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上海银行公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会,上海银行,公债,上海,银行,票据交换所,财政部。
上海银行公会论文文献综述
朱伟[1](2019)在《上海银行公会及其大楼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银行公会是上海银行家自发组织的银行同业组织,从1918年正式成立到1950年被上海市金融商业同业公会筹备委员会接收,经历了30多年。这些年中以维护银行业利益,推动银行业发展为宗旨,做了不少事情,主要有公共准备金的设立、参与几次国债整理和建立票据交换所等。1925年后的办公场所,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大楼,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优秀历史建筑"。本文围绕这些内容,做一个比较简单的叙述。(本文来源于《都会遗踪》期刊2019年01期)
吴景平[2](2018)在《关于上海银行公会发起和成立若干史实的考订》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银行公会的发起筹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始于1915年,到1918年正式成立。但具体参加上海银行公会最初发起筹组的究竟是几家银行,具体是哪几家银行?待到上海银行公会正式成立时究竟是几家银行和哪几家银行?这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史实,各种回忆录与论着的叙事不尽相同。通过梳理比较各种史料文献,包括100多年前的报刊史料与档案文献,上海银行公会发起筹组和成立的历史逐渐明晰和丰满起来,而弄清各种史料文献的特点乃至局限,对于拓展上海银行公会史乃至整个近代金融史的研究领域,并深化研究层次,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何成钢[3](2018)在《上海银行公会领袖中的交行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上海金融同业组织在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地位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上海银行公会第一届七位董事中交行人居其二。第二届正、副会长全由交行人担任。在历届公会领袖中,交行人盛竹书、胡孟嘉分别担任了叁届和四届领导,尤其抢眼。在与银行公会关系密切的钱业公会和银行学会中,也活跃着交行人的身影。宁波帮领袖:盛竹书、秦润卿盛竹书,名炳纪,1922年9月担任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早在1918(本文来源于《金融博览》期刊2018年10期)
王昌范[4](2018)在《上海银行公会选址与建楼事略》一文中研究指出1915年7月,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张嘉璈及其周围人物主导形成的金融界午餐会应是上海银行公会的雏形。据张嘉璈回忆,自就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后,他就开始与金融界人士交往。在1915年的新春宴会上,他结识了浙江地方实业银行副经理李馥荪、浙江兴业银行常务董事蒋抑卮、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揆初。同年3月,经杨廷栋介绍认识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经理陈光,8月,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交通银行经理钱新之。张、(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18年08期)
张薇嫣[5](2017)在《百年公会从尔始》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上世纪20到4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亚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和远东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发达,门类齐全、交易活跃,云集了众多的中外资金融机构,控制着中国的金融命脉。动荡的社会显露无尽商机,很多金融机构在此斥资购地建楼或置楼。时(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报》期刊2017-06-02)
刘平[6](2016)在《1932:上海银行公会代表的陕西之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势阽危,举国人士皆抱实业救国之决心,是以开发西北之声浪高唱入云。1932年夏,陇海路管理局发起组织陕西实业考察团,函邀国内各实业机关与学术团体,选派专门人才参加,以便从事调查,作经营西北之初步工作。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作为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社团组织,选派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专员卞文鉴、交通银行稽察王彝嶟两位代表,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本文来源于《中国银行业》期刊2016年07期)
马翠莲[7](2016)在《上海银行同业公会完成“政社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马翠莲报道 日前,国内成立时间最长、会员类型最广、会员数量最多的地方性银行业自律组织——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召开第十二届会员大会第一次会议。此次大会以市场化方式从行业中选聘产生秘书长,由公会理事会聘用,并与公会签订聘用合约,由此正式完成政社脱钩(本文来源于《金融时报》期刊2016-04-20)
刘杰[8](2015)在《行业利益与债信秩序:上海银行公会与国民政府公债(1927-1937)》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债是银行业的主要业务之一。上海银行公会对公债十分关注,不仅与政府协商公债发行,谋求政府做出示信承诺,而且围绕公债还努力搭建银行与政府之间沟通桥梁。为维护行业经营利益,一直"在场"参与公债整理,同时还积极进行制度设计,联络业内谋求建立属于自身的债权管理机构。通过与政府互动与博弈以达到维护行业利益与构建债信秩序的目的。上海银行公会参与政府公债发行以及整理的历史过程,对当今政府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完善公债基金管理组织、促进民间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都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国际金融研究》期刊2015年10期)
姚倩[9](2014)在《搭建服务平台 深化湘沪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姚倩)昨日,市政协主席范小新会见了上海银行同业公会考察访问团一行。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春,市政协党组副书记谢明德,市政协副主席刘明理参加会见。 上海银行同业公会考察访问团由多家在沪外资银行的负责人组成,这次来长主要是考察长沙金融投(本文来源于《长沙晚报》期刊2014-11-14)
郑成林,刘杰[10](2014)在《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上海银行公会的呼吁和积极参与下,1920年代北京政府对内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日益严重的内债危机得以缓解,金融市场也日趋活跃。上海银行公会关于内债整理的意见和建议大多得到政府重视和采纳,在整理内债案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对银行业的投资经营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此过程中,上海银行公会逐渐意识到惟有建立稳固的整理内债基金才能真正维护行业利益和稳定金融市场,进而广泛联合金融界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筹建民间内债监督管理机关,希冀约束政府权力和规范金融运行秩序。这展现了中国近代商人团体"宽范围、多路径"的集体行动逻辑和制度诉求方式,以及中国近代国家与社会的多重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上海银行公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海银行公会的发起筹组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始于1915年,到1918年正式成立。但具体参加上海银行公会最初发起筹组的究竟是几家银行,具体是哪几家银行?待到上海银行公会正式成立时究竟是几家银行和哪几家银行?这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史实,各种回忆录与论着的叙事不尽相同。通过梳理比较各种史料文献,包括100多年前的报刊史料与档案文献,上海银行公会发起筹组和成立的历史逐渐明晰和丰满起来,而弄清各种史料文献的特点乃至局限,对于拓展上海银行公会史乃至整个近代金融史的研究领域,并深化研究层次,都是非常重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上海银行公会论文参考文献
[1].朱伟.上海银行公会及其大楼简述[J].都会遗踪.2019
[2].吴景平.关于上海银行公会发起和成立若干史实的考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3].何成钢.上海银行公会领袖中的交行人[J].金融博览.2018
[4].王昌范.上海银行公会选址与建楼事略[J].档案春秋.2018
[5].张薇嫣.百年公会从尔始[N].上海金融报.2017
[6].刘平.1932:上海银行公会代表的陕西之行[J].中国银行业.2016
[7].马翠莲.上海银行同业公会完成“政社分离”[N].金融时报.2016
[8].刘杰.行业利益与债信秩序:上海银行公会与国民政府公债(1927-1937)[J].国际金融研究.2015
[9].姚倩.搭建服务平台深化湘沪合作[N].长沙晚报.2014
[10].郑成林,刘杰.上海银行公会与1920年代北京政府内债整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