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产妇分娩的母婴阻断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间来我院分娩的19例艾滋病产妇进行分娩护理,采取母婴阻断措施,并观察新生儿患有艾滋病的几率。结果:在19例新生儿中,只有1例失访,其余18例新生儿均为HIV阴性。结论:对艾滋病产妇进行母婴阻断管理,能够极大降低新生儿的艾滋病感染几率,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关键词:艾滋病产妇;分娩;母婴阻断
引言: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引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尚未研发出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而艾滋病已经成为了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2015年至2017年间来我院分娩的19例艾滋病产妇进行分娩护理,产妇年龄在26—38岁之间,患病时间在1—9年之间。其中有11例产妇顺产,8例产妇剖腹产。所有孕妇均经过临床检测为HIV阳性,确诊为艾滋病产妇。
(二)方法
在入院后,对艾滋病产妇进行以下护理:
(1)入院护理
心理护理:在产妇入院时,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让产妇了解艾滋病的病因,患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在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由于当前国际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方法,并且患病者的死亡率较高,艾滋病产妇在确诊后往往会产生绝望心理,甚至有自杀倾向。对此,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让她们学会释放内心的情绪,积极面对现实,配合治疗。多向产妇传达一些积极的思想,不能在护理时故意和产妇保持距离。为每一位艾滋病产妇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取得产妇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
常规护理:对产妇进行定期的阴部护理和口腔护理。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光照的充足。在饮食上为产妇提供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进行垃圾分类,并做销毁。同时,要将艾滋病产妇安排在单独的病房和待产室中,或集中在某几个病房中,方便病房消毒,以免使用过的医疗器具垃圾扩大病毒污染面积。病房和待产室中要具备独立卫生间和日常用品,不与其他孕妇混合使用。
(2)分娩护理
观察产程:在第一产程,每一小时听一次胎心音,在产妇宫口开大3厘米后将产妇送入单独病房中,并继续进行胎心音监控。同时督促产妇定时定量服药,加强治疗。在孕妇顺产时,不提倡采用会阴侧切,尽量采用阴部神经麻醉降低产妇会阴撕裂和损伤的几率,在减轻产妇痛苦的同时也能降低新生儿感染病毒的几率,也避免医护人员在进行伤口缝合时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所有顺产患者坚持处理原则:避免产科损伤、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人工破膜及最大限度减少产后出血风险。进行剖腹产的产妇需要在隔离手术室中进行特殊的手术操作。
防护措施:手术人员和接产人员会接触到产妇的血液和体液,在整个接产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围裙或防水一次性手术衣、隔离服和防护鞋套。在接触产妇的血液和体液后应立即洗手,都选择佩戴双层手套并在操作前仔细检查手套有无破损,避免利器划破造成损伤。身体部位有伤口或处在妊娠期的医护人员不应参与接产过程。
(3)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首先要对新生儿进行呼吸道清理,在剪断脐带时不可使用接触过产妇血液或羊水的剪刀。在新生儿降生后尽早采用齐多夫定糖浆或奈韦拉平混悬液进行治疗,治疗前要首先经过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用药量要根据新生儿的体重而定,共服药4至6周。新生儿喂养原则:避免母乳喂养,拒绝混合喂养,最好人工喂养。新生儿要尽量避免和艾滋病产妇的直接接触,降低感染几率。分别在新生儿降生后的1月、3月、12月和18月对其进行HIV检验测试,了解新生儿的感染几率。[3]
疫苗接种护理:获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为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并观察接种后有无不良反应。卡介苗暂缓接种,待新生儿确定HIV阴性后方可补种。
医疗器具处理:对一些接触过艾滋病产妇血液或羊水的医疗器具,要用1000mg/L的含氯制剂擦拭,然后送至消毒中心进行再次消毒。对于手套等一次性器具要放入双层黄色医用塑料袋中,捆扎封口并标识清楚感染性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集中处置。对于胎盘的处理要事先经过家属同意按传染病病理性废物处理。产房所有物品及地面喷洒消毒液并擦拭,层流系统及新风系统开启对整个产房进行终末处置。
分娩后的产妇护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和宫缩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给产妇进行合理用药,避免出现感染。在产妇出院后进行隔离病房和待产室的全面消毒,对地面和门窗喷洒消毒液,并进行擦拭,最后采用床单元消毒机和空气负离子进行消毒。对产妇使用过的病服和被褥使用消毒液浸泡,在清洗过后进行再次消毒杀菌。
出院指导:新生儿在降生后和产妇处在同一室内,需要做好隔离和防护工作,禁止母乳喂养。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极低,应尽量减少产妇和新生儿的直接接触,以免产妇的体液造成新生儿染病。指导产妇家属掌握正确的母婴隔离手段,在出院后定期进行回访。
家庭日常防护:医护人员应告知产妇家属日常的防护措施,常备一次性手套和消毒液。对接触过产妇血液的物品必须经过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对衣物和被褥要在消毒液浸泡后再次清洗。[4]
二、结果
在对19例艾滋病产妇进行了以上护理后,经后期跟踪随访,有1例新生儿失访,其余18例新生儿均为HIV阴性,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三、讨论
艾滋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使新生儿感染的几率极大,主要由于婴儿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大量接触产妇的血液和体液,而这些血液和体液中含有大量的艾滋病病毒。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新生儿的感染几率。
本次研究,通过对艾滋病产妇进行全面的分娩护理和母婴阻断管理,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的感染几率,进一步证明了母婴阻断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佰勇.艾滋病母婴阻断及行为干预[J].艾滋病孕产妇分娩方式对婴儿传播的临床观察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1(2):90.
[2]蓝惠玲.助产士对HIV感染孕产妇的自我防护和管理[J].现代医院2008,8(8):56.
[3]丁国芳.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的处理及婴儿喂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5):267-270.
[4]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编写组.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