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病理性氧供依赖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性,依赖性,内毒素,乳酸,血液,因子,盐类。
病理性氧供依赖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光,谢淑丽,吴兴裕[1](1996)在《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机体具有完善的调节机制,故氧耗量(Vo2)得以维持生理稳定,并能适应代谢需求而不断变动。Vo2的相对稳定及动态变化与机体的氧运输过程有密切联系,每当全身组织的氧运输(Do2)发生变动时,组织的氧提取率(ER)即发生相应调整,以保证Vo2的相对稳定。但Vo2对Do2的这种“非依赖性”关系有一定限度,当Do2低于一定临界值(Do2crit)时,Vo2即依赖于Do2(本文来源于《空军医高专学报》期刊1996年Z1期)
朱明光,吴兴裕,章志红,张立藩[2](1996)在《微量内毒素致家兔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渐进性低氧法降低总氧运输量,观察了家兔氧运输与氧提取关系。的变化,同时监测血乳酸含量的变化,以评价组织缺氧程度和性质。结果表明:①对照组动物的VO2─DO2曲线均可清楚地分为依赖段和非依赖段两部分,临界氧提取率为0.83±0.12.内毒素组除1例外其余均仅出现依赖段,未出现非依赖段,其氧提取率为0.60±0.14,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②内毒素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此结果提示:内毒素可致家兔氧摄取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1996年01期)
黄良田[3](1995)在《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等.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5;11(1):95~97]作者以小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分次注射复制了家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POSD)模型,观察了氧供(DO-2)、氧耗量(VO-2)及血液流...(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5期)
朱明光,金伯泉,吴兴裕,刘雪松,韩厉萍[4](1995)在《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预先保护实验动物,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藉以考察TNF在内毒素诱导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POSD)模型中是否起介导作用。结果表明,(1)TNF浓度内毒素组显着高于对照组,抗体保护组显着低于无关抗体组(P<0.01)。(2)在Vo_2-Do_2关系中,抗体保护组可清楚地分为依赖段和非依赖段两部分,其临界氧运输量和合并氧提取率分别为10.80±321ml·min ̄(-1)·kg ̄(-1)和0.690,而无关抗体组则只有依赖段,合并氧提取率为0.408,显着低于抗体保护组。从而证明,TNF在内毒素所致的POSD现象中起介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期刊1995年02期)
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张立藩[5](1995)在《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分次注射复制了家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POSD)模型,观察了氧供(DO-2)、氧耗量(VO-2)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在DO-2-VO-2的关系中,对照组依赖段的斜率与内毒素组斜率相差显着(P<0.05),POSD时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增加。循环系统状态基本稳定,肝、肾功能及肺湿/干重比结果尚无显着变化,而血液流变性质已发生改变,故可认为在POSD现象时,其血液流变学改变早于机体出现的其它机能变化,是其早期改变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1995年01期)
赵良,景炳文[6](1994)在《多器官衰竭病人中氧耗的病理性氧供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研究中,试图证实存在于多器官衰竭(MOF)病人中的氧摄取缺陷18例重危病人分成二组:MOF组(n=10)和非MOF组(n=8)。二组之间在观察的初期和终末期,未发现显着的氧动力学变化。观察终末期的死亡率,MOF组显着高于非MOF组(80%vs12.5%),但以出院死亡率相比,二组间无显着差异。氧耗病理性氧供依赖性的发生率MOF组较高。因此,得出如下结论:单次氧动力学测量并不能反映组织的氧合状况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用出院死亡率来选择评价预后的指标,可能是不合适的。氧利用的病理性氧供依赖性可能是MOF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急救医学》期刊1994年03期)
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张立藩[7](1994)在《血液流变学改变在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家兔内毒素致病理性氧供依赖性(POSD)模型上,考察氧供(Do2),氧耗量(Vo2)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初步探讨血液流变学改变在POSD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在Do2-Vo2的关系中,对照组依赖段的斜率与内毒素组斜率相差显着(P<0.05).POSD时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等增加,肺、骨骼肌、肾脏有较多微血栓形成,提示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血液粘滞性、红细胞聚集性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对微血管内血流产生严重干扰,导致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足,气体和物质交换受阻.这些改变则可能是外周组织及器官缺血甚至衰竭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2期)
病理性氧供依赖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渐进性低氧法降低总氧运输量,观察了家兔氧运输与氧提取关系。的变化,同时监测血乳酸含量的变化,以评价组织缺氧程度和性质。结果表明:①对照组动物的VO2─DO2曲线均可清楚地分为依赖段和非依赖段两部分,临界氧提取率为0.83±0.12.内毒素组除1例外其余均仅出现依赖段,未出现非依赖段,其氧提取率为0.60±0.14,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②内毒素组动脉血乳酸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此结果提示:内毒素可致家兔氧摄取障碍,造成组织缺氧,出现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理性氧供依赖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明光,谢淑丽,吴兴裕.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研究进展[J].空军医高专学报.1996
[2].朱明光,吴兴裕,章志红,张立藩.微量内毒素致家兔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6
[3].黄良田.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
[4].朱明光,金伯泉,吴兴裕,刘雪松,韩厉萍.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病理性氧供应依赖性的实验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5
[5].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张立藩.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模型的血液流变学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5
[6].赵良,景炳文.多器官衰竭病人中氧耗的病理性氧供依赖性[J].中国急救医学.1994
[7].韩厉萍,吴兴裕,姜世忠,章志红,张立藩.血液流变学改变在兔病理性氧供依赖性中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