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冷流降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影响,冷流降雪,对比分析,高空横槽
冷流降雪论文文献综述
梁军,张胜军,黄艇,张黎红,黄振[1](2015)在《辽东半岛2次高影响冷流降雪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动站、卫星、雷达和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1月27日和12月19日辽东半岛南部地区2次高影响冷流降雪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冷流降雪均发生在横槽转竖的过程中;降雪落区均位于大连南部沿海暖水区域;降雪期间辽东半岛南部850 h Pa气温均降至-15℃,海气温差均超过17℃,多普勒雷达上显示为15~25 d BZ的积云,回波高度不超过3 km。但辽东半岛相对于高空槽的位置不同,其降雪期间环境场的动力、热力条件有所差异。辽东半岛位于高空槽前,其与山东半岛的西南气流相连获得较多的水汽;降雪期间,低层处于降温初期,能量锋和海岸锋锋生,中层的正涡度平流输送,增强了上升运动和水汽抬升,降雪强度大。辽东半岛位于高空槽后,低层已为冷中心,无锋生过程,受下沉气流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动力抬升条件较弱,降雪强度弱。(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5年03期)
崔宜少[2](2014)在《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低空性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有着和其他降水过程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份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程的低空性。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冷流过程与低层大气层结的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850hPa冷平流与地面降水量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云水含量、云中霰含量和上升速度的垂直分布上进一步证实了冷流降水的低空性。(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4-11-03)
潘旭光,石磊,林曲风,姜俊玲,矫卫兵[3](2014)在《山东半岛两次明显冷流降雪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2013年12月18~20日和2014年1月20日2次较明显冷流降雪天气过程,在简要分析天气形势及影响冷流降雪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卫星云图对这2次降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高空均有系统配合,前一次过程是冷涡和横槽带来的冷空气先后在山东半岛汇合,造成降雪天气,后一次过程是横槽带来的冷空气造成的降雪;2次过程海里均有气旋配合,前一次过程地面处于高压前部、气旋顶部,地面风场为北到西北风,后一次过程地面处于入海气旋的后部,地面风场也为北到西北风,后一次过程比前一次过程气旋更明显,位置更偏北,气旋曲率也较明显;2次过程冷平流较强,850 hPa温度降温幅度均较明显;从雷达反射率因子图可以看出,降雪时多为西北—东南走向的条状或弧形回波带发展,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有一条风速辐合带;从卫星红外和可见光云图可看出,降雪时,离海岸一定距离的海面上是一条无云带,这是由于冷空气进入海面加热形成云需要一定时间的缘故,以后才出现云区,云区走向与地面等压线弯曲方向比较一致。(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7期)
李建华,崔宜少,褚昭利,杨海燕[4](2012)在《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中心位置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半岛的冷流降雪一般出现在烟台、威海地区,且同一次过程两地区降雪量往往有较大的差别。通过对几次强降雪过程的对比发现:低层风场的辐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触发机制,低层环境风场对辐合带的引导作用对降雪的中心位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辐合线移动方向取决于环境风场。在纬线方向上,西北风偏北分量多的时候烟台地区往往是降雪中心,西北风偏西分量多的时候降雪中心一般东移到威海地区;在经线方向上,风速偏小的时候北部沿海地区是降雪中心,风速相对较大时风场辐合线南伸到内陆地区,加上山脉迎风坡的气流抬升作用,内陆的牟平和文登地区成为冷流降雪的中心位置。(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科学》期刊2012年S1期)
褚昭利,李建华,崔宜少[5](2012)在《山东半岛一次冷涡强冷流降雪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icaps常规资料、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12月28—2011年1月1日山东半岛北部烟台、威海地区出现的强降雪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认为这是一次冷涡系统造成的强冷空气产生的一次冷流降雪过程,暖湿的渤海是水汽来源,近地面层气压场的气旋性弯曲有利于水汽的积累和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最强降雪落区与对流层低层风向有较大关系,西北风偏西分量大时强降雪中心出现在威海地区。925hPa和1000hPa的风场辐合分布均可以较好地对应强降雪分布落区。雷达0.5°仰角的回波对冷流降雪带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从径向速度分析出低层风的辐合,与地面图上的气旋性弯曲相对应,也对降雪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气象》期刊2012年01期)
