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活性污泥论文_孟栋,李枘枘,刘玉玲,樊祥宇,黄兆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剩余活性污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剩余,活性,脂肪酸,滤膜,微生物,过氧乙酸。

剩余活性污泥论文文献综述

孟栋,李枘枘,刘玉玲,樊祥宇,黄兆松[1](2019)在《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单一微生物发酵是现阶段获得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主要方式,但过高的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近年来利用活性污泥菌群混合培养合成PHA被广泛研究。将剩余污泥处理与PHA合成相结合,不仅可以省去纯培养所必需的灭菌环节,同时可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剩余污泥的水解酸化、菌群富集驯化及PHA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深入的生物合成机制研究有助于混合培养合成PHA的推广应用。文中主要介绍利用剩余污泥合成PHA的可行性、影响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因素、污泥菌群富集驯化合成PHA及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俞心怡,向金豪,刘英,龚天翼,张彬辉[2](2019)在《酵母菌降解胞外聚合物提升剩余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直接影响到污泥处置的效果和成本,提升污泥脱水性是污泥减量化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利用复合酵母菌群降解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EPS)来提升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首先评价了复合酵母菌群对灭菌后EPS中各组分的降解效果;继而将混合酵母细胞接入剩余污泥中进行曝气,考察了酵母菌对污泥脱水性的提升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对提取的EPS中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的降解效果明显,振荡培养72 h内最多分别降低了(60. 43±2. 73)%、(18. 94±2. 39)%和(48. 30±3. 37)%.向2 L剩余污泥中接入1. 5 g混合酵母菌湿菌体进行曝气,24 h后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下降了(17. 19±1. 16)%,比对照组多下降了(7. 03±1. 35)%;与此同时污泥中EPS总量比对照污泥多下降了(17. 46±3. 91)%,表明酵母菌可以通过原位降解污泥中EPS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闫奇,董紫君,李锦卫,汪小熊,姜成春[3](2019)在《NTA-Fe(Ⅲ)/PMS体系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Fe(Ⅲ)活化过硫酸盐来处理污水处理厂剩余活性污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单一的Fe(Ⅲ)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的最佳pH范围为弱酸性,而剩余活性污泥的pH为中性,并且Fe(Ⅲ)在中性条件下易沉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拓宽其pH适应范围,防止其发生沉淀现象.本研究通过NTA络合Fe(Ⅲ)活化过一硫酸盐来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研究表明:在污泥的自然酸碱度下(pH=6.5),NTA=156.25mg·gVss~(-1),Fe(Ⅲ)=PMS=125mg·gVss~(-1),处理时间20min条件下,对活性污泥的脱水效果最佳,毛细吸水时间CST由145s下降到33s,污泥比阻SRF由9.8×10~9S~2·g-1下降到0.35×10~9S~2·g-1,滤饼的含水率由87%下降到39%,挥发性固体颗粒VSS由48%下降到22%.总氮TN和总有机碳分别增加7.5和11.2倍,蛋白质含量由502mg·L~(-1)下降到81mg·L~(-1),多糖变化不大.通过对处理剩污泥的数据研究发现:NTA络合Fe(Ⅲ)拓宽了Fe(Ⅲ)活化过一硫酸盐的pH范围,强化了Fe(Ⅲ)活化过一硫酸盐体系对剩余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不仅可做土壤增肥剂,也可用于电厂的焚烧发电,真正做到节能环保.(本文来源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小宝,孙慧萍,王聪,俞心怡,吕文洲[4](2018)在《剩余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对胞外聚合物特性及污泥脱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剩余污泥经曝气处理可以提高胞外聚合物(EPS)的产量并用于污染物絮凝,但曝气对具体EPS组分和污泥脱水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了曝气对EPS分层组分、组分性质以及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4 h后,EPS中蛋白、多糖和DNA分别增加82.67%、12.72%和9.18%,污泥比阻比原始污泥增加了4.01×107s2?g-1;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比阻的组分由大到小依次为:蛋白>多糖>DNA;EPS分层中Slime各组分减少,LB-EPS、TB-EPS各组分增加,且LB-EPS增加量大于TB-EPS,LB-EPS是影响比阻的主要物质;叁维荧光数据显示:EPS分层中芳香蛋白对比阻的影响作用大于溶解性代谢产物.(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期刊2018年04期)

