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碳贮量论文-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

植被碳贮量论文-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被碳贮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原生演替,含碳率

植被碳贮量论文文献综述

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1](2019)在《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贮量与分配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的植被演替序列典型地段依次设置8块样地,通过调查生物量,测定含碳率,计算碳贮量,分析演替过程不同阶段各个碳库变化过程,探索原生演替序列碳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生演替序列8个样地的碳贮量分别为4.36、51.29、122.08、145.86、169.08、226.55、321.02、346.10 t/hm~2,其中乔木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在整个演替序列上所占比例均超过85%。土壤所占比例随演替进行持续增加,由S1的21.20%增加到S8的41.86%;乔木所占比例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由S1的66.37%下降到S8的52.16%;其余各层在各个阶段所占比例较小。通过对海螺沟冰川退缩区植被演替序列各个阶段植被含碳率和碳贮量的测定,构建了原生演替不同阶段的碳分配和碳贮量格局,对研究原生演替过程中的碳循环以及植被恢复都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陈振雄,何华[2](2016)在《长株潭城市群植被碳贮量与碳密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湖南201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资料,采用系统抽样理论,综合运用回归模型方法对长株潭地区绿地植被(乔、灌、草)碳贮量与碳密度进行了研究,为建立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供可靠数据,以期为科学评价区域植被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植被总碳贮量为47.31 Tg(1Tg=10~(12)g),森林植被碳贮量为39.22 Tg,占植被总量的89.73%,其中乔木层碳贮量占71.7%、灌木层碳贮量占22.8%、草本层碳贮量占5.5%;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9 t/hm~2,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9.53 t/hm~2;自然地理因子与植被碳密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期刊2016年02期)

成晨阳[3](2015)在《浏阳市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2012年的浏阳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资料,分别利用了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函数以及非蓄积量的方法估算了浏阳市的森林植被生物量,并且研究了浏阳市森林植被的碳贮量以及碳密度的分布规律,通过核算2012年浏阳市碳排放的情况,明晰了浏阳市森林植被碳汇对于城市碳排放的抵消贡献率以及其碳汇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2012年浏阳市的森林植被总生物量为12006865.30t,总体碳贮量为5980259.53t,其中林地总碳贮量5898333.22t,而非林地上四旁树的碳贮量为81926.31t。全市森林植被的平均生物量为41.59t/hm2,平均碳密度为20.69t/hm2。(2)浏阳市各街道、乡镇森林植被碳贮量分布呈现出从城区向四周乡镇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以东—西方向的增加趋势更为的明显,且各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与碳密度呈现了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人类的活动强度对区域的碳密度会产生影响。(3)森林植被碳贮量的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有林地的碳贮量最多,占88.12%,其中乔木林碳贮量占有林地比重最大,为79.59%。此外,乔木林碳贮量分布还与林分类型、龄组相关,阔叶林碳贮量最大,占乔木林碳贮量的41.86%,其中杨树林的碳密度水平最高,为25.30t/hm2。乔木林中,碳贮量主要集中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不同龄组间碳密度基本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加。(4)不同经营类型、起源方式也会影响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分布。用材林碳贮量分布最多,占57.05%。碳密度方面,不同林种具备不同的碳汇能力,特用林最高,为26.99t/hm2。森林的起源方式会影响森林植被碳积累的变化速率,人工林面积大于天然林,而碳贮量、碳密度均小于天然林,因此需加强对人工林的经营管理。(5)2012浏阳市森林植被的碳汇经济价值为1144471.10万元,占到同期浏阳市GDP的13.95%,且碳汇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乔木林。在目前阶段,浏阳市的森林植被是以中龄林、近熟林为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挥更为巨大的固碳潜力和经济价值。(6)2012年浏阳市CO2的总排放量约为1803.92万t,人均排放C0212.56t。2012年全市森林植被CO2的吸收量为421085.34t,相当于同期全市CO2排放量的2.33%,即2012年浏阳市排放的CO2有2.33%被森林植被所固定吸收,这说明浏阳市的森林植被对排放的CO2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但是从减排贡献率来看,其作用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宝金山,韩扎拉干白拉,阿茹娜[4](2011)在《通辽市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生物量与立木蓄积量为基础,对内蒙古通辽市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通辽市森林生态系统植被总碳贮量为1 307.03万t,其中,按林种分,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疏林、经济林、灌木林、散生木、四旁树的碳贮量分别为:439.42万t、357.35万t、11.53万t、8.94万t、11.12万t、462.70万t、0.74万t、15.23万t;按树种分,杨树碳贮量最大,为680.88万t,占乔木林碳贮量的81.7%;按旗县分,扎鲁特旗森林植被碳贮量最大,为432.56万t,占总碳贮量的32.41%。(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2011年03期)

