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美术论文_毕节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雨玫

导读:本文包含了民族美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术,民族文化,民族,民间,语言,高校,蒙古族。

民族美术论文文献综述

毕节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雨玫[1](2019)在《小小簸箕画 成长“助力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走进大方县顺德民族学校,很多人都会被挂在教学楼墙上的装饰作品给吸引住:在农村常见的簸箕里,用五彩画笔画上56个少数民族的画像。整幅画看上去新颖别致,散发着浓浓的民族文化气息。“这叫簸箕画,是学校美术兴趣社团的学生们的作品。挂在学校里,可以让孩子们(本文来源于《毕节日报》期刊2019-12-31)

王仕明[2](2019)在《从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谈毕业创作的教改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貌风物独特。山峦起伏重迭,河流纵横交错,对其地貌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西部高原山地的独特环境造就其多元且独特的人文景观,并赋予其不一样的艺术语言形式。贵州现当代绘画艺术是根植在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中的,在其(本文来源于《贵州民族报》期刊2019-11-26)

玉云山,艾英秀[3](2019)在《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在高师美术实践课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少数民族文化是美术专业的重要教学资源,发掘、利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广西是多民族的聚居地,有壮族、瑶族、侗族、苗族、仫佬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有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广西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背景下,利用广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美术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孟娜[4](2019)在《传承民族文化——论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融入更多的民间美术教学,如何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已成为当前中学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其应在现今鼓励创造创新的环境中,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方针,让民族文化更好地在民间美术教学中得到传承和创新。(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赵媛媛[5](2019)在《论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美术文化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总是过于关注美术领域中技术的表达,而对美术技术之外的事物没有求知的意识与欲望,从而忽视了驱动美术技术表达的内在原因和动力。其实离开这些动力和内在原因的美术技术是无法独立发展存在的。民族地区美术文化意识强调民族美术文化的属性,将民族美术作为文化意识的一部分进行研究,不仅研究普通的美术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身处民族地区的人们意识到本民族美术中凸显的当地美术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内涵。(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9年11期)

谭薇[6](2019)在《高校以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为导向的民间美术教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西方文化流入我国,从而对国民的兴趣爱好以及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民间美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的代表,但是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影响力日益下降。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其需要以民间美术教育为切入点,提升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精神。(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1期)

吴少峰[7](2019)在《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对高校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美术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需要高校明确美术教育的目标,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科技·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杨佳[8](2019)在《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艺术教育改革实践研究——以蒙古族民间美术图案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民间美术图案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其造型原则、创作方法都是进行艺术教学的宝贵借鉴,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和理解。文章通过探讨蒙古族民间美术图案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传承,从中得出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民间图案艺术是当代艺术教学的灵感渊源和发展基础。(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9年11期)

孙伊[9](2019)在《浅析游戏美术视觉形式中民族元素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具有形态美或艺术美等美学形式的民族元素加入到游戏创作的视觉美学形态中,可以构成具有鲜明特点的视觉体验和游戏表现形式,通过民族元素的灵活应用来呈现表现出艺术形态美的基础上,构建美妙的游戏视觉感官体验,使得游戏的带入感更强,更具有视觉美感,有助于游戏内容和画面效果的提升。(本文来源于《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期刊2019年21期)

金晓芳[10](2019)在《传统民族元素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推进,对初中美术课堂的教育要求,不再仅限于学生对美术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也强调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民族精神,感悟美术作品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文化认同感。因此,在开展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基于美术教学内容,将剪纸艺术、中国画、民间建筑、刺绣工艺等内容引入课堂之中,从而实现对学生民族意识的培养。一、借用剪纸艺术,深化美术认知"剪纸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作(本文来源于《新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民族美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貌风物独特。山峦起伏重迭,河流纵横交错,对其地貌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西部高原山地的独特环境造就其多元且独特的人文景观,并赋予其不一样的艺术语言形式。贵州现当代绘画艺术是根植在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中的,在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民族美术论文参考文献

[1].毕节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雨玫.小小簸箕画成长“助力器”[N].毕节日报.2019

[2].王仕明.从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谈毕业创作的教改探讨[N].贵州民族报.2019

[3].玉云山,艾英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在高师美术实践课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

[4].孟娜.传承民族文化——论中学美术教育中的民间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9

[5].赵媛媛.论广西边境民族地区美术文化意识[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

[6].谭薇.高校以培养民族文化精神为导向的民间美术教育研究[J].明日风尚.2019

[7].吴少峰.民族文化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

[8].杨佳.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艺术教育改革实践研究——以蒙古族民间美术图案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艺术教育.2019

[9].孙伊.浅析游戏美术视觉形式中民族元素的运用[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

[10].金晓芳.传统民族元素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运用[J].新教育.2019

论文知识图

来源:李靖寰、杨海涛着《云南民族美1-17《南国石宝》,叶公贤,版画,1...《古滇青铜器》1李靖寰,汤海涛着.《云...21 《狮子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附表(5)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附表(6)

标签:;  ;  ;  ;  ;  ;  ;  

民族美术论文_毕节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雨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