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胆固醇逆向转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分子药物,胆固醇逆向转运,作用机制,分子药理
胆固醇逆向转运论文文献综述
朱海波[1](2019)在《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的视角,介绍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参与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外流和脂质代谢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不同化学结构类型小分子药物对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不同药靶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药理学的研究角度提供开展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研究新的思维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王鹏宇,田江天,冯玉宽,田进伟[2](2018)在《miRNA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唯一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具有积极意义。miRNA是具有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能力的非编码RNA。现已在人体中鉴定出数百种miRNA,它们几乎参与所有过程的调节,包括胆固醇转运、新陈代谢和维持胆固醇稳态。由于它们的尺寸较小,并且能够特异性调节基因表达,因此miRNA逐渐成为调节血脂异常和其他脂质相关疾病的靶标。本文概述了可调节RCT的miRNA,主要包括miR-33、miR-19b、miR-144-3p、miR-223、miR-378等,重点介绍这些miRNA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郑治,廖雪姣,秦雅婧,易光辉[3](2018)在《淋巴管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需要胆固醇才能生存,但过量的胆固醇对细胞具有毒性,因此细胞需要调节胆固醇的稳态。细胞内胆固醇被转运到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会以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方式返回肝脏代谢。胆固醇逆向转运不仅是维持细胞胆固醇稳态所需的生理过程,而且对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起到潜在的抑制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胆固醇流出的最初途径和最终代谢上,但关于胆固醇是如何离开血液却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高密度脂蛋白需要通过淋巴管转运以返回到肝脏代谢。因此,研究高密度脂蛋白从血液流入外周组织的过程,以及它是怎样通过淋巴管转运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主要介绍淋巴管与胆固醇逆向转运之间的联系,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朱景平,卫欣妤,许晓乐[4](2018)在《二氢杨梅素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方法 6周龄♂ApoE~(-/-)小鼠分为模型组、DMY(250、500 mg·kg~(-1))组,野生型(WT)C57BL/6J小鼠为阴性对照组。各组高脂饮食8周后,腹腔巨噬细胞油红O染色,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肝脏称重,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检测巨噬细胞、肝脏和小肠中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减少腹腔巨噬细胞脂质的沉积和胆固醇含量,增强巨噬细胞胆固醇逆向转运蛋白ABCA1和ABCG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即减轻肝脏脂质蓄积、胆固醇和甘油叁酯含量。与模型组相比,DMY明显增加肝脏ABCG5、ABCG8、CYP7A1的mRNA和蛋白表达,DMY明显增加小肠ABCG5和ABCG8的蛋白表达。结论 DMY能促进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8年11期)
曲冬颖,孙静莉,王列,刘聪,贾连群[5](2018)在《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1例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21例妊娠期正常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指标腺苷叁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载脂蛋白A1(ApoA-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血清ABCA1、Apo A-1、LCAT、CETP水平分别为(1.19±0.68)ng/mL、(0.80±0.62)μg/mL、(0.92±0.30)μmol/L、(621.48±320.31)ng/mL,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清ABCA1、ApoA-1、LCAT、CETP水平分别为(2.30±1.56)ng/mL、(2.18±1.78)μg/mL、(2.19±1.87)μmol/L、(968.94±714.97)ng/mL,两者各指标相比,P均<0.05。结论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的HDL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下降,是妊娠期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血清ABCA1、Apo A-1、LCAT、CETP可以作为妊娠期高脂血症的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35期)
张婵娟,覃丽[6](2018)在《Wnt信号通路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与炎症应答的交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脂质代谢紊乱、内皮损伤、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证实Wnt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启动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Wnt家族是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糖蛋白,其通过经典和非经典通路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研究发现Wnt家族及其信号通路是协调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和炎症应答之间交互作用的关键平台,也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参与者。本文就Wnt家族及其信号通路与RCT和炎症应答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尹凯,唐朝克[7](2018)在《炎症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并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的过程,其功能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糖尿病、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炎症疾病促进As的进展,而体内炎症、脂肪因子参与调控RCT是其重要的调控机制之一。本期专题收集的研究论文和综述探讨了糖基化终末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核因子κB(NF-κB)、脂肪因子Visfatin等对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及介导RCT中关键蛋白叁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Sortilin、酯酰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等表达的影响,从不同角度阐释慢性代谢性炎症疾病调控RCT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徐文静[8](2018)在《胆固醇逆向转运和动脉粥样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的研究认为血浆中HDL始终与动脉粥样硬化代表的心血管事件呈负相关。近年来高水平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遭到质疑,临床实验中多种升高HDL药物均未显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过量LDL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不再单纯强调升高HDL水平,而是将HDL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基础研究中HDL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重要作用不容否定,本文将从HDL逆向转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莫中成,唐朝克[9](2018)在《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介导药物和小分子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异常导致脂代谢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重要环节,探讨介导RCT的关键蛋白在脂代谢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对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期专题收集的论文探讨了利拉鲁肽、苦瓜素以及生长分化因子11对细胞胆固醇流出及介导RCT中关键蛋白叁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ABCG1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表达的影响,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RCT关键蛋白参与药物或小分子物质调控胆固醇流出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蒋波,李丹,刘亚密,王佐,马小峰[10](2018)在《参与负性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的microRNA》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胆固醇逆向转运(RCT)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microRNA(miRNA)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调控,研究发现多个miRNA参与RCT调控,其通过对RCT的关键蛋白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和受体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的调控而发挥作用。目前已发现多种miRNA可抑制ABCA1和SR-BⅠ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RCT和胆固醇流出,本文拟就负性调控RCT的miRNA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动脉硬化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胆固醇逆向转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胆固醇逆向转运(RCT)是体内清除胆固醇的唯一机制,对维持体内胆固醇稳态具有积极意义。miRNA是具有转录后调节基因表达能力的非编码RNA。现已在人体中鉴定出数百种miRNA,它们几乎参与所有过程的调节,包括胆固醇转运、新陈代谢和维持胆固醇稳态。由于它们的尺寸较小,并且能够特异性调节基因表达,因此miRNA逐渐成为调节血脂异常和其他脂质相关疾病的靶标。本文概述了可调节RCT的miRNA,主要包括miR-33、miR-19b、miR-144-3p、miR-223、miR-378等,重点介绍这些miRNA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胆固醇逆向转运论文参考文献
[1].朱海波.小分子药物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
[2].王鹏宇,田江天,冯玉宽,田进伟.miRNA在胆固醇逆向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3].郑治,廖雪姣,秦雅婧,易光辉.淋巴管参与胆固醇逆向转运[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4].朱景平,卫欣妤,许晓乐.二氢杨梅素对高脂喂养ApoE~(-/-)小鼠体内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8
[5].曲冬颖,孙静莉,王列,刘聪,贾连群.妊娠期高脂血症孕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的变化[J].山东医药.2018
[6].张婵娟,覃丽.Wnt信号通路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与炎症应答的交互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7].尹凯,唐朝克.炎症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的机制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8].徐文静.胆固醇逆向转运和动脉粥样硬化[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
[9].莫中成,唐朝克.胆固醇逆向转运关键蛋白介导药物和小分子调控脂代谢的机制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
[10].蒋波,李丹,刘亚密,王佐,马小峰.参与负性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的microRNA[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