的能量,组合体试件的吸收能也随之增加;在组合体受到冲击压缩作用时,冻土在混凝土后面起到缓冲的作用,部分能量被冻土吸收,当应变率相同时,组合体吸收能越大,冻土试样破坏程度越大,而混凝土试样破坏程度越小。(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冯振宇,周坤,宋山山,张雪晗,牟浩蕾[7](2019)在《铺层角度对复合材料C型柱轴向压溃吸能特性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3组不同铺层角度的复合材料T700/MTM28 C型柱试件,进行轴向压溃试验获得其载荷-位移曲线。基于初始峰值载荷、平均压溃载荷、比吸能及载荷效率,研究铺层角度对其压溃变形模式及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型柱试件发生渐进式压溃破坏,呈现层间开裂、弯曲折断、局部屈曲以及剪切破坏等多种宏观失效方式。[0/90]_(3s)铺层试件的吸能量最高,[45/90/-45/0]_3铺层试件的吸能量次之,[45/-45]_(3s)铺层试件的吸能量最低,通过合理设计铺层,在±45°铺层中加入0°与90°铺层能够有效提升吸能特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强度》期刊2019年05期)

周俊先,秦睿贤,陈秉智[8](2019)在《双面梯度多角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度厚度和多折角设计是提升薄壁结构吸能效率的两种有效策略,将这两种策略联合,提出了具有双面梯度厚度的多角薄壁结构(包括方管和非凸多角管),并对其在轴向冲击下的力学行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了该结构的平均撞击力理论模型。基于显示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该结构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且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折角数和提升厚度梯度均可有效提升管件的吸能效率。作为梯度厚度策略与多角薄壁结构的联合,具有双面梯度厚度的非凸多角管相比传统均匀厚度的方管在比吸能上提高148%~205%,充分展现了这种联合策略在提升薄壁结构耐撞性方面的高效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冯振宇,周坤,裴惠,解江,牟浩蕾[9](2019)在《复合材料薄壁方管准静态轴向压缩失效机理及吸能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5]_(3s)铺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薄壁方管为对象,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试验,研究其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破坏吸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45]_(3s)方管在准静态轴向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为局部屈曲失效模式;在局部屈曲区,失效主要表现为纤维与基体断裂、分层以及轴向与纵向裂纹扩展,并耗散大量能量;在弹性区,能量耗散大部分由于层间分层,少部分来自于纤维与基体弹性变形。基于Puck2000基体失效准则与Yamada Sun纤维失效准则,研究建立单层壳、多层壳、层合壳3种有限元模型,对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和吸能特性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3种有限元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复现[±45]_(3s)方管轴向压缩失效模式及吸能特性,但层合壳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45]_(3s)方管局部屈曲的失效模式,且比吸能误差最小,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最接近。(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陈书剑,程迪,肖守讷,朱涛,阳光武[10](2019)在《列车车体SUS301L-HT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SUS301L-HT不锈钢材料分别进行了准静态拉伸试验和动态冲击拉伸试验,以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本构关系。为准确地描述SUS301L-HT不锈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采用了列表插值法,并通过对比有限元对标和试验数据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以典型薄壁吸能结构为载体,采用2种材料参数,对比分析了SUS301L-HT不锈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S301L-HT不锈钢具有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随着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塑性硬化能力降低,表现出明显的温度软化效应;列表插值法相比动态本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SUS301L-HT不锈钢的动态力学性能,且采用列表插值法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有限元结果均有良好的一致性;列车碰撞的应变率属于中低应变率范围,对于SUS301L-HT不锈钢制成的车体吸能结构,考虑应变率效应的结构的实际吸能量要比不考虑应变率效应的相同结构的吸能量高,但初始峰值力相对较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17期)

吸能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LS-DYNA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讨论了不同冲击速度和不同冲击方向下正六边形蜂窝结构的的变形机制和吸能特性。结果表明:中低速情况下, X_2方向下整个变形整体以塑性弯曲和堆迭为主较为复杂无序,X_1方向下变形模式相对稳定,高速情况下两者变形都主要体现为惯性。关于吸能的比较,相同速度下, X_2方向的吸能特性要优于X_1方向;不同速度下,无论哪个方向的能量吸收都伴随速度的提高而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吸能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邹龙庆,李治淼,王红艳.空心圆管的径向承载力及吸能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9

[2].杨家伦,胡俊.蜂窝铝面内动态压缩性能和吸能特性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渠继鑫,陶波,蔡俊宝,张红风.高强钢丝支撑圆管吸能特性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9

[4].刘强,何兆亨,马艺涛,付杰.碳纤维复合材料双胞日字形管轴向压溃吸能特性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5].李本怀,鲁寨军,朱慧芬,许平.轴向载荷下蜂窝填充薄壁锥管的吸能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陈斌,马芹永.冲击荷载下混凝土-冻土组合体吸能特性及破坏形态试验与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冯振宇,周坤,宋山山,张雪晗,牟浩蕾.铺层角度对复合材料C型柱轴向压溃吸能特性影响分析[J].机械强度.2019

[8].周俊先,秦睿贤,陈秉智.双面梯度多角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9

[9].冯振宇,周坤,裴惠,解江,牟浩蕾.复合材料薄壁方管准静态轴向压缩失效机理及吸能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10].陈书剑,程迪,肖守讷,朱涛,阳光武.列车车体SUS301L-HT不锈钢动态力学性能及其对结构吸能特性的影响[J].中国机械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不同的弯曲程度下,焊点排布影响程度...叁种模型碰撞力-位移曲线车辆正面碰撞有限元计算结果与NC...汽车前端结构局部刚度曲线示意图五种模型截面尺寸简化的直方管变形褶皱单元(a)变形前...

标签:;  ;  ;  ;  ;  ;  ;  

吸能特性论文_刘冬,邹龙庆,李治淼,王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