陈雷,戴建华,韩雅萍[6](2012)在《上海地区近10年冷流降雪天气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了近10年发生在上海地区的冷流降雪过程,初步揭示了此类天气过程的产生机理,并分析了降雪发生时对应的高低空天气形势、探空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2000—2009年共出现冷流降雪12次,占降雪总日数的25%,大部分过程降雪明显时段高空500 hPa上海处在槽前。冷流降雪发生前,宝山站探空图上,低层有不稳定层结,且850~925 hPa湿度较大。冷流降雪对应的红外云图,云阶走向和海岸线一致,且云体呈白亮波状结构,云顶高度多在3000m以下,雷达反射率因子较弱,多低于35 dBz。绝大部分过程海水和850 hPa温差在10~14℃之间,海水和925 hPa温差介于8~11℃之间。降雪发生时宝山站吹NW—WNW—N风,风速为3~6 m·s。与山东半岛相比,上海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决定其冷流降雪有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降雪强度弱等特点。(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2年02期)
李炳文,李军,王庆华,杨昆[7](2012)在《山东半岛一次冷流降雪过程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山东半岛一次冷流降雪过程。[方法]利用常规天气观测资料、NCEP/NCAR 1°×1°网格点逐6 h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4~6日山东半岛冷流降雪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造成此次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大尺度环流形式为冷涡深槽;850 hPa西北风风力增强时,山东半岛冷流降雪将加强;暴雪发生时,925~750 hPa相对湿度>90%,90%相对湿度线所围成的面积大小与强降雪时段有较好的对应,相对湿度线的变化反映了海面暖湿水汽往高处输送的变化,海平面暖湿水汽往高空输送越多,越有利于山东半岛冬季冷流降雪的形成;冷流降雪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垂直上升运动区相对应。[结论]该研究为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短时和临近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王冰,林修栋,王娜,郭敏,冷冰[8](2011)在《一次持续性降雪过程中系统性降雪与冷流降雪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2010年1月初烟台地区的1次持续性降雪天气过程,将前期的系统性降雪和后期的冷流降雪分别进行总结,同时运用风廓线资料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认为黄河气旋东移和较强冷平流南下是造成降雪的主要影响因子,风速的强弱对整个降雪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分别对其影响机制以及作用因子进行总结,进一步地了解烟台地区的降雪成因,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减少各类损失.(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S2期)
崔宜少[9](2011)在《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流降雪是我国渤海沿海地区冬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地域性较强,常出现阵性降雪天气,有时也会产生暴雪。本文利用数值模拟(WRF模式),采用常规观测资料、NECP1°×1°资料、2.5°×2.5°的NC资料对山东半岛冷流过程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通过位涡讨论了高空系统在冷流暴雪过程的作用,分析结果认为:(1)前期较高的海温为冷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冷流暴雪发生时低空强冷平流和海温之差都大于20℃之上,850hPa温度冷平流与地面降水强度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2)地面均为偏西北风流场,使半岛地区呈气旋性弯曲。为冷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机制;(3)垂直面的上升速度和风场散度说明了冷流过程较其他强降水过程有着明显的低空性;(4)从WRF敏感性实验的结果来看,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不同的下垫面对冷流降雪有较大影响;(5)冷流暴雪的高空形势主要分为:高空冷涡型和高空横槽型。冷涡型冷流暴雪达到暴雪的站数较多,区域平均降雪量较大;横槽型冷流暴雪降雪量分布极为不均匀,达到暴雪站数少,平均降雪量小;(6)冷涡型较横槽型位涡更强,激发的上升速度大,对流发展高度更高;(7)位涡的垂直分布对冷流暴雪的指示意义较大,当高低空形成贯通的位涡柱,并下伸至750hPa高度层以下时,地面产生暴雪的可能性较大,且位涡值越大,地面降雪越强。(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1-09-01)