付凤英[5](2018)在《旋转电极耦合膜分离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高速发展,污泥产量不断上升,而污泥中含有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处理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基于膜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膜的高效固液分离能力也逐步应用于污泥处理,然而由于膜同步浓缩消化污泥过程中污泥浓度较高膜污染较为严重,阻碍了膜技术的实际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将电场作用与膜分离同步浓缩消化污泥技术(MSTD)相结合,考察了旋转电极耦合膜分离处理剩余活性污泥工艺(MRESTD)的可行性,以期为污泥处理提供新思路。论文首先考察电场作用(电压梯度、电极材料、污泥初始浓度、污泥初始pH)对污泥性质的影响,并对加电前后污泥的表面形态及粒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电压为30 V,阳极材料为钛板,污泥初始浓度为6 g/L,pH为10的实验条件下,污泥毛细吸水时间缩短、脱水性能变好,污泥中SCOD值上升,说明适当的电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及溶胞性,提高剩余污泥的稳定效果。同时通过微生物显微镜对加电过程中污泥的表面形态分析结合污泥粒径的变化可知,没有外加电场作用的污泥中存在着较大的污泥絮体团,在电场作用60 min后污泥团聚现象明显,絮体增大,此时污泥中位粒径略微有所上升,在电场作用120 min后污泥絮体逐渐破碎,此时污泥粒径略微下降,表明电场的持续作用会破坏污泥胶体。论文同时分析了导电微滤膜在不同电压及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的抗污染情况。首先根据外加电场对剩余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测得在30 V电压条件下导电膜临界通量为10-12 L/(m~2·h),而不加电时临界通量为30-34 L/(m~2·h),说明30 V电压条件会加剧膜污染程度。在10 V条件下20 h内导电膜浓缩消化剩余活性污泥实验中发现,对比不加电的空白组,加电组跨膜压力上升更快。分析其主要原因为:1)加电使污泥混合液pH逐渐下降导致带负电粒子逐渐减少,而阴极膜吸引带正电颗粒,颗粒不断在膜面沉积,使膜污染加剧;2)10 V电压条件已超过导电微滤膜的临界场强,电场强度过大使污泥混合液中颗粒不断在膜表面聚集,堵塞膜孔,膜污染加剧。在探究不同污泥浓度以及不同电压梯度对导电膜临界通量的影响实验中发现,污泥浓度由10 g/L上升至30 g/L时,导电膜临界通量值逐渐减小,同时使临界通量发生变化的电压值逐渐上升,由3 V上升至6 V,但整个实验运行过程中导电膜临界通量并未上升而是逐渐下降,说明随着污泥浓度和电压梯度的升高,导电膜临界通量逐渐下降,膜过滤性能逐渐降低。(1)论文最后根据导电微滤膜在不同电压及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表现出的抗污染性能基础上继续对旋转电极耦合膜分离处理剩余活性污泥工艺(MRESTD)的电压条件和转速条件进行了相关探索。实验发现20 h运行时间内,当电压为1 V、2 V、3 V时比不加电条件膜压力略低,导电膜表现出一定的抗污染性,但分析不同电压下膜面EDS能谱发现,电压越高,膜面吸附的金属离子越多,对膜造成的影响越大,同时在转速条件的探究中,发现相比0 rmp/min,在30 rmp/min和60 rmp/min条件下膜压力略低,且60 rmp/min条件下电流值相对更高,故MRESTD工艺的最佳电压和转速条件确定为1 V和60 rmp/min。为进一步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在最佳电压和转速条件下以MSTD工艺作参考对MRESTD工艺进行了15天的长期运行监测,实验发现MRESTD工艺表现出了较好的抗污染性,在运行终点MSTD工艺空白组跨膜压力升至20 kPa,而MRESTD实验组TMP仅为6.5 kPa,跨膜压力越小说明膜收到的污染越轻;同时MRESTD实验组和MSTD空白组MLSS从最初的2-3g/L上升至36 g/L左右,MLVSS也升至28.13 g/L左右,MRESTD工艺MLSS和MLVSS累积消解率达53.09%和45.37%,MSTD工艺最终MLSS和MLVSS累积消解率达49.86%和38.60%,实验组和空白组都实现了同步浓缩消化。相比之下,MRESTD工艺污泥消化效果更好;污泥消化机制方面发现,MRESTD实验组和MSTD空白组在运行的15 d内DO从初始的4.7 mg/L左右下降至运行终点的0.8 mg/L左右,污泥由好氧消化转为微好氧消化;MRESTD实验组SCOD含量相比MSTD空白组略高,说明外加电场条件细胞破碎释放有机物增多,给微生物提供了能量来源,进一步提高了VSS消化率;导电膜抗污染机理方面,其主要原因是外加电场作用增强了污泥混合液中污染物与阴极膜之间的静电排斥力,从而减少了污染物在膜面的沉积;同时外加电场作用下,污泥粘度、EPS和SMP略微下降,说明电场对污泥混合液的性质有一定影响,电场作用有利于延缓膜污染。(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4)

