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离聚体论文_邹伟,王贵友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氨酯离聚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聚氨酯,正电子,苯乙烯,丙烯酸,氢键,热塑性,小角。

聚氨酯离聚体论文文献综述

邹伟,王贵友[1](2014)在《羧酸型聚氨酯离聚体的结构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四氢呋喃二醇、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和2,2-二羟甲基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的聚氨酯(PU),然后采用乙酸锌对羧酸型PU进行中和,制备了羧酸型PU离聚体;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仪(DSC)、拉伸测试机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研究了金属离子引入对PU离聚体的相分离程度、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引入使得PU离聚体中氢键作用增强,PU中软硬段间微相分离程度提高,拉伸强度显着提高;材料呈现椭圆形微相结构,证实了PU离聚体中离子基团聚集作用的存在。(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4年08期)

赵磊,丁运生,刘志,孙晓红,徐佩[2](2013)在《离聚体离子和链结构类型对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自制的不同离子与链结构类型的羟基封端的聚氨酯离聚体为基础,聚醚叁元醇(N-303)为稀释剂制备出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SF-PU)。利用旋转粘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聚氨酯离聚体和SF-PU主剂的粘度及其固化后的剥离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了离聚体结构和类型对SF-PU的粘度、剥离强度和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预定结构的聚氨酯离聚体,其离子和链结构类型对聚氨酯离聚体的本体粘度、含离聚体的SF-PU的剥离强度和固化速度影响明显,其中以支化阳离子型SF-PU的综合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聚氨酯工业》期刊2013年01期)

党晓容,方洁珠,袁荞龙,王得宁[3](2005)在《负离子型聚氨酯离聚体水分散过程的相反转》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合成了负离子型聚氨酯离聚体,研究了该类离聚体在水分散过程中的相反转变化,讨论了DMPA质量分数和水分散温度对相反转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DMPA质量分数增加或水分散温度提高,可使相反转所需的时间缩短,分散液粒子粒径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黏度增大。水分散温度的作用较DMPA更为明显。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水分散过程破坏了亲水性硬链段的有序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聚氨酯水分散液用乙二胺扩链后,脲羰基的氢键化程度随DMPA质量分数的增加、水分散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05年05期)

姜大伟[4](2005)在《聚氨酯离聚体亲水基的分布对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性聚氨酯(PU)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做分散介质的聚氨酯体系,虽然性能与溶剂型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是具有低毒、不易燃烧、低污染、节能、安全可靠、不易损伤等优点,使得它在织物、皮革涂饰,及粘合剂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针对聚醚结构变化的研究很少,有关结构分布对聚氨酯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研究也少有提及,而关于两性聚氨酯离子水分散性树脂研究的报道则更少。基于此,本实验进行了以下的实验研究,确定了具有双酚A、PO、EO 特殊结构的新型聚醚、亲水基的分布对聚氨酯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并对两性聚氨酯乳液进行了探讨。运用化学滴定分析、膜的应力-应变分析、膜的热性能分析等分析手段,对水分散性聚氨酯乳液及膜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现代的仪器对乳液的粒径、Zeta 电位、粘度以及粒径、Zeta 电位随pH 变化的趋势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聚醚的伯羟基结构体现更高的反应活性;其特殊结构对PU 乳液外观以及粘度有较大影响,其中SPE 聚醚的叁种结构的有规共聚对PU 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有突出贡献,且可使PU 膜的力学性能显着提高。亲水基在PU 分子中的不同分布,对乳液的性能亦有较大影响。对于两性聚氨酯来说,阴阳离子的分布及分布密度会影响乳液的耐盐稳定性,同时还影响着乳液的粒径、Zeta 电位的分布,以及等电点的pH 值。(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4-23)

李淑燕,唐小真,徐祥铭[5](1998)在《高相容热塑性聚氨酯/聚(苯乙烯 - 丙烯酸)离聚体体系(Ⅰ)离子键对体系相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N-甲基二乙醇胺扩链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A)进行机械共混,由于共混物中两种带相反电荷的基团(叔胺基和羧基)能形成离子键,提高共混物的相容性。通过DMA、SEM、溶胀比、交联度及粘度和组分之间的关系等方法证明了,离子链的引入可以明显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并且PSAA的含量在60%附近,体系可达高相容结构。(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1998年03期)