张丰启[10](2011)在《山东半岛冷流降雪天气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气象雷达、气象卫星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等方法,对山东半岛冷流降雪气候特征、冷流强降雪与非冷流强降雪的环流差异、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机理、山东半岛局地强冷流降雪的成因、下垫面对环渤海冷流降雪的作用和环渤海冷流系统进行研究。得到以下创新性结果:1、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形成机理:通过分析发现来自北方的强冷空气影响山东半岛,经过较长的渤海暖海面,一方面,在渤海热源的作用下,气流发生气旋性的偏转,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另一方面,冷空气从海洋得到的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在冷气团的低层大气增温增湿形成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称之为冷流不稳定)。同时,山东半岛沿海巨大的海陆温差产生的陆风与环境风(西北风)相互作用,在山东半岛北部沿岸产生明显的辐合(陆风与环境风作用产生的辐合,称之为陆风辐合),南部沿岸产生明显的辐散(陆风与环境风作用产生的辐散,称之为陆风辐散);北部沿岸明显的辐合上升触发大气低层的不稳定能量释放,在山东半岛北岸产生冷流降雪天气。另外,有利的大尺度天气背景非常重要,边界层若有明显的大尺度辐合系统经过冷流不稳定区域,对冷流强降雪发生非常有利。2、山东半岛北部冷流降雪中心形成及落区:通过海洋影响环渤海冷流降雪的敏感性试验,揭示了黄海经渤海海峡到渤海的暖水带与环境风(西北风)相互作用,在渤海中部经山东半岛到黄海的东南部产生一条切变线(称之为暖水中心切变线)。暖水中心切变线与山东半岛北部沿岸的陆风辐合带相交迭加,在结合点上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局部增强,形成山东半岛北岸冷流降雪的强中心;暖水中心切变线与山东半岛北部沿岸的陆风辐合带的结合点位置就是冷流降雪中心的落区。另外,辽东半岛西海岸陆风辐合系统随气流向南移动,与渤海中部的切变线结合,随暖水中心切变线向下游移动影响山东半岛,使山东半岛北岸冷流降雪中心雪量增加。3、环渤海冷流系统及其成员的作用:通过环渤海下垫面海洋、海陆分布和地形对环渤海冷流降雪作用的研究,初步提出环渤海冷流系统的概念模型。组成环渤海冷流系统的成员包括:强冷空气,黄渤海暖水,山东半岛陆风辐合,辽东半岛陆风辐合,海洋暖水中心切变线,大尺度低层辐合系统。各成员在环渤海冷流系统中的作用分别是:强冷空气作用是低层不稳定层结形成的必要条件;与陆风作用在沿岸形成小尺度辐合、辐散。黄渤海暖水作用是为冷流降雪提供不稳定能量、水汽来源;是低层大气运动的热源。山东半岛沿岸陆风辐合、辐散作用是在半岛北部沿海辐合上升,有利于产生冷流降雪;在半岛南部沿海辐散下沉,不利于产生冷流降雪。影响海洋暖水中心切变线东西摆动。辽东半岛沿岸陆风辐合辐散作用是在半岛西部沿海辐合上升,有利于产生冷流降雪;在半岛东部沿海辐散下沉,不利于产生冷流降雪。半岛西部沿岸的辐合系统随海洋暖水中心切变线下传到山东半岛,使山东半岛北岸的冷流降雪增大。影响海洋暖水中心切变线东西摆动。海洋暖水中心切变线作用是在切变线附近产生辐合上升,有利于产生冷流降雪。大尺度低层辐合系统的作用是有利于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发展,冷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1-05-01)
冷流降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东半岛的冷流天气有着和其他降水过程不同的特征,对2005年12月份山东半岛北部地区的连续2场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常规的雷达资料表明回波顶最高高度为3km,体现了冷流过程的低空性。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表明:冷流过程与低层大气层结的结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850hPa冷平流与地面降水量有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云水含量、云中霰含量和上升速度的垂直分布上进一步证实了冷流降水的低空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冷流降雪论文参考文献
[1].梁军,张胜军,黄艇,张黎红,黄振.辽东半岛2次高影响冷流降雪的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2015
[2].崔宜少.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低空性的分析研究[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4
[3].潘旭光,石磊,林曲风,姜俊玲,矫卫兵.山东半岛两次明显冷流降雪过程对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
[4].李建华,崔宜少,褚昭利,杨海燕.山东半岛冷流降雪中心位置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
[5].褚昭利,李建华,崔宜少.山东半岛一次冷涡强冷流降雪过程分析[J].山东气象.2012
[6].陈雷,戴建华,韩雅萍.上海地区近10年冷流降雪天气诊断分析[J].气象.2012
[7].李炳文,李军,王庆华,杨昆.山东半岛一次冷流降雪过程诊断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8].王冰,林修栋,王娜,郭敏,冷冰.一次持续性降雪过程中系统性降雪与冷流降雪的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9].崔宜少.山东半岛冷流降雪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
[10].张丰启.山东半岛冷流降雪天气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