谢逍[6](2018)在《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共消化产酶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重要组成部分的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的数量也日益增加。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不经适当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厌氧消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其中的有机物,实现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的稳定化和减容化。本次实验采用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共消化的方法生产水解酶。然后将产生的酶液投入到污泥厌氧发酵系统中,验证酶液对污泥发酵的影响。实验运用简单的发酵装置,以人工模拟的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为生物质,通过调整厌氧消化的过程参数(温度、pH和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的质量比)来实现最优的产酶量。VSS变化量、溶解性COD、溶解性蛋白质、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和酶活等指标,用来考察外加酶液对污泥厌氧水解的强化作用。通过过程中的水解酶活力大小,可指示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共消化产酶的可行性。同时,本实验使用第二代微生物DNA检测技术Ilumina测序法来监测整个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酶活力大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可充分显示共消化产酶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淀粉酶在温度37℃、初始pH 7和餐厨垃圾对剩余活性污泥质量比2:1条件下,达到最佳的酶活力。蛋白酶在温度50℃、初始pH 8和餐厨垃圾对剩余活性污泥质量比2:1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酶活力。淀粉酶和蛋白酶最大活力分别为10.02U/mL和19.25U/mL。含有最优淀粉酶活力的酶液投入到污泥后,有利于促进污泥的水解过程,大大提高厌氧消化效率。随着装置内营养物质成分的改变和发酵的进行,微生物群落发生不断变化。酶液生成阶段时微生物增殖最快。产淀粉酶的优势微生物菌群是乳酸菌属和梭状芽孢杆菌扇形菌属1,产蛋白酶的优势微生物菌群是嗜水汽单胞菌属。(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15)

