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纳米银(AgNPs)的应用非常广泛,且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和杀菌性,目前已经在河口及近岸海域检测到AgNPs的存在,但是AgNPs进入近岸海域的环境行为以及对海洋细菌造成的影响尚缺乏研究。从河口至近岸海域具有盐度递增及较高浓度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这两个典型特征。为了研究AgNPs在海水中的环境行为,本文对相同包裹物(citrate)不同粒径(10 nm和40 nm)的AgNPs和相同粒径(40 nm)下不同包裹物(citrate和bPEI)的AgNPs,在不同盐度及不同DOM浓度人工海水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进一步的,在AgNPs海水环境行为的基础上,探索了AggNPs海水环境行为与其对典型海洋细菌玫瑰杆菌(Roseobacter denitrificans ochl 14)和弧菌(VIbrio caribbeanicus JL3219)毒性的关联。最后,研究AgNPs对玫瑰杆菌(Roseobacter denitrificans och 114)、弧菌(Vibrio caribbeanicus JL3219及Vibrio sp.JL3833)、交替单胞菌(Alteromonas macleodii ATCC271 26)和海杆菌(Marinobater algicola JL117)的生长抑制差异以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1.在盐度为5至35的人工海水中,与盐度为0的相比,AgNPs都发生了团聚,相同包裹物(citrate)的不同粒径AgNPs在各盐度海水中形成约100 μm的团块,团块大小无显著差异。当AgNPs包裹物不同时,包裹物为citrate的AgNPs(Ag-Cit)形成的团块比包裹物为bPEI(Ag-bPEI)的大2至40倍。表明,AgNPs在所有盐度海水中会发生团聚行为,形成的团块大小与海水的盐度及AgNPs的粒径无明显相关性,而与AgNPs的包裹物具有显著相关性。2.在海水中存在DOM条件下,Ag-Cit形成的团块反而比Ag-bPEI的小5至15倍,DOM增强了包裹物为citrate的AgNPs稳定性,而降低了包裹物为bPEI的AgNPs稳定性,并且DOM浓度越高,Ag-bPEI的稳定性越差。说明,DOM是影响AgNPs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进一步说明AgNPs的包裹物是影响其在海水中稳定性的关键因素。3.在纯海水中,Ag-Cit形成的团块显著大于Ag-bPEI,相应的Ag-Cit对och114和JL3219的抑制率显著弱于Ag-bPEI(P<0.05)。在高浓度DOM海水中,Ag-Cit形成的团块显著小于Ag-bPEI,相应的Ag-Cit对och114和JL3219的抑制率显著强于Ag-bPEI(P<0.05)。AgNPs在不同盐度纯海水中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其对och114和JL3219的抑制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海水环境中不同条件下AgNPs对细菌的毒性与AgNPs的稳定性(团聚程度)具有相关性,使AgNPs团聚形成的团块更大的条件下,其对细菌的毒性更弱,反之则更强。4.AgNPs对5株海洋细菌的毒性由大到小依次为och114、JL117、JL3219、JL3833和ATCC27126,och114和JL117为敏感种。通过研究Ag-Cit10对敏感种och114产生毒性的机理表明,AgNPs能明显增大och114细胞外膜和内膜的通透性,ochl 14细胞内累积的活性氧(ROS)随AgNPs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为1 mg/L的AgNPs刺激och114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高。由此说明,AgNPs对och114存在物理和生理损伤,AgNPs能对细菌的细胞膜造成破坏,并且能刺激细菌胞内的ROS水平升高,并引起与氧化水平相关SOD酶的活性变化。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奕娜
导师: 周涵韬
关键词: 纳米银,海水环境行为,海洋细菌,毒理机制
来源: 厦门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厦门大学
分类号: X55
总页数: 90
文件大小: 5746K
下载量: 30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细菌为开发新抗生素带来希望[J]. 水产科技情报 2020(01)
- [2].科学家发现最大的海洋细菌[J]. 科学24小时 2020(Z1)
- [3].一株具有褐藻胶降解能力的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多糖利用能力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4)
- [4].我国海洋细菌新物种鉴定与资源研发进展[J]. 生物资源 2017(06)
- [5].不可缺少的海洋细菌[J]. 海洋与渔业 2014(02)
- [6].海洋细菌为开发新抗生素带来希望[J]. 科学大观园 2019(24)
- [7].科学家发现最大的海洋细菌[J]. 现代妇女 2020(10)
- [8].细菌形成光波导[J]. 物理 2017(10)
- [9].海洋细菌推动碳储存[J]. 硅酸盐通报 2015(04)
- [10].海洋细菌Marinobacter adhaerens HY-3分离鉴定及对中肋骨条藻的化感作用[J]. 环境科学 2013(01)
- [11].极地海洋细菌Bacillaceae sp v107代谢产物研究[J].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2].中国海域海洋细菌分布特征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09)
- [13].北冰洋来源广谱抗菌海洋细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酿造 2020(01)
- [14].不同环境因子对海洋细菌Pseudoalteromonas issachenkoniiHZ引导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22)
- [15].涂料和涂膜的检验、分析及评价[J].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8(07)
- [16].海洋细菌Renibacterium sp.QD1产壳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统计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21)
- [17].中国海域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9(07)
- [18].产蛋白酶海洋细菌的筛选及产酶工艺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4)
- [19].研究发现一种海洋细菌分泌抗生素保护养殖藻类[J]. 中国食品学报 2016(07)
- [20].抗农业病害真菌的海洋细菌筛选·发酵及分离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4)
- [21].海洋[J]. 海洋与渔业 2019(12)
- [22].一株产脂肪酶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5(02)
- [23].一种促进蓝藻生长的海洋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0(02)
- [24].海洋细菌Pseudomonas sp.抗菌代谢产物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3)
- [25].一株海洋细菌对原油降解的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11(03)
- [26].一株海洋细菌HZBN43的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3)
- [27].一株海洋细菌铁吸收调节蛋白(Fur)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 海洋湖沼通报 2009(04)
- [28].本期导读[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4(02)
- [29].一株海洋细菌HZBN43的鉴定(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05)
- [30].抗植物病原真菌海洋细菌L_1-9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