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法律,中华,法系,传统,法治,唐律。
法律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于华鑫[1](2019)在《论多元法律文化的整合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法律价值、传统法律文化、外来法律文化叁方面提出多元法律文化在我国的整合路径,并做出相关总结和评价,以期为我国现代化法治国家建设提供有利参考。(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冯玉军[2](2019)在《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制度新篇,是对中华文明治国之道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与比较之形成这一历久弥新的主题出发,对二者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视检讨意义重大。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受到儒家学说和佛教道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在国家治理模式、价值追求、司法原则、纠纷解决、法制实施和人性化制度规定等方面卓有特色。西方法律文化则在对法律主体、法治观、实践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从法治思维和法治实现方式角度对二者在法律规范体系、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认识论、治理模式、法治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概括别有意趣。我们应该在继续学习借鉴西方法治合理因素的同时,创造性转换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有益元素,助力法治中国早日建成。(本文来源于《政法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于游[3](2019)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情理法”融合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律公正无私、法官铁面无私等观念影响下,人们对于法律的印象更多停留在"无情"上。然而通过探寻传统法律文化中"情理法"的融合之路。文章指出,法律原来是"有情"的,以天理国法人情为核心的传统法律价值观念始终影响着中国社会。"情法"兼顾不仅能够弥补法律条文的不足,而且能够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12期)
汤勇[4](2019)在《试论中国法律文化视角下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及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辩诉交易制度自产生以来就倍受争议,然其也取得了显着成效。其解决了犯罪率高,案件增多导致的司法机关不能及时处理的问题,提高了司法机关的办案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犯罪率也逐渐升高,为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体现司法公正,具有中国司法特色的认罪认罚制度应运而生,但此并不能视同辩诉交易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如何在中国进行辩诉交易制度探索,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观念、辩诉交易在中国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构建方式来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3期)
闫竑羽[5](2019)在《略谈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司法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法系的基本内容,在实践过程中重视天理、国法、人情的融合,使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极具司法智慧。(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1-22)
赵谦,方倩,Ma,Jing[6](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观考略(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围绕法律文化复合内涵、结构要素之本体论以及类型化比较、引领实践之适用论,逐渐形成了趋向多维度、多样化与多层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观。复合内涵观是该类法律文化观的逻辑起点,结构要素观是该类法律文化观的载体形式,类型化比较观是该类法律文化观的认知线索,而引领实践观则是该类法律文化观的发展面向。(本文来源于《China Legal Science》期刊2019年06期)
刘任[7](2019)在《第22期中华法系案例大讲坛综述—“中华法系案例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专题研讨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习总书记"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11月1日,"中华法系案例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专题研讨会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胡云腾大法官主持了研讨会,张晋藩、刘海年、杨一凡等着名专家分别就"中华法系的由来及重构"、"云梦秦简与中华法系渊源"、"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法律和法文化"问题做了主题演讲。与会学者还就沈家本法律思想、传统司法案例教学、中华传统法制的人民性、司法实践中的法官作用等相关问题展开研讨。研讨会对于发掘传统法律文化资源,推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19年22期)
张璐[8](2019)在《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内生与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对公民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生成路径、范围指代以及价值立场不同,前者具有内生性、滞后性和工具性,后者具有内在张力、规范性和价值指引性。法治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当代传承,是社会先进文化。法治文化建设为法治建设步伐提速营造良好的文化基础,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9年31期)
记者,刘婧[9](2019)在《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髓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 刘 婧)11月1日,第二十二期案例大讲坛在国家法官学院举办,本次案例大讲坛由中华司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举办,围绕中华法系案例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展开研讨,最高人民法院胡云腾大法官主持本期大讲坛。(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11-03)
徐跃飞[10](2019)在《新时代警察法律文化的内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法律文化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警察法律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忠诚意识进一步强化,绝对服从党中央核心。服务型职能更加凸显。公平正义成为警察执法的根本理念。纪律性更加严明,体现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内务纪律的严格遵守。(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21期)
法律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制度新篇,是对中华文明治国之道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从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与比较之形成这一历久弥新的主题出发,对二者进行新时代背景下的审视检讨意义重大。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受到儒家学说和佛教道教思想的深远影响,在国家治理模式、价值追求、司法原则、纠纷解决、法制实施和人性化制度规定等方面卓有特色。西方法律文化则在对法律主体、法治观、实践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从法治思维和法治实现方式角度对二者在法律规范体系、法治价值、法治目标、法治认识论、治理模式、法治实施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和概括别有意趣。我们应该在继续学习借鉴西方法治合理因素的同时,创造性转换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的有益元素,助力法治中国早日建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于华鑫.论多元法律文化的整合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冯玉军.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与比较[J].政法论丛.2019
[3].于游.传统法律文化中“情理法”融合的当代价值[J].经济师.2019
[4].汤勇.试论中国法律文化视角下辩诉交易的可行性及构建[J].法制博览.2019
[5].闫竑羽.略谈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司法智慧[N].人民法院报.2019
[6].赵谦,方倩,Ma,Jing.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观考略(英文)[J].ChinaLegalScience.2019
[7].刘任.第22期中华法系案例大讲坛综述—“中华法系案例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专题研讨会议综述[J].法律适用.2019
[8].张璐.法治文化与法律文化的内生与传承[J].人民论坛.2019
[9].记者,刘婧.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N].人民法院报.2019
[10].徐跃飞.新时代警察法律文化的内涵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