严鑫[7](2018)在《炼化剩余活性污泥基催化剂协同臭氧处理难降解废水的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及标准制约下,“废弃物资源化”与“废水达标排放”已成为炼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本研究以炼化行业剩余活性污泥(Excess Activated Sludge,EAS)为原料热解制备生物炭催化剂(Sludge-derived Biochar,SBC),并将其用于模拟炼化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处理(Catalytic Ozonation Process,COP)。对SBC结构与物化属性、COP处理效率、催化氧化机理以及难降解有机污染物(Refractory Organic Chemicals,ROCs)矿化机制等进行了探索性研究。SBC的介孔结构比较发达,但是总比表面积(≤143m~2/g)和总孔容(≤0.2cm~3/g)比较低。EAS所含无机杂质在热解过程中的沉积堵塞了部分孔道,但是却为SBC提供了丰富的表面官能团和化学键。EAS所含水分在热解过程中发挥活化作用,可以增加SBC的介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碳含量并提高Si和金属含量。SBC对废水中ROCs的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而且在SBC-COP体系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SBC-COP对100mg/L硝基苯和苯甲酸溶液的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分别高达72%和86%,相对于单独臭氧氧化提高了近1倍(34%和49%)。SBC-COP体系对ROCs去除的遵循自由基氧化机理。SBC表面的O-H、芳香环C=C或C=O、非对称Si-O-C或Si-O-Si官能团,以及Al、Zn、Mg和Fe氧化物,构成了复合催化活性位。在SBC-COP体系中加速分解臭氧产生自由基,从而促进对ROCs的矿化。经过多轮次重复使用,SBC的金属活性位会发生流失,但仍能保持一定的催化氧化活性。研究成果为炼化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和炼化废水的低成本处理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并为炼化行业“废弃物”和“废水”难题的联合解决提供一种全新的“以废治废”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刘春骁[8](2018)在《过氧乙酸/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化学调理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污泥产量大,含水率高、体积大,成分复杂,二次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寻找有效解决污泥的处理与处置的方法迫在眉睫。高含水率污泥含水率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污泥体积的巨大改变。因此,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对解决污泥的处理与处置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研究过氧乙酸(Peracetic acid,PAA)、高分子絮凝剂(Polymer flocculant)、过氧乙酸联合高分子絮凝剂化学调理方法对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的改善效果,结合叁维荧光光谱(Excitation-Emission-Matrix Spectra,EEM)分析化学调理法对污泥絮体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PAA能有效氧化破解污泥细胞,进而破坏污泥絮体结构的完整性,减小污泥絮体的粒径,释放污泥细胞内部的有机物质和胞内结合水,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AA氧化破解污泥的最适反应时间为50 min,最适投加量为0.1035g/gMLSS,经PAA调理后的污泥,毛细吸水时间(Capillary Suction Time,CST)为48.1 s,抽滤泥饼含水率为70.6%,污泥比阻(Specific Resistance of Filtration,SRF)为3.42×10~(12) m/kg,均达到最低值,相比原始污泥分别降低40.32%,12.60%以及33.98%;随着PAA投加量的增加,污泥的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oluble 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SEPS)逐渐增加,而疏松结合型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LB-EPS)和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TB-EPS)则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EEM分析发现,PAA对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 Substances,EPS)中类蛋白类物质和芳香族蛋白的去除作用强于其对腐殖酸和富里酸的去除作用。2.使用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olymerized Ferrous Sulfate,PFS)、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以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ationic Polyacrylamide,CPAM)进行污泥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PFS调理污泥的最适投加量为6 g/L,PAC的最适投加量为3 g/L,CPAM的最适投加量为0.06 g/L;PFS对SRF的影响较大,CPAM取得最低的抽滤泥饼含水率。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脱水性能改善效果依次为CPAM>PAC>PFS;经PFS、PAC、CPAM调理后的污泥,中位粒径(d_(0.5))明显增大,Zeta电位明显上升;3种高分子絮凝剂对EPS中腐殖酸和富里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对SEPS中的蛋白质类物质却有一定的去除作用;PFS和CPAM对蛋白质类物质的去除作用优于PAC;酸性条件对CPAM的调理作用产生不利影响。3.PAA联合高分子絮凝剂PFS、PAC或CPAM的调理方式能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污泥细胞首先被PAA氧化破解,释放胞内结合水,污泥絮体颗粒变小,后加入的高分子絮凝剂对污泥表面的负电荷进行电性中和,减小污泥颗粒间的排斥力,颗粒脱稳相互碰撞形成大颗粒,同时通过吸附架桥等作用形成大块絮体,污泥呈现有水分通道的骨架结构,减小过滤时滤饼层的阻力以及小颗粒物质对滤膜的阻塞程度。较单独投加高分子絮凝剂,联合调理方式中高分子絮凝剂的用量大幅减少,PFS的最适投加量为1.5 g/L,PAC的最适投加量为0.9 g/L,CPAM的最适投加量为0.04 g/L。在最适条件下,经3种联合调理方式(PAA+PFS、PAA+PAC和PAA+CPAM)调理后污泥的抽滤泥饼含水率分别为65.8%、66.3%和61.7%,SRF分别为3.24×10~(12) m/kg、3.21×10~(12) m/kg和2.88×10~(12) m/kg,CST分别为31.5 s、38.4 s和37.6 s。3种联合调理方式均使污泥的微观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PAA联合PFS调理后的污泥呈疏松多孔的碎形团状结构,孔隙度大,在脱水过程中易保持水分通道的畅通;PAA联合PAC调理后的污泥呈条状的空间立体结构;PAA联合CPAM调理后的污泥呈层状的空间立体结构。(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8-03-28)