李建宗,李士杰[6](1997)在《聚氨酯离聚体乳化相变化及乳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醚二醇(N_(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PU预聚体,以叁乙胺(TEA)中和,以乙二胺扩链加水乳化得PU乳液。PU离聚体乳化相变化可分叁个阶段;乳液的粒径随DMPA增多而减小,粘度则相反;乳液的粘度随固含量增大而增大;乳液属牛顿流体。(本文来源于《北京粘接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97中国粘接及密封技术论文集》期刊1997-10-06)

李淑燕,唐小真,徐祥铭[7](1997)在《热塑性聚氨酯/聚(苯乙烯-丙烯酸)离聚体体系的研究——离子键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Ⅱ)》一文中研究指出把N-甲基二乙醇胺扩链制备的热塑性聚氨酯(TPU)和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A)进行机械共混.共混物中两种带相反电荷的基团(叔胺基和羧基)能形成离子键,并考察了它对该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陈雷,余学海,杨昌正[8](1993)在《新型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脲聚氨酯磺酸型离聚体的合成及性能(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氨丙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4,4’-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反应,以1,2-二羟基丙磺酸钠为扩链剂合成了一系列结构规整,软段分子量不同的新型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脲聚氨酯离聚体,并进一步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将磺酸钠转换为其它金属盐。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动态力学谱,光电子能谱仪,热失重分仪及应力应变测试仪研究了其形态结构和性能。(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1993年02期)

尹传元,顾雪容,王化勤[9](1989)在《用PAT和SAXS研究羧酸型聚酯聚氨酯离聚体的微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羧酸型聚酯聚氨酯离聚体和它的金属盐材料作正电子湮没(PAT),小角X射线散射(SAXS)以及比重法测量材料密度的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价数的增加,反离子半径增大,微畴体积增大,材料中的自由体积减小。本文还讨论了PAT和SAXS实验应用范围,并表明PAT是研究羧酸型盐聚酯聚氨酯离聚体微畴结构的有意义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9年04期)

尹传元,蒋澄华,王化勤[10](1988)在《聚氨酯离聚体微畴体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聚氨酯离聚体材料作X射线小角度散射实验,同时还作了正电子湮没及比重法测量材料密度的辅助实验,以研究聚氨酯离聚体微畴体积随金属离子价改变。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价数的增加,反离子半径增大,微畴的体积增大,致使材料的密度增大,自由体积相应减小。(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1988年09期)

聚氨酯离聚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自制的不同离子与链结构类型的羟基封端的聚氨酯离聚体为基础,聚醚叁元醇(N-303)为稀释剂制备出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SF-PU)。利用旋转粘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聚氨酯离聚体和SF-PU主剂的粘度及其固化后的剥离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了离聚体结构和类型对SF-PU的粘度、剥离强度和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合成了预定结构的聚氨酯离聚体,其离子和链结构类型对聚氨酯离聚体的本体粘度、含离聚体的SF-PU的剥离强度和固化速度影响明显,其中以支化阳离子型SF-PU的综合性能最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氨酯离聚体论文参考文献

[1].邹伟,王贵友.羧酸型聚氨酯离聚体的结构与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14

[2].赵磊,丁运生,刘志,孙晓红,徐佩.离聚体离子和链结构类型对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J].聚氨酯工业.2013

[3].党晓容,方洁珠,袁荞龙,王得宁.负离子型聚氨酯离聚体水分散过程的相反转[J].合成橡胶工业.2005

[4].姜大伟.聚氨酯离聚体亲水基的分布对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

[5].李淑燕,唐小真,徐祥铭.高相容热塑性聚氨酯/聚(苯乙烯-丙烯酸)离聚体体系(Ⅰ)离子键对体系相容性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

[6].李建宗,李士杰.聚氨酯离聚体乳化相变化及乳液性能研究[C].北京粘接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97中国粘接及密封技术论文集.1997

[7].李淑燕,唐小真,徐祥铭.热塑性聚氨酯/聚(苯乙烯-丙烯酸)离聚体体系的研究——离子键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

[8].陈雷,余学海,杨昌正.新型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脲聚氨酯磺酸型离聚体的合成及性能(Ⅰ)[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3

[9].尹传元,顾雪容,王化勤.用PAT和SAXS研究羧酸型聚酯聚氨酯离聚体的微畴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

[10].尹传元,蒋澄华,王化勤.聚氨酯离聚体微畴体积的研究[J].物理学报.1988

论文知识图

聚氨酯离聚体的水分散过程分子的结构式Figure2-5Structureo...-11#体积-粒径的统计图-33#体积-粒径的统计图-55#体积-粒径的统计图-61’#体积-粒径的统计图

标签:;  ;  ;  ;  ;  ;  ;  

聚氨酯离聚体论文_邹伟,王贵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