张乐勤[5](2011)在《安徽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调查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及应对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森林植被碳汇定量化评估是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的重要方面。安徽池州是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也是"生态安徽"建设试点市。利用2009年森林清查资料,采用调查研究、模型研究和文献研究等手段,基于不同林分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全干生物量的计算方法,揭示了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结果表明:池州总生物量为3.5988790×107t,总全干生物量为3.5131031×107t,总碳贮量为1.71613×107t,碳密度为34.70t.hm-2。该文有助于加深政府部门及公众对池州森林植被巨大碳汇生态服务功能的认识,为制定生态立市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增强人们保护池州森林植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齐光,王庆礼,王新闯,齐麟,王庆伟[6](2011)在《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贮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2、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乔木、草本和植被总体碳储量,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植被碳库贮量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库贮量逐渐增加,61 a时达105.69 t.hm-2,碳汇作用显着;15~26 a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最强.其中,树干碳库贮量占乔木碳库总贮量的54.3%~73.9%,且随林龄增加,其碳库比率和碳密度增加;其余器官碳库比率随林龄增加而减小,碳密度则逐渐增加,直至趋于平衡或末期略有减少.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轮伐期以≥60 a为宜.(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李洪甫,李洪泽,谢庆国[7](2010)在《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岳阳市2009年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对全市森林植被类型的生物量、碳贮量和碳密度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岳阳市森林植被碳贮量为9.238Tg,其中,平江县的森林植被C贮量最大,为3.606Tg,占总C贮量的39.03%。各森林类型的C贮量来看,松木林的C贮量最大,为2.754Tg,占总C贮量的29.81%。岳阳市森林植被平均C密度为16.02t.hm-2,各县市区森林植被的C密度为13.39~27.10t.hm-2,森林植被平均C密度最大是云溪区,为29.02t.hm-2,各森林类型中阔叶树的C密度最大,为27.24t.hm-2,是全市森林植被平均C密度的近2倍。(本文来源于《中国城市林业》期刊2010年05期)

彭焕华,姜红梅,赵传燕[8](2010)在《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估算了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和碳密度,并对其地理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了讨论。主要结果如下:1)据甘肃省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甘肃省森林植被总碳贮量为1.025×108t,较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时的0.8658×108t有一定提高,总量只占我国森林植被总碳贮量的1.5%左右;甘肃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51.8047t/hm2。云、冷杉林碳密度最高,为67.7342t/hm2,是甘肃省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的1.3倍。2)依甘肃省第二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计算,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中,甘南藏族自治州森林植被碳贮量最大,为0.3297×108t,天水市和陇南市次之,分别为0.2010×108t和0.1823×108t。3)甘肃省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总碳贮量分别是0.8658×108t、0.8991×108t、0.8120×108t、0.8665×108t和1.0252×108t,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N"字型趋势。(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0年07期)

王建林,常天军,李鹏,成海宏,方华丽[9](2009)在《西藏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平均碳密度方法,估算了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17类草地植被的碳贮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17类草地植被总面积为8205.194×104hm2,总碳贮量为189.367Tg(1TgC=1012g),平均碳密度为2307.895kgC/hm2,不同植被类型差异较大,在395.977~20471.161kgC/hm2之间波动;(2)从草地类型分布看,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是西藏分布面积最大的2类草地,分布面积占西藏草地总面积的70.210%,又是西藏草地碳贮量的主要贮库,碳贮量占西藏草地总碳贮量的79.393%;(3)在空间分布格局上,随着自藏东南向西北的延伸,草地植被总碳密度逐次降低,这一水平分布格局与西藏独特的水热分布相一致;碳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因地区而异,但各地区均以高寒草甸或高寒荒漠的低碳密度为终点,表现出"殊途同归"的特征。(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张林,王礼茂,王睿博[10](2009)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潜力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八五"期间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结合经典的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生物量碳密度和碳贮量,并根据不同树种生物量-生产力回归关系推算了该地区当前的固碳潜力。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5.75 t/hm2;碳贮量为1 394.59 Tg(1 Tg=1012g),其中林分(包括经济林)碳贮量为1 204.30 Tg,灌木林为134.37 Tg,竹林为55.92 Tg,叁者分别占总碳贮量的86.36%、9.63%和4.01%。整个防护林体系森林植被的固碳潜力为368.56 Tg/a。位于本区西部的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和西部高山峡谷区,其森林碳密度、碳贮量和固碳潜力较高,而东部地区的川鄂山地长江干流、鄱阳湖水系以及洞庭湖水系相对较低,因此,长江中上游森林碳密度、碳贮量和固碳潜力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02期)

植被碳贮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湖南2014年森林资源清查样地资料,采用系统抽样理论,综合运用回归模型方法对长株潭地区绿地植被(乔、灌、草)碳贮量与碳密度进行了研究,为建立碳汇计量监测体系提供可靠数据,以期为科学评价区域植被在碳平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植被总碳贮量为47.31 Tg(1Tg=10~(12)g),森林植被碳贮量为39.22 Tg,占植被总量的89.73%,其中乔木层碳贮量占71.7%、灌木层碳贮量占22.8%、草本层碳贮量占5.5%;植被平均碳密度为16.9 t/hm~2,森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9.53 t/hm~2;自然地理因子与植被碳密度具有明显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被碳贮量论文参考文献

[1].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植被碳贮量与分配格局[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陈振雄,何华.长株潭城市群植被碳贮量与碳密度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6

[3].成晨阳.浏阳市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价值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4].宝金山,韩扎拉干白拉,阿茹娜.通辽市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估算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1

[5].张乐勤.安徽池州森林植被碳贮量调查及分析[J].植物学报.2011

[6].齐光,王庆礼,王新闯,齐麟,王庆伟.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贮量[J].应用生态学报.2011

[7].李洪甫,李洪泽,谢庆国.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及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0

[8].彭焕华,姜红梅,赵传燕.甘肃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

[9].王建林,常天军,李鹏,成海宏,方华丽.西藏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09

[10].张林,王礼茂,王睿博.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潜力估算[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

标签:;  ;  ;  ;  

植被碳贮量论文-何咏梅,李伟,杨丹荔,罗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