刘昌庚,曾成华,伍斌,杨绍利[9](2018)在《微波-高锰酸钾耦合调理城市剩余活性污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微波、微波-高锰酸钾耦合工艺对城市剩余活性污泥进行调理。结果表明:(1)微波辐射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适宜时间为100s,此时污泥比阻(SRF)降至4.49×10~(12) m/kg,较初始值减小63.79%,污泥破解度为2.97%,上清液中胞外聚合物(EPS)为236.11mg/L。(2)微波-高锰酸钾耦合工艺能有效破解污泥,但不利于污泥脱水;污泥破解的适宜高锰酸钾投量为100mg/g(以单位质量总固体计),此时污泥破解度为40.47%,上清液中EPS为542.83mg/L。(3)污泥经微波-高锰酸钾耦合调理后,30d累计产气量为284mL,较未处理污泥和微波辐射调理污泥分别高20.85%和14.06%。(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02期)

包建伟,白润英,宋蕾,李会东,刘宇红[10](2018)在《蠕虫减量剩余活性污泥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以序批式反应器(SBR)为主体工艺,并联合蠕虫反应器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保证系统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蠕虫对SBR产生的剩余活性污泥摄食减量约23%(以质量计)。利用ANSYS Fluent 16.0软件提供的欧拉两相流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蠕虫反应器内部速度场、含气率以及湍流强度等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蠕虫反应器内曝气量约为0.2 m~3/h、蠕虫投放在P2位置即蠕虫密度为1.63 g/dm~2时,蠕虫反应器内部流场适合蠕虫减量污泥,减质最高达23%,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通过响应曲面法(BBD)进行试验,所得污泥减量率与BBD预测值基本相符,进一步佐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利用CFD数值模拟可以指导蠕虫反应器优化运行,从而为蠕虫减量污泥系统的放大设计及工程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剩余活性污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剩余污泥的脱水性能直接影响到污泥处置的效果和成本,提升污泥脱水性是污泥减量化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利用复合酵母菌群降解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EPS)来提升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首先评价了复合酵母菌群对灭菌后EPS中各组分的降解效果;继而将混合酵母细胞接入剩余污泥中进行曝气,考察了酵母菌对污泥脱水性的提升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对提取的EPS中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的降解效果明显,振荡培养72 h内最多分别降低了(60. 43±2. 73)%、(18. 94±2. 39)%和(48. 30±3. 37)%.向2 L剩余污泥中接入1. 5 g混合酵母菌湿菌体进行曝气,24 h后污泥的毛细吸水时间(CST)下降了(17. 19±1. 16)%,比对照组多下降了(7. 03±1. 35)%;与此同时污泥中EPS总量比对照污泥多下降了(17. 46±3. 91)%,表明酵母菌可以通过原位降解污泥中EPS来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剩余活性污泥论文参考文献

[1].孟栋,李枘枘,刘玉玲,樊祥宇,黄兆松.利用剩余活性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9

[2].俞心怡,向金豪,刘英,龚天翼,张彬辉.酵母菌降解胞外聚合物提升剩余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J].环境科学.2019

[3].闫奇,董紫君,李锦卫,汪小熊,姜成春.NTA-Fe(Ⅲ)/PMS体系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王小宝,孙慧萍,王聪,俞心怡,吕文洲.剩余活性污泥曝气处理对胞外聚合物特性及污泥脱水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8

[5].付凤英.旋转电极耦合膜分离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8

[6].谢逍.餐厨垃圾和剩余活性污泥厌氧共消化产酶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湖南大学.2018

[7].严鑫.炼化剩余活性污泥基催化剂协同臭氧处理难降解废水的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8].刘春骁.过氧乙酸/高分子絮凝剂复合化学调理改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性能[D].华侨大学.2018

[9].刘昌庚,曾成华,伍斌,杨绍利.微波-高锰酸钾耦合调理城市剩余活性污泥[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10].包建伟,白润英,宋蕾,李会东,刘宇红.蠕虫减量剩余活性污泥反应器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实验反应装置图在整个热处理系统中的质量分布不同粒径飞灰和底灰对酸溶液的反应特...亚甲基蓝结构图各种吸附剂的SEMFig.5-16TypicalSEM...生料(a)和熟料(b)的粒径分布图

标签:;  ;  ;  ;  ;  ;  ;  

剩余活性污泥论文_孟栋,李枘枘,刘玉玲,樊祥宇,黄兆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